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经济学说简明教程》求取 ⇩

上篇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4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4

第一节 市场、供求和价格决定4

市场和市场机制4

需求与供给6

供求弹性8

供求的均衡与价格的决定12

蛛网理论13

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15

影子价格16

第二节 消费者行为和市场需求决定16

边际效用分析17

无差异曲线分析18

第三节 生产者行为和市场供给决定20

成本——收益分析21

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组合24

第四节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分配30

边际生产力决定生产要素价格31

生产要素的供求决定生产要素价格32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33

第五节 垄断与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与产量决定35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35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39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42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45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48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48

国民收入的概念48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50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和均衡53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53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54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55

国民收入的均衡56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59

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59

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63

国民收入的变动64

国民收入的调节64

注入和漏出的乘数作用65

传统的充分就业均衡论69

第四节 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69

凯恩斯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理论71

第五节 国民收入决定的进一步分析73

收入—支出分析(IS—LM分析)73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AS—AD分析)78

第六节 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83

国家干预主义84

新经济自由主义85

第三章 凯恩斯主义(一)凯恩斯经济学说91

下篇 当代西方经济学说91

第一节 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产生92

凯恩斯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92

凯恩斯的生平与著作93

“凯恩斯革命”95

第二节 就业理论97

充分就业的特定含义97

有效需求原理99

小于充分就业均衡101

三大基本心理规律102

乘数原理108

第三节 物价理论111

对传统物价理论的变革111

对货币数量论的修补和重新表述113

“半通货膨胀”和“真正通货膨胀”115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118

第四节 经济周期理论118

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120

第五节 凯恩斯的政策思想121

政策思想的出发点121

赤字财政政策122

适度通货膨胀政策124

扩大商品输出保持贸易顺差125

第四章 凯恩斯主义(二)127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127

第一节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形成和特点127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形成127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130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特点131

第二节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134

“混合经济”论134

现代收入决定论136

经济周期理论138

经济增长理论142

通货膨胀和滞胀理论143

第三节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政策主张146

对凯恩斯经济政策的补充和发展146

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贷币政策147

多种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157

新动向新处方163

第五章 凯恩斯主义(三)新剑桥经济学167

第一节 新剑桥经济学的形成和特点167

新剑桥经济学的形成167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169

新剑桥经济学的理论渊源170

新剑桥经济学的特点170

第二节 新剑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176

新剑桥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176

收入分配理论177

滞胀理论180

第三节 新剑桥经济学的政策主张183

收入分配政策184

投资的社会管制政策184

第六章 新自由主义 西德新自由主义187

第一节 西德新自由主义的产生188

西德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88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189

欧根的研究方法190

第二节 西德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191

经济理想典型理论191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194

经济人道主义理论196

第三节 西德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199

生产资料所有制政策199

劳资共同决策制度199

福利国家政策200

财政金融政策201

第七章 新自由主义(二)现代货币主义204

第一节 现代货币主义的产生204

现代货币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04

弗里德曼的生平和主要著作205

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渊源206

第二节 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211

现代货币数量论211

货币传递机制理论216

经济自由理论218

通货膨胀和滞胀理论218

“自然失业率”理论221

第三节 现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223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控制指标223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224

“收入指数化”方案224

浮动汇率政策225

第一节 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的产生229

理性预期理论的产生与兴起229

第八章 新自由主义(三)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229

主要代表231

人物及其著作231

第二节 理性预期理论主要内容234

理性预期理论的三个假说234

理性预期与宏观价格理论238

理性预期与产量水平的决定242

理性预期与就业水平的决定242

第三节 理性预期的经济政策思想244

两个出发点245

稳定货币增长率规则247

能动的经济政策247

第一节 供给经济学的产生251

供给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51

第九章 新自由主义(四)供给经济学251

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253

第二节 供给经济学的基本内容255

复活萨伊定律 强调供给第一255

反对国家干预 提倡经济自由258

重视微观分析 主张经济刺激260

反对高福利 注重高效率264

第三节 供给经济学的政策主张266

大幅度减税266

削减政府开支实现预算平衡268

减少政府规章条例,实行企业自由经营268

稳定货币供给恢复金本位制269

供给经济学和里根的经济实验270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的形成和特点275

新制度主义的形成275

第十章 新制度主义275

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279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282

第二节 加尔布雷思的“两个系统”理论283

现代资本主义的“二元结构”283

“计划系统”284

“市场系统”288

“计划系统”与“市场系统”的关系289

第三节 加尔布雷思的“结构改革论”293

“新社会主义”293

“信念的解放”296

第十一章 熊彼特“创新”理论299

第一节 “创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99

熊彼特的生平和主要著作299

“创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00

熊彼特的分析方法302

第二节 “创新”与经济发展理论304

循环流转304

“创新”、创新者和企业家305

资本主义及其本质305

第三节 “创新”与经济周期理论308

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308

经济周期的阶段308

经济周期的波长310

第四节 “创新”与自动进入“社会主义”的过渡理论312

资本主义不能活下去312

自动进入社会主义313

第五节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316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317

“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319

理性预期理论的历史渊源321

第十二章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322

第一节 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形成和发展322

罗斯托的生平和主要著作322

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形成323

罗斯托的分析方法325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第一次“突变”329

传统社会:第一阶段329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30

“起飞”阶段:第一次“突变”331

“起飞阶段”的政策333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第二次“突变”334

向成熟推进阶段335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336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第二次“突变”337

追求生活质量 阶段的政策340

第十三章 增长经济学343

第一节 增长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343

增长经济学的产生343

增长经济学的发展345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346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346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353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356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362

全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362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365

第四节 经济增长有限论370

零经济增长论372

反经济增长论375

第十四章 发展经济学376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376

发展中国家及其特征376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377

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流派378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380

第二节 资本形成理论38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382

“大推进”理论383

“人力资本”理论384

“刘易斯-库兹涅茨模式”和“两缺口模式385

第三节 工业化理论387

工业化的含义387

工业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88

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式390

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地位390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392

第四节 计划化理论395

计划化的必要性395

计划化的主要内容396

计划化的方法397

计划与市场关的系398

第五节 发展战略理论398

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的战略399

内向型和外向型发展战略401

第十五章 新福利经济学405

第一节 新福利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405

新福利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学说渊源405

新福利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408

第二节 新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理论410

边际效用序数论410

最优化条件论412

补偿原则论413

社会福利函数论416

相对福利论418

“效率”交替论419

国民福利的“平等”和尺度和指标422

第三节 福利国家论425

学说渊源和发展演化425

福利国家论的主要内容427

本书译名英汉文对照表433

1986《当代西方经济学说简明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贤忠等编写 1986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