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和中国人》
作者 | (日)陈舜臣著;邱岭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26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390456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1731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 关于日本人与中国人的问答——你究竟了解了多少?1
第二章 唇与齿——交往的历史——从中国古代文献看日本历史16
1与我无关的邻居16
由淡泊而不幸的邻居关系21
日本文明是中国文明的稀释21
2指挥扇21
3闻风而动令行禁止26
中国人是目录狂、日本人是收藏迷26
发现于日本的佚书《两朝平攘录》26
拖辫和顶辫源出一家31
第三章 “面子”和“心灵的感动”——决定性的区别在于:日本没有黄河31
1男女老少齐上阵31
令中国人惊叹的标语:祈战死35
步枪输入后不出百年,日本就成了枪弹输出国35
2胡服骑射35
3相同的根38
为区区军服的决定,也得耐心说服38
索以文笔简练著称的司马迁失常了38
治好黄河,才能成圣人41
中国无神论的归结是面子41
4一个差别41
日本文学之根——心灵的感动46
中国文学之根——对人的信赖46
第四章 言语之灵——中日两国绝非同文同种46
1路标46
中国是日本的琢玉之锤51
树路标的民族和看路标的民族51
2含糊些51
日语是日本人性急的原因57
日语过于明确57
3绝非同文同种57
1血统主义66
第五章 血和文明——日本文明的根源是对血统的信仰66
中文的“杀”不等于日语的“杀”66
血统信仰的顶点——天皇家族70
日本才有的怪现象——师家制度70
2文明始于中原70
中华思想不是血统主义74
“中国”意即“宇宙的中心”74
3文明圈外74
4决定性的东西78
“天无二日、地无二正”的惯例和蛮夷78
文身断发,立成蛮夷78
“中华”与“夷狄”的区别不是决定性的83
日本国内差别之严酷,世界第一83
第六章 完全和不完全——中国人喜欢对称,而日本人则相反83
1毁石碑者83
2莫拉也斯的悲剧90
3对称性93
1罗敷姑娘之歌97
第七章 人情味和适中——同是“自杀”却天差地别97
中国人的形式主义源于对人的信仰100
中国人以诗为文学之最100
2“人”100
中国的佛教艺术是形式主义的最突出表现103
日本的佛像形体丰满、栩栩如生103
3自杀的方法103
三岛由纪夫的死没有人味107
日本人的自杀与“心灵的感动”相通107
4政治即文化107
无意识地使用对句的中国人115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115
第八章 邻居们——取长补短的国家,依自然法则而共存115
1名和实115
洗脸时,是毛巾动还是脸动?119
中国人最信赖的是“历史”119
2龙与凤119
1990《日本人和中国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陈舜臣著;邱岭译 1990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美国人在日本
- 1948 时代书报出版社
-
- 日本人
- 1980
-
- 日本の中の外国人
- 1985.12 神奈川新聞社出版局
-
- 中国人日本留学史
- 1970.10 くろしお
-
- 中国革命と日本人
- 1976.04 新人物往来社
-
- 中国人の日本人観100年史
- 1974.06 自由国民社
-
- 日本人と中国
- 1979.03 たいまつ社
-
- 日本人
- 1954.12 毎日新聞社
-
- 日本人
- 1957.11 新潮社
-
- 日本人
- 1951.04 要書房
-
- 日本人と中国人
- 1971.08 祥伝社
-
- 日本人と中国人
- 1984.08 集英社
-
- 日本人
- 1977 サイマル出版会
-
- 日本人的中国观
- 1938.01 华中图书公司
-
- 中国人と日本人
- 1996 中央公論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