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入门》
作者 | 廖定文编 编者 |
---|---|
出版 |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52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15·108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5992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语法是什么1
第二节 语法的重要性5
第三节 语法单位和语法结构7
一语法单位7
(一)语素8
(二)词11
(三)短语12
(四)句子15
(五)句群18
二语法结构18
(一)语法结构是什么18
(二)结构层次19
(三)结构关系20
第二章 词23
第一节 词的构成23
一复合法23
(一)主谓式24
(二)动宾式24
(三)补充式24
(四)偏正式25
(五)并列式25
二附加法26
(一)虚语素+实语素27
(二)实语素+虚语素27
三重叠法28
(五)实语素+虚语素+实语素28
(四)实语素+多重虚语素28
(三)虚语素+实语素+虚语素28
第二节 词的分类29
一为什么要划分词类29
(一)划分词类的科学意义29
(二)划分词类的实用意义29
二划分汉语词类的依据30
(一)形态31
(二)组合能力32
(三)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33
三现代汉语词类概况34
(一)名词35
(三)形容词37
(二)动词37
(四)数词38
(五)量词38
(六)代词38
(七)副词39
(八)介词39
(九)连词40
(十)助词40
(十一)叹词41
(十二)拟声词41
第三节 各类实词的特点和用法41
一名词42
(一)名词的特点42
(二)名词的用法44
二动词46
(一)动词的特点46
(二)动词的用法50
(三)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判断词的特点和用法50
三形容词54
(一)形容词的特点54
(二)形容词的用法58
(三)形容词跟动词、名词的区别58
四数词59
(一)数词的类别59
(二)数词的特点和用法62
(一)量词的类别63
五量词63
(二)量词的特点和用法65
六代词66
(一)代词的特点66
(二)代词的用法67
第四节 各类虚词的特点和用法68
一副词68
(一)副词的特点69
(二)副词的用法71
二介词74
(一)介词的特点74
(二)介词的用法75
(三)介词跟动词的区别75
(二)连词的用法76
(一)连词的特点76
三连词76
(三)“和”、“跟”、“同”、“与”、“由于”用法辨析78
四助词81
(一)助词的特点81
(二)助词的用法81
五叹词92
(一)叹词的特点92
(二)叹词的用法92
六拟声词的特点和用法94
词类简表95
一名词短语的构成104
(一)名+名104
第一节 名词短语104
第三章 短语104
(二)定+名105
(三)名词+方位词107
(四)“的”字短语108
二名词短语的用途111
第二节 动词短语112
一动词短语的构成112
(一)动+动112
(二)动+宾113
(三)动+补113
(四)状+动114
(五)(状+)动(+补)(+宾)115
(六)能愿动词+(状+)动(+宾)(+补)115
二动词短语的用途116
一形容词短语的构成117
第三节 形容词短语117
(一)状+形118
(二)形+补118
(三)形+形119
(四)状+形+补119
二形容词短语的用途119
第四节 主谓短语、介宾短语120
一主谓短语120
(一)主谓短语的构成120
(二)主谓短语的用途121
(一)介宾短语的构成122
(二)介宾短语的用途122
二介宾短语122
第五节 复指短语、固定短语123
一复指短语123
(一)复指短语的构成123
(二)复指短语的用途124
二固定短语124
(一)对称短语124
(二)四字熟语125
第四章 单句128
第一节 单句的成分128
一主语、谓语129
(一)主语129
(二)谓语135
二宾语、补语136
(一)宾语137
(二)补语141
(三)宾语和补语的辨别146
三定语、状语147
(一)定语147
(二)状语153
四附属成分164
(一)独立成分——插入语165
(二)评论性状语168
(三)关联性状语169
(四)解释性状语171
(一)句型174
二主谓句174
(二)句类174
一句型概述174
第二节 单句的句型174
(一)名词谓语句175
(二)动词谓语句176
(三)形容词谓语句180
(四)主谓谓语句180
三非主谓句182
(一)名词非主谓句182
(二)动词非主谓句183
(三)形容词非主谓句183
(四)叹词非主谓句183
四特殊句式184
(一)“把”字句185
(二)“被”字句187
(三)连动句189
(四)兼语句190
五句子的功能类别194
(一)陈述句194
(二)疑问句197
(三)祈使句200
(四)感叹句200
第三节 省略、并合、复指201
一单纯省略201
(一)什么是单纯省略201
(二)省略的类型202
二省略兼并合204
(一)省宾合动204
(三)省主合谓205
(二)省动合宾205
三不相连的复指206
(一)称代复指206
(二)总分复指208
第四节 怎样分析单句209
一分析单句的要求和重点209
(一)分析单句的要求209
(二)分析单句的重点211
二分析单句的原则和步骤212
(一)分析单句的原则212
(二)分析单句的步骤214
三分析单句的方法和符号216
(一)符号法216
(二)框式图解法218
第一节 什么是复句220
第五章 复句220
第二节 分句之间的关系222
一 并列关系223
二承接关系223
三递进关系224
四选择关系225
五转折关系226
六假设关系227
七条件关系229
八因果关系231
九目的关系233
一多重复句235
(一)什么是多重复句235
第三节 多重复句和紧缩句235
(二)怎样分析多重复句236
二紧缩句242
第六章 句群245
第一节 句群的性质245
一构成的连贯性246
(一)语意的连贯性246
(二)语法的连贯性246
(三)语气、语调的连贯性248
二功能的独立性248
第二节 句群与复句和自然段249
一句群与复句的转换249
二 句群与自然段的区别250
后记252
1987《现代汉语语法入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廖定文编 1987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现代汉语语法
- 1981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汉语入门
- 1966
-
- 现代汉语语法
- 1984 北京:外文出版社
-
- 现代汉语语法
- 1958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古汉语入门
- 1984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汉语入门
- 1994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 德语2000 现代口语入门
- 1984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现代语言学入门
- 1990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 现代汉语语法
- 1982 求实出版社
-
- 现代汉语语法
- 1978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现代汉语语法
- 1960 安徽合肥师范学院
-
- 现代汉语语法
- 1973 沈阳第三教师学校
-
- 现代汉语语法
- 1973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现代汉语语法
- 1976 西南师范学院;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汉语》编写组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