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志 广东卷》求取 ⇩

综述1

图表35

大事年表37

志略69

剧种71

粤剧71

潮剧79

广东汉剧84

正字戏86

西秦戏89

白字戏90

粤北采茶戏92

雷剧94

梅县山歌剧96

乐昌花鼓戏97

花朝戏98

贵儿戏99

粤西白戏100

海陆丰竹马戏101

祁剧101

湘剧102

京剧102

剧目104

人道106

二度梅106

十奏严嵩107

千里缘107

马陵道107

马福龙卖箭108

寸金桥108

三件宝108

三下南唐109

三春审父109

三打王英110

三脱状元袍110

三帅困崤山110

山乡风云111

山伯访友111

山东响马112

王大儒供状112

王茂生进酒113

反状元113

双双配113

风雨亭113

五台会兄114

六郎罪子114

六国封相115

斗气姑爷115

仁贵回窑115

方世玉打擂116

火烧临江楼116

打鸟116

打洞结拜117

白金龙117

白鹤寺117

平江潮118

古城记118

玉皇登殿118

龙井渡头118

仕林祭塔119

击鼓骂曹119

江姐119

红花岗120

红书宝剑120

刘锡放子121

百花赠剑121

百里奚认妻122

血榜恨122

西河会122

关汉卿123

扫窗会123

齐王求将124

朱买臣卖柴124

李三娘124

苏丹125

苏六娘125

苏武牧羊126

张飞归家126

张春郎削发126

花染状元红127

陈瑸放犯127

芦林会127

补皮鞋128

告亲夫128

沙陀国128

附荐何文秀129

阿三戏公爷129

杨令婆辩本129

闹钗130

闹开封130

金貂记130

金鸡岭130

金叶菊131

金花女131

斩郑恩132

林昭德132

林则徐烧英鸦片烟133

刺梁冀133

姐妹花133

货郎计134

泣荆花134

卖杂货134

苦凤莺怜135

罗成写书135

国公洗马135

佳偶兵戎136

秋丽采花136

荆轲136

荆钗记137

荔枝记137

挑女婿137

胡不归138

昭君出塞138

柳毅传书139

洛阳失印139

赵子龙催归139

悦城龙母140

珠江泪140

秦雪梅140

柴房会141

袁崇焕141

恩怨宋家妇142

徐棠打李凤142

党重给我光明142

彩虹142

掷钗143

梁天来143

唱夫归143

崔鸣凤144

黄萧养回头144

彭湃144

彭素娥145

搜书院145

搜宝镜145

换乌纱146

装画眉146

秦香莲147

揭阳案147

粤海忠魂148

寒宫取笑148

温生才打孚琦148

槐荫别149

辞郎洲149

滨海风潮149

蔡伯喈150

音乐151

粤剧音乐152

潮剧音乐177

广东汉剧音乐202

正字戏音乐219

西秦戏音乐232

白字戏音乐246

粤北采茶戏音乐255

雷剧音乐262

梅县山歌剧音乐269

乐昌花鼓戏音乐274

花朝戏音乐284

贵儿戏音乐289

粤西白戏音乐290

表演294

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296

粤剧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296

潮剧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298

广东汉剧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299

正字戏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300

西秦戏脚色行当体制301

白字戏脚色行当体制302

雷剧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302

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花朝戏、贵儿戏的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303

特殊身段和特技304

跳大架304

罗伞架305

踏七星305

车身306

小跳306

照镜306

铲台铲椅306

大过山307

项衫丑动物形态身段307

皮影步307

草猴拳308

女丑打架身段308

官袍丑的狗步309

彩罗衣旦身段309

摇肩磨步310

双棚窗310

勒马三回头310

乌龟拜年310

蹲腿转圈311

舞七丈旗311

跑布马311

跃卧高台312

站公仔架312

卷靠旗312

麻疯走312

历路步312

十八罗汉架313

南派对打武功314

踩台315

矮步316

扇花316

耍彩巾317

砻勾脚、穿心手317

装柴脚317

吊绳和吊辫318

变脸318

颤脸318

吐血318

剧目选例319

六国封相319

马福龙卖箭320

张果老321

平贵别窑322

搜书院·步月抒怀322

昭君出塞323

扫窗会325

闹钗327

柴房会327

刺梁冀328

杨令婆辩本329

辞郎洲·辞郎330

百里奚认妻330

击鼓骂曹331

广东案·写状·告状331

槐荫别333

百花赠剑334

辕门射戟335

六郎罪子·升帐335

重台别336

秦琼倒铜旗336

白罗衣·考陶337

装画眉337

阿三戏公爷338

齐王求将·吊打昏君339

卖杂货340

闹酒馆340

哑子背疯341

舞台美术342

化妆342

粤剧脸谱343

广东汉剧脸谱345

正字戏脸谱346

西秦戏脸谱346

其他剧种脸谱347

面壳347

帽盔和髯口348

发髻头饰351

服装352

粤剧服装353

潮剧服装354

广东汉剧服装354

其他剧种服装355

衣箱建制及管理355

人物造型356

粤剧人物造型356

潮剧人物造型357

广东汉剧人物造型357

其他剧种人物造型359

砌末道具360

龙头、龙舟360

圣旨牌360

大仙桃360

套头361

竹马361

弹簧兵器361

装置、布景与照明361

传统舞台装置361

机关布景363

现代舞台布景364

舞台布景设计选例364

照明366

机构368

科班与学校368

庆上元童子班369

桂天彩科班369

采南歌童子班369

新少年童子班369

广东优界八和粤剧养成所370

广东戏剧研究所戏剧学校演剧系歌剧班370

广东改良戏剧研究会戏剧职业学校370

新老福顺科班370

乐昌县花鼓戏训练班370

汕头专区戏曲演员训练班371

广东粤剧学校371

湛江地区戏剧学校371

广东汕头戏曲学校372

汕头市潮剧训练班372

韶关专区粤北采茶戏训练班372

梅县地区戏剧学校372

班社与剧团373

余庆堂调子班374

双喜班374

顺太平班374

顺泰源班375

荣顺班375

凤凰仪班375

老正兴班375

新顺香(老宜春台)班375

荣天彩班376

老三多班376

老福顺班376

新天彩班376

老正顺香班376

定长春班377

老源正班377

人寿年班377

三正顺香班378

老玉梨春班378

祝太平班378

莲花彩班378

群芳艳影、镜花影剧社379

大罗天班379

老永丰班379

觉先声剧团379

日月星剧团380

太平剧团380

胜寿年剧团380

紫华春班380

新华汉剧社380

老怡梨春班381

抗战剧团381

老赛宝丰班381

永光明粤剧团382

广东农村粤剧团382

民声汉剧团382

艺光汉剧团383

东方红粤剧团383

珠江粤剧团383

南方粤剧团383

湛江地区粤剧团384

太阳升粤剧团384

新世界粤剧团384

广州粤剧工作团384

广东粤剧团384

广州京剧团385

海丰县西秦戏剧团385

海丰县白字戏剧团385

佛山市粤剧团386

韶关市粤剧团386

佛山地区青年粤剧团386

广东粤剧院386

广东潮剧团——广东潮剧院387

广东汉剧团——广东汉剧院389

汕头市潮剧团389

湛江市粤剧团390

湛江地区雷剧团390

粤北采茶剧团390

乐昌县花鼓戏剧团390

佛山粤剧院391

梅县专区山歌剧团391

广州粤剧团391

肇庆地区粤剧团392

汕头专区正字戏剧团392

紫金县花朝戏剧团392

佛山地区粤剧团392

珠海市粤剧团392

茂名市粤剧团393

湛江专区青年实验粤剧团393

惠阳地区汉剧团393

梅县地区汉剧团393

深圳市粤剧团393

江门市粤剧团394

票房与业余剧团394

高贤斋曲馆395

永高声曲班395

庆春堂395

优天影剧社395

振天声剧社396

公益社396

以成社396

工人剧社396

赤花剧社397

同艺国乐社397

揭阳县东山潮剧团397

界子灯班398

广州市出租汽车公司工人业余粤剧团398

海康县吴村业余雷剧团398

紫金县龙窝业余花朝剧团398

怀集县金星大队少年贵儿剧团399

廉江县牛皮塘业余白戏剧团399

揭阳县曲溪潮剧团399

行会、协会、学会与研究机构399

琼花会馆399

粤省外江梨园会馆400

吉庆公所400

外江梨园公所401

八和会馆401

宝昌、宏顺、怡顺公司402

广东优伶工会402

潮州梨园工会402

潮音梨园联谊社403

广东省、广州市戏曲改革委员会403

汕头专区戏曲研究会403

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404

广东省戏剧研究室404

广州市戏曲工作室404

广州市粤剧老艺人艺术研究组405

广东省演出公司405

汕头市演出公司405

作坊与工厂405

广州市戏服工艺厂405

潮安潮绣厂405

潮州乐器厂406

方潮盛铜锣店406

蔡福记乐器店406

潮州制鼓厂406

其他科班、训练班基本情况一览表407

其他职业班社、剧团基本情况一览表409

1949年至1982年县级职业剧团基本情况一览表412

其他地区、剧院戏曲研究机构基本情况一览表421

演出场所422

广州南海神庙戏台423

海丰县捷胜城隍庙戏台423

陆丰县碣石卫城隍庙戏台424

连县马带村戏台424

陆丰县碣石玄武山寺戏台424

南澳县关帝庙戏台425

新会县凌东戏台425

佛山祖庙万福台425

翁源县关帝庙戏台425

海丰县田墘二王庙戏台425

韶关市陈公庙戏台426

陆丰县博美镇天后宫戏台426

乐昌县琅头村戏台426

海康县韶山村镇海庵戏台426

揭阳县关帝庙戏台427

澄海县陈府戏台427

南雄县里东康王庙戏台427

潮州卓府戏台427

揭西县保生大帝庙戏台428

博罗县天上园戏台428

陆丰县炎仔寨大帝庙戏台428

惠东县九龙峰谭公爷庙戏台428

廉江县横山圩戏台428

湛江市太平圩关帝庙戏台429

广州庆春园429

乐昌县天后宫戏台429

南雄县百顺圩戏台429

潮州枫溪愚园戏台429

广州河南戏院429

广州海珠大戏院430

始兴县马市圩戏台430

佛山清平戏院430

汕头大观园戏院430

广州中山纪念堂431

汕头市大同游乐场431

湛江市同乐戏院431

湛江市群众剧场431

大埔县湖寮镇福地坪戏台432

惠州市影剧院432

梅县华侨戏院432

广州友谊剧院432

佛山影剧院433

肇庆星岩影剧院433

韶关剧院433

演出习俗434

戏班奉祀戏神434

红船435

潮剧童伶436

组班和分班437

卖戏规矩437

戏班的禁忌和执法438

开江439

发报鼓439

拜师台439

时令戏439

募捐戏440

喜庆戏440

还愿戏440

斗戏441

破台441

演团圆442

开台例戏442

古尾443

收妖443

打彩444

褒贬戏班444

文物古迹445

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445

蔡伯皆446

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附刻《颜臣》)446

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447

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447

潮州田元帅庙447

佛山戏曲版画448

“演戏庆功”图448

陆丰县玄武山寺总理馆题壁448

大埔县百侯乡禁碑448

广州建造会馆碑记448

海康县木雕戏画《仙姬送子》449

广州不知名碑记449

大埔县湖寮莒村禁碑449

陆丰县正字戏象牙朝笏、木雕太子爷449

广州外江梨园会馆碑记449

广州重修梨园会馆碑记449

广州梨园会馆上会碑记449

澄海县莲阳戏馆450

兴宁县石马禁碑450

广州重修圣帝金身碑记450

广州重修会馆碑记450

广州重修会馆各殿碑记450

广州重修大士殿碑记450

广州财神会碑记450

广州重起长庚会碑记450

海丰县大液港禁碑451

佛山琼花宫香炉451

陆丰县玄武山寺重修碑记451

平靖王李谕451

“平靖胜宝”钱币451

潮州重建田元帅庙碑记452

正字戏《荆钗记》残本452

揭西县老玉堂春戏馆452

广州重修梨园会馆碑记453

广州陈家祠堂砖雕453

佛山祖庙《九龙谷》琉璃陶塑453

佛山祖庙《荆轲刺秦王》、《李元霸伏龙驹》贴金木雕453

潮州外江荣天彩班碑记454

潮州潮音老正兴班题银碑454

潮州外江双福顺班碑记454

潮州外江老福顺班碑记454

潮州外江老三多班众弟子喜题银芳名碑记454

潮州外江新天彩班碑记454

潮州《王茂生进酒》木雕挂屏455

潮州《仙姬送子》镂空圆雕455

佛山祖庙戏曲人物砖雕455

佛山祖庙《桃园结义》、《唐明皇游月殿》灰塑455

佛山石湾戏曲人物陶塑456

西秦戏象牙朝笏456

怀集县玩春堂横彩画456

振天声社戏票456

孙中山关于粤剧的信件457

海、陆丰梨园工会证章458

海、陆丰苏维埃“改良戏剧”决议案458

采茶戏“十骂反革命”调458

平江潮458

潮阳县大南山红场戏台458

报刊专著460

曲话460

京尘杂录460

粤曲扬琴谱460

弦歌必读461

真栏461

戏剧461

潮曲大观461

伶星462

千里壮游集462

汉剧提纲462

乐剧月刊462

清声雅韵462

广东戏剧史略463

潮州志·潮州戏剧志稿463

怎样改进粤剧463

粤曲写唱常识463

把粤剧改革工作提高一步463

粤剧的唱和做463

戏曲简讯464

乐昌花鼓戏曲调选464

粤曲写作入门464

广东粤剧团赴京、沪演出评介选辑464

粤剧传统剧目丛刊464

马师曾的戏剧生涯464

广东潮、琼、汉剧团赴京、沪、汉等地演出评介选辑464

南国戏剧464

粤剧音乐465

潮剧音乐465

粤剧的欣赏465

广东戏剧工作资料选辑465

潮剧曲谱扫窗会465

春耕集465

李文茂465

新红集466

马前谈艺录466

潮剧赴京宁沪杭港九及访问柬埔寨王国演出有关评介文章选辑466

粤剧剧目纲要466

粤剧传统唱腔音乐选辑466

粤剧传统剧目汇编467

大牛炳的二花面工架467

粤剧传统排场集467

粤剧现存剧本编目467

广东省戏曲艺术研究资料467

潮剧艺术通讯467

粤剧演员谈表演艺术468

广东汉剧锣鼓经468

粤剧二堂放子、昭君出塞、三娘教子音乐总谱468

潮剧剧目纲要468

木人桩468

潮丑表演艺术468

广东戏曲史料汇编468

粤剧音乐介绍468

潮剧音乐资料汇编469

山歌剧新唱集469

粤北采茶戏音乐唱腔469

粤剧唱腔基本板式469

戏剧艺术资料469

粤剧锣鼓基础知识469

粤曲写唱入门469

潮剧花旦表演艺术469

舞台与银幕470

广东省戏曲和曲艺470

百花园470

粤北采茶戏传统剧目汇编470

玉轮轩曲论470

雷剧研究与改革470

戏剧研究资料470

粉墨集470

声色艺471

粤北采茶戏音乐471

粤剧唱腔音乐规律初探471

广东省戏剧年鉴471

粤剧牌子集471

粤剧小曲集471

轶闻传说472

传抄的两则广东戏曲史料472

张五佛山立戏班473

扮吴本汉473

五娘芳踪留人间473

唱了花鼓十八夜,嫁走寡妇十七人474

红巾军千古楷模474

“戏子”变成总督府千金475

刘永福爱看“打番鬼”476

十大板子和十两银子476

喜从一下“强”,不如从喜一声“天”476

小丑变花旦476

“陈仕美”讨咸菜477

我在这里为你们看马477

“多谢湃哥的教导”477

革命同志倒“铜旗”478

救国输金粤剧家478

“五军虎”制服洋教官478

老丑唱曲觅知音479

谚语、口诀、行话480

谚语480

口诀481

行话482

其他484

昆腔绝句484

珠江观剧记484

广州竹枝词485

红船竹枝词486

汉剧剧目联句488

汉剧乐牌联句488

白戏顺口溜489

潮州“百屏花灯”歌谣489

戏台对联491

传记495

韩上桂497

廖燕497

梁廷枬497

杨懋建497

李文茂498

贝礼赐498

新华499

崩牙启499

张德容500

大牛德500

叶春林500

李祝三500

余池501

罗芝瑙501

姚显达501

黎凤缘501

盖宏元502

黄鲁逸502

杨权曾502

方修伦503

郑耀龙503

姜魂侠503

周瑜林503

花鼓江504

梁启超504

罗益才504

黄春元505

黄戴505

张来明505

詹陈坤505

蔡春福506

曾长锦506

肖丽湘506

小生聪507

陈隆玉507

刘松507

朱次伯507

金山炳508

钱热储508

方学基508

张汉斋509

老天寿509

张汉标509

黄景星510

许贺510

伍周才510

阿倪511

黄玖莲511

马达仕511

谢大目511

林友平512

郑乃二512

郭维政512

徐坤全513

黄玉兰513

邹晋侯513

千里驹513

张彬514

黄阿漾514

欧阳予倩514

张细抱515

钟角515

李德意516

徐乌辫516

蛇仔利516

郑三提517

邝盛517

陈楚兴517

靓元亨518

白驹荣518

靓荣518

陈两福519

林和忍519

新珠519

四妹子520

罗能快520

李雪芳520

彭君儒521

陈星照521

少达子521

钟熙懿522

邓成祯522

张全镇522

曾永坤522

郑城界522

罗宗满523

吴师吾523

曾三多523

曾炮524

赖宣524

陈夸524

马师曾524

张锡光526

罗家树526

曾戆526

刘吉增527

刘妈倩527

冯志芬527

蔡龙汉528

丘赛花528

黄锦英528

方尼姑529

刘娘青529

罗九香529

陈秀廷529

廖侠怀529

薛觉先530

谢清足531

上海妹531

范思湘532

蔡宝源532

黄玉斗532

饶淑枢533

林仙根533

黄不灭533

叶林胜534

林如烈534

梁三郎535

靓少佳535

吴林荣535

陈卓莹536

桂名扬536

谭兰卿536

叶溜537

何万杰537

杨其国537

崔蔚林538

谢良田538

麦大非538

陆云飞539

梁荫棠539

黄宁婴539

谭天亮540

余锡渠541

郑广昌541

巫玉基542

望江南542

小飞红542

萧雪梅543

谭玉真543

吕玉郎543

陈华544

黄赛云544

钟甲先544

林澜545

楚岫云545

莫志勤546

黄粦传546

廖质彬547

王江流547

附录549

戏曲会演、评奖、录相名单551

中南区戏曲观摩演出广东获奖名单551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广东获奖名单552

广东省专业艺术会演优秀戏曲剧目名单552

广东省专业戏剧作品评奖戏曲剧目获奖名单553

广东省各剧种传统戏录相剧目和主演名单555

历史资料558

御史戴璟正风俗条约558

外江梨园会馆碑记559

论禁纠钱演戏以省靡费561

海康县北和圩禁戏碑文561

会禀戏院章程562

一定要把粤剧改好563

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地、市、县戏曲剧团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564

关于地、市、县戏曲剧团管理的暂行规定565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转发《关于加强剧目管理的意见》的通知567

关于加强剧目管理的意见567

后记571

索引573

条目汉字笔画索引575

条目汉语拼音索引589

1993《中国戏曲志 广东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编辑委员会编 1993 北京:中国ISBN中心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