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抗战史》
作者 | 邓一民等编著 编者 |
---|---|
出版 |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17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022499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4137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章不断扩大的中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长城抗战1
一 九一八事变:中日战争的开端1
二 在“不扩大”方针烟幕下:中日战争继续升级3
三 “攘外必先安内”:国民政府的对日妥协退让政策6
四 绥靖政策:隔岸观火的西方大国9
五 震醒了的中华民族,愤然而起的抗日救亡运动11
第一章榆关大战——中国军队打响长城抗战第一枪14
第一节 激战前夜:山雨欲来风满楼14
一 《辛丑条约》与山海关事件14
二 蠢蠢欲动:日伪军警制造多起挑衅事件17
三 直接炮击:山海关大战拉开序幕20
四 进退维谷的何柱国司令23
第二节 苦战三昼夜,英雄儿女血洒“天下第一关”26
一 日军元旦挑衅事件:山海关大战开始发动26
二 日军发动攻击:山海关大战全面展开29
三 血肉拼杀:悲壮惨烈的山海关大决战33
四 忠勇抗战的第九旅将士35
五 日军占领山海关,生灵遭涂炭38
第三节 国内外舆论哗然:中华民族的再觉醒41
一 或支持或反对,国际舆论激昂41
二 是勾结还是制裁,国联决议终成一纸空文45
三 战乎,和乎?共产党的声明和国民党的对策48
四 或请缨或请愿,抗日怒涛席卷全国51
第二章“热河事变”——震惊世界的十天54
第一节 风雨飘摇中的热河政局54
一 热河地理位置的二重性54
二 日本侵吞热河蓄谋已久58
三 汤氏小朝廷的腐败和动摇60
四 诸种矛盾交织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64
第二节 风起云涌的热辽义勇军抗日斗争68
一 义勇军的渊源和发展68
二 热辽义勇军的抗日斗争72
三 保卫南岭,义勇军和热河军联合作战77
四 中国共产党在热河建立义勇军的斗争79
第三节 十万日伪军进攻热河,“热汤滚得快”82
一 日军进攻热河的准备与中国守军的作战部署82
二 日伪军三路进犯,中国军仓促应战87
三 东线第四军团激战后的大溃退90
四 中线第五军团一团临阵投敌全线溃败95
五 西线第六军团无可奈何的节节抗击97
六 承德弃守,“热汤滚得快”101
第四节 热河失陷后的全国政局和抗日救亡运动的继续高涨104
一 假戏真唱——捉放汤玉麟的闹剧104
二 蒋介石“北上”和张学良“下野”107
三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继续高涨113
第三章血战长城——锻铸中华民族雄魂119
第一节 古北口大战——奋勇阻敌的第八军团119
一 大战前的敌我态势119
二 青石梁五昼夜阻击战123
三 古北口四昼夜保卫战127
四 奋勇杀敌的第二十五师将士133
第二节 喜峰口大战——血肉拼杀的第三军团137
一 大战前的敌我态势及战斗经过137
二 东北高地争夺战141
三 两次绕攻夜袭战144
四 四次铁门关争夺战149
五 罗文峪攻防大鏖战152
六 喜峰口、铁门关转移战156
七 举国赞誉的“喜峰口英雄”159
第三节 冷口大战——迫敌后退的第二军团166
一 大战前的敌我态势166
二 第一次冷口战斗168
三 第一次界岭口战斗171
四 第二次冷口、界岭口战斗173
五 第三次冷口战斗177
六 第三次界岭口战斗181
第四章长城附近诸战役——再展抗日健儿雄风184
第一节 南天门之战184
一 战前的敌我态势184
二 八道楼子争夺战188
三 南天门附近高地争夺战192
四 日军增兵和南天门失守194
第二节 兴隆之战198
一 兴隆形势与敌我争夺之目的198
二 兴隆战斗经过200
第三节 新开岭之战202
一 战前的敌我形势202
二 新开岭附近激战204
三 石匣附近战斗207
第四节 洒河桥主阵地之战210
一 洒河桥附近主阵地的构成及敌我态势210
二 南北团汀争夺战213
三 洒河桥主阵地战215
第五节 滦东地区作战经过概况218
一 古北口失陷后滦东地区形势218
二 石门寨战斗221
三 海阳镇战斗224
四 第四军团接防和滦东地区的收复226
第六节 察东防守经过概况229
一 第七军团的组成和察东布防229
二 第五、六军团退守察东情形233
三 义勇军转战察东、热西234
第五章《塘沽协定》——耻辱的城下之盟237
第一节 日军的总攻击和中国军的总败退237
一 日军策动华北内变阴谋的破产237
二 中国军队的退败与求和谈判活动的缘起240
三 长城抗战最后一仗——怀柔战斗243
第二节 中日直接交涉与《停战觉书》247
一 黄郛出山与中日直接交涉247
二 中日直接交涉出现僵局和僵局的打破252
三 停战协议与觉书257
第三节 屈辱的《塘沽协定》261
一 从觉书到《塘沽协定》261
二《塘沽协定》的签订265
三《塘沽协定》签订以后271
附录1长城抗战大事记(1933年1—5月)276
附录2长城抗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1933年3—5月)307
附录3长城战役日本侵略军指挥系统判断表(1933年3—5月)315
后记317
1999《长城抗战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邓一民等编著 1999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抗战诗史
- 1995 北京市:团结出版社
-
- 文史资料专辑 长沙抗战
- 1995
-
- 长阳抗战回忆录
- 1987
-
- 抗战史话
- 上海:独立出版社
-
- 长城战役
- 1980
-
- 长城抗战
- 1995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血战长城 长城抗战纪实
- 1995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血肉长城 山东人民抗日战争史实精选
- 199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泪洒长城 长城抗战纪实
- 1995 北京:知识出版社
-
- 长城绥察抗战
- 1993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 血肉长城 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
- 1995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