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的综合》
作者 |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学会,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北分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95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0400268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3061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编:余笑予导演艺术3
余笑予导演艺术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位置王蕴明3
余笑予导演艺术的深化吴乾浩15
余笑予导演艺术的成就陈先样28
京剧全国化的贡献涂沛46
余笑予在综合艺术构成中的主导作用龚战55
余笑予戏曲改革创新的大思路胡应明64
余笑予导演艺术的建构原理和创作方法陈斌善79
余笑予舞台视觉形象的创造刘忠源94
余笑予舞台空间意识的表现岳耀民108
“余笑予现象”的美学光斑和文化学底蕴陈龄彬122
余笑予导演锐意述说徐明霞134
余笑予的艺术追求:新奇刁美丁素华141
余笑予在戏曲形式上全方位的创新邓家琪150
创造表演形式与演出形式的佳境邹文耀161
《弹吉它的姑娘》的“全面出新”严世炎170
争取青年观众 开辟戏曲艺术的新天地陈永芳177
余笑予导演艺术与西方演剧流派比较莫先铨184
余笑予导演艺术独特的情感处理方月仿193
节奏、剧情与情感刘玉来200
情节、细节与情感秦湘麟204
入时通俗 俗中求雅黄在敏209
《原野》的“农村板”吴培义220
余笑予导演艺术的幽默风格王自力227
《膏药章》的悲剧喜演丁昌德234
从“回归”到“归回”:成功与不足蒋锡武240
创造适合当代观众审美趣味的“当代戏曲”——余笑予答《中国文化报》记者问杨胜生249
余笑予艺术年表龚战253
下编:湖北省京剧团十年265
湖北省京剧团的动力结构易德265
努力建设出作品出人才出风格的新型剧团吕学炎273
充分发挥党的先锋模范和战斗保垒作用中共湖北省京剧团党委284
湖北省京剧团的艺术管理刘金初291
创建现代戏曲生产机制的启示孟繁树297
湖北省京剧团的创作集体朱文相306
湖北省京剧团的群体意识郑白309
天时地利 政通人和梁冰312
反雅还俗程一中316
强化观众观念 推进戏曲革新吴济时324
新旧文化冲突中的当代审美选择黎懋雄336
“当代戏曲文学”的追求范步淹346
发掘传统 推陈出新刘开芳355
“观众参与意识”与我们的创作观谢鲁361
寻找新的戏曲空间田少鹏371
舞美是戏曲革新的突破口严良文375
创立京剧丑行声腔的探索叶小青378
好戏诚“可看” 开掘惜未深江欣382
有共同艺术语言的创作集体——记“湖北省京剧团十年艺术道路暨余笑予导演艺术研讨会”俞耀庭389
后记编者394
1990《走向新的综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学会,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北分 1990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走向新建筑
- 1991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走向新潮的旋律
- 1993年4月第1版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走向新岸 下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2001年电子报合订本 上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走向新岸
- 1985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走向新的成就
- 1955 工人出版社
-
- 走向新世纪
- 1992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走向新纪元
- 1994 北京:改革出版社
-
- 走向新世纪的溧水
- 1997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走向新世纪的梧州
- 1998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走向新欧洲
- 1993 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
- 走向新的辉煌
- 1997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走向新世纪的日本
- 1994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 走向新世纪
- 1994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走向新岸
- 1982 北京:群众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