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大成 4》求取 ⇩

内科类3

重刊金匮玉函经二注3

卷一3

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3

猪苓汤方见卷十三3

卷二7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7

栝蒌桂枝汤方9

葛根汤方9

大承气汤方10

麻黄加术汤方11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11

防己黄耆汤方11

桂枝附子汤方11

白术附子汤方11

甘草附子汤方12

白虎加人参汤方12

一物瓜蒂汤方13

卷三13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13

百合知母汤方14

滑石代赭汤方14

百合鸡子汤方14

百合地黄汤方14

百合洗方14

栝蒌牡蛎散方14

百合滑石散方14

甘草泻心汤方15

苦参汤方缺今补后15

雄黄散熏方15

赤小豆当归散方16

升麻鳖甲汤方16

卷四16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16

鳖甲煎圆方17

白虎加桂枝汤方17

蜀漆散方18

牡蛎汤方18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18

柴胡桂姜汤18

疟疾总论18

卷五19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19

侯氏黑散20

风引汤20

防己地黄汤21

头风摩散方21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21

乌头汤方22

矾石汤22

古今录验续命汤22

千金三黄汤22

近效方术附汤22

崔氏八味丸即八味肾气丸23

千金越婢加术汤23

卷六23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23

黄耆桂枝五物汤方23

桂枝龙骨牡蛎汤方24

小建中汤方25

黄耆建中汤方26

八味肾气丸方26

薯蓣丸方26

酸枣仁汤方26

大黄?虫丸方26

卷七27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27

甘草干姜汤方28

射干麻黄汤方29

皂荚丸方29

厚朴麻黄汤方29

泽漆汤方29

麦门冬汤方29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29

桔梗汤方30

越婢加半夏汤方30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30

卷八31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31

奔豚汤方31

桂枝加桂汤方31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31

卷九32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32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32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32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32

人参汤方即理中汤32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33

橘枳生姜汤方33

薏苡附子散33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33

乌头赤石脂丸方33

九痛丸33

卷十34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34

厚朴七物汤方35

附子粳米汤方35

厚朴三物汤方35

大柴胡汤方35

大承气汤方35

大建中汤方36

大黄附子汤方36

赤丸方千金有射罔如大枣一枚36

大乌头煎方36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36

抵当乌头桂枝汤方36

瓜蒂散方37

卷十一38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38

旋覆花汤方38

麻子仁丸方40

甘姜苓术汤方40

卷十二41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41

苓桂术甘汤方43

甘遂半夏汤方43

十枣汤方43

大青龙汤方43

小青龙汤方43

木防己汤方44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方44

泽泻汤方44

厚朴大黄汤方44

小半夏汤方45

己椒苈黄丸方45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45

五苓散方45

外台茯苓饮45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46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46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方46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方46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46

卷十三47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47

文蛤散方48

括蒌瞿麦丸方48

蒲灰散方48

滑石白鱼散方48

茯苓戎盐汤方48

猪苓汤方49

卷十四49

水气病脉证第十四49

越婢汤方53

防己茯苓汤方54

甘草麻黄汤方54

麻黄附子汤方54

杏子汤方54

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方54

栓枝加黄耆汤方55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55

枳术汤方56

卷十五56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56

茵陈蒿汤方58

硝石矾石散方58

栀子大黄汤方57

猪膏发煎58

茵陈五苓散方59

大黄硝石汤方59

柴胡汤方59

千金麻黄醇酒汤方59

卷十六60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第十六60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61

半夏麻黄丸方61

柏叶汤方61

黄土汤方61

泻心汤方62

卷十七62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第十七62

吴茱萸汤方63

半夏泻心汤方63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64

猪苓散方64

四逆汤方64

大半夏汤方64

大黄甘草汤方64

茯苓泽泻汤方64

文蛤汤方65

半夏干姜散方65

生姜半夏汤方65

橘皮汤方65

橘皮竹茹汤方65

桂枝汤方方未载今补后67

大承气汤方未载今补后67

桃花汤方67

白头翁汤方68

栀子豉汤方68

通脉四逆汤方68

紫参汤方68

诃梨勒散方68

卷十八69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69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69

大黄牡丹汤方69

王不留行散方69

黄连粉方缺70

卷十九70

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第十九70

藜芦甘草汤方缺70

鸡屎白散70

蜘蛛散方70

甘草粉蜜汤方70

乌梅丸方71

卷二十71

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71

桂枝茯苓丸方71

附子汤方未载今补后72

胶艾汤方72

当归芍药散方72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72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72

葵子茯苓散方73

当归散方73

白术散方73

卷二十一74

妇人产后病证治第二十一74

枳实芍药散方74

下瘀血汤方74

阳旦汤方75

竹叶汤方75

竹皮大丸方75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75

卷二十二76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76

半夏厚朴汤方76

甘麦大枣汤方76

温经汤方77

土瓜根散方78

胶姜汤方缺疑即胶艾汤78

大黄甘遂汤方78

抵当汤方78

矾石丸方78

红蓝花酒方79

蛇牀子散方79

狼牙汤79

二十三至二十五三卷俱有方无论不注因不具载详金匮要略篇中79

重刊金匮玉函经二注补方79

苦参汤79

桂枝汤79

小承气汤79

附子汤79

天雄散80

千金翼炙甘草汤80

肘后 獭肝散80

千金 甘草汤80

千金 生姜甘草汤80

千金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80

外台 桔梗白散80

千金苇茎汤80

外台 柴胡桂枝汤80

外台 走马汤80

外台 黄芩汤80

排脓散80

排脓汤80

千金 三物黄芩汤80

千金 内补当归建中汤81

小儿疳虫蚀齿方81

附补 苦参汤方81

十药神书81

沈注金匮要略目录86

卷一86

重编大意86

叙例86

时令87

问阴阳病十八87

望色88

闻声89

问治未病89

五脏病喜恶90

五脏攻法90

猪苓汤90

误治救逆91

切脉91

91

喘息92

卷二92

92

栝蒌桂枝汤93

葛根汤93

大承气汤93

湿94

麻黄加术汤94

风湿95

麻杏薏甘汤95

防己黄耆汤95

甘草附子汤95

桂枝附子汤95

白术附子汤96

96

白虎人参汤96

一物瓜蒂汤96

霍乱96

理中丸97

卷三97

百合97

百合地黄汤98

栝蒌牡蛎散98

百合滑石散99

百合知母汤99

石代赭汤99

百合鸡子汤99

狐惑病99

甘草泻心汤99

苦参汤99

赤豆当归散100

阳毒阴毒100

升麻鳖甲汤100

卷四101

101

白虎加桂汤101

蜀漆散101

鳖甲煎丸102

牡蛎汤102

紫胡去半加蒌汤102

紫胡桂姜汤102

卷五103

中风103

侯氏黑散104

风引汤104

防己地黄汤104

头风摩散104

千金三黄汤104

近效术附汤104

历节104

桂芍知母汤105

乌头汤105

矾石汤105

崔氏八味丸105

卷六107

血痹论107

黄耆桂枝五物汤107

虚劳107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108

天雄散108

小建中汤109

黄耆建中汤109

薯蓣丸109

酸枣汤109

大黄?虫丸110

千金炙甘草汤110

卷七111

肺痿111

甘草干姜汤112

外台炙甘草汤112

千金生姜甘草汤112

千金桂枝去芍加皂荚汤112

肺痈112

葶苈大枣泻肺汤112

桔梗汤113

千金苇茎汤113

外台桔梗白散113

欬嗽上气为肺胀113

小青龙加石膏汤113

越婢加半夏汤114

射干麻黄汤114

皂荚丸114

厚朴麻黄汤114

泽漆汤114

麦门冬汤114

卷八115

奔?115

奔?汤115

桂枝加桂汤115

苓桂甘枣汤116

卷九116

胸痹116

蒌薤白酒汤116

蒌薤半夏汤116

枳实韭白桂枝汤116

人参汤117

薏附散117

心痛117

桂枝枳实汤117

乌头赤石脂丸117

九痛丸117

短气117

苓杏甘草汤117

橘枳生姜汤117

卷十118

腹满118

厚朴七物汤119

腹痛119

厚朴三物汤119

大柴胡汤119

大建中汤119

附子粳米汤120

寒疝120

大黄附子汤120

赤丸120

乌头煎120

当归生姜羊肉汤121

乌头桂枝汤121

桂枝汤121

外台乌豆汤121

外台走马汤121

外台柴桂汤121

宿食121

瓜蒂散121

卷十一123

五脏风寒123

麻仁丸124

甘姜苓术汤124

积聚125

卷十二125

痰饮125

苓桂术甘汤127

甘遂半夏汤127

十枣汤127

大青龙汤127

小青龙汤128

木防己汤128

木防加苓芒硝汤128

泽泻汤128

厚朴大黄汤128

小半夏汤128

防椒苈黄汤128

五苓散129

外台茯苓饮129

欬嗽129

桂苓五味甘草汤130

去桂加姜辛汤130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130

苓甘五味姜辛半杏汤130

苓甘五味姜辛半杏大黄汤131

卷十三131

消渴131

文蛤散132

小便不利淋132

栝蒌瞿麦丸132

蒲灰散133

滑石白鱼散133

茯苓戎盐汤133

卷十四133

水气133

防己黄耆汤137

越婢汤137

甘草麻黄汤137

麻黄附子汤138

防己茯苓汤138

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139

枳术汤139

外台防己黄耆汤139

黄汗140

黄耆芍药桂酒汤140

桂枝加黄耆汤140

卷十五140

黄瘅140

茵陈蒿汤141

栀子大黄汤142

大黄硝石汤142

茵陈五苓汤143

猪膏发煎143

硝矾散143

瓜蒂汤144

千金麻黄醇酒汤144

卷十六144

惊悸144

半夏麻黄丸144

吐血144

泻心汤145

柏叶汤145

下血145

黄土汤146

胸满瘀血146

卷十七146

146

半夏干姜散147

半夏泻心汤147

黄芩半夏生姜汤147

猪苓散147

吐胃反147

大半夏汤148

大黄甘草汤148

茯苓泽泻汤148

文蛤汤148

149

生姜半夏汤149

橘皮汤149

橘皮竹茹汤149

下利149

诃梨勒散150

紫参汤150

外台黄芩汤150

卷十八151

疮痈肠痈151

薏附败酱散151

大黄牡丹汤151

排脓散152

排脓汤152

金疮152

王不留行散152

浸淫疮152

卷十九153

跌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153

鸡屎白散153

蜘蛛散153

甘草粉蜜汤153

卷二十154

妇人杂病154

半夏厚朴汤155

甘麦大枣汤155

温经汤156

土瓜根散156

旋覆花汤156

大黄甘遂汤156

抵当汤156

矾石丸157

红蓝花酒方157

肾气丸157

蛇床子散157

狼牙汤158

小儿疳虫蚀齿方158

卷二十一159

妊娠159

桂枝茯苓丸159

胶艾汤160

当归芍药散160

干姜参夏丸160

当贝苦参丸160

葵子茯苓散161

当归散161

白术散161

卷二十二162

妇人产后162

枳实芍药散162

下瘀血汤162

竹叶汤163

竹皮大丸163

白头翁加甘胶汤163

千金三物黄苓汤164

千金当归建中汤164

卷二十三164

杂疗方164

加减柴胡饮子164

诃黎勒丸165

三物备急丸165

紫石寒食散165

救卒死方165

救卒死壮热芳165

救卒死目闭方165

救卒死张口反折方165

救卒死四肢不收方165

救小儿卒死方165

救尸蹶方165

又方165

救卒死还魂汤165

又方165

救自缢死方165

救中暍死方166

救溺死方166

筋骨损方166

卷二十四166

禽兽鱼虫果食菜谷禁忌166

食郁肉漏脯中毒方166

黍米中毒方166

食生肉中毒方167

食鸟兽肝中毒方167

马肝中毒方167

治食马肉中毒方167

治食牛肉中毒方167

治食犬肉不消方167

食诸物禁忌167

食鱼中毒方167

食鯸鱼中毒方168

食蟹中毒方168

食诸果治方168

食菌中毒方168

食诸物禁忌168

误食钩吻方169

误食水莨菪方169

治蛟龙病方169

食苦瓠中毒方169

治饮食中毒烦满方169

治食多心腹满痛方169

金匮要略心典171

卷上171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71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174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177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180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181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183

肺痿肺痈欬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186

卷中189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189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190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191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194

痰饮欬嗽病脉证治第十二196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200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202

卷下207

黄瘅病证并治第十五207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第十六209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211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216

跌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217

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218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220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222

金匮翼226

卷一226

中风统论226

卒中八法226

开关227

固脱227

泄大邪227

转大气228

逐痰涎228

除热风228

通窍隧229

灸腧穴229

中风失音不语230

口眼歪斜231

偏风231

历节痛风231

鹤膝风232

风缓233

风瘙痒233

诸湿统论233

散湿之剂234

渗利之剂234

下湿之剂234

上下分消之剂234

瘟疫大法235

卷二236

痰饮统论236

治痰七法237

攻逐237

消导238

238

239

239

239

240

饮食240

伤食240

伤酒241

不能食241

谷劳242

食亦242

诸血统论242

风热吐血243

郁热失血243

暑毒失血243

畜热吐血244

气逆失血244

劳伤失血244

阳虚失血245

伤胃吐血245

鼻衄245

齿衄246

舌衄246

大衄246

大便下血统论247

结阴便血247

湿热便血247

中虚脱血247

肠痔下血248

溲血248

卷三249

膈噎反胃统论249

痰膈249

血膈249

气膈250

虫膈251

杂疗方251

虚劳统论251

虚劳营卫不足252

肺劳252

心劳253

肾劳253

脾劳253

风劳254

热劳254

干血劳255

传尸劳256

发热统论256

劳倦发热257

火郁发热257

血虚发热257

阳浮发热257

痰积发热257

瘀血作热257

骨蒸热257

食积酒毒发热258

恶寒259

疟疾统论260

风疟261

温疟261

湿疟261

瘅疟261

牡疟261

痰疟261

食疟262

虚疟262

痎疟262

卷四263

尸疰263

五尸263

诸疰264

鬼迷鬼击264

癫狂惊痫264

黄疸266

谷疸266

酒疸267

女劳疸267

阴黄268

虚黄268

表邪发黄268

急黄269

消渴统论269

水病270

风水270

皮水270

石水271

肾水271

胀满统论271

脾胀271

肝胀272

?胀272

血胀273

食胀273

热胀273

寒胀273

实胀274

虚胀274

积聚统论274

肥气274

伏梁275

痞气275

息贲275

奔豚275

气积275

血积275

伏瘕276

石瘕瘕聚276

米瘕276

肉积276

通治诸积276

卷五277

头痛统论277

风头痛278

热厥头痛278

湿热头痛278

寒湿头痛279

痰厥头痛279

肾虚头痛280

肝厥头痛280

食积头痛280

血虚头痛280

气虚头痛280

偏头痛281

雷头风281

大头痛281

项背痛282

臂痛282

眩晕282

风虚眩晕283

肝厥头晕283

下虚眩晕283

热风头眩283

耳病统论283

风聋283

厥聋284

肾虚耳聋284

脓耳聤耳284

285

鼻渊鼻塞285

285

舌胀舌出285

286

口疮286

齿286

齿痛286

咽喉287

客热咽痛288

客寒咽痛288

咽痛失音289

咽喉妨闷289

喉痹诸法289

卷六291

心痛统论291

热厥心痛291

心寒痛292

心虚痛292

气刺心痛292

血瘀心痛293

蛔蛟心痛293

胃脘痛293

痰积胃脘痛294

肝乘胃痛294

肾逆胃痛294

腹痛294

寒冷腹痛294

热痛295

冷热痛295

风痛295

食积痛295

死血痛296

腰痛296

风虚腰痛296

湿冷腰痛296

湿热腰痛297

肾虚腰痛297

食积腰痛297

瘀血腰痛297

胁痛统论298

肝郁胁痛298

肝虚胁痛298

肾虚胸胁痛299

肝火胁痛299

污血胁痛299

息积299

四肢肿300

颤振300

脚气之源300

脚气痹挛300

脚气脚膝肿痛301

脚气少腹不仁301

脚气上气301

脚气冲心301

脚气肿满渐成水状302

脚气差后复发302

痹症统论302

行痹302

痛痹303

着痹303

热痹304

肠痹304

胞痹304

臂痹304

挛症305

卷七305

咳嗽统论305

冷嗽306

热嗽306

郁热嗽307

饮气嗽307

食积欬嗽308

燥欬308

虚寒嗽309

肾咳309

欬嗽失音309

喘统论310

痰实肺闭310

水气乘肺310

寒邪入肺310

令火烁肺310

肾虚气逆310

齁喘311

血积肝伤311

呕吐统论311

刚壮之剂312

清凉之剂312

消痰逐水之剂312

消食去积之剂312

行气之剂313

去风和胃之剂313

理中安蛔之剂313

导利之剂313

益胃之剂313

欬嗽呕吐痰血饮食313

泄泻诸症统论314

湿泻314

寒泻314

热泻315

久泄315

肾泄316

飧泄316

痢疾治法统论317

分治痢症诸方318

寒下之剂318

和利之剂318

疏解之剂318

温通之剂319

温补之剂319

冷涩之剂319

和养之剂319

卷八319

梦遗精滑319

清心之剂320

清燥湿热之剂320

秘固精气之剂321

赤白浊321

便閟统论321

虚閟322

实閟322

风閟322

冷閟323

热閟323

气閟323

闭癃遗溺323

小便不通324

小便不禁324

交肠325

诸淋325

沙石淋325

劳淋326

血淋326

气淋327

膏淋327

疝症统论327

温剂之剂328

逐水之剂329

除湿之剂329

降心火之剂329

和血之剂329

散气之剂329

寒热兼行之剂329

逐气流经之剂330

诊候生死要法330

脉因证治332

卷一332

一卒尸332

二痹333

三痉333

四痿334

五厥334

六伤寒334

七大头肿痛339

八霍乱339

九瘟病340

十伤暑340

十一疟340

十二疸342

十三劳342

卷二345

十四热345

十五吐衄下血347

十六下痢348

十七泄350

十八自汗头汗351

十九淋351

二十头目痛352

二十一眩运353

二十二心腹痛353

二十三腰痛355

二十四肩背痛355

二十五胁痛356

二十六逆痰嗽356

二十七喘358

卷三359

二十八宿食留饮359

二十九嗳气吞酸嘈杂361

三十积聚361

三十一消渴363

三十二痞364

三十三肿胀364

三十四呕吐哕367

三十五噎膈369

三十六疮疡369

三十七痈疽371

卷四373

三十八乳痈373

三十九瘰373

四十发癍374

四十一丹疹374

四十二金疮374

四十三倾仆374

四十四百药中伤375

四十五癫狂375

四十六惊悸375

四十七疝?376

四十八脚气377

四十九虫378

五十喉痹378

五十一口379

五十二舌379

五十三目379

五十四耳380

五十五鼻381

五十六齿381

五十七结燥381

五十八痔漏382

五十九妇人产胎382

六十带下384

六十一经后384

六十二崩漏385

六十三小儿证385

六十四杂证386

六十五杂治386

六十六脏证386

六十七七情证387

六十八杂脉387

六十九察视388

七十汗388

韩氏医通389

卷上389

绪论章第一389

六法兼施章第二390

脉诀章第三391

处方章第四392

家庭医案章第五393

卷下394

悬壶医案章第六394

药性裁成章第七395

方诀无隐章第八397

三子养亲汤397

霞天膏397

鹿峻丸397

斑龙宴398

内鹿髓丸398

外鹿髓丸398

黄鹤丹398

青囊丸398

天一丸398

异类有情丸398

女金丹398

驻阳小丹炼法399

固本丸制法399

枳术方烧饭法399

五瘟丹399

滇壶丹399

八仙茶400

小刀圭400

长松酒方400

枸杞酒400

水火炼蜜法400

七味保婴汤400

同类勿药章第九400

慎斋遗书403

卷一403

阴阳藏府403

亢害承制406

气运经络407

卷二408

望色切脉408

辨证施治412

卷三414

二十六字元机414

414

414

414

414

414

415

415

415

415

415

415

415

416

416

416

416

416

416

417

417

417

417

417

417

417

418

卷四418

用药权衡418

炮制心法421

卷五422

古经解422

古方解424

古今名方录要425

附新方数则429

卷六430

寒热430

辨内外伤432

内伤432

外感436

436

热暑燥436

湿436

求汗436

求吐437

求下437

卷七437

虚损437

劳伤438

阴虚440

潮热443

吐血443

尿血444

衄血444

肠风445

中风445

似中风445

半身不遂445

痛风446

疠风446

鹤膝风446

癜风446

破伤风447

羊癫风447

大头风447

卷八447

447

麻木448

体强448

身痛448

449

449

伤食450

伤酒450

胸膈不宽450

积聚451

痞块452

452

嘈杂453

453

惊骇453

不眠453

453

454

自下455

456

458

卷九459

459

假火460

460

460

461

咳嗽461

痰火462

痰饮462

痰核462

心痛463

腹痛463

腰痛463

胸痛464

胁痛465

头痛465

臂痛466

脚痛466

466

动气466

头晕467

头鸣467

暴死467

阳痿467

遗精467

468

小便不通469

二便不通469

卷十469

469

470

470

470

470

喉口470

妖媚471

邪犬471

妇人杂证471

经水471

血崩471

带下472

前阴诸证472

胎前472

难产473

产后473

小儿杂证474

发热474

吐泻474

疟疾474

惊疳474

疳疮湿疮475

湿癣475

痘疹475

外科杂证477

症因脉治481

卷首481

论医宗必读症因差误治法不合481

论赵氏医贯症因差误治法不合482

论内经金匮中风卒中症因各别治法不同483

论内经金匮阴虚阳虚症因各别治法不同484

论内经金匮水肿腹胀症因各别治法不同485

论内经膈气呕吐噎隔呕吐症因各别治法不同487

卷一488

中风总论488

外感中风症488

内伤中风论490

内伤中风症490

外感半身不遂491

内伤半身不遂491

外感四肢不举492

内伤四肢不举492

外感口眼喎斜492

内伤口眼喎斜493

外感口噤不语493

内伤口噤不语494

外感痰壅494

内伤痰壅495

外感舌音不清495

内伤舌音不清496

外感遗尿496

内伤遗尿496

伤寒总论497

中寒论499

中热中暑总论500

中热病500

寒热病论501

寒热病501

发热总论501

外感发热502

风寒发热502

温热发热502

内伤发热502

气分发热502

血分发热503

头痛论503

外感头痛503

内伤头痛504

附大头症505

大头见症505

齿痛506

外感齿痛506

内伤齿痛506

胸痛论507

外感胸痛507

内伤胸痛508

胁痛论508

外感胁痛508

运气胁痛508

感冒胁痛509

内伤胁痛509

胃脘痛论510

外感胃脘痛510

内伤胃脘痛511

腋痛论512

外感腋痛512

内伤腋痛513

肩背痛论513

外感肩背痛513

内伤肩背痛514

腰痛总论514

外感腰痛514

风湿腰痛514

寒湿腰痛515

湿热腰痛516

内伤腰痛516

卷二517

咳嗽总论517

外感咳嗽517

伤风咳嗽518

伤寒咳嗽518

伤湿咳嗽518

伤暑咳嗽519

伤燥咳嗽519

伤热咳嗽519

内伤咳嗽520

肺经咳嗽520

脾经咳嗽520

心经咳嗽521

肝经咳嗽521

肾经咳嗽521

气虚咳嗽522

血虚咳嗽522

食积咳嗽523

积热咳嗽523

附诸贤论523

噎隔论524

外感噎隔524

内伤噎隔525

吐血咳血总论525

外感吐血525

内伤吐血526

嗽血论526

外感嗽血526

内伤嗽血527

衄血论528

外感衄血528

内伤衄血529

牙衄总论530

外感牙衄530

内伤牙衄530

劳伤总论531

外感劳伤531

感寒劳伤531

感热劳伤531

内伤劳伤531

心虚劳伤531

肝虚劳伤532

脾虚劳伤532

肺虚劳伤532

肾虚劳伤533

精虚劳伤533

气虚劳伤533

血虚劳伤534

饮症论534

痰饮534

悬饮534

溢饮535

支饮535

留饮536

伏饮536

痰症论536

外感痰症536

风痰536

湿痰537

燥痰537

内伤痰症538

燥痰538

湿痰538

郁痰538

食积痰539

丹溪杂治539

附诸贤论539

眩晕总论540

外感眩晕540

风寒眩晕540

暑湿眩晕541

燥火眩晕541

内伤眩晕541

气虚眩晕541

血虚眩晕542

痰饮眩晕542

火冲眩晕543

喘症论544

外感喘逆544

风寒喘逆544

暑湿喘逆545

燥火喘逆545

内伤喘逆545

内火喘逆545

痰饮喘逆546

食积喘逆546

气虚喘逆546

阴虚喘逆547

伤损喘逆547

附产后外感喘547

附产后内伤喘548

附肺胀548

附诸贤论548

哮病论549

哮病549

短气论549

外感短气549

内伤短气550

实邪短气550

气虚短气550

呃逆论551

外感呃逆551

内伤呃逆551

附诸贤论552

呕吐论552

外感呕吐552

风气呕吐552

寒气呕吐553

暑气呕吐553

湿气呕吐553

燥火呕吐554

湿热呕吐554

内伤呕吐554

胃火呕吐554

胃寒呕吐555

痰饮呕吐555

食积呕吐555

附吐水类555

外感吐清水555

内伤吐清水556

外感吐苦水556

内伤吐苦水556

外感吐酸水557

内伤吐酸水557

卷三557

肿胀总论557

外感肿症558

风寒身肿558

寒湿身肿558

湿热身肿559

燥火身肿559

黄汗身肿559

内伤肿症560

肺虚身肿560

肺热身肿560

脾虚身肿561

脾热身肿561

肝肾虚肿562

外感腹胀562

伤寒腹胀562

风湿腹胀563

湿热腹胀563

寒湿腹胀563

内伤腹胀564

气结腹胀564

气散腹胀564

肺虚腹胀564

肺热腹胀565

脾虚腹胀565

脾实腹胀565

肝火腹胀566

肝肾虚胀566

食积腹胀567

虫积腹胀567

痰饮腹胀567

血臌腹胀567

脏寒腹胀568

六腑腹胀568

黄疸论569

外感黄疸569

黄汗569

正黄疸569

内伤黄疸569

谷疸570

酒疸570

女劳疸570

阴黄570

三消总论571

外感三消571

燥火三消571

湿火三消571

内伤三消572

积热三消572

精虚三消572

不得卧论573

外感不得卧573

表热不得卧573

里热不得卧573

半表半里热不得卧573

血热不得卧573

气热不得卧574

余热不得卧574

虚烦不得卧574

内伤不得卧575

肝火不得卧575

胆火不得卧575

肺壅不得卧575

胃不和卧不安576

心血虚不得卧576

心气虚不得卧576

痿症论577

外感痿症577

风湿痿软577

湿热痿软577

燥热痿软578

内伤痿症578

肺热痿软578

心热痿软578

肝热痿软578

脾热痿软579

肾热痿软579

附筋挛579

外感筋挛580

内伤筋挛580

痹症论581

外感痹症581

风痹582

寒痹582

湿痹583

热痹583

内伤痹症583

肺痹583

心痹584

肝痹584

肾痹585

脾痹585

肠痹585

胞痹586

胸痹586

酸软论587

外感酸软587

风湿酸软587

湿温酸软587

内伤酸软588

痰饮酸软588

积热酸软588

卷四589

疟疾总论589

外感疟疾589

寒疟589

风伤卫疟589

阳明瘅疟590

湿疟590

肺热瘅疟591

肾经疟591

风发疟591

瘴疟592

内伤疟疾592

牡疟592

疟母592

食积疟593

三疟593

游疟594

附诸贤论594

痢疾论595

外感痢疾595

寒湿痢595

湿热痢596

燥热痢596

疫痢597

内伤痢疾598

七情痢598

劳役痢598

饮食痢599

外感休息痢599

内伤休息痢599

泄泻论601

外感泄泻601

外感风泻601

外感寒邪泻601

外感中暑泻602

外感中热泻602

外感湿泻603

内伤泄泻603

积热泄泻603

积寒泄泻603

痰积泄泻604

食积泄泻604

脾虚泄泻604

附五更泄泻605

肾虚五更泄泻605

酒积五更泄泻605

寒积五更泄泻605

食积五更泄泻606

肝火五更泄泻606

附录食泻606

附诸贤论606

霍乱论607

外感霍乱607

湿气霍乱607

风气霍乱607

热气霍乱608

寒气霍乱608

内伤霍乱609

痰饮霍乱609

食气霍乱609

外感霍乱转筋609

内伤霍乱转筋609

外感霍乱烦渴610

内伤霍乱烦渴610

附干霍乱610

附诸贤霍乱论610

附诸贤转筋论611

腹痛论611

外感腹痛611

风气腹痛611

寒气腹痛612

暑湿腹痛612

燥火腹痛612

痧胀腹痛613

内伤腹痛613

热积腹痛613

寒积腹痛614

食积腹痛614

痰积腹痛614

酒积腹痛615

虫积腹痛615

血滞腹痛615

血虚腹痛616

气结腹痛616

气虚腹痛617

附肠痈腹痛617

小便不利论617

外感小便不利617

运气小便不利617

伤寒小便不利618

阴寒小便不利619

内伤小便不利619

热结小便不利619

偏渗小便不利619

气虚小便不利620

阴虚小便不利620

阳虚小便不利621

大便秘结论621

外感便结621

伤寒便结621

温热便结622

内伤便结622

积热便结622

气秘便结622

血枯便结623

医学心悟626

卷一626

医中百误歌626

保生四要627

治阴虚无上妙方627

人参果628

医有彻始彻终之理628

内伤外感致病十九字628

火字解628

脉法金针629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630

医门八法630

论汗法630

论和法631

论下法632

论消法633

论吐法634

论清法635

论温法635

论补法636

伤寒纲领637

伤寒主治四字论637

经腑论638

阴症有三说639

论疫639

六气相杂须辨论639

论中风640

中风寒热辨640

中风不语辨640

中风类中辨症法641

杂症主治四字论641

入门看症诀641

641

641

唇口642

642

642

642

642

642

642

小腹643

卷二643

伤寒类伤寒辨643

伤寒六经见症法644

太阳经症644

阳明经症646

少阳经症647

太阴经症648

少阴经症649

厥阴经症649

太阳腑病650

阳明腑病650

论里中之里652

复论阳明本症用药法652

论阳明兼症用药方652

合病并病653

直中三阴诸症653

两感654

伤寒兼症654

卷三661

中风门661

类中风663

伤暑霍乱绞肠痧664

疫疠665

虚劳665

咳嗽669

670

吐血670

头痛671

心痛672

胸痛673

胁痛673

胃脘痛673

腹痛673

少腹痛674

身痛675

肩背臂膊痛675

腰痛675

痹鹤膝风676

677

脚气677

疠风677

噎隔678

痢疾678

泄泻679

疟疾679

论水肿鼓胀680

水肿680

鼓胀680

积聚681

疝气682

痰饮682

呕吐哕呃逆683

三消683

热淋684

小便不通关格孕妇转脬684

大便不通大小肠交遗尿脱肛684

小便不禁685

便血685

尿血685

卷四686

遗精686

赤白浊686

黄疸686

不能食687

不得卧687

自汗盗汗687

癫狂痫687

惊悸恐688

眩晕688

健忘689

嘈杂689

咽喉口舌齿唇689

689

693

瘰癧693

693

693

痔疮693

内痈694

诸虫694

蛊毒694

五绝694

卷五695

妇人门695

月经不调695

室女经闭成损696

暴崩下血696

带下696

求嗣696

转女为男说697

诊妇人有孕法697

验胎法697

食忌697

药忌697

恶阻698

胎动不安698

胎漏698

子悬子眩698

胎不长699

半产699

子烦699

子痫699

子鸣699

子喑700

孕妇内痈700

鬼胎梦与鬼交700

热病胎损700

娠妊小便不通转胞胞损700

胎水肿满701

乳自出701

临产将护法701

十产论702

交骨不开产门不闭703

胞衣不下703

产后将护法703

产后血晕704

产后不语704

产后发热704

产后颠狂704

心神惊悸704

汗多变痉704

产后身痛705

产后腰痛705

恶露不绝705

产后心腹诸痛705

蓐劳706

喘促706

鼻黑鼻衄706

产后乳疾706

乳痈乳岩乳卸706

妇人隐疾707

卷六707

外科十法707

内消法一707

艾灸法二708

神火照法三708

刀针砭石法四708

围药法五708

开口除脓法六708

收口法七708

总论服药法八708

复论五善七恶救援法九709

将息法十709

外科症治方药709

发背对心发肾俞发搭背手发足发709

脑疽对口偏对口711

鬓疽发颐时毒大头天行711

井口疽胁痈肚痈穿骨疽鱼口臀痈712

疔疮712

喉痹712

缠喉风712

缠舌喉风712

乳蛾712

舌衄712

悬痈713

腮痈713

喉疮713

走马牙疳牙痈牙宣牙痛713

喉瘤713

茧唇713

肺绝喉痹713

瘰癧714

鼻痔鼻渊714

聤耳百虫人耳714

服丹眼珠忽突714

白秃疮落发不生714

粉刺雀斑714

破伤风715

跌打损伤715

乳痈乳岩715

附骨疽伏兔疽715

蛇头毒715

脱疽716

臁疮716

胀痈716

悬痈脏毒内痔外痔脱肛716

下疳716

杨梅结毒716

大麻风赤白游风鹅掌风烂脚风717

汤泡火烧717

疥疮天泡疮717

顽癣717

自刎717

竹木刺入肉717

风犬咬毒蛇蜈蚣咬717

误服砒毒野菌毒718

自缢718

落水718

魇梦不醒718

医原720

卷上720

人身一小天地论720

阴阳互根论722

五行生克论723

阴阳治法大要论724

枢机论725

卫气行度一经星经天论725

营气行度一经水行地论726

百病提纲论728

望病须察神气论730

卷中735

闻声须察阴阳论735

问证求病论735

切脉源流论735

内伤大要论740

湿气论742

卷下749

燥气论749

论张仲景伤寒论752

女科论757

儿科论760

用药大要论762

医宜识字论763

医学举要765

卷一765

六经合论765

卷二769

时邪合论769

卷三773

杂证合论773

卷四779

治法合论779

卷五782

古今方补注782

卷六785

玉台新案785

增订十药神书792

十药总论792

甲字十灰散793

乙字花蕊石散793

丙字独参汤794

丁字保和汤795

戊字保真汤796

己字太平丸796

庚字沉香消化丸797

辛字润肺膏798

壬字白凤膏799

癸字补髓丹799

平胃散方附800

四君子汤附801

痰火点雪803

卷一803

痰火证论803

痰火证治803

痰火辩惑804

痰火玄解805

痰火绪言806

痰火咳嗽806

痰火失血808

附治验809

自汗盗汗809

梦遗滑精810

火病胁痛812

惊悸怔忡健忘813

附名医治验813

卷二814

火病结核814

肺痿肺痈814

火病寒热816

痰火潮热816

痰火骨蒸817

火病失音819

火病咽病819

火病泄泻820

传尸鬼疰822

痰火诸方补遗823

卷三827

六味丸方论827

大造丸方论827

痰火杂症补遗828

痰火死症829

痰火脉829

六脏六腑用药气味补泻833

五脏五味补泻833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834

五味宜忌837

五味偏胜838

卷四838

痰火灸法838

制艾法838

取火法838

定四花六穴之法838

千金方论取膏盲腧穴法839

论点穴839

论艾炷大小840

论壮数多少840

论忌避840

论治灸疮840

论忌食840

论保养840

择吉日840

痰火戒忌841

戒忌箴841

戒酗酒841

绝房劳841

戒嗜利841

戒暴露841

节饮食842

慎起居842

简言语842

忌忧郁842

却病秘诀842

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843

水潮除后患法843

起火得长安法843

梦失封金匮法843

形衰守玉关法843

鼓呵消积滞法843

兜礼治伤寒法843

叩齿牙无病法843

观升鬓不斑法843

运睛除眼害法843

掩耳去头旋法844

托踏应无病法844

搓涂自驻颜法844

开摩通滞气法844

凝抱固丹田法844

淡食能多补法844

无心得大还法844

运识五脏升降法844

动功六字延寿诀844

心呵顶上连叉手844

肝若虚兮自睁睛845

肾吹抱取膝头平845

肺知呬气手双擎845

脾病生时须撮口845

三焦客热卧嘻嘻845

静坐工夫845

慎柔五书848

卷一848

师训第一848

卷二851

医劳历例第二851

卷三853

虚损第三853

脉法854

损脉致病次序854

损脉损症854

治损法854

五藏逆传致病诀854

虚损死症854

寒热论854

五藏致伤855

虚损致病之由855

亢则害承乃制论855

虚损误药之辨855

虚损秘诀856

损病汤药加减法856

损病主治汤方门857

保元汤857

四君子汤857

异功散857

六君子汤857

补中益气汤857

七味白术散857

四物汤857

十全大补汤857

和中散857

生脉散857

升阳散火汤857

柴胡升阳汤858

东垣火郁汤858

卷四858

痨瘵第四858

脉法858

总论859

骨蒸劳859

血风劳860

冷劳860

热劳860

劳瘵各疰论861

尸厥861

劳病主治汤方门861

人参养荣汤861

茯苓补心汤862

人参清肌散862

人参柴胡散862

逍遥散862

人参五味子散862

葛氏保和汤862

五蒸汤862

大黄?虫丸863

仲景百劳丸863

五凤丸863

雷公丸863

吴萸根汤863

五隔下气丸864

千金散864

雄砂丸864

取虫法864

追虫方864

紫河车丸865

天灵散865

白微汤865

仓公散865

内鼻散865

硫黄散865

卷五866

医案章第五866

风例866

痢例867

脾胃例868

虚劳例868

头痛例870

胃脘痛例870

眼痛例870

齿痛例871

杂症例871

理虚元鉴876

卷上876

治虚脉法总括876

治虚脉法分类876

治虚有三本877

治虚二统877

阳虚三夺统于脾878

阴虚之症统于肺878

虚症有六因878

心肾论879

心肾不交论879

心肾不交与劳嗽总论879

五交论880

吐血论880

红症初起治法880

劳嗽症论880

劳嗽初起治法881

干咳嗽论881

咳嗽痰中带血珠血丝881

论劳嗽吐血能治不能治大旨881

虚劳内热骨蒸论881

虚火伏火论882

遗精梦泄论882

臀痹论882

白浊白淫论882

女人虚劳883

尸疰传尸痨等症883

虚劳当治其未成883

知节883

知防883

二护883

三候884

二守884

三禁884

四难884

劳伤非弱症884

呕吐见血非弱症884

伤寒见血非弱症885

阳风便血不同怯症885

阳虚阴症辨885

软懒症辨885

老年怯症难治说886

卷下886

虚劳本治方886

治虚药讹一十八辨888

虚损启微894

卷上894

经义894

论证896

阴虚论治897

阳虚论治897

欬嗽897

失血897

骨蒸898

遗精898

女人月闭898

诸虚见症899

论虚损劳瘵900

论虚损传变901

论五劳七伤六极901

辨虚火901

论脉902

论爪902

论嚏902

虚损危候902

辨似损非损903

卷下903

列方903

六味地黄丸904

八味丸904

大补元煎904

左归饮904

右归饮904

左归丸904

右归丸905

八珍汤905

十全大补汤905

人参养荣汤905

五福饮905

七福饮905

独参汤905

养心汤906

天王补心丹906

柏子养心丸906

人参固本丸906

一阴煎906

加减一阴煎906

二阴煎906

三阴煎907

四阴煎907

五阴煎907

大营煎907

小营煎907

坎离交济丹907

地六汤908

金锁正元丹908

金锁思仙丹908

水陆二仙丹908

固精丸908

直指固精丸908

家韭子丸908

猪肚丸908

秘元煎909

固阴煎909

苓术兔丝丸909

补中益气汤909

补阴益气煎909

举元煎909

归脾汤909

加味归脾汤910

百合固金汤910

乌贼鱼骨丸910

五物煎910

理中汤910

理阴煎910

四味回阳饮910

六味回阳饮910

温胃饮911

镇阴煎911

寿脾煎911

一气丹911

六气煎911

保饮煎911

抽薪饮911

徙薪饮912

清化饮912

秦艽鳖甲散912

柴胡梅连丸912

逍遥饮912

金水六君煎912

贝母丸913

一柴胡饮913

二柴胡饮913

三柴胡饮913

四柴胡饮913

五柴胡饮913

正柴胡饮913

柴陈煎914

麦煎散914

何氏虚劳心得915

虚劳总论915

脉法917

死候917

选方918

针灸丛刊933

针灸素难要旨目录933

九针图933

卷一933

难经933

补泻933

补泻相反937

针刺浅深937

先后浅深937

井荥俞经合主病938

四时井荥俞经合刺938

藏府荥俞合皆以井为始938

藏府井荥为五六938

阴阳井荥木金相生不同939

出井入合939

欲刺井当刺荥939

经脉流注939

奇经八脉940

十五络脉941

奇经病941

十二经以原为俞三焦以俞为原941

八会刺穴942

上工下工治病943

卷二上943

灵素943

用针方宜943

九针式943

九针应天地人时以起用943

九针所宜944

五刺应五藏944

九刺应九变944

十二刺应十二经944

黑白肥瘦刺945

刺常人945

刺王公大人布衣945

刺壮士945

刺婴儿945

刺脉虚实浅深945

十二经气血刺945

手足阴阳经脉刺945

补泻945

刺胸腹948

标本948

针灸手949

刺宜从时949

五夺不可泻949

刺逆四时949

刺避950

禁太过不及950

五节刺951

五藏病刺951

刺弊951

血气不同形952

十二络缪刺952

经刺953

巨刺953

脉刺953

浅深上下所宜953

人身左右上下虚实不同刺954

气血清浊浅深刺954

死期不可刺954

卷二下955

五乱刺955

气血盛衰955

耐痛956

五逆956

三刺谷气956

956

957

腰痛957

周痹958

癫狂958

959

959

心痛959

960

胸胁痛960

大风960

疠风960

偏枯960

痿厥960

961

鼠瘘961

耳鸣耳痛 耳聋961

膝痛 胫酸961

啮舌 啮颊 啮唇 重舌961

961

961

唏 噫962

振寒962

962

962

泣渴成盲962

太息962

涎下962

口目喎噼962

肠鸣962

目眩头倾962

喉痹962

齿痛962

962

962

962

962

项痛962

963

下血963

963

转筋963

963

963

霍乱963

目痛963

卒然无音963

目不瞑不卧963

补遗篇气交暴郁刺法963

司天不迁正刺法964

司气有余不退位刺法964

司气失守刺964

全真刺965

十二藏邪干刺965

灸法966

艾灸方宜966

艾灸补泻966

灸寒热966

女子败疵966

灸痈966

犬咬966

伤食 苦乐966

宜灸不宜刺966

卷三967

十二经病刺967

奇经八脉病968

十二经脉968

奇经八脉969

十五络脉970

十二经筋970

空穴971

十二经井荧俞原经合972

同身尺寸973

经脉长短974

按摩丛刊975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975

卷上正编975

风病诸候上975

风病诸候下977

虚劳病诸候上979

虚劳病诸候下981

腰背病诸候982

消渴诸痛候983

伤寒病诸候983

温病诸候983

疫疠病诸候983

冷热病诸候984

气病诸候984

脚气病诸候985

咳逆病诸候985

五脏六腑病诸候985

腹痛病诸候986

心腹痛病诸候986

痢病诸候986

湿?病诸候987

积聚病诸候987

癖病诸候988

脾胃病诸候988

呕哕病诸候988

卷下续编989

水肿病诸候989

霍乱病诸候989

中恶病诸候990

尸病诸候990

注病诸候990

蛊毒病诸候上990

蛊毒病诸候下991

血病诸候991

发毛病诸候991

面体病诸候992

目病诸候992

鼻病诸候993

耳病诸候993

牙齿病诸候993

唇口病诸候994

喉心胸病诸候994

瘤瘿等病诸候994

丁疮诸候994

痈疽病诸候上994

痈疽病诸候下995

瘘病诸候995

痔病诸候995

疮病诸候996

腕伤病诸候996

妇人杂病诸候一996

妇人杂病诸候二996

妇人杂病诸候三996

妇人杂病诸候四997

妇人难产病诸候997

妇人产后病诸候997

小儿杂病诸候997

1990《中国医学大成 4》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曹炳章辑 1990 长沙:岳麓书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医学大成  46(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46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31(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31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28(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28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23(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23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22(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22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21(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21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19(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19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18(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18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16(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16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38(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38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37(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37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34(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34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32(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32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50(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50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  47(1990 PDF版)
中国医学大成 47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