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
作者 |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王运熙,杨明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788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251731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1430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目录1
第一编 隋和初唐的文学批评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隋代文学批评10
第一节 隋代文学批评风气10
第二节 王通与《中说》19
第三章 初唐文学批评37
第一节 唐太宗和唐初史家、政治家的文学批评37
一 论文章的作用39
二 评价前代文学,肯定文学的审美功能45
三 合南北之长的文学主张53
四 对梁陈宫体的严厉批判56
五 附:刘孝孙《续古今诗苑英华序》61
第二节 上官仪、元兢、崔融63
一 论病犯和对偶65
二 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83
三 崔融论「十体」87
第三节 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93
一 卢照邻94
二 骆宾王97
三 王勃、杨炯102
第四节 陈子昂、卢藏用、张说114
一 陈子昂114
二 卢藏用122
三 张说125
第五节 刘知几131
一 强调文史区别,重史轻文132
二 主张史文尚简138
三 要求史文征实144
第六节 李善和《文选注》156
第二编 唐代中期的文学批评171
第一章 绪论171
第一节 王昌龄203
第二章 盛唐的诗歌批评203
一 论构思取境205
二 论十七势及其他212
第二节 李白222
一 提倡清真自然,重视风骨和兴寄222
二 对历代诗歌的评价227
第三节 殷璠235
一 《河岳英灵集》和《丹阳集》236
二 品评标准240
三 论汉魏六朝和唐代诗歌248
四 附:芮挺章《国秀集》258
第四节 杜甫261
一 比兴体制与陶冶性灵261
二 法与神267
三 历代各清规280
四 沈郁顿挫及其他290
五 附:任华300
第一节 元结303
第三章 中唐的诗歌批评303
第二节 高仲武312
第三节 皎然327
一 皎然及其诗歌和诗学著作327
二 论体势、作用、声对、义类331
三 论适度、创新变化、避俗345
四 五格品诗350
五 综论369
第四节 白居易377
一 对诗歌的广泛爱好和通达态度377
二 关于讽论诗的言论384
三 关于闲适、感伤、杂律诗的言论400
第五节 元稹410
一 对自己诗歌的评述411
二 围绕着杜甫诗的评论419
第六节 刘禹锡427
一 萧颖士439
第一节 天宝至大历间作者439
第四章 中唐古文作者及其先驱的文学批评439
二 李华443
三 贾至448
四 独孤及450
五 梁肃457
六 肃、代间其他复古论者460
第二节 贞元、元和间作者468
一 柳冕468
二 权德舆473
三 吕温482
四 独孤郁484
第三节 韩愈486
一 提倡古文,反对骈体487
二 论如何写好古文495
三 以文舒忧和以文为戏,不平则鸣和穷苦之言易好508
四 对历代和唐代诗人的评论519
第四节 柳宗元525
一 强调文以明道526
二 广泛学习,临文以敬529
三 谈诗文的舒泄自慰、审美愉悦作用536
四 论「文有二道」546
五 推崇当世作者548
第五节 沈亚之、李翱、皇甫湜551
一 沈亚之551
二 李翱557
三 皇甫湜564
四 附:裴度572
第三编 晚唐五代的文学批评577
第一章 绪论577
第二章 晚唐五代的诗文批评597
第一节 李德裕、陆希声、孙樵、牛希济597
一 李德裕597
二 陆希声603
三 孙樵609
四 牛希济614
第二节 杜牧、李商隐、顾陶617
一 杜牧617
二 李商隐627
三 顾陶639
第三节 皮日休、陆龟蒙、吴融、黄滔、顾云等642
一 皮日休643
二 陆龟蒙653
三 吴融、贯休658
四 黄滔663
五 顾云668
第四节 司空图671
一 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思与境偕671
二 澄澹精致、格在其中678
三 《诗品》686
第五节 韩偓、韦庄、韦縠、欧阳炯698
一 韩偓699
二 韦庄703
三 韦縠707
四 欧阳炯711
第六节 刘昫713
第三章 诗句图、《本事诗》和诗格723
第一节 张为《诗人主客图》723
第二节 孟启《本事诗》等735
第三节 晚唐五代的诗格741
一 王睿《炙毂子诗格》742
二 李洪宣《缘情手鉴诗格》747
三 齐己和《风骚旨格》748
四 虚中《流类手鉴》762
五 徐衍《风骚要式》765
六 徐夤《雅道机要》766
七 王玄《诗中旨格》776
八 王梦简《诗要格律》778
九 文彧《诗格》779
十 附:《二南密旨》《金针诗格》782
1994《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王运熙,杨明著 199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隋唐五代史
- 1958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下
- 1959 北京:中华书局
-
- 隋唐五代文学史
- 1958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 1956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函授教育处
-
- 隋唐五代史 下
- 199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 1959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隋唐五代文学史
-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学
- 1995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叁 隋唐五代卷
- 1996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隋唐五代文学史话
- 1987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文学运动史料选 第5册
- 1979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辽宋夏金元史
- 1986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上
- 198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