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文集 第3卷 中国古文法》求取 ⇩

目录3

中国古文法(本书只写到第二章)3

3

导言 文法学概论5

卷上 已固定之文法15

第一章 总略15

第二章 词之分类23

第三章 析句与造句………………………………………第四章 词之用法…………………………………………第五章 影响变性之定律…………………………………第六章 省略法……………………………………………第七章 文法与习惯………………………………………卷下 文法89

二 西洋文法与中国文法93

三 中国文字与中国文法100

四 死文法与活文法106

五 古文法与今文法110

六 本性准性与变性121

七 中国的文法成分131

八 词的次序138

九 事物关系的表现143

十 结语152

汉语语法纲要155

导言155

第一章 语音159

第二章 文字165

第三章 字,词,仂语,构词法171

第四章 主从仂语,“的”字;等立仂语,“和”字,“且”字等179

第五章 词类和词品188

第六章 替代法197

第七章 称数法211

第八章 句子,语气222

第九章 叙述句,“了”和“着”234

第十章 “把”和“被”245

第十一章 描写句,“得”字255

第十二章 判断句,“是”字262

第十三章 包孕谓语,包孕句,递系句271

第十四章 复合句,联结成分,紧缩式281

第十五章 语言的变态——省略,复说和倒装293

第十六章 语言的着色——拟声法和绘景法305

词类315

一 划分词类的作用315

二 划分词类的标准319

(一)词的意义320

(二)词的语法特点322

(三)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的关系325

(四)词汇·语法范畴327

三 划分词类的具体问题329

(一)交错现象329

(二)兼类现象333

(三)转类问题335

(四)个别词的归类问题340

(五)例外问题342

四 词类和句法的关系344

(一)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关系344

(二)词类和句子结构的关系349

虚词的用法355

什么是虚词和怎样用虚词355

“因为”“所以”358

“因此”361

“不但……而且”363

“既然”“既”365

“于是”367

“那末(那么)”369

“至于”371

“甚至”373

“无论”374

“可是”“但”“但是”376

“却”378

“然而”380

“不过”382

“其实”384

“对于”385

“关于”388

一 “儿”和“子”393

有关人物和行为的虚词393

(一)“儿”字394

(二)“子”字399

(三)“儿”和“子”405

二 范围和数量407

(一)范围407

(二)数量413

三 单位的名称419

(一)人物的单位419

(二)行为的单位436

(一)“能”字442

四 能、可、会、得442

(二)“可”字444

(三)“会”字446

(四)“得”字448

五 让、叫、被、给、挨、受454

(一)“让”字454

(二)“叫”字456

(三)“被”字458

(四)“给”字459

(五)“挨”字462

(六)“受”字463

(一)“把”字465

六 把、拿、用465

(二)“拿”字470

(三)“用”字472

七 了、着、起来、下去475

(一)“了”字475

(二)“着”字480

(三)“起来”484

(四)“下去”486

字的写法、读音和意义491

新版序491

序例493

(一)正字和俗字(1)495

一 字形495

(二)异体字(4)498

(三)合流字(7)502

(四)分化字(10)504

(五)译名(13)508

(六)别字(14)509

(七)错字(17)512

(八)意义各别(17)513

二 字音515

(一)一字数音(19)515

(二)误读的问题(27)522

(一)北京的语汇(30)525

三 字义525

(二)方言的语汇(39)535

四 同义词、新名词、简称539

(一)同义词(43)539

(二)新名词(47)544

(三)简称(51)548

五 古语的沿用550

(一)文言虚字(53)550

(二)文言的语汇(61)559

(三)过时的口语(62)560

(四)复活的文言(63)561

565

汉语讲话565

新版自序567

第一章 绪论569

第一节 汉语的特性569

第二节 汉语的亲属及其方言分类575

第二章 语音582

第一节 汉语与四呼582

第二节 汉语与四声587

第三节 各地语音的异同591

第四节 古今语音的演变597

第一节 词在句中的位置603

第三章 语法603

第二节 词是怎样构成的610

第三节 各地语法的异同616

第四节 古今语法的演变620

第四章 词汇627

第一节 词汇与语音的关系627

第二节 词汇与意义的参差631

第三节 各地词汇的异同636

第四节 古今词汇的演变642

第五章 文字647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647

第二节 形声字的评价651

汉语浅谈659

引言659

一 汉语的特点661

1.语音的特点661

2.词汇的特点664

3.语法的特点666

二 汉语的发展671

1.语音的发展671

2.词汇的发展679

3.语法的发展683

三 汉语的方言685

1.方言的语音686

2.方言的词汇692

3.方言的语法695

结语699

谈谈汉语规范化703

一 什么是汉语703

二 什么是规范化704

三 为什么要规范化706

四 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708

(一)什么是普通话708

(二)为什么要选择北京语音做普通话的标准音709

(三)学会普通话有什么好处712

五 怎样推广普通话715

(一)学校里怎样推广普通话715

(二)军队里怎样推广普通话717

(三)工厂里怎样推广普通话718

(四)农村里怎样推广普通话720

(五)机关里怎样推广普通话722

(六)是不是不许再说自己的家乡话723

六 大家学会了普通话以后,还要不要规范化724

七 汉语规范化以后,我们的文字就要改成一种容易写、容易认的文字726

名词术语索引733

1985《王力文集 第3卷 中国古文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力著 1985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