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县志》求取 ⇩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1

第一编 建制1

第一章 政区1

第一节 位置 境域1

第二节 建制沿革1

第三节 行政区划4

第二章 县城 乡镇9

第一节 县城9

第二节 乡镇11

第二编 自然环境17

第一章 地质17

第一节 地质变迁17

第二节 地层18

第三节 区域地质19

第二章 地貌21

第一节 贺兰山地21

第二节 山前倾斜平原21

第三节 黄河冲积平原22

第三章 气候24

第一节 特征24

第二节 光能24

第三节 热量25

第四节 降水29

第五节 蒸发29

第六节 风向 风力30

第四章 自然灾害32

第一节 洪涝灾害32

第二节 冰雹灾害34

第三节 风灾35

第四节 其它灾害36

第五章 环境保护38

第一节 水土流失及土壤退化38

第二节 环境污染39

第三节 治理 保护39

第三编 资源41

第一章 土壤41

第一节 分布 类别41

第二节 土地利用状况44

第三节 植被45

第二章 矿产资源47

第一节 能源47

第二节 金属矿产48

第三节 非金属矿产50

第三章 生物54

第一节 植物54

第二节 动物55

第四章 水文57

第一节 水资源57

第二节 河流58

第三节 湖泊 山泉59

第四节 地下水59

第五章 旅游60

第一节 文物 遗址60

第二节 自然风景区61

第四编 人口63

第一章 人口源流63

第一节 来源 数量63

第二节 分布 密度65

第二章 人口变动67

第一节 自然变动67

第二节 机械变动68

第三章 人口构成70

第一节 民族构成70

第二节 年龄构成71

第三节 性别构成73

第四节 文化构成75

第五节 职业构成77

第六节 残疾人状况78

第四章 婚姻 家庭80

第一节 婚姻80

第二节 家庭84

第五章 计划生育88

第一节 管理机构88

第二节 节育措施88

第三节 节育效果89

第六章 人民生活91

第一节 农民生活91

第二节 居民生活92

第五编 农业95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95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95

第二节 土地改革96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98

第四节 人民公社100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02

第二章 生产条件104

第一节 土地104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106

第三节 农业机具108

第四节 农业综合开发110

第三章 农作物113

第一节 粮食作物113

第二节 油料作物117

第三节 瓜菜作物119

第四节 其它农作物120

第四章 农业耕作121

第一节 耕作制度121

第二节 肥料施用123

第三节 病虫草害防治125

第四节 保护地栽培127

第五章 乡镇企业128

第一节 社队副业128

第二节 乡镇集体企业128

第三节 机构 管理130

第六章 农业经济131

第一节 农业产值131

第二节 农业经济结构131

第三节 种植业经济效益133

第四节 农业劳动生产率135

第五节 农业生产商品率136

第七章 农业机构137

第一节 管理机构137

第二节 经营服务机构138

第八章 国营农场142

第一节 惠农农场142

第二节 简泉农场143

第三节 市农林牧场144

第六编 水利145

第一章 灌溉系统145

第一节 干渠145

第二节 支斗农渠149

第三节 抽水灌溉151

第四节 山泉引灌153

第二章 排水系统154

第一节 干沟154

第二节 支斗农沟155

第三节 电排站156

第四节 机井156

第五节 暗管排水157

第六节 明沟暗管排水159

第七节 沟道塌坡治理160

第三章 洪灾防治162

第一节 河洪162

第二节 山洪163

第四章 水利管理166

第一节 管理机构166

第二节 灌溉管理166

第三节 排水管理168

第四节 工程设施管理168

第七编 林牧 渔业171

第一章 林业171

第一节 林木资源171

第二节 采种 育苗173

第三节 植树造林174

第四节 林木管护177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179

第六节 林业科技180

第二章 畜牧业181

第一节 草场资源181

第二节 畜牧业生产183

第三节 家畜185

第四节 家禽187

第五节 疫病防治188

第六节 畜牧管理190

第三章 渔业192

第一节 水产资源192

第二节 渔业生产192

第三节 饵料193

第四节 鱼病防治及渔业管理193

第八编 工业195

第一章 经营体制195

第一节 国营工业195

第二节 集体工业196

第三节 私营工业198

第四节 个体工业199

第二章 行业构成201

第一节 煤炭201

第二节 冶金202

第三节 蔬菜脱水204

第四节 机械修造204

第五节 建材205

第六节 化工206

第七节 电力207

第八节 食品酿造209

第九节 造纸 印刷210

第十节 其它工业210

第三章 机构 管理213

第一节 管理机构213

第二节 企业管理213

第三节 承包责任制实施215

第九编 交通 邮电217

第一章 交通217

第一节 公路建设217

第二节 桥涵220

第三节 运输223

第四节 路政管理225

第二章 邮电228

第一节 邮政228

第二节 电信231

第三节 机构队伍233

第十编 商业 粮油235

第一章 商业235

第一节 发展235

第二节 体制236

第三节 集市贸易238

第四节 商品购销239

第五节 农副产品及废旧物资收购240

第六节 管理241

第二章 粮油243

第一节 征购243

第二节 销售245

第三节 议购议销247

第四节 储运加工248

第五节 管理服务机构250

第十一编 财税 金融第一章 财政251

第一节 机构 体制251

第二节 财政收入253

第三节 财政支出255

第二章 税务260

第一节 解放前的税捐260

第二节 农牧业税收261

第三节 工商税收263

第四节 税收征管266

第三章 金融 保险270

第一节 金融机构270

第二节 货币272

第三节 储蓄 存款274

第四节 贷款275

第五节 公债 国库券278

第六节 保险279

第十二编 城乡建设283

第一章 新县城建设283

第一节 建设规划283

第二节 街道284

第三节 房屋286

第四节 市政设施288

第二章 乡村建设291

第一节 乡镇291

第二节 村庄291

第三节 民房292

第三章 建设管理294

第一节 管理服务机构294

第二节 房产管理295

第三节 地产管理296

第四节 规划建筑管理297

第五节 市容卫生管理298

第十三编 科学技术301

第一章 机构队伍301

第一节 科技组织301

第二节 科技队伍302

第二章 科技成果及应用304

第一节 农业科技304

第二节 工业科技308

第三章 科技管理310

第一节 项目与课题管理310

第二节 科技干部管理311

第十四编 经济管理313

第一章 计划管理313

第一节 机构313

第二节 计划编制和实施313

第三节 计划物资供应314

第二章 工商管理316

第一节 机构316

第二节 市场管理318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320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323

第三章 物价管理324

第一节 机构324

第二节 物价水平324

第三节 物价检查328

第四章 统计331

第一节 机构331

第二节 统计项目332

第三节 资料汇编334

第五章 审计监督336

第一节 机构336

第二节 全面审计336

第三节 专项审计338

第四节 审计调查340

第五节 社会审计340

第六章 技术监督341

第一节 机构341

第二节 管理341

第三节 计量检定342

第十五编 政党 群团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国民党组织343

第一节 组织343

第二节 活动344

第二章 中共惠农县地方组织347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活动347

第二节 历届党员代表大会348

第三节 县委及县委机构354

第四节 党的工作纪要358

第五节 党务工作362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368

第七节 信访 档案370

第八节 党风政纪监察371

第三章 群众团体375

第一节 工会375

第二节 共青团375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377

第十六编 政权 政协第一章 权力机构379

第一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379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383

第三节 县(郊区)人大常委会392

第四节 人大工作纪略394

第二章 行政机构398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行政机构398

第二节 县(郊区)人民政府399

第三节 基层政权组织403

第四节 政务纪要404

第三章 人民政协407

第一节 全委会议407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410

第三节 活动纪略412

第十七编 公安 司法第一章 公安415

第一节 机构组织415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417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419

第四节 查禁黄赌毒420

第五节 户籍管理422

第六节 治安管理424

第七节 消防与交通管理425

第二章 检察427

第一节 刑事检察427

第二节 法纪检察428

第三节 经济检察429

第四节 控告申诉检察430

第五节 监所检察430

第六节 机构 队伍432

第三章 审判434

第一节 民事审判434

第二节 刑事审判434

第三节 经济审判435

第四节 行政审判436

第五节 平反冤假错案436

第六节 机构 队伍437

第四章 司法439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教育439

第二节 民事调解440

第三节 律师事务441

第四节 公证业务441

第五节 机构 队伍442

第十八编 军事443

第一章 防务设施443

第一节 长城443

第二节 城堡444

第三节 关隘445

第四节 烽火台446

第二章 地方武装及驻军448

第一节 解放前的地方武装及驻军448

第二节 解放后的人民武装组织448

第三章 兵役制度453

第一节 解放前的兵役453

第二节 解放后的兵役454

第四章 民兵456

第一节 组织456

第二节 训练457

第三节 主要活动459

第五章 战事纪略462

第一节 古代战事462

第二节 近现代战事463

第十九编 民政465

第一章 机构 职能465

第一节 机构465

第二节 职能466

第二章 优抚467

第一节 拥军优属467

第二节 优待补助468

第三章 社会福利471

第一节 救灾471

第二节 困难救济472

第三节 农村五保474

第四节 福利企业476

第四章 安置477

第一节 移民安置477

第二节 复退军人安置480

第五章 婚姻事务482

第一节 贯彻婚姻法482

第二节 婚姻登记483

第二十编 人事 劳动第一章 机构 编制485

第一节 机构485

第二节 编制486

第二章 人事489

第一节 干部队伍489

第二节 干部管理490

第三章 劳动493

第一节 工人队伍493

第二节 劳动管理493

第三节 劳动保护495

第四章 工资 福利496

第一节 工资496

第二节 福利506

第三节 离退休待遇506

第二十一编 教育509

第一章 幼儿教育509

第一节 幼儿园509

第二节 学前教育510

第二章 小学教育511

第一节 学校 学生511

第二节 学制 课程517

第三节 学籍管理519

第三章 中学教育520

第一节 学校 学生520

第二节 学制 课程524

第三节 学籍管理527

第四章 职业技术教育529

第一节 绥宁师范529

第二节 农职中学530

第五章 农民教育531

第一节 扫盲教育531

第二节 技术教育532

第六章 教师 教研534

第一节 教师队伍534

第二节 教师待遇535

第三节 师资培训538

第四节 教学研究538

第七章 教育管理541

第一节 行政管理541

第二节 教育经费542

第二十二编 文化艺术第一章 群众文化545

第一节 机构 设施545

第二节 文艺演出546

第三节 社火547

第四节 戏剧 曲艺549

第五节 文学创作550

第二章 民间文学552

第一节 歌谣552

第二节 谚语 歇后语555

第三节 民间故事558

第三章 文物古迹562

第一节 古遗址562

第二节 岩画 石刻563

第三节 馆藏文物564

第四章 广播 影视 图书565

第一节 广播565

第二节 电影567

第三节 电视569

第四节 图书569

第二十三编 医药 卫生第一章 医疗机构571

第一节 县属机构571

第二节 乡村卫生院所574

第三节 私人诊所576

第四节 厂矿农场医疗机构576

第五节 医疗队伍577

第二章 卫生 防疫580

第一节 公共卫生580

第二节 卫生监测监督581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583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587

第三章 妇幼保健588

第一节 母婴管护588

第二节 妇女保健590

第三节 儿童保健591

第四章 医疗592

第一节 中医592

第二节 西医592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593

第五章 药店 药材594

第一节 药店594

第二节 药材采集加工594

第六章 医药管理596

第一节 医政管理596

第二节 药政管理597

第二十四编 体育599

第一章 群众体育599

第一节 传统体育599

第二节 职工体育599

第三节 农民体育600

第四节 残疾人体育601

第二章 学校体育602

第一节 体育教学602

第二节 达标训练603

第三节 业余体育训练603

第三章 竞技运动605

第一节 田径运动605

第二节 自行车运动607

第三节 其它运动609

第四章 体育管理613

第一节 机构613

第二节 管理613

第二十五编 风俗 宗教第一章 民族 风俗615

第一节 生产习俗615

第二节 生活习俗616

第三节 婚嫁618

第四节 丧葬620

第五节 生育 寿庆622

第六节 交际礼节623

第七节 岁时节日624

第八节 禁忌626

第二章 宗教628

第一节 伊斯兰教628

第二节 佛教 道教631

第三节 天主教632

第二十六编 方言633

第一章 语音系统633

第一节 声母633

第二节 韵母634

第三节 声调635

第二章 词汇638

第一节 常用词语638

第二节 回民使用的借词647

第三章 语法特点650

第一节 语法650

第二节 句法651

第二十七编 人物653

第一章 人物传略653

第二章 名人简介663

第三章 人物表671

限外辑要675

一、1996—1999年大事记675

二、1996—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表683

三、企业及经营大户简介685

四、惠农籍在外闻人699

五、1999年9月在任县处级干部名录704

六、恢复县制后历任县委书记、县长工作简历705

附录709

一、文件辑录709

二、历届县志编纂委员会及县志办组成人员736

三、《惠农县志》撰稿、编审人员737

四、各部门专业志编修情况及主编、编纂人员名单738

修志始末741

1999《惠农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惠农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9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惠安县地方志丛书  17  惠安县公安保卫志(1994 PDF版)
惠安县地方志丛书 17 惠安县公安保卫志
1994 惠安县公安局
惠安县志续补( PDF版)
惠安县志续补
德惠县乡土志( PDF版)
德惠县乡土志
德惠县水利志(1989 PDF版)
德惠县水利志
1989
惠安县华侨志(1990 PDF版)
惠安县华侨志
1990
惠东县侨务志(1992 PDF版)
惠东县侨务志
1992
惠安县志  第3册( PDF版)
惠安县志 第3册
福建省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惠安县志  第4册( PDF版)
惠安县志 第4册
福建省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惠安县志  第2册( PDF版)
惠安县志 第2册
福建省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惠安县志  第1册( PDF版)
惠安县志 第1册
福建省惠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嘉靖惠安县志  2( PDF版)
嘉靖惠安县志 2
嘉靖惠安县志  1( PDF版)
嘉靖惠安县志 1
德惠县文物志(1983 PDF版)
德惠县文物志
1983 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
惠水县志(1989 PDF版)
惠水县志
1989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惠安县交通志(1997 PDF版)
惠安县交通志
1997 厦门:鹭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