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血战录》
作者 | 张军赋编著 编者 |
---|---|
出版 |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21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501304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2260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部东方剑炼岛1
第一章 孙中山先生非常重视武装斗争,但在怎样组织武装斗争和依靠什么人进行武装斗争上,存在着严重缺陷。1921年陈炯明叛乱更让孙中山感受到了人性的险恶和手中没有一支忠于革命的武装的痛苦……叛军的炮弹打落了孙中山的爱情之果。……………1第二章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之后,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创建军官学校。孙中山正式任命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18
第二部东征铁血路35
第三章 孙中山一直对北京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革命势力占领不了北京,就不能认为革命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他为中国革命战斗了终生,含金量始终滑能够在北京宣布胜利35
第四章 关于第一次东征,以后的史学家对东征将领在战役中起的作用有许多见解。但对于蒋介石的看法比较一致:“在整个战役中他没有指挥一次战斗。”49
第五章 东征胜利的捷报使驻扎在广州的滇军、桂军大头目杨希闵和刘震衰痛苦不安,他们反目叛乱;东征军马不停蹄,似钢铁洪流,正向广州滚滚而来63
第三部北伐大搏杀77
第六章 有人说:如果孙中山晚去世几年,廖仲恺就不会被刺杀,也不会有后来的国共大裂变,中国的革命将是另外一种样子。但历史就是历史77
第七章 1926年6月5日,国民政府遵照孙中山遗志正式下令北伐。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任北伐军总指挥。总参谋长李济深,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总参议钮永键,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秘书长邵力子。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北伐中威震四方94
第四部喋血大上海117
第八章 日本侵略军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尔后,日军又将大炮口对准上海。张治中将军任总指挥,欲与日寇决一死战117
第九章 中国军队本来打算与日军在上海打一仗,“虹桥机场事件”之后,国民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向上海迅速调集部队准备进攻日军。上海大战一触即发133
第十章 淞沪大战爆发后,尽管日本海军陆战队拼命抵抗,但仍顶不住张治中将军手下中国军队的勇猛攻击。告急电报频频发往日本国内:迅速向上海增兵。150
第五部鏖战平型关168
第十一章 林彪是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最著名将星之一。平型关大捷,是林彪和他在黄埔军校时的上级聂荣臻一起指挥,由所有参战的将士共同浴血奋战的结果。林彪在抗战时期打仗并不太多,但一仗惊天下,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打出了黄埔战将的风采。168
第十二章 林彪站在上寨村西北的土丘上,举目眺望着险峻陡峭的平型关,脸绷得紧紧的,两条浓眉向下拧着。每到此时,就有一个出奇制胜的作战方案在他的胸中产生188
第十三章 平型关大捷再现林彪“常胜将军”风采,使八路军威震天下,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精神鼓舞,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情绪。203
第六部燃烧太行(上)221
第十四章 山西,是抗战时期敌我双方必争之地。黄埔将星们在这里洒下热血,立下奇功,被世人称颂。221
第十五章 刘邓大军战功卓著,饮誉中国,驰名世界,为中国革命建立了奇功。但刘邓大军中若没有陈赓,没有他率领的部队及其指挥作战,这大军就会小得多。238
第十六章 骄横的日本“皇军”,在陈赓领导的八路军三八六旅的沉重打击之下,再次领教了中国军队的厉害。在华北平原的日寇,只要提起陈赓和三八六旅,就会恐慌不安。陈赓——以抗日打仗为乐趣的将军257
第六部燃烧太行(下)277
第十七章 向前,指挥靠前,这是著名黄埔战将徐向前指挥作战的风采。因为指挥靠前,数次险些使这位后来的共和国元帅没能享此殊荣。徐向前,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是星光灿烂、战绩卓著的将军。277
第十八章 左权,黄埔名将,八路军副参谋长。他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中战死沙场的最高级别的将领。太行山人民闻他牺牲之噩耗,悲痛地含泪唱道:左权将军家住湖南醴陵县。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300
第七部台儿庄大捷327
第十九章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等于17日到达庐山,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当时已提出中国共产党关于国防的基本意见。327
第二十章 台儿庄会战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是徐州会战的第二阶段。指挥徐州会战的是李宗仁——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台儿庄大捷,更使他的一级上将金星闪闪发光。346
第八部滔滔大江血369
第二十一章 中华民族为反抗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八年抗战,其中规模最大,歼灭日军数量最多,中国军队付出最惨重牺牲的一战,就是武汉会战,它发生在1938年。369
第二十二章 武汉大会战,是中华民族百年来抗击外侮的最大一战。它是以武汉为核心,在皖、豫、赣、鄂四省数千里战线上进行的大规模战役。历时四个半月,中国军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毙死日军20余万,伤15万余,使日军受到沉重打击391
1997《黄埔军校血战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军赋编著 1997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黄埔军校史稿 第12册
- 1989 北京:档案出版社
-
- 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
- 1985年05月第1版 广东人民出版社
-
- 黄埔军校将帅沉浮录 下
- 1996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 黄埔军校史料 1924-1927
- 1982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黄埔军校史料 1924-1927
- 1985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黄埔军校秘史
- 1995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 黄埔军校将帅沉浮录 上
- 1996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 黄埔军校同学录
- 1989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黄埔军校史稿 第11册
- 1989 北京:档案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