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人民革命史》
作者 | 中共永城县委党史办公室等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8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23662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4004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编中国共产党创立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1919年5月~1927年7月)3
第一章大革命前的永城3
第一节永城县的社会概况3
一 永城县的自然概况与历史沿革3
二 永城县的政治经济状况4
第二节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波及永城7
一 辛亥革命在永城7
二 “五四”运动对永城的影响8
三 永城宣讲话剧团的成立9
第二章永城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和迎接北伐战争10
第一节马列主义在永城的传播10
一 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10
二 旅外学生会成立11
三 太丘读书社成立12
四 五卅运动在永城12
五 永城县共青团小组的成立13
六 太丘读书社被取缔13
第二节中共永城支部的成立和迎接北伐战争13
一 中共永城支部的成立13
二 建立农民自卫军攻打亳州14
三 攻打永城县城永城县治安委员会成立16
第二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21
第三章永城党组织转入地下斗争21
第一节国民党统治下的永城21
一 国民党永城县党部成立21
二 地方军阀横行21
三 腐败的政治22
四 落后的文化教育23
第二节中共永城县委员会的成立24
一 恢复中共永城党组织24
二 成立农民协会25
三 铲除地头蛇聂九如25
四 开办农民协会训练班26
五 中共永城县委员会的成立26
六 吴芝圃来永城隐蔽教书26
第三节党组织在斗争中发展27
一 蒋一峰被捕获释,党组织的发展27
二 师范讲习所闹学潮28
三 成立青年读书会28
第四章中共永城县委重新组成及其主要革命斗争30
第一节中共永城县委重新组成30
一 乔庆寰任中共永城县委书记30
二 开展革命宣传活动30
三 全县农村教师开展索薪斗争32
四 轰女小校长邵绮虹32
第二节组织革命暴动,县委书记乔庆寰被捕33
一 县委秦双庙会议33
二 学生游行示威33
三 东关暴动33
四 中山市场暴动34
五 五名青年学生被捕34
六 领导抗税斗争35
七 乔庆寰被捕遇难35
八 蒋一峰、陈育生光荣就义35
第五章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影响下党组织惨遭破坏36
第一节中共永城县委重建36
一 中共永城县委重建36
二 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36
三 领导小摊贩抗税斗争37
四 阻止国民党发展组织38
第二节第二次抗烟税斗争38
一 上级党组织不断派人来永城指导工作38
二 穷人会的成立及其活动38
三 抗烟税斗争39
第三节韩庄和火神店暴动41
一 秦双庙会议41
二 韩庄暴动41
三 火神店暴动42
第四节星星之火45
一 寻找党组织45
二 一面红旗45
三 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成立46
第三编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49
第六章中共永城工委成立和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49
第一节中共永城工委成立和县动委会组成49
一 中共永城县工作委员会成立49
二 鲁雨亭出任国民党永城县县长50
三 永城县抗日动员委员会成立51
第二节抗日救亡运动在永城蓬勃兴起51
一 抗日救亡青训班51
二 抗日救亡工作团下乡53
三 夺权斗争54
四 徐州请愿55
五 接管区乡政权56
第七章永城沦陷和全县的抗日斗争58
第一节沦陷后的永城58
一 永城沦陷58
二 日伪在永城的军政体系58
三 社会秩序混乱61
第二节日寇在永城的滔天罪行62
一 铁蹄践踏县城62
二 西十八里大屠杀63
三 僖山大屠杀63
四 突袭太丘集64
第三节抗日学生队重新组合66
一 永西北学生队66
二 永东北学生队67
三 永东学生队67
四 永东南学生队68
五 永西学生队69
第四节鲁雨亭抗日游击队的成立70
一 十七人起家70
二 鲁雨亭抗日游击队发展的三个阶段72
三 鲁雨亭游击队艰苦奋斗的作风74
第五节寿松涛等在国民党蔡洪范部的统战工作75
一 蔡洪范出任国民党永城县县长75
二 寿松涛等来蔡洪范部做统战工作76
三 举办干部训练班76
第八章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永城抗日78
第一节游击支队打击日伪土匪,永城人民的解放78
一 新四军游击支队奉命挺进豫东78
二 游击支队挺进永城打击日伪土匪79
第二节中共永城县委员会的建立80
一 豫皖苏边区党委的成立80
二 中共永城县委员会成立81
第三节永城县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82
一 蔡部内讧82
二 徐风笑出任永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83
第四节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84
一 抗日学生队大联合84
二 鲁雨亭抗日游击队归编86
三 县独立团成立88
第九章永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90
第一节粉碎日伪进攻巩固发展以永城为中心的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90
一 粉碎日寇进攻90
二 狠狠打击日伪军和土匪武装90
三 解救战火中受难的灾民91
第二节永城县抗日群众团体92
一 抗日救国会92
二 农民抗日救国会92
三 妇女抗日救国会93
四 青年抗日救国会95
五 抗日儿童团95
六 老人指导团96
第三节永城县的财政经济建设98
一 建立经济机构制订财经制度98
二 征收公粮严格税收99
三 印发永城地方流通券100
四 开设军工厂、被服厂和医疗所101
五 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农业生产101
第四节永城县的文化教育建设102
一 《永光报》的创办和永光剧团的成立102
二 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103
三 迅猛发展的教育事业103
第十章反击日寇“扫荡”和反顽斗争106
第一节反击日寇“扫荡”106
一 加强政权建设106
二 反“扫荡”的主要战斗106
第二节坚持抗战反对投降111
一 反投降反分裂反倒退111
二 蒋楼惨案111
三 顽军夜袭四区曹集乡公所112
四 揭露投降派的反共罪恶阴谋112
五 “六·一”战斗113
第三节耿、吴、刘叛变114
一 叛变前的形势114
二 预谋叛变和我们的对策114
三 公开叛变和我们的善后措施116
四 损失和影响118
五 原因和教训120
第四节坚持反顽斗争,我军转移至津浦路东121
一 国民党第三十一集团军进犯豫皖苏121
二 万楼战斗122
三 新四军第四师奉命转移至津浦路东122
第十一章三年地下斗争124
第一节日伪的白色恐怖124
一 日伪对永城人民实行“三光”政策124
二 叛徒刘子仁部残害永城人民126
第二节中共永城地下县委组成和党组织的恢复126
一 中共宿东地委成立126
二 县委交接126
三 潜回永城128
四 地下县委组成和各区区委的恢复128
第三节秘密隐蔽开展多种形式的地下斗争129
一 刘笑萍三迁129
二 丁明道和靳汝骧接上关系130
三 黄口区委的恢复和斗争131
四 酂阳区委的恢复和斗争131
五 芒山区委的恢复和斗争132
六 茴村区委的恢复和斗争133
七 孙光祖被捕牺牲134
八 打入敌人内部进行斗争134
第四节冲破黑暗迎接新四军第四师135
一 经常掌握敌情135
二 接受任务,迎接我军西进136
三 三年地下斗争的主要经验136
第十二章新四军第四师第二次解救永城人民138
第一节四师打回津浦路西,中共永城县委重新组成138
一 四师西进138
二 中共永城县委重新组成139
三 八里庄战斗彭雪枫师长牺牲139
第二节保安山战斗140
一 战前敌我态势140
二 战斗经过140
三 战果及影响141
四 攻打戴庄、吕店伪据点141
第三节雪涡、雪商亳县的成立及减租减息的开展142
一 雪涡、雪商亳县的成立142
二 减租减息142
第四节巩固政权和抗日群众团体的恢复143
一 举办干训班143
二 抗日群众团体的恢复144
三 建设中学的创办144
四 追悼彭雪枫永城县改名为雪枫县144
五 王次青牺牲145
第十三章抗日战争胜利,永城全境解放146
第一节日寇投降,永城县城解放146
一 敌我态势146
二 战斗经过147
三 战果151
四 热烈庆祝抗日战争胜利151
第二节伪十八师起义152
一 伪十八师的概况152
二 起义经过153
三 四师首长和永城人民热烈欢迎起义部队155
第四编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9月)159
第十四章反对内战,贯彻“五四”指示实行土改159
第一节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永城159
一 开展形势教育159
二 雪枫县总队上升,县委重新组成160
三 华中八地委成立160
第二节贯彻“五四”指示,实行土改161
一 “五四”指示发布初次实行土改161
二 斗争李老窑以点带面在全县展开162
第十五章反击国民党全面进攻,坚持根据地斗争164
第一节国民党军队进攻豫东解放区164
一 国民党军队进犯豫东164
二 破击陇海铁路164
三 坚持游击战165
第二节坚持根据地的斗争165
一 在游击战中相机打击敌人165
二 奉命随八分区赴睢杞太参加整编166
第十六章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68
第一节国民党反动派对永城人民的杀戮168
一 国民党反动派在永城建立的反动体制168
二 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县实行大屠杀168
第二节回师永城169
一 华中八分区整编为豫皖苏三分区169
二 动员打回三分区170
三 回师永城170
第三节龙岗战斗171
一 战前形势171
二 战斗经过171
三 战斗结果172
第四节萧宿永县的成立173
一 刘邓大军对驻永之敌的威慑173
二 相机打击敌人173
三 萧宿永县成立及其艰苦卓绝的斗争173
第十七章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清剿”176
第一节国民党举办宪训所、感训班和“人头宴”176
一 敌人玩弄政治收买的花招176
二 惨绝人寰的“人头宴”177
第二节反“清剿”斗争178
一 国民党实行“大清剿”178
二 粉碎“大清剿”178
三 反“清剿”斗争胜利的基本经验180
第三节英勇善战的四支队183
一 四支队的建立和发展183
二 四支队挺进三分区183
三 四支队在永城地区的主要战斗184
四 四支队奉命开辟新区185
第十八章配合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永城解放186
第一节在战略反攻中实行急性土改186
一 全国战略反攻开始186
二 实行急性土改186
三 急性土改的经验教训188
第二节陈粟大军南下,敌军弃城逃跑188
一 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188
二 陈粟大军一部攻破万庄寨189
三 县城解放190
四 撤销萧宿永成立砀南县190
第三节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土地改革190
一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190
二 实行土地改革的原则和方法步骤191
三 土改运动小结192
第四节整党运动与巩固胜利果实193
一 整党运动193
二 国民党八十八师“扫荡”永城194
三 敌我双方交换人质194
四 剿灭侯寺会门暴动195
第十九章永城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淮海战役196
第一节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概述196
一 战前形势196
二 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196
第二节永城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199
一 动员全县人民支援前线199
二 陈毅、邓小平等在裴桥向三分区布置支前任务199
三 支前组织机构的建立199
四 全县男女老少齐支前200
第三节配合解放军积极参战204
一 永城人民直接参加战斗204
二 配合解放军消灭零散之敌206
三 战场中心地区人民的贡献206
四 永城人民支前功绩永载史册207
第二十章永城人民为重建家园而斗争208
第一节恢复原建制,将革命进行到底208
一 组织担架团和干部大队随军南下208
二 撤销三地委恢复原建制,永城县委重新组成209
第二节生产救灾,重建家园210
一 战争的残酷破坏210
二 紧急救济灾民210
三 打扫战场211
四 恢复发展生产212
第三节政权和党团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213
一 政权建设213
二 党团组织建设215
三 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216
第四节参军扩军运动和剿匪反霸217
一 掀起参军和扩大武装的高潮217
二 剿灭匪特和反动会道门218
三 大力开展反霸斗争220
四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21
结束语222
附录223
永城人民革命史大事年表223
永城县党政军发展序列表237
后记247
1993《永城人民革命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共永城县委党史办公室等编 1993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顺城人民革命斗争史料
- 1990 中共抚顺市顺城区委党史办公室
-
- 贵阳人民革命史
- 1997
-
- 永新人民革命史简要介绍 民主革命时期
- 1990 中共永新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
- 饶平人民革命史
- 1991
-
- 永丰人民革命史
- 1995
-
- 清江人民革命史
- 1999
-
- 永新人民革命史
- 1989
-
- 连城人民革命史
- 1989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商城革命史
- 198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谷城革命史
- 1990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阳新人民革命史
- 1991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监利人民革命史
- 1990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才溪人民革命史
- 1997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茶陵人民革命史
- 1994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