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基础》求取 ⇩

第一章 语法概述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体系1

1.1 语法1

目录序 张志公1

1.2 词法和句法2

1.3 语法体系6

第二节 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8

1.4 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8

1.5 汉语的语法手段9

1.6 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的关系11

第三节 语法和逻辑12

1.7 逻辑12

1.9 语法同逻辑密切相关14

1.10 修辞16

1.11 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16

1.8 语法不是逻辑16

第四节 语法和修辞16

1.12 语法和修辞的关系19

第五节 语法单位21

1.13 词21

1.14 词素22

1.15 单纯词和合成词23

1.16 词组24

1.17 固定词组26

1.18 简称27

1.19 句子28

1.24 词类29

1.20 词素、词、词组、句子之间的关系31

第六节 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32

1.21 结构层次32

1.22 结构关系34

1.23 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分析37

第七节 词的语法分类39

1.25 个别的选择和类别的选择41

1.26 划分词类的原则42

1.28 一词多类47

1.27 划分词类的标准47

1.29 实词和虚词49

1.30 六类实词51

1.31 五类虚词53

第八节 句子的构成54

1.32 句子成分54

1.33 完全句、简略句、无主句、独词句58

1.34 单句和复句60

第二章 词法第一节 名词65

2.1 名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65

2.2 名词的构成68

2.3 名词的用途70

2.4 附:方位词72

第二节 动词74

2.5 动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74

2.6 动词的构成75

2.7 动词的变化77

2.8 动词的用途79

2.9 附类1:能愿动词81

2.10 附类2:趋向动词83

2.11 附类3:判断词87

第三节 形容词89

2.12 形容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89

2.13 形容词的构成91

2.14 形容词的变化92

2.15 形容词的用途94

第四节 数词和量词97

2.16 数词97

2.17 量词98

2.18 数量词100

第五节 代词101

2.19 人称代词的语法特点和用途101

2.20 疑问代词的语法特点和用 途104

2.21 指示代词的语法特点和用途107

第六节 副词110

2.22 副词的语法特点和用途110

2.23 副词的意义115

第七节 介词129

2.24 介词的语法特点和用途129

2.25介词结构132

2.26 介词的意义134

2.27几个介词的用法143

第八节 连词150

2.28 连词的语法特点150

2.29 连词的作用151

2.30 几个连词的用法156

第九节 助词163

2.31 助词的语法特点和用途163

2.32三类助词165

2.33 几个助词的用法172

第十节 叹词179

2.34 叹词的语法特点和用途179

2.35 叹词的写法181

第三章 句法第一节 主语和谓语183

3.1 主语和谓语的定义183

3.2 什么样的词、词组以及其他语言结构能够充当主语184

3.3 什么样的词、词组以及其他语言结构能够充当谓语188

3.4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意念关系195

第二节 宾语和补语200

3.5 宾语和补语的定义200

3.6什么样的词、词组或者其他语言结构能充当宾语201

3.7 一个动词能够带几个宾语203

3.8宾语的位置206

3.9 宾语同动词的意念关系209

3.10 什么样的词、词组或者其他语言结构能够充当补语211

3.11 在什么情况下补语要加结构助词“得”215

3.12补语的位置217

3.13 补语同中心词之间的意念关系219

第三节 定语和状语223

3.14 定语和状语的定义223

3.15什么样的词、词组或者其他语言结构能够充当定语224

3.16 在什么情况下定语要加 结构助词“的”227

3.17定语同中心语的意念关系234

3.18 什么样的词、词组或者其他语言结构能充当状语240

3.19在什么情况下要加结构助词“地”246

3.20 状语的位置251

3.21 状语同中心语的意念关系254

第四节 复指成分——同位语256

3.22 同位语和本位语256

3.23什么词语能够构成同位语和本位语258

3.24 同位语在句子里能充当什么成分262

3.25 句首同位语264

第五节 独立成分——插入语270

3.26 什么是插入语270

3.27 插入语表示的意义273

3.28 成分复杂化的三种手段278

第六节 句子成分的复杂化278

3.29 并列成分复杂化的方式279

3.30 多项联合词组对外的搭配关系281

3.31 多项联合词组同连词“和”285

3.32 多项的修饰成分同中心词的三种关系287

3.33 单一的关系和交错的关系289

3.34 修饰成分的次序293

3.35 谓语复杂化的方式298

3.36 连动式300

3.37 兼语式304

3.38 特殊的复杂谓语307

3.39 多项的复杂谓语309

3.40 复杂谓语的辨认310

第七节 句子的分类315

3.41 主谓句和省略句315

3.42 无主句318

3.43 独词句321

3.44 复句的构成323

3.45 陈述句325

3.46 疑问句329

3.47 祈使句337

3.48 感叹句338

第八节 复句339

3.49 并列关系(A,B,C )339

3.50 选择关系(或者A,或者B)341

3.51 递进关系(不但A,而且B)343

3.52 转折关系(A,但是B)345

3.53 让步关系(虽然A,但是B)346

3.54 假设关系(如果A,就B)348

3.55 条件关系(只有A,才B;无论A,也B)351

3.56 纵予关系(即使A,也B)355

3.57 因果关系(因为A,所以B)357

3.58 推论关系(既然A,就B)360

3.59 取舍关系(与其A,不如B;宁可A,也不B)361

3.60 多重复句362

3.61 紧缩复句364

4.1 句子的分析365

第四章 语法的分析和运用第一节 两种析句方法365

4.2 层次分析法366

4.3 成分分析法371

4.4 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373

第二节 单句的分析380

4.5 标示法和图解法380

4.6 图解法的基本规则382

4.7 单句分析示例392

附:单句分析的练习405

第三节 复句的分析409

4.8 复句的意念关系和结构层次409

4.9 复句分析示例411

附:复句分析的练习423

第四节 句子的正与误426

4.10 语言的使用426

4.11 句意和词义429

4.12 怎样造句432

附:句子运用的练习(一)435

第五节 句子的结构必须完整436

4.13 什么样的句子结构才算完整436

4.14 使句子结构“致残”的几种常见的情况437

第六节 结构的层次必须清楚443

4.15 层次不清会引起误解443

4.16 层次不清会引起歧义445

第七节 成分的搭配必须得当449

4.17 句子成分的搭配449

4.18 主谓搭配不当450

4.19 动宾搭配不当452

4.20 偏正搭配不当454

4.21 “的、地、得”的分写问题460

第八节 虚词的使用必须准确463

4.22 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463

4.23 一般虚词的误用464

4.24 关联词语的误用468

附:句子运用的练习(二)470

后记473

1983《汉语语法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吕冀平著 1983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