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达传 上》
作者 | 叶永烈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57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153082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8968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总序1
本卷序1
卷首语1
第一章 陈伯达的晚年1
陈伯达之死1
服刑十八年终于期满9
从第四把交椅上摔下来11
在秦城监狱过着“特殊囚犯”的生活14
押上最高法庭被告席18
王力呼吁假释陈伯达25
陈晓农照料保外就医的父亲31
我来到鲜为人知的陈伯达之家39
从他的近作看他的心态43
迟暮的周扬关心着迟暮的陈伯达52
香港记者在五年后才获知的“幕后新闻”61
胡耀邦读了陈伯达晚年文稿65
陈伯达评论“四人帮”68
第二章 最初的人生之路77
“四代书香”的底细77
陈伯达的二十三个名字81
以倒数第一名考入集美师范84
小学教员·编辑86
当上《厦声报》驻沪记者91
发表一生中唯一的小说93
摇晃于红黑之间99
在广州倒向右翼102
“秀才”成了“少校”106
第三章 初入中国共产党111
在上海入党111
策反张贞未遂113
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15
他曾同情托派117
与诸有仁初恋121
厦门遇险123
王明刚刚掌权126
在天津英租界被捕127
胡鄂公、杨献珍组织营救132
张贞救他出狱136
第四章 走出人生的低谷143
吉鸿昌资助出版《论谭嗣同》143
在北平差一点又被捕147
在天津主编《华北烽火》154
成为中共北方局宣传部长157
发起“新启蒙运动”162
建议文学界两个口号之争应该休战169
担任北平市委“三人委员会”成员172
第五章 跃为延安“理论家”175
初见“大明星”蓝平175
滑入错误的低谷179
引起毛泽东的注意182
与毛泽东探讨中国古代哲学183
担任毛泽东秘书187
首先嗅出王实味的“异味”191
充当批判王实味的“排头兵”199
于炳然蒙冤207
抨击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212
第二次婚姻220
当选中共七届中央候补委员225
写《中国四大家族》231
写《人民公敌蒋介石》234
在阜平做过“好事儿”239
搬入中南海245
第六章 五十年代的衰荣245
跟随毛泽东访问苏联248
“老鼠搬家”和《红罂粟》事件254
第三次婚姻262
公务员眼中的陈伯达264
秘书眼中的陈伯达267
编辑《毛泽东选集》270
起草农业合作化决议278
赶紧从高岗那里滑脚281
首先提出“百家争鸣”284
毛泽东抨击赫鲁晓夫秘密报告291
起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297
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304
陪同毛泽东再访苏联312
“发明”人民公社314
主持《红旗》笔政321
毛泽东嘱令陈伯达和张春桥同行327
在郑州遭到毛泽东痛斥333
在庐山上弄错风向339
就“严重右倾”作深刻反省344
“反戈一击”彭德怀349
长子陈小达自杀359
第七章 “文革”前奏359
起草人民公社“六十条”365
批判“现代修正主义”369
毛泽东夤夜口授“二十三条”375
提出“电子中心论”383
毛泽东在长沙召见五“秀才”387
与江青互相利用390
帮助江青炮制《纪要》403
起草《五·一六通知》408
与江青一起为“中央文革”组阁413
第八章 “中央文革”组长413
田家英之死419
接管《人民日报》423
“欢呼”聂元梓的大字报428
江青透露了底细432
在毛、刘对峙的日子里435
和江青一起点火于北大440
掀起反工作组浪潮445
跃为第五号人物452
主笔“十六条”457
鼎盛之中暗伏着危机462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466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激烈斗争470
批判“血统论”和制止武斗479
第九章 发疯的时刻489
林彪踢来的“皮球”489
发往安亭的急电492
为“第一夫人”捧场499
陈家墙上的可疑脚印503
接管陆定一专案505
清除“中央文革”中的异己511
打倒陶铸514
阎红彦之死524
支持上海的“一月革命”528
阻拦调查康生532
又一次鼓吹“公社”536
与江青的尖锐冲突543
陈伯达的自杀风波548
第十章 日渐失势553
叶剑英、徐向前拍案质问553
处于垮台边缘555
二月十八日夜成了转折点561
反击“二月逆流”565
“乘胜追击”刘少奇569
连夜赶写《伟大的历史文件》576
批斗刘、邓、陶581
利用“七·二○事件”大做文章585
鼓吹“揪军内一小撮”591
端出“王、关、林”596
所谓“批判极左思潮”603
总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606
制造冀东大冤案611
戚本禹垮台616
“大树特树”风波621
“武装冲击”钓鱼台的真相624
掀起抓“小爬虫”“变色龙”运动630
第十一章 与林彪结盟637
第三次家庭破裂637
跟林彪建立“热线”联系641
“中共中央非常委员会”案件644
起草“九大”政治报告的激烈争斗649
总算保住第四把交椅656
毛家湾的座上客661
“天才”之争664
国家主席之争669
第十二章 兵败庐山677
火急查找论“天才”语录677
与林彪暗中密商679
林彪发动突然袭击681
最为忙碌、兴奋的一天686
“翻车了,倒大霉了”689
毛泽东怒斥陈伯达693
最后一次求见毛泽东703
城门失火,殃及汪东兴708
毛泽东认定陈伯达是“可疑分子”713
毛泽东借助批陈“挖墙角”716
“批陈整风”推向全党全国718
从“批陈”到“批林批陈”722
陈伯达的五顶“帽子”725
后记729
附录733
陈伯达著作目录733
陈伯达晚年文稿目录747
读叶永烈著《陈伯达传》 千家驹 750
1999《陈伯达传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叶永烈著 1999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韦伯传
- 1986 全音乐谱出版社
-
- 陈伯达遗稿 狱中自述及其他
- 1999
-
- 陈伯达传
-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 陈伯玉文集
- 1916
-
- 陈达青油画选
- 1980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五世达赖传 上
- 1989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
- 多仁班智达传 上
- 1986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
- 七世达赖传 上
- 1990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
- 传达
- 1960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陈伯达其人
- 1990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
- 陈伯吹的故事
- 1987 郑州:海燕出版社
-
- 电度表设计、制造及其应用
- 198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