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伦理》求取 ⇩

目录1

序言1

前言1

绪论 当代大学生与传统文化1

第一节 东方的世纪与东方的文明1

第二节 经济战略与文化战略4

第三节 传统道德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9

第四节 新加坡当代青年与中国同辈15

第五节 九十年代大学生文化热点转移24

第六节 中华伦理与儒家伦理27

第一章 儒家伦理31

第一节 儒家与儒学31

一 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31

二 孔门弟子32

三 儒家的继承者35

四 后世儒家36

五 儒家的经典39

第二节 儒家道德伦理思想45

一 儒家的人格45

二 儒家的道德思想47

三 儒家的伦理思想49

第三节 儒家思想与中华民族56

一 中华民族的凝聚56

二 中华民族的尊严57

三 中华民族的宽阔胸怀57

四 中华民族的务实传统59

五 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60

第二章 明德论64

第一节 道为德之原 德为道之行65

一 率性之谓道65

三 达道与达德66

二 大学之道66

第二节 仁德68

一 从人性中悟仁69

二 从修身中求仁70

三 从与人交往中达仁75

第三节 智德78

一 好学近乎智78

二 达智须有六知79

第四节 勇德84

一 勇以义为重84

二 勇与智相行84

第五节 修道行德以成君子85

一 人生目标86

二 品德操守86

三 处世态度86

五 君子的“三戒”、“三变”、“三乐”87

四 胸怀气度87

第三章 求知论90

第一节 博学93

一 学习自然94

二 研读经书95

三 求教师友95

第二节 审问96

一 不知而问96

二 存疑而问97

三 不耻下问97

第三节 慎思98

一 学思并重98

二 慎思99

第四节 明辩99

一 知者不惑100

一 知行合一、重在力行101

二 明辩不唯书101

第五节 笃行101

二 耻其言过其行102

第四章 处世论106

第一节 中庸之道106

一 慎选执中持平的支点107

二 妥用通权达变的时机108

第二节 人我之间109

一 人我之间界限的划分109

二 人我之间相处的原则112

三 人我之间交往的德行践履113

第三节 义利之辨120

一 德义,利之本也121

二 义然后取122

三 安贫乐道123

二 透彻的生命观125

第四节 生死选择125

一 现实的生命观125

三 生命的价值评判126

第五章 治国论130

第一节 以德修身131

一 国者人之积131

二 为君与修身132

三 敬德与保民133

四 为官与修身135

第二节 以德齐家136

一 国之本在家137

二 家和万事兴137

第三节 以德治国141

一 治国九经141

二 以德化民142

三 为政以德143

四 德法两治,德治为本144

第四节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145

第六章 道家哲理149

第一节 道家与道教149

一 道家始祖——黄帝149

二 道家奠基人——老子150

三 相对论大师——庄子151

四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151

五 道家的经典152

第二节 道家哲理162

一 自然哲理162

二 社会哲理165

三 辩证思维168

一 尊道贵德171

第三节 道家的人生哲理171

二 道德本末175

三 辩证的人生177

四 为道日损,相反相成180

第七章 佛家心理185

第一节 佛教综述185

一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185

二 佛教的创立与流传186

三 佛教的真谛190

第二节 佛家心理学——禅宗194

一 弘扬心法、教外别传194

二 参禅定慧、体悟人生199

三 顿悟渐修、明心见性207

第三节 佛教在中国210

一 佛教的传入210

二 佛教与中国文化213

1994《中华伦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殿卿等主编 1994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