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求取 ⇩

绪言1

第一编 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3

第一章 人文社会科学概说3

一、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3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3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和结构体系8

(三)人文社会科学的孕育生成和拓展9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11

(一)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12

(二)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14

(三)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18

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22

(一)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22

(二)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27

(三)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32

第二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38

一、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定位38

(一)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38

(二)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实现的特殊条件40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多种社会功能43

(一)认识功能44

(二)思想建设功能46

(三)文化建设功能49

(四)政治建设功能53

(五)经济建设功能55

(六)社会管理功能57

(七)社会决策功能59

(八)咨询功能61

第三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65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66

(一)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67

(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71

(三)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74

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76

(一)调查方法77

(二)实地方法82

(三)文献情报方法87

第二编 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考察97

第四章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综述97

一、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97

(一)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98

(二)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100

(三)日益尖锐化的当代全球问题103

二、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脉络105

(一)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105

(二)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整体联动109

(三)20世纪末期进入反思—展望期117

三、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概貌118

(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特殊背景118

(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曲折道路120

四、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125

(一)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125

(二)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127

(三)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129

第五章 哲学历史学文艺学的新突破133

一、感应着时代脉搏的现代哲学133

(一)20世纪哲学发展的理论先导13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和重大发展135

(三)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化139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141

二、实现了重要变革的现代历史学145

(一)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的变革146

(二)马克思主义在史学领域中的影响不断扩大149

(三)当代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充满希望150

三、对文学艺术发展规律进行深入探讨的现代文艺学153

(一)20世纪文艺研究的总体特征153

(二)20世纪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154

(三)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157

第六章 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进展和影响161

一、20世纪语言学与现代科学162

(一)现代语言学的主要进展162

(二)现代语言学:跨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167

(三)中国语言学:继承、吸纳与开拓170

二、20世纪心理学的重要进展及其广泛影响173

(一)现代心理学的重要进展173

(二)现代心理学对科学体系发展的全方位影响180

(三)当代中国心理学的成就183

三、20世纪人类学的变革及其科学意义185

(一)20世纪人类学的拓展和变革186

(二)现代人类学对于现代科学发展的意义189

(三)在探索中前进的中国人类学192

第七章 经济学社会学法学适应时代需要迅速发展196

一、20世纪经济学不断接受挑战197

(一)现代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发展197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潮和流派200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206

二、20世纪社会学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问题210

(一)现代社会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发展210

(二)现代西方社会学的思潮流派212

(三)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社会学213

三、20世纪法学与现代社会法制建设215

(一)现代法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发展216

(二)现代西方法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发展走向217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对当代中国实现法治的指导意义220

第八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225

一、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25

(一)当代社会的新的特点225

(二)挑战和机遇并存229

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234

(一)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234

(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239

(三)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244

(四)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249

(五)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254

第三编 人文社会科学与初等教育261

第九章 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261

一、人文社会科学与近代教育学的形成261

(一)教育科学思想的萌生262

(二)从人文社会科学母体中初步分离而出的教育学体系265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268

二、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教育思潮270

(一)20世纪初叶人文社会科学与世界性新教育思潮的兴起270

(二)20世纪中期人文社会科学推动教育学建设的繁盛272

(三)20世纪后期人文社会科学开拓世界教育学新视野275

三、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国教育学的当代发展279

(一)人文社会科学全面推进中国教育学革故鼎新279

(二)人文社会科学关注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关键课题280

第十章 人文社会科学与初等教育的跨学科研究288

一、现代初等教育需要跨学科的广角研究288

(一)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289

(二)现代初等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注重选择与综合292

二、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与初等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293

(一)教育哲学的内涵与意义294

(二)教育心理学的内涵与意义299

(三)教育社会学的内涵与意义303

三、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与初等教育相关属性的研究306

(一)教育经济学的内涵与意义307

(二)教育政治学的内涵与意义308

(三)教育法学的内涵与意义310

四、人类学传播学比较教育学与初等教育的文化思考311

(一)关于教育人类学311

(二)关于教育传播学313

(三)关于比较教育学315

后记319

1998《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丁柏铨,胡治华主编 1998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人口科学基础(1992 PDF版)
人口科学基础
1992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基础教程(1986.08 PDF版)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基础教程
1986.08 吉林省图书馆学会
社会科学基础教程( PDF版)
社会科学基础教程
新生书局
社会学大纲上社会的文化基础( PDF版)
社会学大纲上社会的文化基础
社会科学底哲学基础  1(1949 PDF版)
社会科学底哲学基础 1
1949 生活·读书·新知联合发行所
社会科学基础教程( PDF版)
社会科学基础教程
新华书店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读物  蒙文(1976 PDF版)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读物 蒙文
1976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人口社会学基础(1992 PDF版)
人口社会学基础
1992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现代社会学基础(1989 PDF版)
现代社会学基础
1989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社会学基础(1987 PDF版)
社会学基础
1987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1991 PDF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1991 北京:中国书店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1988 PDF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1988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知识(1984 PDF版)
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知识
1984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历代从政文选(1988 PDF版)
历代从政文选
1988 求实出版社
社会学基础(1989 PDF版)
社会学基础
1989 经济贸易学院管理工程专业学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