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新论 文心雕龙综论》
作者 | 李平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7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592644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2554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文心雕龙》书名浅释1
上编:《文心雕龙》总论5
一、论《文心雕龙》的体用之道5
(一)导言5
(二)道体儒用的理论渊源6
(三)道体儒用的时代风尚10
(四)道体儒用的实际运用13
(五)结语37
二、论《文心雕龙》的文化意蕴39
(一)体用结合的哲学精神39
(二)原始要终的史学意识45
(三)天人合一的文学观念49
(四)兼解折衷的思维方式56
三、论《周易》与《文心雕龙》的关系61
(一)“神道设教”与体用思想62
(二)“变易不易”与常变观点66
(三)“原始要终”与“原始表末”72
(四)“分两尚中”与“兼解折衷”76
(五)“观物取象”与“拟容取心”81
(六)“立象尽意”与“义生文外”86
四、论《文心雕龙·原道》——兼论刘勰对中国古代哲学传统的继承90
(一)“文之为德”新解90
(二)道与自然的关系93
(三)体用结合的主旨95
中编:《文心雕龙》创作论101
五、“神思”创作系统论101
(一)《神思》系统的一般描述102
(二)构思系统与表达系统述略113
六、“养气”艺术功能论126
(一)敦品励德——养气与主体修养126
(二)充实不已——养气与创造冲动130
(三)持虚守静——养气与心理张力135
(四)坐忘物化——养气与艺术境界139
下编:《文心雕龙》研究史147
七、二十世纪中国《文心雕龙》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47
(一)“龙学”开创期的研究状况147
(二)“龙学”发展期的研究状况150
(三)“龙学”繁盛期的研究状况156
(四)“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170
八、《文心雕龙》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研究174
(一)前言174
(二)字句校勘175
(三)典故引证184
(四)词语释义194
(五)材料迻录202
(六)理论研究207
(七)结语216
(八)附录218
九、《文心雕龙》研究的一部力作——祖保泉《文心雕龙解说》略评221
后记226
1999《中国文学新论 文心雕龙综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平著 1999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文心雕龙论丛
- 1985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文心雕龙
- 1933
-
- 文心雕龙
- 1934
-
- 文心雕龙
- 1984
-
- 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
- 1988 桂林:漓江出版社
-
- 文心雕龙臆论
- 1988 成都:巴蜀书社
-
- 村干部必备知识问答
- 1990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
- 文心雕龙论稿
- 1985 济南:齐鲁书社
-
- 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
- 1990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文心雕龙散论
- 1982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 文心雕龙创作论
- 198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文心雕龙创作论
- 197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文心雕龙简论
- 1980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