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历史成长》求取 ⇩

1.1 上海的地理区位以及开埠前的经济地位1

1.1.1 上海的地理区位1

1 开埠前期上海贸易的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1843~1894)1

1.1.2 开埠以前上海的经济地位2

1.2 对外贸易的兴起以及对国内贸易的带动9

1.2.1 对外贸易的兴起和发展9

1.2.2 对外贸易带动下的国内贸易19

1.3 内外贸易推动下上海近代经济的初始化25

1.3.1 外商新型经济组织的出现以及示范效应25

1.3.2 新型商业贸易行业的兴起42

1.3.3 交易方式的变化48

1.3.4 近代工业的产生62

1.4 近代城市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城市经济功能与地位的历史性转变72

1.4.1 近代城市格局的形成72

1.4.2 城市经济功能与地位的历史性转变82

2.1.1 外国工业企业的发展86

2 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确立(1895~1937)86

2.1 近代制造业的发展及工业中心地位的形成86

2.1.2 本国私人资本工业的发展94

2.1.3 工业中心地位的形成及其原因107

2.2 贸易的发展以及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112

2.2.1 三大贸易市场的扩大112

2.2.2 近代贸易机制的确立128

2.2.3 贸易环境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139

2.3 金融业的发展以及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148

2.3.1 三大金融势力的并存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演变148

2.3.2 金融市场的发育185

2.3.3 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最终确立195

2.4 上海城市经济功能的多元化以及经济中心地位的最终确立202

2.4.1 城市经济功能的多元化202

2.4.2 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206

3.1.1 战争初期上海经济的重创213

3.1 抗日战争期间上海经济的变迁213

3 经济环境的变迁以及城市经济功能、地位的起落(1937~1949)213

3.1.2 “孤岛”中的上海经济220

3.1.3 沦陷环境下上海城市经济功能与地位之嬗变234

3.2 战后经济重振的幻灭257

3.2.1 好景不长的“经济重振”257

3.2.2 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影响276

3.2.3 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290

3.2.4 上海经济向何处去295

4 上海经济功能、地位之再造(1949~1956)299

4.1 恢复时期上海经济的复苏与重振299

4.1.1 旧有的经济格局与新生社会的矛盾299

4.1.2 国家对经济局势的控制以及新国有经济的形成307

4.2 社会主义改造下上海经济功能与地位的再造319

4.2.1 社会主义改造与企业制度的根本转变319

4.2.2 上海经济功能、地位的历史性转折338

5.1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351

5 “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辉煌(1957~1978)351

5.2 “老工业基地”地位的形成356

5.2.1 “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针的确立356

5.2.2 计划经济下老工业基地的产业重构360

5.3 第三产业的滞后及城市经济功能的中落371

5.3.1 城市第三产业的滞后371

5.3.2 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及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379

5.4.1 上海对全国的经济建设输出386

5.4 全国一盘棋中的上海经济386

5.4.2 上海工业产品对全国各地的输出390

5.4.3 各地对上海的资源调拨395

5.4.4 上海对国家的财政贡献及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398

5.5 历史的辉煌与辉煌下的潜在危机403

5.5.1 历史的辉煌403

5.5.2 辉煌下的潜在危机407

简短的结语414

主要参考文献422

1999《经济历史成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忠民编著 1999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