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航空摄影测量学 下》
作者 | 黄世德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测绘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8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39·新61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4945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十一章 解析摄影测量基础1
§11-1 像点坐标和像点坐标的量测1
一、立体坐标量测仪2
二、HCZ-1S型立体坐标量测仪3
三、精密的立体坐标量测仪3
四、单像坐标量测仪5
一、角锥体法7
§11-2 单像的空间后方交会7
五、立体转点仪7
二、用共线条件的光线束法16
三、空间后方交会的精度22
§11-3 像对的相对定向元素关系式24
一、连续像对的相对定向关系式24
二、单独像对的相对定向关系式28
三、相对定向元素的解算28
§11-4 相对定向的精度分析30
一、用六个定向点解求相对定向元素的精度分析30
二、九点定向测求相对定向元素的精度32
§11-5 模型的绝对定向33
一、地面测量坐标与地面摄测坐标的变换式33
二、绝对定向的基本公式34
三、绝对定向元素的平差计算35
§11-6 模型绝对定向的精度38
一、高程量测误差的影响38
二、平面坐标量测误差的影响39
§11-7 测图工序中仪器安置元素的计算40
一、全能法测图40
二、分工法测图仪器的安置值和其它数据41
三、纠正仪上纠正元素42
第十二章 航带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43
§12-1 连续法相对定向建立单个立体模型44
§12-2 建立自由航带网44
一、模型连接44
二、摄影测量坐标的计算46
§12-3 航带网的绝对定向46
一、三维坐标的相似变换47
二、航带网非线性变形改正47
§12-4 航带法区域网的建立53
§12-5 航带法区域网平差55
一、建立误差方程式55
二、法方程式57
三、法方程式的解算59
第十三章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61
§13-1 建立模型61
§13-2 建立误差方程62
§13-3 平面与高程分求64
一、平面部分65
二、高程部分66
三、平高迭代的解算过程66
四、改化法方程式及其运算67
五、模型编号顺序与改化法方程式的关系72
§13-4 平高连解74
§13-5 带状法方程的循环分块解法75
第十四章 光线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78
§14-1 概述78
三、交替地进行空间后方交会与前方交会建立航带模型79
二、利用航带法加密的成果79
一、利用旧地图79
§14-2 确定像片外方位元素和地面点坐标的近似值79
§14-3 误差方程与法方程80
§14-4 两类未知数交替趋近法86
第十五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补充88
§15-1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构网的其它方法88
一、光线束角锥体法的构网原理88
二、利用共面条件的构网法90
一、理论精度的公式92
§15-2 区域网加密的精度92
二、理论精度估算实例93
§15-3 自检校法区域网平差98
§15-4 关于粗差的理论101
一、粗差的分类101
二、几种粗差理论的方法101
三、关于改正数V的理论102
第十六章 解析测图仪和机助测图105
§16-1 概述105
§16-2 解析测图仪的硬件108
一、立体坐标量测仪108
二、接口设备109
§16-3 解析测图仪的软件112
一、输入、输出和控制方案112
三、计算机112
二、计算方法113
三、计算机操作系统与摄影测量软件123
§16-4 数控绘图桌与图形叠加监视器125
一、数控绘图的概述125
二、绘图的软件系统127
三、图形影象叠加监视器128
一、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检验129
§16-5 解析测图仪的检验129
二、光学系统质量检验131
§16-6 几种解析测图仪简况131
一、Planicomp C-100(联邦德国)131
二、US-2(美国)136
三、AP/C4(意大利)139
四、Traster型(法国)140
五、DSR1型(瑞士Kern厂)141
六、BC2型(瑞士WILD厂)142
一、机助测图的功能148
§16-7 计算机辅助测图148
二、绘图功能的实现149
三、模拟测图仪加机助测图系统151
第十七章 数字地形模型153
§17-1 概述153
§17-2 数据的获取、预处理和存贮154
§17-3 摄影测量内插157
一、局部函数内插法158
二、移动拟合法161
三、最小二乘法内插162
四、同时分块多项式内插(有限元法)166
§17-4 等高线的自动绘制167
一、内插格网边上的等高线点与排列167
二、等高线点的插补170
第十八章 立体测图的自动化172
§18-1 自动化测图系统的基本原理173
§18-2 扫描系统及其有关问题175
一、扫描系统175
三、扫描图形的改正177
二、核线扫描177
§18-3 影象相关的基本理论179
一、探求影象相关的几种数学方法179
二、相关函数的频谱分析182
三、相关系数与线性拟合183
§18-4 相关的方法184
一、电子相关184
二、数字相关186
三、光学相关190
一、自动解析测图仪AS-11-C型192
§18-5 自动化解析测图仪192
二、AS-11B-X高程数据采集系统194
三、GPMⅣ型自动测图仪195
附篇 地面摄影测量199
§1 概述199
§2 地面摄影测量的基本公式200
一、像点的像空间坐标与摄影测量坐标关系式200
二、摄影测量坐标系中像点与物点的坐标关系式201
三、摄影测量坐标与地面坐标的关系式205
二、其它类型的地面摄影机206
§3 地面摄影测量的外业仪器和装备206
一、摄影经纬仪DJS19/1318-1型介绍206
§4 地面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209
一、踏勘及控制测量210
二、摄影站的布设210
三、检查点的布设212
§5 地面摄影测量的内业工作213
一、仪器结构213
五、摄影及摄影处理213
四、外业的观测工作213
二、1318型地面立体测图仪的作业方法215
§6 地面摄影测量的误差来源、影响及其改正216
一、像点坐标误差及基线误差对摄测坐标的影响216
二、内方位元素误差对像点坐标和左右视差的影响217
三、内方位元素必须的测定精度219
四、外方位角元素误差对像点坐标和左右视差的影响219
五、外方位角元素必须的测定精度220
六、外方位元素误差引起的点位变化规律222
七、地面立体测图仪上消除外方位元素误差的作业步骤226
1987《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航空摄影测量学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世德主编 1987 北京:测绘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非地形摄影测量
- 1987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航空摄影测量学 下 中等科讲义
- 1957
-
- 航空摄影测量学 下 航内中等科用
- 1981
-
- 航空摄影测量学 上 航内中等科用
- 1981
-
- 航空摄影测量学 上
- 1957
-
- 航空摄影测量学
- 1981.08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工程测量学
- 1984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光学测量
-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航空摄影测量学
- 1949 商务印书馆
-
- 航空摄影测量学 上
- 1986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非地形摄影测量
- 1985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航空摄影地形测量学
- 1983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航空摄影测量学
- 1983 北京:测绘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