《晚清新马华侨对国家认同之研究 以赈捐,投资,封爵为例》
作者 | 黄建淳著 编者 |
---|---|
出版 | 中华民国海外华人研究学会 |
参考页数 | 554 |
出版时间 | 198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4074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1
程光裕教授序1
宋晞教授序5
华琛(James L.Watson)教授序7
自叙9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研究旨趣1
第二节 研究方法5
第三节 史料来源13
第二章华工出洋与华侨社会21
第一节清廷对侨态度的嬗变21
一、清初视海外华民如寇雠21
二、南京条约与猪仔贩卖24
三、拐匪治罪保护华工29
四、海外设领视华侨为臣民35
第二节移民的中国社会55
一、国人外移的因素55
二、本土化的组织59
三、方言群与会党63
四、华侨社会的传统观念72
第三节华侨社会的制度97
一、间接管治制度(Indi rect Rule System)97
二、饷码制度(Farm System)107
三、港主制度(Kangchu System)112
第三章清政府对华侨筹捐127
第一节富庶的侨资掖助贫竭的财政127
一、侨汇抵销贸易的入超127
二、富商经济能力的评估133
三、富商的条件与素质139
第二节捐纳制度的推广163
一、设领前之捐例163
二、设领后之劝赈171
三、华侨领袖的仲介180
第三节吸引侨资振兴实业195
一、农工商机构订立爵赏章程195
二、成立中华商务总会整合侨资204
三、侨资企业的振兴213
第四章官爵职衔的价值取向239
第一节効忠清廷的政治意义239
一、维新派的发展与影响240
二、革命派的崛起与影响248
三、清廷以爵衔拢络侨商的策略259
第二节诰封爵衔的社会意义303
一、财富为社会流动的要素303
二、爵衔为权势地位的象征316
第三节个案分析339
一、邱菽园(炜萲)339
二、刘金榜(诚正)349
三、胡子春(国廉)359
第五章结论379
参考书目387
壹中文书目387
甲 史料、史料选辑387
乙 方志399
丙 专著(书)406
丁 论文、期刊421
戊 华侨会馆、社团刊物443
己 报纸450
庚 笔者民国七十六年(一九八七)一月—民国七十九年(一九九○)十一月(四度)在新马地区之田野调查记录451
贰英文书目457
(英文档案杂志缩写对照表)457
A档案与报纸458
B专著(书)459
C论文、期刊469
参 日文书目474
附录477
附录○一十九世纪三州府(新加坡、马六甲、槟榔屿)会党活动年表477
附录○二 柔佛州所开各港及港主略表487
附录○三 新马华侨赈捐与封爵略表(一八八七年—一九○七年)495
索引519
1983《晚清新马华侨对国家认同之研究 以赈捐,投资,封爵为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建淳著 1983 中华民国海外华人研究学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研究
- 1999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华侨、外国人来华投资参考资料
- 1987 经济部投资业务处
-
- 华侨回国投资条例
- 1987 经济部投资业务处
-
- 华侨回国投资简介
- 1969 侨务委员会第三处
-
- 开放华侨与外国人投资设立贸易商之研究
- 1986 台湾经济研究所
-
- 对华侨华人的研究
- 广州华侨研究会
-
- 华侨回国投资要览
- 1966
-
- 新马侨友之窗
- 1993
-
- 中国农业投资研究与对策
- 1990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