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讲义》求取 ⇩

绪论1

一、中国近代史的起止和基本线索1

(一)中国近代史的起止1

(二)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2

二、中国近代史研究概况6

(一)国内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6

(二)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12

三、怎样学好中国近代史14

(一)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自觉性14

(二)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认识水平17

第一讲 鸦片战争21

导言 鸦片战争史研究概况21

一、鸦片战争的由来24

(一)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25

1.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25

2.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落26

(二)中英矛盾的产生和发展33

1.英国对中国的早期侵略与贸易33

2.清政府的闭关政策35

3.英国对闭关政策的挑战与清政府的麻木反应37

(三)引起对抗的鸦片问题39

1.鸦片贸易与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利益39

2.烟毒泛滥与中国禁烟运动的兴起41

二、制约战争进程和结局的诸因素45

(一)战争的大致经过45

(二)中英双方客观条件的优劣对比47

1.长期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不明敌情、和战不定的混乱局面48

(三)中国失败的主观原因48

2.君主独裁造成战争主动权的丧失50

3.军事素质低下使清军不堪一击50

4.政治上的腐朽与反动51

三、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与评价52

(一)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52

(二)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53

(三)思想文化的变化56

(四)阶级关系的变化59

第二讲 太平天国运动64

导言 太平天国史研究概况64

1.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后国内阶级矛盾的加速激化75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75

(一)运动兴起的促成因素75

2.广西特殊的社会条件76

3.西方宗教的诱发作用78

4.领袖人物的主观努力81

(二)前期运动的发展与战略上的两次转变82

1.从广西到南京的进军82

2.以确保南京为核心的北伐与西征84

二、运动的转折与失败87

(一)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天京事变87

1.事变的基本原因88

2.事变的大致经过91

3.事变的严重后果92

1.太平天国被动局面的一度扭转94

(二)后期局势的恢复和逆转94

2.关于后期运动结局的重大战略失误96

三、运动失败的原因与历史作用100

(一)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体制的调整与反革命机能的强化100

1.以创办厘金制度为主的财政措施100

2.大兴地方团练101

3.组织不同于旧有军队的湘、淮军102

(二)运动本身的致命弱点103

1.过早地建立正式政权104

2.宗教的危害108

3.领袖人物的素质问题110

(三)运动的历史作用112

导言 第二次鸦片战争史研究概况114

第三讲 第二次鸦片战争114

一、战争的发生与经过115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115

(二)战争的大致过程117

二、战争的后果120

(一)沙俄乘机掠夺大片中国领土120

1.沙俄对中国东北领土的掠夺120

2.沙俄对中国西部领土的掠夺122

(二)清朝统治集团爆发祺祥政变123

1.清政府内部的两股势力及其与侵略者的关系124

2.叶赫那拉氏利用奕势力发动政变127

(三)半殖民地统治秩序初步确立131

1.侵略者开始操纵中国内政、外交131

2.外国在华经济势力迅速增长134

第四讲 洋务运动137

导言 洋务运动史研究概况137

一、洋务运动概况141

(一)促成运动兴起的几个因素141

1.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141

2.运动兴起的思想文化渊源142

3.运动兴起的经济基础143

(二)洋务派的组成与思想144

1.洋务派的组成144

2.洋务派的思想146

(三)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147

1.兴办军事工业148

2.兴办民用企业149

3.编练新式军队150

4.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151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53

(一)抵御外国侵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154

(二)引进先进生产力,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159

(三)促成新的社会思潮,冲击了封建主义传统文化161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65

(一)客观原因165

1.外国侵略者的抵制和破坏165

2.封建顽固派的压制和打击166

(二)主观原因168

1.不能摆脱封建传统168

2.没有形成统一力量171

导言 中法战争史研究概况174

第五讲 中法战争174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175

一、战前中国的边疆危机175

(二)中国人民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177

二、中法战争181

(一)战争爆发前法国对越南的侵略与中国出兵援越181

(二)中法战争的大致经过183

(三)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内外因素184

1.清政府内部主战、主和两派的斗争184

2.列强对战争的态度187

三、战后中国边疆危机的加剧188

(一)英、法对我国西南地区的进一步争夺188

(二)英、俄争夺西藏和瓜分帕米尔189

(三)葡萄牙进一步攫取澳门主权190

导言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概况192

第六讲 中日甲午战争192

一、甲午战争的起因198

(一)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扩张野心198

(二)西方列强在远东的激烈角逐201

(三)中国政府缺乏扼制日本的信心和实力203

二、甲午战争概况204

(一)日本的预谋与战争的爆发204

(二)战争的大致经过208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中国人民的反割台斗争210

1.《马关条约》的订立210

2.中国人民的反割台斗争213

(四)战争期间清政府内部的和战之争215

(一)导致了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221

三、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21

(二)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227

第七讲 戊戌维新运动230

导言 戊戌维新运动史研究概况230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渊源240

(一)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40

(二)资产阶级维思潮的形成244

二、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51

(一)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与纲领251

(二)“公车上书”的发动与维新运动的展开254

(三)推动运动发展的两大宣传家257

(四)影响运动发展的各种政治因素261

1.帝后两党的矛盾261

3.帝国主义的态度262

2.洋务派官僚的依违262

三、百日维新和戊戌政变264

(一)变法前夕维新运动的高涨与革新、守旧两股势力的斗争264

(二)百日维新266

(三)戊戌政变267

四、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271

(一)失败的原因271

(二)历史意义274

五、保皇会的成立和庚子勤王之役275

(一)保皇会的成立275

(二)庚子勤王之役277

导言 义和团运动史研究概况280

第八讲 义和团运动280

(一)反洋教斗争的深入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284

1.反洋教斗争的深入284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84

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286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与清朝统治集团的反应289

二、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运动内容的变化291

(一)八国联军的入侵与慈禧太后的宣战291

(二)统治集团的不同动向与义和团的实际斗争293

三、列强矛盾的激化和辛丑条约的订立295

(一)沙俄侵占东北与列强矛盾的充分暴露295

(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与辛丑条约的签订297

四、关于义和团运动评价的几个问题299

导言 辛亥革命史研究概况302

第九讲 辛亥革命302

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309

(一)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309

1.帝国主义托名“保全”,加紧侵略中国309

2.统治集团借“新政”维系“洋人的朝廷”312

(二)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形成317

(三)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323

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326

(一)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326

(二)革命、维新两派的决裂与论战330

(三)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及其影响335

1.“预备立宪”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加剧338

(一)清王朝的彻底孤立和革命形势的普遍高涨338

三、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338

2.立宪运动的失败和资产阶级上层政治态度的变化342

3.群众自发斗争的急剧高涨与保路运动的蓬勃发展343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的成立344

1.武昌起义与全国各地的响应344

2.江浙、湖北两集团的斗争与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346

四、辛亥革命的失败348

(一)袁世凯的再起与南北议和348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瘫痪与孙中山被迫让权351

(三)清王朝的覆灭和袁世凯窃国354

(四)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356

(一)袁世凯集权专制与二次革命358

一、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余波358

第十讲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358

(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361

(三)段祺瑞的卖国独裁与护法运动366

二、民初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369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369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70

三、清末民初帝国主义对中国边疆的侵略378

(一)俄国对中国北部边疆的侵略378

1.制造外蒙“独立”378

2.吞并我国领土唐努乌梁海381

(二)英国对西藏的侵略382

那一盏熄灭的航灯——忆陈长年老师384

后记386

1995《中国近代史讲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长年著 1995 北京:学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近代史讲话(1983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话
1983 新知书店
中国近代史讲义(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中国近代史讲座(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座
中国近代史讲义  试用本(1981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义 试用本
1981
中国近代史讲义  初稿  1840-1919(1957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义 初稿 1840-1919
1957
中国近代史讲义(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中国近代史讲座(1972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座
1972
中国近代史讲话(1983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话
1983
中国近代史讲话(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话
北平科学社
中国近代史讲话(1947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话
1947 新华书店
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1958 PDF版)
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
195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讲座(1955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座
1955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学习处
中国近代史十讲(1984 PDF版)
中国近代史十讲
1984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讲话(1983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话
198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讲义(1983 PDF版)
中国近代史讲义
1983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