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用视听及通信设备》
作者 | 胡长阳等编 编者 |
---|---|
出版 |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83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091910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6863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1.1家用电子设备的供电电源1
1.1-1 直流电源1
1.1-2 交流电源2
1.1-3 功率3
§1.2家用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3
1.2-1 频率的概念3
1.2-2 非正弦信号的频谱分析4
§1.3 家用电子设备的发展4
§1.4家电产品的集成化、数字化5
1.4-1 集成电路5
1.4-2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5
第二章模拟电路基础7
§2.1电阻、电容、电感及无源电路7
2.1-1 电阻、电容、电感7
2.1-2 选频滤波电路8
§2.2二极管和整流电路11
2.2-1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11
2.2-2 二极管整流电路11
§2.3稳压电路14
2.3-1 二极管稳压电路14
2.3-2 集成稳压电路14
§2.4三极管放大原理15
2.4-1 晶体三极管15
2.4-2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15
2.4-3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17
2.4-4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17
§2.5 三极管低频放大器18
§2.6 三极管高频放大器20
§2.7集成电路放大器21
2.7-1 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22
2.7-2 LM324低功耗运算放大器24
§2.8正弦波振荡器26
2.8-1 自激振荡的基本原理26
2.8-2 常用的LC振荡器26
2.8-3 石英晶体振荡器29
§2.9调幅与检波31
2.9-1 调幅的概念31
2.9-2 调幅度(调幅系数)32
2.9-3 调幅波的频谱33
2.9-4 检波33
§2.10调频与鉴频34
2.10-1 调频的概念34
2.10-2 调频系数(调频指数)35
2.10-3 调频波的频谱35
2.10-4 鉴频35
§2.11 无线电波的传播35
§2.12外差式接收技术36
2.12-1 变频器37
2.12-2 超外差接收机举例38
第三章数字电路基础41
§3.1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41
3.1-1 数字量与模拟量41
3.1-2 数制与码制41
3.1-3 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42
§3.2逻辑代数42
3.2-1 逻辑代数中的基本运算42
3.2-2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44
§3.3常用的逻辑门及门电路45
3.3-1 几种常用的逻辑门45
3.3-2 门电路46
3.3-3 集成逻辑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47
3.3-4 实际集成逻辑门电路48
§3.4 组合逻辑电路49
§3.5集成触发器52
3.5-1 有关触发器的几个基本概念53
3.5-2 集成RS触发器53
3.5-3 集成D触发器54
3.5-4 集成JK触发器55
3.5-5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57
§3.6时序逻辑电路60
3.6-1 概述60
3.6-2 计数器60
§3.7存储器63
3.7-1 只读存储器(ROM)63
3.7-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4
第四章电子电话66
§4.1有线电话66
4.1-1 概述66
4.1-2 电话机拨号电路分析69
4.1-3 电话机通话电路分析76
4.1-4 电话机振铃电路分析83
4.1-5 免提电话机通话电路84
4.1-6 声控免提通话IC87
§4.2无绳电话90
4.2-1 无绳电话机框图及主要技术指标90
4.2-2 无线发射机91
4.2-3 无线接收机94
4.2-4 控制电路96
4.2-5 双工器98
4.2-6 无绳电话整机分析99
§4.3无线寻呼机(BP机)简介106
4.3-1 寻呼机工作原理107
4.3-2 EK-2076型寻呼机117
附录 无绳电话新频率—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1994年)14号文件111
第五章电视原理与黑白电视机112
§5.1概述112
5.1-1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112
5.1-2 个体卫星电视接收站114
5.1-3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CATV)115
§5.2黑白电视接收机116
5.2-1 黑白电视的发射116
5.2-2 电视信号的传播119
5.2-3 电视频道120
5.2-4 黑白电视的接收122
§5.3 高频调谐器124
§5.4图像中频放大器126
5.4-1 电路组合形式126
5.4-2 吸收回路127
5.4-3 声表面波滤波器127
§5.5视频检波器与视频放大器128
5.5-1 视频检波器128
5.5-2 视频放大器129
§5.6噪声抑制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32
5.6-1 噪声抑制(ANC)电路132
5.6-2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133
§5.7同步分离电路134
5.7-1 行、场同步脉冲的特点134
5.7-2 振幅分离电路134
5.7-3 行、场同步脉冲分离电路135
§5.8场扫描电路137
5.8-1 场振荡电路137
5.8-2 场扫描锯齿波的线性补偿139
5.8-3 场输出电路140
§5.9行扫描电路142
5.9-1 行扫描振荡器142
5.9-2 行激励级144
5.9-3 行输出级144
§5.10集成电路黑白电视机148
5.10-1 μPC1366C及其外围电路149
5.10-2 μPC1353C及其外围电路151
5.10-3 μPC1031Hz及其外围电路153
第六章彩色电视原理与彩色电视机155
§6.1关于彩色的基本知识155
6.1-1 光和彩色155
6.1-2 三基色原理156
§6.2彩色电视原理156
6.2-1 彩色与黑白电视兼容的条件156
6.2-2 大面积着色原理和频谱间置原理156
6.2-3 色信号编码157
6.2-4 彩色电视制式简介158
6.2-5 PAL制彩色电视信号的产生158
§6.3彩色电视机组成161
6.3-1 高、中频和伴音通道部分162
6.3-2 彩色解码部分162
6.3-3 彩色图像显示部分162
§6.4彩色解码器163
6.4-1 亮度通道163
6.4-2 色度信号解调电路167
6.4-3 色同步电路174
6.4-4 矩阵和末级视放电路181
§6.5彩色显像管184
6.5-1 三枪三束荫罩式彩色显像管184
6.5-2 关于会聚的概念185
6.5-3 自会聚彩色显像管185
§6.6两片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187
6.6-1 TA7680AP187
6.6-2 TA7680AP应用举例189
6.6-3 TA7698AP192
§6.7电视遥控技术196
6.7-1 微计算机控制系统简介196
6.7-2 彩色电视机遥控系统198
6.7-3 选台与存储原理203
6.7-4 微处理器与两片IC彩色电视机的电路连接206
§6.8电视技术的发展208
6.8-1 有线电视(CATV)网上的新技术208
6.8-2 高清晰度电视(HDTV)209
第七章家用音响系统211
§7.1 家用音响系统的基本要求211
§7.2 家用音响系统的基本组成211
§7.3 家用音响系统的技术指标213
§7.4 家用音响系统中各设备的配接214
§7.5 音响效果的主观评价215
第八章录音座217
§8.1 录音机的基本构成217
§8.2录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18
8.2-1 录音原理218
8.2-2 放音原理219
8.2-3 消音原理220
§8.3 录音机中使用的机芯221
§8.4 磁带降噪系统228
§8.5 磁带录音座的辅助功能229
§8.6 自动选曲231
§8.7 数字磁带录音机231
§8.8 录音机的主要性能指标235
第九章家用音响系统中的声源设备237
§9.1调谐器237
9.1-1 调幅、调频和调频立体声广播237
9.1-2 模拟AM/FM调谐器241
§9.2卡拉OK伴唱机253
9.2.1 概述253
9.2-2 卡拉OK机的功能254
9.2-3 歌声消隐电路255
9.2-4 电子延时混响器电路257
9.2-5 卡拉OK变调电路261
§9.3多频率图式均衡器264
9.3-1 概述264
9.3-2 均衡器的原理265
9.3-3 图式均衡器的使用269
§9.4传声器271
9.4-1 传声器的种类及工作原理271
9.4-2 传声器的性能指标274
9.4-3 传声器的选择与使用278
第十章功率放大器280
§10.1功率放大器的种类280
10.1-1 单端推挽电路281
10.1-2 互补对称输出式OTL电路282
10.1-3 OCL电路284
10.1-4 BTL电路286
§10.2 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287
§10.3 功率放大器的特殊保护电路290
§10.4控制与显示功能291
10.4-1 响度控制与平衡控制291
10.4-2 电平显示与频谱显示293
第十一章扬声器与音箱298
§11.1 扬声器的分类298
§11.2 电动式扬声器299
§11.3 扬声器的性能指标300
§11.4音箱302
11.4-1 概述302
11.4-2 密闭式音箱303
11.4-3 倒相式音箱305
§11.5 分频网络309
§11.6 音箱的选用312
第十二章激光唱机与VCD机314
§12.1光盘314
12.1-1 用光盘记录信号314
12.1-2 CD家族成员315
§12.2数宇音响的基本工作原理316
12.2-1 数字信号处理316
12.2-2 数字音响的基本工作原理317
§12.3激光唱机319
12.3-1 激光唱机的基本原理及组成319
12.3-2 CD记录时数字信号处理321
12.3-3 激光拾音器322
12.3-4 拾音器的聚焦伺服324
12.3-5 拾音器循迹伺服325
12.3-6 滑动伺服电路327
12.3-7 主轴伺服电路327
12.3-8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329
§12.4VCD播放机330
12.4-1 VCD及VCD信号格式330
12.4-2 VCD播放机333
第十三章家庭放音与家庭影院339
§13.1立体声原理339
13.1-1 人耳的听觉特点339
13.1-2 双声道立体声341
13.1-3 环绕声342
§13.2家庭高保真放音343
13.2-1 室内声场特点344
13.2-2 混响时间与最佳混响时间346
13.2-3 室内的隔声与吸声346
13.2-4 家庭听音室音箱的放置349
§13.3家庭实现环绕立体声350
13.3-1 声音环绕350
13.3-2 视听(AV)环绕声352
§13.4家庭影院358
13.4-1 家庭影院的组成358
13.4-2 家庭影院的声学要求358
13.4-3 家庭影院中的功率放大器359
13.4-4 家庭影院中音箱的配置与功率选择360
第十四章家用电脑362
§14.1电脑的基本知识362
14.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362
14.1-2 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基本概念363
14.1-3 计算机体系结构367
§14.2家用电脑的基本构成371
14.2-1 电脑的硬件组成371
14.2-2 电脑软件基础知识372
14.2-3 家用电脑的选购372
14.2-4 家用电脑的安装及维护374
§14.3电脑的基本操作375
14.3-1 电脑的启动和关闭375
14.3-2 操作系统常用指令简介375
§14.4WPS文字处理系统378
14.4-1 文件操作379
14.4-2 块操作380
14.4-3 寻找替换381
14.4-4 打印控制381
14.4-5 模拟显示和打印382
1999《现代家用视听及通信设备》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胡长阳等编 1999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家用音频视频设备维修
- 1999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 移动通信设备
- 1995年03月第1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家用通信设备维修技术精选
- 1995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微波通信设备
- 1983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卫星通信及地面站设备
- 1985 北京市:人民邮电出版社
-
- 现代家庭电器维修
- 1985 华联出版社
-
- 家庭视听设备实用摩机技术
- 1998 北京:金盾出版社
-
- 现代通信百事通 现代通信用户指南
- 1999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 现代多媒体视听应用技术
- 1998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家用视听设备的选购与使用 功能·配置·操作
- 1997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 现代通信设备 原理、使用、维修
- 1997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 现代通信系统仿真及应用
- 1998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 船用单边带通信设备
- 1995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 通信工 专用通信设备图集
- 1997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设备安装价目表 第8册 通信及信号设备
- 1958 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