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反思与辨正》
作者 | 李健夫著 编者 |
---|---|
出版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7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201531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5533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Ⅰ)在广阔的背景下探求1
Ⅰ-1 美学和文艺学的千古之谜1
Ⅰ-2 新的研究起点——审美心理运动9
Ⅰ-3 新的研究核心——审美意识组织13
第二章(Ⅱ)宏大的心理建构工程20
Ⅱ-1 神秘的艺术创造心理20
Ⅱ-2 审美活动中意识建构的特点23
Ⅱ-3 审美经验积累——混沌中的求索30
Ⅱ-4 审美意识系统的形成——跃向理性的有序结构45
第三章(Ⅲ)创化不息的意识潜流61
Ⅲ-1 心界至强的涌流61
Ⅲ-2 意识潜流的强化65
Ⅲ-3 审美意识中的心理力场84
Ⅲ-4 审美意识族概念的辨正与定位101
第四章(Ⅳ)审美心灵的幻术(上)106
Ⅳ-1 生活、自然和艺术审美的特点与互动关系107
Ⅳ-2 自然与生活的和光126
第五章(Ⅴ)审美心灵的幻术(下)153
Ⅴ-1 在生活中崛起的自然形象153
Ⅴ-2 自然与艺术的辉映互照171
第六章(Ⅵ)吞吐万汇的心理机能188
Ⅵ-1 心灵的吐纳机制与心理交流系统188
Ⅵ-2 审美内感外射的心理机制191
Ⅵ-3 心灵在吐纳运动中跃迁200
Ⅵ-4 从经验主体到审美主体207
第七章(Ⅶ)审美主体论(上):主体性的形成215
Ⅶ-1 人类发展主流215
Ⅶ-2 人类主体性形成的依据221
Ⅶ-3 主体性的核心——心理交流系统的意识中介结构228
Ⅶ-4 主体异常与现代主体的建设233
第八章(Ⅷ)审美主体论(中):文化主体的诞生240
Ⅷ-1 古猿突变的时机241
Ⅷ-2 古猿向人类飞跃的心理依据249
Ⅷ-3 文化主体的诞生与人类大发展定势的形成257
第九章(Ⅸ)审美主体论(下):审美主体的诞生266
Ⅸ-1 人的多重主体性266
Ⅸ-2 审美主体的界限271
Ⅸ-3 审美主体与一般观审主体278
Ⅸ-4 审美理论主体的确立282
第十章(Ⅹ)人类性灵的永久对话290
Ⅹ-1 一度审美与二度审美的主体性沟通290
Ⅹ-2 一度审美与二度审美的一致性和互通性296
Ⅹ-3 二度审美中的价值实现与价值增生300
Ⅹ-4 艺术家主体精神及生命价值的延伸304
第十一章(Ⅺ)永恒的冲动308
Ⅺ-1 追求永久价值的创造冲动308
Ⅺ-2 生命冲动——艺术创造的强大原动力314
Ⅺ-3 生命冲动在艺术创造中的升华319
1994《美学的反思与辨正》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健夫著 1994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文学的反思
- 198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文学的反思
- 1986年11月
-
- 反学美
- 1995
-
- 中国经济史辞典
- 1990.8 湖北辞书出版社
-
- 反思与重构 关于电影批评的美学思考
- 沈阳:沈阳出版社
-
- 美的反弹
- 1995 桂林:漓江出版社
-
- 大分裂 美国梦的反思
- 1989 北京:外文出版社
-
- 爱的反思
- 1987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成功与失败的反思
- 1990 长春:长春出版社
-
- 战略的追溯与反思
- 1987 北京市:解放军出版社
-
- 反对哲学思想中的修正主义
- 195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思辨的美学与自由的艺术 黑格尔美学思想引论
- 1997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回顾与反思 二、三十年代苏联美学思想
-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实践与反思 反思社会学导引
- 1998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