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批评论》
作者 | 王先霈著 编者 |
---|---|
出版 |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55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221368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6892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编圆形批评论纲1
绪论跨世纪文学批评格局中圆形批评的构想1
第一章圆的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与文学批评的关系13
第一节 圆的观念与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13
第二节 圆的观念与西方现代的文学批评24
第二章文学批评与美感的分享与传递30
第一节 审美快感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位置31
第二节 中国的辨味批评与西方的印象批评37
第三节 美感的可分享性48
第四节 美感的可传递性55
第三章文学批评与文学阐释的可符合度66
第一节 文学文本的意义的层次69
第二节 寻找意义的多种途径77
第三节 从语义的循环到解释的循环98
余论各类文学批评的自谐与互谐108
第二编文学批评散论115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关键在于发现115
谈当代青年形象的理想性和真实性123
活跃着的古老精灵—新时期文学中的儒家和道家传统131
文学与性爱135
思考是时代的特点139
饱含现代意识的风俗画卷—《钟鼓楼》读后143
《将军吟》—净化和震撼心灵的好作品147
奋斗者的胸襟与情怀—读《走向绿草地》150
悲剧的性格和正剧的前景154
《京都纪事》的开放结构159
社层位移与伦理移位162
湖北青年小说家近作巡礼165
可爱深红间浅红—91年湖北小说一瞥171
新的故事,新的讲述—读1992年《长江文艺》小说随感178
《当代作家》1990年全国小小说征文概评192
走向新的境界—《今古传奇》第三届创作奖述评199
本色是诗人—初读《徐迟文集》有感214
心之歌和爱之歌217
他的生命就是诗—重读《听笛人手记》223
读《新战争与和平》后想到的225
当代精神与历史深度的融合228
亲切感和深刻性231
评论者如是说—致方方237
烦恼的职业242
人物性格的多重性248
执着与新变—漫说管用和254
刘醒龙的“新感觉”262
琴在北京奏响268
刘醒龙进城270
对比度—谈小说的人物描写271
朴素的人和朴素的作品—谈胡天风的诗文277
为谁说和对谁说—叶明山印象279
一部有厚重历史感的小说—《百年风流》漫谈281
神话·历史·文化284
夏雨田和鄂派喜剧艺术286
何祚欢写小说288
徐鲁文章颇老成290
少少益善292
罗维扬的“鞋”与“路”293
域外题材小说的新收获296
《墨湖诗词新钞》序298
《青春的雕像》序300
《情怨》序302
《空门》序304
《海德格尔诗学文集》译本前言306
《新时期湖北文学评论选》序310
《文学咏叹调》序313
《后创作论》序316
《艺术意境概论》序322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序325
《新诗别一奇葩—李瑛诗论》序328
《现象·规律·技巧》序332
附录334
关于“圆形批评”答问—王先霈教授访谈录334
智欲圆而行欲方—王先霈教授访谈录337
千里极目在重楼—王先霈教授访谈录344
后记354
1994《圆形批评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先霈著 1994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新批评 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
- 1986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批评论文选集
- 1949
-
- 圆形图案
- 1984
-
- 批评论文选集
- 新中国书局
-
- 评批论与自我批评
- 读者书店
-
- 论批评
- 1954
-
- 批评与自我批评
- 1950 大家书局
-
- 论批评与自我批评
- 195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文艺批评论
- 神州国光社出版社
-
- 论自我批评
- 1948 东北书店
-
- 批评和自我批评
- 196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斯大林论批评与自我批评
- 1952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论批评与自我批评
- 1950 新华书店
-
- 翻译批评论
- 1999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