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墓地》求取 ⇩

目录1

序言1

插图目录4

图一 侯马地理环境示意图4

第一节 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4

第一章 前言4

图二 墓地位置示意图5

第二节 墓地及附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经过5

图三 上马村古代遗址分布示意图8

第二章 墓葬9

第一节 墓地概况9

图四 墓地分区示意图10

图五 Ⅰ区墓葬分布图11

图六 Ⅱ区墓葬分布图12

图七 Ⅲ区墓葬分布图13

图八 Ⅳ区墓葬分布图14

图九 Ⅴ区墓葬分布图15

图一○ Ⅵ区墓葬分布图16

第二节 墓葬形制17

第三节 葬具18

第四节 人骨与葬式18

图一一 葬具结构示意图19

图一二 葬具结构示意图20

图一三 人骨葬式21

第五节 随葬器物放置22

第六节 殉埋23

图一四 殉埋24

第七节 墓葬的分类24

一 铜礼器墓24

图一五 M1270殉埋平面图及侧视图25

图一六 M4077殉埋平面图26

二 陶礼器墓27

三 日用陶器墓27

四 小件器物墓27

五 无随葬器物墓27

第三章 随葬器物28

第一节 铜器28

一 礼器29

图一七 甲类铜鼎30

图一八 甲类铜鼎31

图一九 乙类铜鼎32

图二○ 乙类铜鼎33

图二一 乙类铜鼎34

图二二 乙类铜鼎35

图二三 乙类Bb型Ⅱ式铜鼎37

图二四 M4006∶5鼎盖、捉手纹饰拓片38

图二五 乙类Bb型Ⅲ式铜鼎(M5218∶2)39

图二六 M5218∶2鼎腹部纹饰拓片39

图二七 乙类Bc型Ⅰ式铜鼎(M1026∶1)40

图二八 乙类Bc型Ⅰ式铜鼎(M2008∶14)41

图二九 乙类Bc型Ⅱ式铜鼎(M1004∶22)42

图三○ 乙类Bd型Ⅰ式铜鼎(M1002∶7)43

图三一 乙类Bd型Ⅱ式铜鼎(M15∶16)44

图三二 乙类Bd型Ⅱ式铜鼎45

图三三 乙类Bd型Ⅱ式铜鼎(M5218∶5)46

图三四 铜甗Ⅰ(M1010∶17)47

图三五 铜甗Ⅱ(M2008∶10、11)48

图三六 铜甗Ⅲ(M15∶13)49

图三七 铜甗Ⅳ(M5218∶11)50

图三八 铜甗M 5218∶11腹部纹饰拓片51

图三九 铜鬲、豆52

图四○ 铜簠53

图四一 M4078∶12铜簠盖部纹饰拓片54

图四二 铜簋55

图四三 铜敦56

图四四 Ⅱ式铜豆(M1002∶4)57

图四五 铜壶59

图四六 铜罍、铜舟60

图四七 铜舟61

图四九 B型铜舟62

图四八 铜舟M1026∶7腹部纹饰拓片62

图五○ A型铜盘63

图五一 B型铜盘64

图五二 B型铜盘65

图五三 B型铜盘66

图五四 铜?67

图五五 铜?M4078∶6拓片68

图五六 B型Ⅲ式铜?(M1004∶12)69

图五七 B型铜?70

图五八 铜?流、鋬部纹饰拓片71

二 乐器72

图五九 铜鉴(M5218∶4)72

图六○ 铜罐、铜鍑、铜器耳73

图六一 铜镈74

表格目录75

表1 M1004出土编镈尺寸实测表75

图六二 铜镈M1004∶1钮及舞部纹饰拓片75

表2 M5218出土编镈尺寸实测表76

表3 M5218出土编镈尺寸实测表76

三 工具76

图六三 铜斧77

四 武器78

图六四 铜凿79

图六五 铜工具80

图六六 铜戈81

图六七 铜矛、铜镞82

图六八 铜武器84

图六九 铜軎85

五 车马器85

图七○ 铜銮铃86

图七一 铜车马具87

图七二 铜马具88

图七三 铜车马具90

六 杂器92

图七四 铜杂器92

图七五 铜带钩、铜贝93

第二节 陶器94

图七六 甲种平裆类陶鬲96

图七七 甲种平裆类陶鬲98

图七八 甲种平裆类陶鬲100

图七九 甲种平裆类陶鬲101

图八○ 甲种平裆类陶鬲103

图八一 甲种平裆类陶鬲105

图八二 甲种平裆类陶鬲106

图八三 甲种平裆类陶鬲108

图八四 甲种平裆类陶鬲111

图八五 甲种瘪裆(1)类陶鬲113

图八六 甲种瘪裆(1)类陶鬲115

图八七 甲种瘪裆类陶鬲116

图八八 甲种瘪裆(2)类陶鬲118

表4 甲种陶鬲类、型、式示意表120

图八九 甲种未分型、式陶鬲121

图九○ 甲种未分型、式陶鬲122

图九一 乙种陶鬲124

图九二 乙种陶鬲126

图九三 乙种陶鬲128

表5 乙种陶鬲型、式示意表129

图九四 乙种未分型、式陶鬲130

图九五 乙种未分型、式陶鬲132

图九六 乙种未分型、式陶鬲134

图九七 陶盆135

图九八 陶罐136

图九九 未分型、式陶罐137

图一○○ 陶豆139

图一○一 陶钵140

图一○二 陶器142

第三节 骨器143

图一○三 陶器143

图一○四 骨管、管盖144

图一○五 骨簪、骨锥146

图一○六 骨器147

图一○七 骨?、骨镳149

图一○八 甲类石圭150

第四节 玉、石、蚌器及其他151

图一○九 乙类石圭153

图一一○ 圭154

图一一一 玉、石玦、台形饰156

图一一二 玉、石饰158

图一一三 玉饰161

图一一四 玉、石器163

表6 M1004出土编磬尺寸、重量实测表165

表7 M5218出土编磬尺寸、重量实测表165

图一一五 玉、石、蚌器166

第一节 陶器墓的分期167

第四章 墓地的分期与年代167

第二节 铜礼器墓的分期170

第三节 墓地的分期172

第四节 各期、段绝对年代的推定173

第一节 铜礼器墓176

第五章 典型墓葬举例176

图一一六 M4078平面图177

图一一七 M1284平面图178

图一一八 M1287墓葬及椁盖痕迹平面图179

图一一九 M4094、M1010平面图180

图一二○ M1027平面图182

图一二一 M1026平面图184

图一二二 M1006墓葬平面图及笭床结构图185

图一二三 M2008平面图186

图一二四 M1004平面图187

图一二五(A) M15上层遗物分布平面图189

图一二五(B) M15下层遗物分布平面图190

图一二六(A) M5218漆器及鸟形饰分布平面图191

图一二六(B) M5218平面图192

第二节 陶礼器墓193

图一二七(A) M1007平面图194

第三节 日用陶器墓195

一 大型日用陶器墓195

图一二七(B) M1007陶器组合图195

图一二八(A) M2159平面图196

图一二八(B) M2159陶器组合图196

图一二九(A) M1014平面图197

图一二九(B) M1014陶器组合图198

图一三○(A) M1283外棺及椁盖痕迹图199

图一三○(B) M1283平面图200

图一三○(C) M1283椁底及棺底结构图201

图一三○(D) M1283棺椁剖视图202

图一三○(E) M1283棺椁结构复原示意图202

图一三一 M1160平面图203

图一三二(A) M2146平面图204

图一三二(B) M2146陶器组合图204

二 小型日用陶器墓205

图一三三(B) M5291陶器组合图206

图一三三(A) M5291平面图、东壁侧视图206

图一三四 M1140、M2187平面图207

图一三五(A) M5270平面图、北壁剖面图208

图一三五(B) M5270陶器组合图209

图一三六(A) M5166平面图、东壁剖面图209

图一三六(B) M5166陶器组合图210

图一三七(A) M5079平面图210

图一三七(B) M5079陶器组合图210

图一三八(A) M1203平面图、东壁剖面图211

图一三八(B) M1203陶器组合图211

图一三九(A) M5126平面图212

图一三九(B) M5126陶器组合图212

图一四○(A) M2198平面图214

图一四○(B) M2198陶器组合图214

图一四一(B) M2213陶器组合图215

图一四一(A) M2213平面图215

图一四二(B) M2209陶器组合图216

图一四二(A) M2209平面图216

图一四三 M2028、M1208、M4030、M2145平面图217

图一四四 M4061、M2047、M3032、M6138平面图218

图一四五 M5157、M5255、M5192、M6222平面图220

图一四六 M2137、M4009、M2107平面图221

图一四七 M5179、M3159、M5183、M6344平面图222

图一四八 M2140、M2202、M5041、M5333平面图224

图一四九 M5089、M5104、M6063、M5201平面图225

第四节 小件器物墓226

图一五○ M5143、M 3213、M2025、M6130平面图227

图一五一 M2079、M6109、M5267、M4076平面图228

图一五二(A) M1288平面图230

图一五二(C) M1288椁北壁结构231

图一五二(B) M1288棺椁塌陷情况示意图231

第五节 无随葬器物墓232

图一五二(E) M1288椁西壁结构232

图一五二(D) M1288椁南壁结构232

图一五二(F) M1288椁东壁结构233

二 小型无随葬器物墓233

一 大型无随葬器物墓233

图一五二(G) M1288椁盖结构234

图一五三 M6021、M1300、M4002、M5351平面图235

第六节 其他236

图一五四 M1009、M6583平面图236

图一五五 M6133、M6252、M1028平面图237

第六章 车马坑、马坑及牛坑238

第一节 车马坑238

一 1号车马坑238

图一五六(A) 1号车马坑平面图239

图一五六(B) 1号车马坑剖面图240

图一五七 车马坑、马坑出土器物242

二 2号车马坑244

图一五八(A) 2号车马坑平面图246

图一五八(B) 2号车马坑剖面图247

三 3号车马坑250

图一五九(A) 3号车马坑平面图251

图一五九(B) 3号车马坑剖面图252

图一六○ 3号车马坑1号马骨位置253

图一六一 1号车马坑1号车复原图257

图一六二 3号车马坑1号车复原图258

表8 铜礼器墓出土器物型、式表………………………………………………………(插页)表9 各期段墓葬出土陶器型、式表……………………………………………………(插页)表10 3座车马坑11辆车构件尺寸对照表259

第二节 马坑及牛坑260

图一六三 马坑M2021平、剖面图261

图一六四 马坑、牛坑平面图262

图一六五 M4069殉马平面图263

第三节 小结264

第七章 文化遗址266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遗址266

一 文化遗存266

图一六六 新石器时代遗迹分布图267

图一六七 新石器时代房址268

图一六八 F2平、剖面图269

图一六九 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270

二 小结271

图一七○ 周代遗址探沟剖面图272

第二节 周代遗址272

一 文化堆积和遗址分期272

二 一期遗存273

图一七一 周代H16平、剖面图274

图一七二 周代Y1平、剖面图275

图一七三 周代遗址第一期遗存出土陶器276

三 二期遗存276

图一七四 周代遗址第二期遗存出土陶器277

图一七五 周代遗址第三期遗存出土陶器278

四 三期遗存278

五 小结279

图一七六 战国至汉代遗址G1001西壁剖面图280

第三节 战国至汉代遗址280

一 文化堆积和遗址分期280

二 战国晚期遗存281

三 秦汉时期遗存282

图一七七 战国晚期陶器282

图一七八 汉代陶窑Y1平、剖面图283

图一七九 秦汉时期陶器285

四 小结286

图一八○ 汉代筒、板瓦287

第八章 关于墓地布局和文化结构的讨论288

第一节 墓地布局及埋葬规律的探讨288

图一八一 Ⅰ——(1)墓群290

图一八二 墓群291

图一八三 墓群292

表11 Ⅲ—(1)墓群方向、性别统计表293

第二节 上马墓地考古学文化结构分析294

第九章 结束语300

第一节 上马墓地的学术价值300

第二节 上马墓地与新田遗址的关系301

第三节 墓葬的等级及其变化302

第四节 墓地的性质304

表12 上马墓地出土部分圭器期段对照表305

第五节 圭的使用及其规律305

附表 上马墓地墓葬登记表307

附表307

附录一 上马墓地出土人骨的初步研究398

附录398

附录二 上马墓地部分陶鬲制作痕迹的观察484

附录三 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489

编后记513

英文提要514

1994《上马墓地》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 1994 北京:文物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