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卫生志》
作者 | 昆明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编者 |
---|---|
出版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89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202523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0938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凡例1
序一1
序二2
概述1
大事记13
第一篇机构54
第一章卫生行政机构54
第一节昆明市机构54
一 云南巡警公所54
二 云南省巡警局54
三 云南省警察厅54
四 昆明市市政公所54
五 昆明卫生事务所(昆明第一卫生所)55
六 昆明北区卫生所55
七 昆明市政府卫生局56
八 昆明市警局卫生科56
九 昆明县卫生院56
十 昆明市人民政府卫生局57
第二节市辖县(区)机构62
一 五华区卫生局62
二 盘龙区卫生局63
三 官渡区卫生局63
四 西山区卫生局63
五 呈贡县卫生局63
六 安宁县卫生局64
七 富民县卫生局64
八 晋宁县卫生局65
九 嵩明县卫生局65
十 宜良县卫生局65
十一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卫生局65
十二 路南彝族自治县卫生局66
第三节云南省驻昆卫生行政机构66
一 云南全省卫生实验处66
二 云南省人民政府卫生厅67
第二章医疗机构67
第一节市属机构67
一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67
二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68
三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68
四 昆明市延安医院69
五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69
六 昆明市儿童医院70
七 昆明市结核病防治医院70
八 昆明市皮肤病防治院71
九 云南省精神病院(昆明精神卫生中心)71
十 昆明市中医医院72
十一 昆明市干部疗养院72
第二节市辖县(区)机构72
一 五华区人民医院72
二 五华区中医院73
三 盘龙区人民医院73
四 盘龙区中医院74
五 官渡区人民医院74
六 西山区人民医院74
七 西山区中医院74
八 呈贡县人民医院75
九 呈贡县中医院75
十 安宁县人民医院75
十一 安宁县中医院75
十二 富民县人民医院76
十三 晋宁县人民医院76
十四 嵩明县人民医院76
十五 宜良县人民医院77
十六 宜良县中医院77
十七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77
十八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77
十九 路南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77
第三节省级中央驻昆机构78
一 云南省人民医院78
二 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79
三 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79
四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0
五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80
六 云南省邮电医院80
七 云南省商业厅医院81
八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81
九 成都军区昆明第57医院81
第三章卫生专业机构85
第一节卫生防疫机构85
一 云南省抗疟委员会85
二 疟疾研究所昆明示范区86
三 云南省卫生试验所86
四 中央防疫处86
五 昆明市卫生防疫站86
六 云南省卫生防疫站87
七 昆明铁路分局卫生防疫站89
第二节保健机构89
一 昆明市儿童保健所89
二 昆明市妇女保健所89
三 妇婴保健站89
四 云南省妇幼保健所89
第三节医学科教机构90
一 昆明市医学科学研究所90
二 昆明市电子计算机医学应用研究所90
三 昆明市卫生学校90
四 昆明医学院91
五 云南中医学院91
六 云南省卫生学校91
第四节其他服务机构92
一 昆明市药品检验所92
二 云南省药品检验所92
三 昆明市中心血站92
四 昆明市卫生服务公司92
附 1990年底昆明市卫生机构、床位、人员93
第二篇卫生防疫100
第一章传染病及地方病防制100
第一节传染病管理及检疫100
一 传染病的管理100
二 传染病检疫101
第二节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102
一 预防接种102
二 计划免疫105
第三节传染病防制108
一 甲类传染病108
二 乙类传染病112
三 丙类传染病128
第四节地方病防制131
一 疟疾131
二 克山病132
三 地方性甲状腺肿133
第二章环境卫生133
第一节饮水卫生133
一 水源污染134
二 饮水卫生监督监测135
第二节 公共场所卫生137
第三章食品卫生138
第一节食品卫生管理138
一 食品卫生管理机构139
二 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41
第二节食品卫生监督监测142
一 牛乳142
二 粮油142
三 饮食业142
四 糖果糕点143
五 肉食品143
六 水产品143
七 调味品、酱腌菜144
八 添加剂144
九 食品工业144
十 冷饮145
第三节食物中毒145
一 昆明市食物中毒情况调查145
二 预防食物中毒145
第四节营养卫生146
一 1959年的调查146
二 1982、1983年的调查146
第四章学校卫生148
第一节学校卫生的管理148
一 民国时期情况148
二 专业化管理149
第二节学生健康149
一 青少年生长发育调查149
二 青春期发育调查152
三 视力调查153
四 龋齿调查153
五 砂眼调查154
六 肠寄生虫调查154
七 营养调查154
第五章工业卫生154
第一节尘肺调查与防治155
一 昆明市尘肺调查155
二 尘肺防治156
第二节中毒及危害157
一 铅中毒157
二 苯中毒158
三 汞中毒158
四 农药中毒158
五 三硝基甲苯中毒159
六 氟中毒及污染159
七 物理因素危害159
第三篇妇幼保健161
第一章妇女保健161
第一节接生161
一 民国时期情况161
二 新法接生161
第二节妇女病查治164
一 妇女病调查164
二 子宫脱垂、尿瘘的防治165
第三节妇女五期劳动保护165
一 调查165
二 五期劳动保护166
第四节妇女保健166
一 围产期保健166
二 婚姻保健168
第五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168
一 计划生育的开展168
二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169
第二章儿童保健170
第一节城乡儿童保健170
一 城市儿童卫生保健170
二 农村儿童保健173
第二节儿童生长发育监测174
一 体格发育调查174
二 昆明市盘龙、五华两城区智力落后病人的调查175
三 昆明市1977年0~14岁儿童死亡调查175
第三节儿童佝偻病查治175
一 儿童佝偻病调查175
二 佝偻病防治176
第四篇中医177
第一章源流177
第一节沿革177
一 中医医馆药店177
二 民间中医组织医药人才培养178
三 中医药全面发展179
第二节 行医方式184
第三节中医甄审考试注册185
一 验审考核185
二 职称晋升考核187
第四节中医队伍形成188
一 中医队伍的形成188
二 中医队伍的发展189
第二章医疗190
第一节内科190
一 临床医疗190
二 设备更新190
三 科研与论著191
第二节妇科193
一 妇科诊疗193
二 设备与研究193
第三节 儿科194
第四节外科195
一 传统外科195
二 中医外伤科196
三 中医骨伤科196
四 痔瘘肛肠疾病197
第五节其他197
一 针灸197
二 推拿按摩198
第三章中草药与中成药198
第一节中草药198
一 野生药材198
二 家种药材200
三 中药饮片加工炮炙201
第二节中成药202
一 传统中成药202
二 中成药的继承与发展203
第三节中药店铺205
一 沿革205
二 中药零销店206
第四章民间医218
第一节巫医及其他医疗活动219
一 巫医219
二 其他医疗活动219
第二节 中草药医220
第五篇西医222
第一章临床医学223
第一节内科223
一 心血管内科223
二 呼吸内科226
三 消化内科228
四 血液病科231
五 内分泌科233
第二节外科235
一 普通外科236
二 心胸外科240
三 泌尿外科及男性计划生育242
四 骨科245
第三节妇产科248
一 产科248
二 妇科249
第四节小儿科250
一 沿革250
二 儿科临床250
三 儿科疑难病症252
四 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培训252
第五节传染病科253
一 建国前情况253
二 防治253
三 昆明地区主要传染病254
第六节皮肤性病科258
一 皮肤病259
二 性传播疾病260
三 麻风病防治262
第七节眼科264
一 建国前情况264
二 眼科医疗技术265
三 防盲治盲266
第八节耳鼻喉科267
一 沿革267
二 医疗技术进展267
三 科研成果268
四 耳科危重症269
五 听力语言残疾调查269
第九节神经精神科270
一 神经内科270
二 神经外科272
三 精神医学科273
第十节口腔科274
一 口腔内科274
二 口腔颌面外科275
三 口腔矫形科275
第二章医技科系276
第一节 麻醉科276
第二节 放射科277
第三节 检验科279
第四节 核医学科281
第五节 理疗科282
第六节 功能科283
第三章护理284
第一节护理队伍284
一 沿革284
二 护理队伍的培训285
第二节 护理管理286
第三节护理工作287
一 基础护理288
二 责任制护理288
三 专科护理288
四 中医护理289
第四节 护理技术289
第五节护理学术活动290
一 沿革290
二 护理学术研究成果290
三 学术交流291
第四章输血291
第一节储备291
一 血库291
二 血站291
第二节血源292
一 血员292
二 公民义务献血292
第三节供应294
一 全血294
二 成份血294
第六篇中西医结合296
第一章西医学习中医297
第一节 市属医疗机构西医学习中医297
第二节部分县(区)西医学习中医298
一 盘龙区298
二 五华区299
三 安宁县299
四 宜良县299
五 嵩明县300
六 富民县300
第二章中西医结合科研与临床应用300
第一节科研300
一 中医辩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300
二 天花粉针剂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301
三 附子益气温阳治疗乙型脑炎301
四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302
第二节临床应用302
一 中草药的临床应用302
二 中西医结合防治胆系结石303
三 电子计算机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应用303
四 针灸与西医药、手术相结合303
五 部份县(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304
六 科研与学术活动305
七 急救医学方面的应用305
第七篇医政306
第一章医政管理306
第一节 社会医事管理306
第二节 医院管理309
第三节 工矿医疗卫生管理312
第二章社会医疗服务313
第一节 公费医疗314
第二节 合作医疗316
第三节其他医疗317
一 巡回医疗队317
二 救灾医疗318
三 计划生育手术队318
四 血防、抗疟医疗318
五 援建、援外医疗319
六 医务指导319
七 卫生扶贫320
第三章财务320
第一节卫生事业费321
一 项目321
二 支出321
第二节公费医疗经费323
一 经费来源323
二 经费支出323
第三节设备及基建投资324
一 设备投资324
二 基本建设投资325
第八篇药政327
第一章药品监督327
第一节药政管理327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实施327
二 考核县(区)药政工作330
三 宣传教育331
第二节药品检验及药品监督网332
一 昆明市药品检验所332
二 县(区)药品检验所333
三 药品监督员及药品监督办公室333
四 乡镇药品检查员334
第二章药品管理334
第一节药品生产管理334
一 药品生产企业及品种的审批336
二 药品质量监督337
第二节药品经营管理338
一 药品摊贩管理338
二 核发《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338
三 治理整顿医药市场338
第三节医院药品管理339
一 管理制度339
二 医院制剂管理340
第四节特殊药品管理344
一 麻醉药品344
二 毒药、限制性剧药345
三 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346
第九篇医学教育353
第一章中医医学教育354
第一节传统教育及进修354
一 传统中医教育354
二 中医进修班354
三 西医学中医班355
第二节中医院校355
一 中医进修学校355
二 中医学院356
三 其他356
第二章西医学教育357
第一节医教及军医学校357
一 外国人办医校357
二 军医学校357
第二节中等卫生学校358
一 医事职业学校358
二 云南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358
三 云南省卫生学校359
四 昆明市卫生学校359
第三节 高等医学院校361
第四节县区医学教育362
一 安宁县卫生学校362
二 宜良县卫生学校362
三 官渡区卫生干部进修学校363
第五节其他医学教育363
一 成人医学教育363
二 委托代培364
三 护士职业高中班364
四 临床进修364
五 人才调查364
六 健康教育365
七 健康教育活动365
第十篇医学科研368
第一章民族民间医药研究368
第一节民族医药研究368
一 彝医368
二 苗医368
三 民族医药资料整理368
第二节民间中草药研究369
一 云南白药369
二 抗癌中草药369
三 中草药资源调查369
四 民间医药论著和单方验方369
第二章中医药研究370
第一节研究基地与科研成果370
一 建立科研基地370
二 科研成果370
三 中医论著及医案371
第二节中医药科技论文及成果376
一 科技论文376
二 科技成果384
第三章西医医学科研387
第一节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388
一 研究所388
二 研究中心388
三 实验基地388
第二节科技成果及优秀论文389
一 获国家、部级奖的科技成果389
二 获省级奖科技成果391
三 获市级奖科技成果394
四 获局级奖科技成果395
第四章对外交流与合作395
第一节对外交流396
一 学习苏联医学经验396
二 出国学习进修396
三 互访考察、交流396
第二节科技输出与引进398
一 科技输出398
二 科技引进与外援398
第十一篇社团400
第一章学会及公会400
第一节医学会400
一 中华医学会云南分会400
二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401
三 中国军医学会昆明分会403
第二节药学会403
一 中国药学会云南分会403
二 中国药学会昆明分会404
三 云南法语新医药学会404
第三节护理学会405
一 省护理学会405
二 市护理学会405
第四节中医学会406
一 沿革406
二 学术活动407
三 学会专业组407
第五节医药师公会408
一 中医师公会408
二 西医师公会408
三 药师公会408
第二章协会及其他409
第一节协会409
一 卫生工作者协会409
二 防痨协会410
第二节研究会411
一 中西医结合研究会411
二 中草药研究会411
第三节红十字会412
一 云南省红十字会412
二 昆明市红十字会412
第十二篇医疗卫生改革414
第一章卫生改革414
第一节 卫生改革情况414
第二节改革试点418
一 昆明市中医医院418
二 昆明市卫生防疫站420
第二章人事后勤改革423
第一节大学毕业生轮转制423
一 轮转制度423
二 轮转考核423
三 宣传教育424
第二节医院后勤服务改革424
一 后勤服务公司424
二 昆明市卫生局后勤服务部426
人物427
人物传略427
一中医人物427
二 西医人物447
人物表455
明清时期著名医家455
1950~1990年著名中医459
人物录462
附录465
一昆明市市级医院改革方案(试行)465
二 关于昆明市卫生改革情况的调查469
三 昆明市医学会会员名单473
四 西南五市卫生工作协作委员会章程476
修志始末477
索引482
1998《昆明卫生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昆明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1998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