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义县志》求取 ⇩

序一1

总述1

序二3

凡例4

大事记9

第二节 境域变迁47

第一节 地理位置47

第一编 建置47

第一章 境域47

第一节 古代48

第二章 建置沿革48

第一节 清代49

第三章 行政区划49

第二节 近现代49

一、清时49

二、民国49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49

第二节 民国5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54

第二节 乡(镇)62

第一节 县城62

第四章 县城乡(镇)村庄62

第三节 村庄68

一、太古界97

第一节 地层97

第二编自然环境97

第一章 地质97

三、中生界98

二、震旦亚界98

四、新生界99

二、火山岩100

一、侵入岩100

第二节 岩浆岩100

二、大地构造单元分区101

一、主要断裂构造101

第三节 地质构造101

一、金属矿藏102

第四节 矿藏102

三、构造体系划分102

二、非金属及燃料矿藏103

一、坝缘山地104

第一节 坝上104

第二章 地貌104

四、淖泊洼地105

三、坡状高原105

二、疏缓丘陵105

第二节 坝口106

五、湖盆二阴滩地106

二、低山丘陵107

一、浅切割中山107

第三节 坝下107

第一节 日照108

第三章 气候108

三、山间谷地108

四、黄土台地108

第二节 幅射110

第三节 气温112

第五节 霜期115

第四节 地温115

第六节 降水116

第七节 蒸发117

第八节 风119

四、半干旱中温区120

三、重旱凉温区120

第九节 气候分区120

一、半湿润寒温区120

二、干旱冷温区120

二、尚义县木本植物物候期121

一、尚义县主要农作物物候期121

五、半干旱温暖区121

附:物候121

第一节 地表水122

第四章 水文122

三、尚义县草本植物物候期122

四、尚义县动物物候期122

一、水系、河流123

二、淖泊126

一、玄武岩台地空洞裂隙水131

第二节 地下水131

八、山前坡积洪积孔隙风化裂隙水贫水区132

七、山间河谷冲洪积孔隙水富水区132

二、波状平原第四系松软岩类孔隙水132

三、波状平原富水区132

四、现代河谷孔隙水亚区132

五、孔隙水亚区132

六、隐伏玄武岩孔洞裂隙水亚区132

第五章 土壤134

二、地下水质134

第三节 水质134

一、地表水质134

一、腐殖质积累过程135

第二节 成土过程135

第一节 母岩及成土母质135

一、残积—坡积物135

二、黄土135

三、风积物135

四、洪积—冲积物、洪冲积—红土异元物135

五、湖相沉积物135

第三节 土壤类属136

四、潜育化过程136

二、富钙化过程136

三、盐化过程136

第四节 土壤肥力137

一、干草原类139

第二节 植被类型及面积139

第六章 植被139

第一节 植物区系特点139

第七章 野生动植物140

四、低湿草甸类140

二、山地草甸类140

三、灌草丛类140

六、昆虫类141

五、节肢类141

第一节 野生动物141

一、兽类141

二、禽类141

三、鱼类141

四、两栖爬行类141

二、饲用植物142

一、灌木142

第二节 野生植物142

五、可食性植物143

四、药用植物143

三、有毒植物143

一、旱灾144

第一节 气象性灾害144

第八章 自然灾害144

二、冰雹147

三、霜冻148

四、寒潮151

五、水灾152

六、风灾154

二、鼠害155

一、病虫害155

第二节 生物灾害155

第一节 清代 民国时期人口157

第一章 人口变迁157

第三编 人口15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160

第一节 总人口分布161

第二章 人口分布161

第二节 民族人口分布163

第二节 性别构成164

第一节 民族构成164

第三章 人口构成164

第三节 年龄构成165

第五节 职业构成166

第四节 文化构成166

第一节 人口生育状况170

第四章 人口生育170

经三节 节育绝育172

第二节 晚婚晚育172

第四节 优生优育174

一、奖励175

第六节 奖惩制度175

第五节 技术力量175

第七节 管理机构176

二、惩罚176

第五章 姓氏177

第一节 招民垦荒181

第一章 垦荒181

第四编 农业181

第三节自由垦荒183

第二节 移民垦荒183

二、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184

一、土地占有状况184

第二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184

第一节 土改前状况184

一、农业生产互助组185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185

第二节 土地改革185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86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86

一、公社建立初期187

第一节 人民公社初中期体制改革187

第三章 农业体制改革187

二、管理体制及有关政策188

一、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189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农业体制改革189

二、产业结构调整190

三、双层经营体制191

第四章 农业区划192

一、北大滩牧业区193

第一节 坝上牧业区193

三、中部牧农区194

二、北部林牧区194

第二节 坝下林牧区195

四、坝缘牧林区195

二、河谷经作区196

一、青山牧业区196

四、南部林果区197

三、大火堆山林牧区197

一、粮食作物199

第一节 作物面积及分布199

第五章 农作物生产199

二、经济作物200

一、粮食作物201

第二节 作物品种及产量201

二、油料作物204

一、轮荒压青206

第一节 耕作制度206

第六章 农技农艺206

五、合理密植207

四、耙耱保墒207

二、轮作倒茬207

三、间作套种207

八、地膜覆盖栽培208

七、秋耕保墒208

六、中耕灭草208

三、引洪灌溉209

二、平整土地209

第二节 改良土壤209

一、整修梯田209

一、施肥210

第三节 施肥灌溉210

四、倒沙垫地210

五、种植养地植物210

六、治理盐碱地210

二、灌溉211

二、农作物虫害防治212

一、农作物病害防治212

第四节 植物保护212

一、柴油机213

第二节 动力机具213

三、鼠害防治213

四、病虫害预测预报213

第七章 农作机具213

第一节 传统农具213

六、植保机具214

五、播种机具214

二、拖拉机214

三、电动机214

四、耕整机具214

八、收获机具215

七、排灌机具215

二、农机队伍培训216

一、管理机构216

九、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16

十、运输机具216

第三节 管理使用216

二、供应217

一、维修217

三、农机使用217

第四节 维修供应2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218

第八章 农业管理218

三、财务管理219

二、劳动管理219

第二节 经营管理219

一、计划管理219

四、收益分配220

二、树种222

一、林种222

第五编 林业222

第一章 森林分布及树种222

第一节 林地分布222

第二节 林种及树种222

一、农田防护及防风固沙林223

第一节 防护林223

第二章 植树造林223

第二节 用材林224

二、水土保持林224

附:全民义务植树225

二、路旁 水旁树225

第三节 四旁植树225

一、村宅旁树225

一、鲜果类226

第一节 种类及品种226

第三章 经济林226

二、集体果园227

一、国营果园227

二、干果类227

三、木本油料227

四、编织类227

第二节 果园227

三、庭院果树228

附:金红苹果230

第一节 县级育苗231

第四章 育苗231

第三节 群众育苗232

第二节 乡村育苗232

二、查处毁林案件233

一、组织与措施233

第五章 森林保护233

第一节 护林防火233

三、查处森林火灾234

二、虫害防治235

一、病害防治235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235

第一节 机构和人员236

第六章 林业科技236

二、次生林改造237

一、推广育苗培育良种237

第二节 林业科技普及237

第三节 林业资源清查238

三、寒带果树技术管理238

第一节 森林权属243

第七章 林木经营及林政管理243

三、荒山承包244

二、果树承包244

第二节 林业生产承包责任制244

一、片林及零星树承包244

二、封山育林245

一、林木抚育245

四、国营林场承包245

第三节 采伐245

第四节 育林245

三、抚育经费246

二、南壕堑林场248

一、北石塄林场248

第八章 机构沿革248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248

第二节 事业机构248

五、桂沟山矿柱林场249

四、白彦堡苗圃249

三、中心苗圃249

第一节 家畜252

第一章 畜禽种类数量及分布252

第六编 畜牧水产252

第三节 其他动物253

第二节 家禽253

一、马254

第一节 大牲畜改良254

第二章 畜禽改良254

二、牛256

三、驴、骡257

一、绵羊258

第二节 小家畜改良258

第三节 家禽改良260

四、家兔260

二、山羊260

三、猪260

第一节 大牲畜261

第三章 饲养管理261

一、羊264

第二节 小家畜家禽264

二、猪266

附:蒙民畜牧业发展情况269

四、家禽269

三、兔269

第四章 防疫灭病270

一、口蹄疫271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271

三、马传贫272

二、马鼻疽272

五、猪瘟273

四、马脑炎273

六、鸡瘟275

一、马焦虫病278

第二节 寄生虫病防治278

七、兔瘟278

八、布氏杆菌病278

四、猪囊虫病279

三、牛羊疥癣病279

二、牛羊肝片吸血虫病279

第三节 家畜常见病防治280

第五节 兽医药政管理281

第四节 兽医卫生检疫281

一、牧草种类及草场等级282

第一节 自然草场282

第五章 饲草资源及饲料282

三、草场改良283

二、草场建设283

四、草场保护284

一、多年生牧草285

第二节 人工种草285

三、草粉加工286

二、当年生牧草286

四、青贮饲草287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288

第六章 牧政管理288

第三节 作物桔杆 秕壳及树叶288

第四节 饲料288

八、私营兽医及集体兽医站289

七、配种站289

第二节 畜牧事业机构289

一、畜牧兽医站289

二、兽医院289

三、动物检疫站289

四、畜牧工作站289

五、草原站289

六、水产站289

附:二工地种羊场290

第七章 水产292

二、淖泊养鱼293

一、水库养鱼293

第一节 渔业环境293

第二节 鱼苗引进繁殖293

第三节 成鱼养殖293

一、捕捞294

第四节 渔业生产294

二、推行生产责任制295

第一节 中型水库298

第一章 蓄水工程298

第七编 水利298

二、南壕堑水库299

一、武家村水库299

第二节 小(一)型水库299

第三节 小(二)型水库300

三、哈拉沟水库300

第四节 坑塘301

一、土窑沟 地上灌区303

第一节 灌区303

第五节 淡水淖303

第二章 灌溉工程303

三、大青沟灌区304

二、套里庄灌区304

五、哈拉沟灌区305

四、武家村灌区305

一、清水渠306

第二节 小型渠道306

六、南壕堑灌区306

七、七甲乡万亩防渗节水工程306

二、洪水渠309

三、机电井310

二、大口井310

第三节 水井310

一、土石井310

四、小石井、手压井311

第五节 潜流312

第四节 扬水站312

第六节 喷灌313

第一节 东洋河流域治理314

第三章 防洪工程314

一、大青河治理315

第二节 内陆河治理315

第一节 水土流失316

第四章 水土保持工程316

二、二龙河治理316

第二节 小流域治理317

附:治理典型318

第一节 引水工程319

第五章 饮水工程319

第二节 降氟改水工程323

二、事业机构326

一、行政机构326

第六章 水利管理326

第一节 水政机构326

二、水库管理327

一、灌区管理327

第二节 工程管理327

四、机井管理328

三、河道管理328

第四节 水利法规329

第三节 投资管理329

二、集体工业332

一、国营工业332

第八编 工业332

第一章 所有制332

第一节 县办工业332

第二节 乡(镇)村工业334

三、县供销合作社所属工业335

二、商业局所属工业335

第三节 部门办工业335

一、粮食局所属工业335

第四节 私营工业336

五、教育局所属工业336

四、水利局所属工业336

第五节 个体手工业337

第一节 机械工业338

第二章 生产门类338

第三节 农具修造业339

第二节 建材工业339

第七节 服装鞋革业340

第六节 陶瓷工业340

第四节 木器制造业340

第五节 采矿业340

第九节 皮毛制品业341

第八节 造纸业341

第十二节 针织业342

第十一节 毛纺织业342

第十节 印刷业342

第一节 重点企业343

第三章 重点企业与名优产品343

第十三节 修理业343

第二节 名优产品345

第二节 管理体制346

第一节 管理机构346

第四章 工业管理346

二、质量管理347

一、计划管理347

第三节 经营管理347

五、劳动管理348

四、财务管理348

三、技术管理348

第五章 地区属企业349

六、民主管理349

一、驿道352

第一节 道路352

第九编交通 邮电 电力352

第一章 交通352

三、公路356

二、车马大道356

四、桥梁涵洞359

一、运输车辆361

第二节 公路运输361

二、客运363

三、货运364

四、营运单位366

一、行政管理367

第三节 交通管理367

五、搬运装卸单位367

二、公路养护368

四、养路费征收369

三、公路绿化369

六、交通监理370

五、路产路权370

二、客运管理372

一、货运管理372

第四节 运输管理372

一、邮路373

第二节 邮政373

第二章 邮政电信373

第一节 机构373

二、邮政业务374

一、电话376

第三节 电信376

三、邮件传递376

二、财务管理378

一、计划管理378

二、电报378

第四节 邮电管理378

四、质量管理379

三、物资管理379

一、柴油机、汽油机、锅驼机发电380

第一节 区域性发电380

第三章 电力380

一、35千伏小网电381

第二节 网电建设381

二、水力发电381

一、变电站382

第三节 供电设施382

二、110千伏网电382

二、供电线路383

三、设施维修384

一、管理机构及队伍385

第五节 电业管理385

第四节 电力供应385

一、供电所385

二、县城及工矿区供电385

三、农业供电385

三、三电工作386

二、调度管理386

二、商业专业公司390

一、行政机构390

第十编 商业390

第一章 商业体制390

第一节 国营商业390

一、县联社395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395

三、专业公司399

二、基层供销社399

第三节 集体商业401

二、粮、油企业机构402

一、行政机构402

第四节 物资商业402

第五节 外贸商业402

第六节 粮食商业402

第七节 私营商业403

一、农机具供应405

第一节 生产资料供应405

第二章 商品购销405

一、计划供应406

第二节 统派物资供应406

二、化肥供应406

三、农药供应406

四、塑料薄膜供应406

五、石油供应406

二、议购议销410

二、销售412

一、采购412

第三节 生活资料购销412

一、收购421

第四节 食品购销421

二、销售422

二、农副产品423

一、畜产品423

第五节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423

三、中药材427

第六节 废旧物资回收429

一、出口商品430

第七节 对外贸易430

三、扶持重点出口商品基地431

二、加工储存431

附:尚义大麻花433

一、饮食业433

第八节 饮食服务433

二、旅店业434

三、其他服务业435

第一节 粮油贸易市场436

第三章 粮油购销436

二、粮食统购437

一、公粮征收437

第二节 粮食征购437

三、农村留粮440

一、城镇粮食供应444

第三节 粮食统销444

二、农村统销445

三、奖售粮446

二、票证管理449

一、票证种类449

第四节 票证管理449

二、食油统销450

一、油料统购450

第五节 油料统购统销450

一、储藏453

第六节 粮油储运453

三、检测454

二、管理454

四、调运455

一、计划管理457

第一节 国营商业管理457

第四章 商业管理457

四、物价管理458

三、劳资管理458

二、财务管理458

二、财务管理459

一、民主管理459

第二节 供销商业管理459

三、劳动人事管理460

四、计划管理461

一、县工商行政管理机构463

第一节 管理机构463

第十一编工商管理463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463

一、市场监督管理464

第二节 市场管理464

二、工商行政管理所464

二、物资交流会市场管理465

四、查处投机倒把467

三、农贸市场管理467

一、工商企业登记468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468

第五节 商标管理469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469

二、工商企业普查469

第二节 物价演变4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470

第二章 物价管理470

第三节 物价调整473

二、工业品销售价调整475

一、农副产品价格调整475

三、食品购销价调整479

第四节 物价监督481

第三节 度量衡管理487

第二节 度量衡演变487

第三章 标准计量管理487

第一节 管理机构487

第一节 货币演变491

第一章 货币491

第十二编 金融491

一、法币492

第三节 纸币492

第二节 金属币492

一、制钱492

二、铜元492

三、银元492

四、人民币493

三、边币493

二、蒙币493

第五节 货币发行494

第四节 纪念币494

一、金银管理及收兑496

第六节 货币管理496

二、现金管理498

第七节 货币流通499

一、高利贷501

第一节 民间借贷501

第二章 信贷501

一、农业贷款502

第二节 银行贷款502

二、互助借贷502

三、商商、商农之间借贷502

二、工业贷款504

三、商业贷款505

四、固定资产贷款507

五、信托贷款508

一、财政存款509

第一节 单位存款509

第三章 银行存款509

第三节 城镇储蓄存款510

第二节 农村存款510

二、企业存款510

三、机关团体和部队存款510

第四章 银行结算512

第一节 帐户管理512

二、转帐结算513

一、现金结算513

第二节 结算513

第一节 农业拨款监督514

第五章 拨款与监督514

第二节 固定资产拨款监督515

一、机构沿革516

第一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516

第六章 信用合作社516

二、存贷业务518

三、农村金融改革519

第一节 恢复时期利率520

第七章 利率520

第二节 城市信用社520

一、机构沿革520

二、存贷业务520

三、委托代办业务520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利率523

第四节 第三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利率526

第三节 第二个五年计划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利率526

第五节 第五第六和第七个五年计划前三年利率527

第一节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533

第八章 债券发行533

第三节 国库券534

第二节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534

第一节 保险机构535

第九章 保险535

第四节 重点建设债券535

二、80年代保险业务536

一、50年代保险业务536

第二节 保险业务536

附:重大理赔案例537

一、县级机构538

第一节 机构沿革538

第十章 金融机构538

二、基层机构539

第二节 干部管理体制540

第一节 旧政权时期541

第一章 行政管理机构541

第十三编财政 税务 审计541

三、审计机构542

二、税务机构542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542

一、财政机构542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543

第二章 财政税务体制543

一、收入544

第一节 清代与民国时期财政收支544

第二节 税务管理体制544

第三章 财政收支544

二、支出547

一、收入548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财政收支548

二、支出552

二、公费医疗经费557

一、行政事业经费557

第四章 财政管理与监督557

第一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557

二、商业企业财务管理558

一、工业企业财务管理558

第二节 国营企业财务管理558

三、县供销合作社财务管理559

一、农、牧、机事业费560

第三节 农业财务管理560

四、支农资金561

三、林业事业费561

二、水利事业费561

第四节 财政监督563

五、屠宰税564

四、牲畜税564

第五章 赋税564

第一节 民国时期赋税564

一、田赋564

二、契税564

三、营业税564

十二 食盐食户捐565

十一、印花税565

六、斗捐565

七、车牌捐565

八、煤炭矿产税565

九、硝磺税565

十、牙税565

附:日伪时期税收566

十三、杂税566

一、税种演变569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税收569

二、税种税率税额570

二、个体工商业征收管理586

一、企业征收管理586

第三节 稽征管理586

五、纳税检查和登记587

四、全国统一发货票管理587

三、农村税收征收管理587

二、新中建立后税收减免588

一、旧政权税收减免588

第四节 税收减免588

第三节 社会审计592

第二节 内部审计592

第六章 审计592

第一节 国家审计592

第一节 城廓变迁595

第一章 县城建设595

第十四编城乡建设595

一、街道596

第二节 市政设施596

二、公共建筑598

三、供水、排水600

五、卫生与绿化602

四、照明602

三、公房建设和管理603

二、私房改造603

第三节 房产管理603

一、管理机构603

一、大青沟镇606

第一节 集镇建设606

四、商品房606

五、私房606

第二章 村镇建设606

一、住宅607

第二节 村落建设607

二、红土梁镇607

一、废水污染608

第一节 环境污染608

二、公共建筑608

三、村落建设规划608

第三章 环境保护608

二、废气污染609

五、污染事故610

四、农药污染610

三、噪声污染610

第一节 建筑队伍及施工611

第四章 建筑业611

第二节 环境保护611

第一节 管理沿革612

第五章 土地管理612

第二节 施工设备612

第二节 清查非农业用地613

第三节 地籍登记614

一、抗日战争时期615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615

第十五编政党群团61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尚义县地方组织615

二、解放战争时期616

三、新中国建立后617

二、党员代表大会623

一、临时代表大会623

第二节 代表大会623

第三节 党的宣传教育627

二、纪律检查工作629

一、机构沿革629

第四节 纪律检查629

第五节 统战工作632

二、土地改革633

一、减租减息、反霸斗争633

第六节 重大决策纪要633

四、镇压反革命635

三、抗美援朝635

五、整党整风636

六、三反、五反638

七、社会主义改造639

九、反右派斗争641

八、审干、肃反641

十、“大跃进”、人民公社642

十一、反右倾斗争643

十二、国民经济调整644

十三、农业学大寨645

十四、社会主义教育运动646

十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648

十六、揭批“四人帮”651

十七、平反冤假错案652

二十、体制改革653

十九、查处“四种人”653

十八、改变新划成份,为四类分子摘帽653

第二节 主要活动656

第一节 组织机构656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尚义县党部656

二、主要活动657

一、组织沿革657

第三章 群众团体657

第一节 工会组织657

三、历次代表大会658

一、青年组织659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659

二、少儿组织663

二、历次妇女代表大会664

一、组织沿革664

第三节 妇女组织664

三、主要活动666

二、工商联合会667

一、商会667

第四节 农民组织667

第五节 中苏友好协会667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667

第七节 其他群众组织667

四、文学艺术界联合会668

三、个体劳动者协会668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669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669

第十六编 政权 政协669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670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673

四、人事任免675

三、组织视察675

一、代表联系制度675

二、提案处理675

三、选举程序676

二、代表资格676

第四节 选举676

一、选举办法676

第一节 机构设置677

第二章 人民政府677

第二节 历任县长副县长682

一、发展自给型农业687

第三节 政务政绩辑要687

四、稳步发展工业689

三、不断发展林业689

二、发展质量型畜牧业689

六、认真发展教育卫生事业690

五、大力发展交通、电力690

第五节 信访693

第四节 基层政权693

第一节 机构沿革694

第三章 政治协商会议尚义县委员会694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695

第三节 协商监督697

第四节 工作组698

附:日伪尚义县公署699

三、国民党尚义县政府699

第五节 文史工作699

第四章 旧政权及参议会699

第一节 旧政权699

一、乌里雅苏台西汛699

二、尚义设治局699

第三节 参议会701

第二节 基层政权701

二、司法审判机构703

附:日伪警察机构703

第十七编公安 司法703

第一章 公安司法机构703

第一节 旧司法机构703

一、警察机构703

一、人民公安704

第二节 人民司法机构704

三、人民检察院705

二、人民法院(庭)705

一、匪患706

第二节 清剿土匪706

四、司法行政机构706

第二章 公安工作706

第一节 还乡人员登记706

二、剿匪707

第三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708

第四节 禁烟肃毒709

第五节 打击刑事犯罪710

一、户籍管理711

第六节、治安管理711

三、特种行业管理712

二、监督改造“五类分子”712

四、危险物品管理713

五、交通管理714

一、国民党时期看守监管715

第八节 看守监管715

第七节 内部保卫715

第九节 武装警察716

二、人民公安看守监管716

第十节 消防717

第一节 审判制度718

第三章 司法审判718

一、刑事审判719

第二节 案件审判719

附:案例(一)、(二)723

二、民事审判723

三、经济审判725

第一节 刑事检察726

第四章 检察监督726

第三节 申诉复查726

第三节 经济检察729

第二节 法纪检察729

第四节 监所检察730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731

第二节 公证732

第一节 律师732

第五章 司法行政732

第四节 法制宣传733

第三节 民事调解733

一、烈士及病故抚恤735

第一节 国家抚恤735

第十八编民政735

第一章 优抚735

二、残废抚恤736

第二节 定期定量补贴739

附:尚义县光荣院740

三、现金优待740

第三节 群众优待740

一、代耕优待740

二、劳动日优待740

第二节 扶持致富741

第一节 安置741

第二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741

第一节 生产救灾742

第三章 救灾救济742

二、临时救济744

一、定期定量救济744

第二节 社会救济744

三、精减退职职工救济745

第四章 扶贫746

第一节 养老747

第五章 社会福利747

第二节 五保748

第一节 结婚登记751

第六章 婚姻登记751

第三节 残疾人福利751

第三节 复婚登记752

第二节 离婚登记752

第七章 丧葬改革753

第八章 移民安置754

一、招收录用干部757

第一节 干部任用757

第十九编劳动人事757

第一章 干部管理757

一、分级管理758

第二节 干部管理758

二、大中专毕业分配758

三、军队转业干部安置758

四、目标责任制管理759

三、干部教育759

二、专业技术干部管理759

二、退休760

一、离休760

第三节 干部离休退休制度760

四、遗属抚恤762

三、伤残工资待遇762

第四节 干部福利762

一、集体福利补助762

二、假期工资待遇762

五、工作人员补贴763

一、全民所有制职工766

第二节 工人队伍766

第二章 劳动管理766

第一节 用工制度766

一、民国时期用工制度766

二、新中国建立后用工制度766

三、临时用工767

二、集体所有制职工767

第三章 工资奖金768

第一节 工资768

第三节 职业培训768

第二节 奖金772

第二节 劳动保险773

第一节 安全生产773

第四章 劳保福利773

第二节 精简安置774

第一节 失业安置774

第五章 劳动就业774

第五节 组织劳动服务775

第四节 待业安置775

第三节 知识青年安置775

一、清代777

第一节 旧军事机构777

第二十编 军事777

第一章 军事机构777

一、县武装委员会778

第二节 人民武装机构778

二、民国时期778

三、国民党时期778

附:日伪时期军事机构778

二、基层机构779

三、国民党时期780

二、民国时期780

第二章 地方武装780

第一节 旧政权地方武装780

一、清代780

附:日伪时期地方武装781

第四节 天主堂武装781

第二节 人民地方武装781

第三节 农民武装781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782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782

第三章 兵制兵役782

第一节 募兵制 征兵制782

第五节 预备役783

第四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783

第一节 组织建设784

第四章 民兵784

第二节 民兵训练785

第三节 训练基地建设786

二、精神、物质文明建设787

一、民兵代表大会787

第四节 民兵活动787

三、拉练演习788

一、抗日同盟军在尚义789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789

第五节 武器装备789

第五章 兵事和战斗记略789

四、狙击日军战790

三、收复失地790

二、日军飞机轰炸哈拉沟790

一、解放南壕堑791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791

五、严惩汉奸791

六、旗地十三村自卫战791

七、解放坝下山区791

八、缸房剿匪战791

六、黄土村狙击战792

五、化德遭遇战792

二、大青沟保卫战792

三、阎三巴梁战斗792

四、夜袭南壕堑792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驻军793

附:日伪军驻防793

第六章 驻军793

第一节 清驻军793

第二节 民国驻军793

一、文化局795

第一节 行政机构795

第二十一编 文化795

第一章 文化机构795

三、档案局796

二、广播局796

一、文化馆、站、室797

第二节 事业单位797

三、书店799

二、图书馆、室799

四、电影放映发行单位801

五、剧团802

六、文物保护管理所804

七、影剧院805

八、档案馆807

第一节 文学创作808

第二章 文学艺术808

二、近、现代诗歌创作选809

一、古诗歌创作选809

一、插花落子814

第二节 曲艺814

第三节 地方戏曲——尚义东路二人台815

二、戳古董815

一、民歌816

第四节 民间文学816

二、民谣818

一、音乐820

第五节 民间艺术820

二、舞蹈822

五、剪纸823

四、灯展823

三、社火823

三、摄影824

二、绘画824

第五节 书法 绘画 摄影824

一、书法824

二、新闻报道队伍828

一、报纸828

第三章 报纸 广播 电视828

第一节 报纸828

一、有线广播829

第二节 广播829

第四章 文物古迹830

第三节 电视830

二、无线广播830

四、狼卜地遗址831

三、新庙遗址831

第一节 古遗址831

一、明长城831

二、贲贲淖遗址831

一、大王茂沟古墓832

第二节 古墓葬832

五、大苏计村遗址832

六、乱坟滩遗址832

七、西平遗址832

八、二道沟遗址832

九、土城子古城遗址832

七、其它类833

六、瓷器类833

二、甲石河古墓833

三、下纳岭古墓833

第三节 馆藏文物833

一、化石类833

二、石器类833

三、陶器类833

四、铜器类833

五、铁器类833

二、豆腐窑胡神庙834

一、土木路奶奶庙834

第四节 碑刻834

第五节 庙宇834

八、小蒜沟大庙835

七、乌里雅苏台公子庙835

三、套里庄龙王庙835

四、西城窑奶奶庙835

五、小西沟奶奶庙835

六、乌里雅苏台老爷庙835

九、大青沟关帝庙836

第一章 教育方针与育人目标838

第二十二编 教育 科技838

第一节 幼儿教育839

第二章 基础教育839

一、私塾841

第二节 小学教育841

二、私立小学842

三、公立小学843

附:安宁街小学简介846

一、初中847

第三节 中学教育847

附:尚义第一中学简介848

二、高中848

二、课程851

一、学制851

第四节 少数民族教育851

第五节 学制与课程851

第一节 农职业中学教育856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856

三、大青沟二人台艺校857

二、南壕堑公社艺校857

第二节 艺术学校教育857

一、尚义县艺校857

二、中等师范教育858

一、初等师范教育858

第三节 师范教育858

一、中小学教育859

第一节 干部职工教育859

第四章 成人教育859

第二节 农民教育860

二、大学教育860

第一节 教法研究862

第五章 教学研究862

第二节 教具改革864

第三节 教研成果865

第一节 教师来源及构成868

第六章 教师队伍868

第三节 教师进修872

第二节 教师管理872

四、业余进修873

三、教材过关、专业合格培训873

一、短期培训873

二、假期讲习班873

一、政治待遇874

第四节 教师待遇874

五、离职进修874

二、工资福利待遇875

第一节 经费来源及使用877

第七章 教育经费877

第三节 勤工俭学879

第二节 改善办学条件879

一、工农教育委员会881

第二节 其它教育机构881

第八章 教育管理881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881

第三节 学校管理体制882

四、招生委员会882

二、进修学校882

三、教研室(会、组)882

第二节 科技队伍883

第一节 科技机构883

第九章 科技883

一、农业、水利方面884

第四节 科研成果884

第三节 科学技术普及活动884

第五节 新能源开发886

二、工业方面886

二、地震预测889

一、地震情况889

第六节 地震预测预报889

二、妇幼保健站892

一、防疫站892

第二十三编卫生 体育892

第一章 卫生医疗机构892

第一节 行政机构892

一、卫生局892

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892

第二节 事业机构892

一、县属医疗机构893

第三节 医疗机构893

三、村医疗组织895

二、乡镇卫生院895

附:个体医生、药铺、诊所896

四、其它医疗机构896

四、中西医结合研究小组897

三、中医学会897

第四节 学术团体897

一、卫生工作者协会897

二、医药卫生学会897

第二节 护理队伍898

第一节 中西医队伍898

第二章 医疗队伍898

第四节 人员进修899

第三节 职称晋升899

第一节 医疗901

第三章 中西医疗护理901

第二节 护理903

附:验方治疗903

一、一般药品管理904

第二节 药品管理904

第四章 中西药904

第一节 中西药发展904

二、麻醉、剧毒药品管理905

第一节 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906

第五章 卫生防疫906

一、一般传染病防治908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908

二、其它传染病防治909

一、地甲病防治913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913

二、地方性氟中毒防治916

三、克山病防治917

第一节 新法接生919

第六章 妇幼保健919

一、妇女病防治920

第二节 妇女保健920

一、小儿两病防治921

第三节 儿童保健921

二、妇女劳动保护921

三、妇女其它卫生保护921

第一节 食品卫生监督922

第七章 卫生监督922

二、儿童健康检查922

第三节 学校卫生监督925

第二节 劳动卫生监督925

第四节 公共卫生监督927

第一节 公共卫生928

第八章 爱国卫生运动928

第二节 学校体育929

第一节 机构沿革929

第二节 除害灭病929

第九章 体育929

二、农民职工体育930

一、传统体育活动930

第三节 群众体育930

一、篮球比赛931

第四节 竞技体育931

三、少数民族体育931

二、其它竞技比赛932

第六节 人才输送及裁判员934

第五节 场地设施934

第一节 农民生活936

第一章 居民生活936

第二十四编民情 习俗936

第二节 职工生活942

一、旧式婚姻948

第一节 婚姻948

第二章 婚姻家庭948

二、婚姻制度改革949

二、家庭职能950

一、家庭结构950

第二节 家庭950

三、家庭成员相互关系952

第三节 称谓953

一、主食955

第一节 饮食955

第三章 生活习俗955

二、副食956

一、衣服款式957

第二节 服饰957

三、饮料茶点957

四、酒类957

三、发型、冠戴958

二、鞋袜式样958

一、房屋959

第三节 居住959

四、首饰959

第四节 运行960

三、照明960

二、摆设960

第六节 分家961

第五节 娱乐961

一、汉族962

第一节 嫁娶962

第七节 体已962

第四章 礼仪习俗962

二、蒙古族965

一、汉族967

第二节 丧葬967

三、蒙古族969

二、回族969

一、生育970

第四节 生育习俗970

第三节 通常礼俗970

第五节 建房乔迁971

三、生日971

二、满月和百岁971

一、春节972

第一节 岁时节令972

第五章 岁时习俗972

三、中和节973

二、元宵节973

十、寒衣节974

九、重阳节974

四、清明节974

五、端午节974

六、七巧节974

七、中元节974

八、中秋节974

八、十一国庆节975

七、八一建军节975

十一、腊八节975

第二节 纪念日975

一、元旦975

二、三八国际妇女节975

三、五一国际劳动节975

四、五四青年节975

五、六一国际儿童节975

六、七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975

第二节 衣食住行忌976

第一节 岁时节令忌976

第三节 庙会976

第六章 各种禁忌976

第四节 怀孕 生育忌977

第三节 婚丧嫁娶忌977

第七章 劣俗978

第七节 劳动生产忌978

第五节 交往馈赠忌978

第六节 祭祀忌978

第四节 唪经979

第三节 领牲979

第一节 迷信979

第二节 算命相面979

第七节 赌博980

第六节 看风水980

第五节 巫医980

第十节 缠足981

第九节 吸毒981

第八节 娼妓981

第一节 舍己救人982

第八章 美德良风982

第二节 助人为乐983

第四节 拾金不昧984

第三节 见义勇为984

第五节 尊老爱幼985

第六节 抚养孤寡986

第八节 邻里和睦987

第七节 尊师重教987

一、鱼儿山的传说988

第一节 民间传说988

第九节 行业新风988

第九章 传说 谚语 歇后语988

三、半疙瘩山的传说989

二、鸳鸯河的传说989

四、老女庄的传说990

一、俗谚991

第二节 谚语991

五、仙棋盘的传说991

二、农谚993

第三节 歇后语995

第一节 天主教996

第十章 宗教信仰996

第二节 伊斯兰教998

二、伊斯兰教节日999

一、清真寺999

二、声母1000

一、主要特点1000

三、阿訇1000

四、伊斯兰教饮食1000

第十一章 方言1000

第一节 语音1000

三、韵母1003

四、声调1004

五、音节1005

一、词1009

第二节 特殊词句类举1009

六、音变1009

二、句1010

二、时间、节令类1011

一、自然类1011

第三节 词汇1011

四、植物类1012

三、动物类1012

五、人品、称谓类1013

六、衣食住行类1014

八、说明事理类1016

七、形容比喻类1016

第一章 人物传1019

第二十五编 人物1019

第二章 人物简介1045

第三章 烈士英名录1048

第四章 人物名表1058

第一节 出席省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表1058

第二节 获省以上园丁奖名表1061

第三节 高中级科技人员名表1063

附录1079

后记1095

1999《尚义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有祥主编;尚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9 北京:方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