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生态、科技、文化和社会》求取 ⇩

第一篇 人·生态·自然1

第一章 进化与环境3

第一节 进化3

一、生物的进化3

二、共同进化论4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6

一、环境与生物圈6

二、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8

三、生物与环境各类因子的关系14

第二章 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29

第一节 生态系统29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31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38

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生态平衡51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生产54

一、初级生产54

二、次级生产57

第三节 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58

一、自然资源的特点58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62

第三章 人与自然67

第一节 人类生态学的兴起与生态文化67

一、人类生态学兴起的历史背景67

二、人类生态学:缘起、标志与发展70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77

一、发展概念77

二、从发展到持续发展79

三、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与基本观点80

第二篇 人·科技·自然94

第四章  技术与技术演化96

第一节 技术的历史97

一、技术的起源与发展阶段:自然过程97

二、社会化过程中的技术发展102

第二节 技术的属性及体系变革109

一、技术的属性109

二、技术体系及其变革111

第五章 技术与自然114

第一节 技术与人化自然114

一、原生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114

二、技术与自然界“人化”的历史117

第二节 技术与生态负效应126

一、自然环境的恶化状况126

二、技术与自然环境的恶化130

第六章 技术与人135

第一节 技术与人的外在能力和内在尺度136

一、技术与人的外在能力136

二、技术与人的内在尺度140

第二节 技术与“人性”、人类命运143

一、技术与“人性”143

二、技术与人类命运147

第七章 技术生态学的若干问题150

第一节 技术系统内部的物质与能量流动151

一、微观水平151

二、中观水平152

三、宏观水平158

第二节 工业技术过程与生态系统演化的相似与区别160

第三节 生态现代化的技术体系164

第三篇 人·文化·自然168

第八章 人类与文化变迁170

第一节 文化是适应性的产物170

第二节 人类文化的飞跃式发展174

一、劳动工具的出现与使用174

二、语言与文字——符号文化175

三、思维方式与创造性177

第三节 文化的演化和人的进化179

一、文化的特化演进180

二、文化的泛化演进181

三、文化与人的进化182

第九章 文化与自然185

第一节 文化与自然观185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自然观188

第三节 自然神活、朴素理性和宗教神学自然观193

一、古代各民族的自然神话自然观193

二、朴素理性自然观194

三、有机论自然观196

四、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196

第四节 近代文化与征服自然文化观200

第十章 生态伦理文化运动与新生态观208

第一节 绿色运动与政党209

一、新型社会运动的一般社会、经济条件209

二、绿色运动的兴起与发展210

三、各种生态保护主义和绿党主张213

第二节 从文化角度看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17

第三节 新的生态观的立足点及其主张221

第四篇 人·社会·自然228

第十一章 社会与自然230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人与自然”关系演化具有同步性230

第二节 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同步演化的内在根据238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与自然”241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人与自然246

第一节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246

第二节 高消费与资源浪费255

第三节 资源:匮乏、掠夺、危机与战争259

第四节 污染输出与资源掠夺:发展中国家264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人与自然27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理想与现实2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生态问题探源与分析281

一、社会生产力与生态环境281

二、社会主义国家与环境问题282

三、计划管理、集权体制与环境283

四、所有制的理论与现实及其相应环境影响284

五、社会经济规律或目标与生态环境285

六、生产关系、意识形态与生态环境287

第三节 案例:社会主义中国和“人与自然”287

结语 人类解放与生态演化294

附录1 人类生态活动大事记298

一、人类生态方面国际组织、学术团体298

二、人类生态方面的重要著作及文献、报告299

三、国际人类、生态环境方面大会303

四、全球环境污染大事记307

五、全球性问题研究的几种主要模型317

(国际组织、学术团体、重要文献学术会议、污染与生态事件,等等)附录2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巴西1992年)简介319

后记327

图1—1 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曲线9

图1—2 1880—1980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平均值的变化23

图2—1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图35

图2—2 食物链层次上的能流分析50

图2—3 生态系统与环境52

图2—4 羊种群与牧羊种群之间的负反馈53

图7—1 废弃物产生和排放的定义153

图7—2 农业生产活动类型155

图7—3 农业活动与综合图155

图7—4 煤电能源系统关联性活动的分析157

图12—1 美国在本世纪内SO2与NOx排放量增加情况252

图12—2 引起全球变暖与臭氧耗损的主要气体排放情况253

图12—3 美国的合成化学工业与PCBS发展情况255

图12—4 休伊特—洛林模型:工业化国家矿物生产阶段260

图12—5 危险物的一些主要转移情况266

图12—6 全球环境问题群273

1995《人与自然 生态、科技、文化和社会》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彤等著 1995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人和自然(1953 PDF版)
人和自然
1953 开明书店
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化(1988 PDF版)
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化
1988
自然与人生(民国35.05 PDF版)
自然与人生
民国35.05 正中书局
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1999年04月第1版 PDF版)
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
1999年04月第1版 吉林人民出版社
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社会环境( PDF版)
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社会环境
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研究会;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
社会人生文化(1987 PDF版)
社会人生文化
1987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宁夏人名录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1988 PDF版)
宁夏人名录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1988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自然之死  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1999 PDF版)
自然之死 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
1999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明清社会文化生态(1997 PDF版)
明清社会文化生态
1997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自然与人生(1984 PDF版)
自然与人生
1984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人与自然  生态危机和社会进步(1986 PDF版)
人与自然 生态危机和社会进步
1986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化(1988 PDF版)
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化
1988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1986 PDF版)
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
1986 北京:商务印书馆
人·自然·社会  修订版(1988 PDF版)
人·自然·社会 修订版
198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生态平衡与自然保护(1989 PDF版)
生态平衡与自然保护
1989 台湾:淑馨出版社;台湾:渡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