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传文学世界》
作者 | 周先民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文津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89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668324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7798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引言1
序论:司马迁的史传文学世界探源9
一、司马迁的时代条件11
二、司马迁的个人条件19
三、司马迁的文学条件29
第一编:人物篇50
第一章:尽善尽美的理想帝王——开宗明义的《五帝本纪》50
一、「自黄帝始」的必然性50
二、五位一体的「类世家结构」55
三、尽善尽美的理想帝王58
四、「择其言尤雅者」64
第二章:残民以逞者自取灭亡——秦始皇的形象及其历史意义73
一、《秦本纪》对于《秦始皇本纪》的意义74
二、「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秦始皇的性格特征76
三、「居约易出人下」——秦始皇之纳谏用人81
四、统一中国——秦始皇之历史贡献84
五、「得志亦轻食人」——秦始皇之贪婪暴戾87
六、「残民以逞自取灭亡」——《秦始皇本纪》的思想深度93
七、秦始皇性格的典型意义99
八、《秦始皇本纪》文学表现的突出特点100
第三章:发人深省的成者和败者——《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对读109
一、从《项羽本纪》的存在意义看对读二纪的必要性109
二、尚力与尚智的两种典型——项刘出身及性格的比较112
三、项羽钜鹿之战与刘邦霸上入关——军事强人与政治巨人的不同面目117
四、「鸿门宴」与「鸿沟之约」——两种人格的对比122
五、得士者昌,失士者亡——刘邦的善于用人与项羽的不能用人127
六、成者与败者———关于垓下之战的分析130
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关于二纪「赞」论的分析135
八、「志古之道,所以自镜」——意味深长的历史意义137
第四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精神永垂不朽的秘密146
一、《孔子世家》的地位与结构146
二、开头与结尾154
三、政治命运——「丧家之狗」155
四、性格特征——「择木之鸟」160
五、在关系中表现性格164
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168
第二编:主题篇182
第一章:士为知己者用——关于「士」与「用士者」之间的关系182
第二章:功高者危——关于君臣之间的关系208
第三章:「人性各有所修短」——关于「列传」中的人性主题235
第三编:情感篇274
第一章:建立抒情的渠道——《史记》选择的抒情功能274
一、体裁选择275
二、人物选择279
三、史料选择284
第二章:结构改变材料——《史记》结构的抒情功能296
一、比衬结构297
二、互见结构304
三、篇章结构307
第三章:激情的双重表现——《史记》描述的抒情功能315
一、双向描述316
二、反向描述323
三、变向描述330
第四章:激情的宣泄与深化——《史记》议论的抒情功能337
一、导向功能338
二、扩张功能345
三、倾泄功能349
第五章:对于《史记》情感表现的整体考察357
一、《史记》情感表现的主要内容358
二、《史记》情感表现的整体性质370
附录378
一、本文论及或引用的《史记》篇目378
二、本文引用及参考书目380
后记388
1995《司马迁的史传文学世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先民著 1995 北京:文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司马迁
- 1981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
- 司马迁评传
- 1986
-
- 司马迁的传说
- 1987
-
- 世界巨人百传 司马迁 韩愈
- 深圳:海天出版社
-
- 司马迁的传说
- 1987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司马迁
- 1959 北京:中华书局
-
- 司马迁传记文学论稿
- 1987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司马迁评传
- 1991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 司马迁评传
- 1994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司马迁
- 1996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
- 司马迁
- 1993 天津:新蕾出版社
-
- 司马迁
- 197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司马迁
- 1982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司马迁评传
- 1986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 司马迁
- 1980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