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法论》
作者 | 何容著 编者 |
---|---|
出版 | 新知识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17 |
出版时间 | 195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076·3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1515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文法浅说1
一 语言的成分和表意的方法1
二 表意方法的种类3
三 方法的普遍性与死活13
四 方法与所表之意15
二 论中国文法的研究21
一中国为甚麽没有文法学?21
二 训诂学中的文法学的萌芽25
三 马氏文通以来的中国文法学26
四 中国文法研究法29
五 文法学的系统35
三 论词类区分39
一矛盾的解说和不同的主张39
二 不同的主张和共同的认识49
三 共同的认识和不同的主张之成因52
四 形式上的特徵55
四 论语句分析61
一所谓句的成分61
二 析句观点的演变65
三 析句的方法68
四 马氏论句之术语72
五 析句与句法75
五 论所谓词位79
一位是甚麽?79
二 为甚麽要立位?80
三 实体词的特性83
四 位与Case之异同85
五 马氏文通之次88
六 论复句与连词96
一包孕复句与并列复句96
二 并列复句与连结词99
三 等立复句与主从复句103
四 复句系统之来源111
五 等立复句与单句的复成分118
六 短语与散动词122
七 马氏文通的句读论126
一读之式(记与位)126
二 读之用134
三 论假设之读144
四 论「所」字之争153
五 读之後乎句者158
六 舍读独立之句162
七 句读论的根据和缺陷170
八 助词、语气与句类183
一助词和语气183
二 助词的来历和特点190
三 国语助词的用法192
四 助词的连音与结合199
五 助词的位置和被助的词句203
六 语气、Mood和句类209
1957《中国文法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何容著 1957 新知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国际法与中国论文集刊
- 1991 国立台湾大学
-
- 中国刑法论
- 1994
-
- 法国文学论集
- 黎明书局
-
- 国际法论文集
- 1985年06月第1版 法律出版社
-
- 中国文法论
- cm明书店
-
- 中国国际法论文集
- 1983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 中国文法要略 中 表达论
- 1944 商务印书馆
-
- 法国文学论集
- 1982 桂林:漓江出版社
-
- 中国法文化散论
- 1993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论集
- 1987 济南:齐鲁书社
-
- 中国刑法论
- 199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文法论
- 1985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法国史论文集
- 1984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国际司法问题
- 1936 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