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学》
作者 | 徐应佩著 编者 |
---|---|
出版 |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14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433085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1397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3
序说3
建立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学3
1.建立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学的必要性3
2.整理和发掘文学鉴赏理论遗产4
3.认清中国文学鉴赏特色,吸取国外文学鉴赏经验9
4.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的文艺学11
鉴赏概说15
一、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学概说15
1.古典文学鉴赏学研究的对象16
2.古典文学鉴赏学研究的特点18
3.古典文学鉴赏学研究的观点21
4.古典文学鉴赏学研究的方法24
二、古典文学鉴赏的现代感应26
1.古典文学的现代感应27
2.古典文学鉴赏热的内在机制28
3.古典文学鉴赏热的原因32
三、古典文学鉴赏的审美价值36
1.古典文学鉴赏的审美价值36
2.古典文学的质美41
3.古典文学的形美46
4.以文学眼光鉴赏文学48
历史审察61
一、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的历史发展61
1.古代文学鉴赏论的始先阶段61
2.古代文学鉴赏论的孕育阶段70
3.古代文学鉴赏论的胎脱时期75
二、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传统范畴85
1.主体的直觉感受型85
2.抽象的理念具象化91
3.名词术语的模糊性96
1.披文入情100
三、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主干观念100
2.以意逆志108
3.知人论世114
4.经世致用121
5.诗贵寄托129
6.诗无达诂136
四、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传统方式144
1.旁涉式145
2.随感式146
3.释义式147
4.比较式149
5.评点式152
五、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与文化淀积157
1.文化淀积对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158
2.文化淀积的消极作用162
3.文学鉴赏心理和文化淀积的结合164
六、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思维模式168
1.内倾性169
2.直观性173
3.妙悟性175
4.片段性178
七、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审美崇尚181
1.审美崇尚的外在表现181
2.审美崇尚的内在机制190
八、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语言艺术193
1.善于比譬194
2.精于概括195
3.长于点悟198
4.擅于锤炼200
九、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种种误区204
1.穿凿附会204
2.趋附意识216
3.偏嗜心理223
1.古代鉴赏中的“死抠”228
一○、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讲究“活参”228
2.古人对于“活参”的见解235
一一、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涵咏法238
1.由少见多238
2.由虚见实242
3.由淡见浓244
4.由景见情248
5.由声见意253
主体窥探259
一、古典文学鉴赏的主客体关系259
1.读书须知出入法259
2.“出入”和文学鉴赏的关系265
二、古典文学鉴赏的“心理场”268
1.关于“鉴赏心理场”的概念268
2.心理场的构成因素269
3.鉴赏心理场是个动态过程275
三、古典文学鉴赏的主体感受系统278
1.主体感受的丰富性、差异性279
2.古今感受的差异283
3.今人感受的特点285
四、古典文学鉴赏的联想和想象289
1.文学鉴赏中的联想和想象290
2.联想和想象的类型291
3.赏鉴中想象的注意点300
五、古典文学鉴赏中的情绪反应302
1.文学鉴赏中的情绪反应303
2.文学鉴赏中情绪反应的特点306
3.研究鉴赏情绪的意义310
六、古典文学鉴赏的参与意识313
1.文学鉴赏的参与意识314
2.读者参与致文本变化315
3.参与意识对文学鉴赏的意义322
七、古典文学鉴赏的探究心理325
1.求新——探究作品的新异因素326
2.求深——探究作品的丰富内涵330
3.求解——探究作品的准确含义333
八、古典文学鉴赏的心理定势337
1.心理定势在文学鉴赏上的价值338
2.文学鉴赏心理定势形成的因素340
3.古典文学鉴赏心理定势的品格343
4.正确处理心理定势的几对关系345
5.心理定势在文学鉴赏中的正负作用347
九、古典文学鉴赏的模糊体验348
1.模糊体验的普遍性349
2.形成模糊体验的因素349
3.模糊体验与审美感受356
一○、古典文学鉴赏的直觉感悟359
1.文学鉴赏中的妙悟359
2.古典文学鉴赏中妙悟的特点362
3.文学鉴赏中妙悟的类型364
4.文学鉴赏妙悟境界的形成368
一一、古典文学鉴赏的哲理思考370
1.诗中哲理的形成与发展371
2.诗中获得哲理启示的类型374
3.鉴赏哲理诗的注意点378
4.鉴赏哲理诗的途径380
一二、古典文学鉴赏的多重效应384
1.互感互动的效应体系384
2.鉴赏效应的类型385
余论399
古典文学鉴赏观念与方法的革新399
1.观念和方法革新的必要性400
2.尚未挣脱旧模式的表现401
3.文学鉴赏观念与方法革新的体现405
后记411
1997《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应佩著 1997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外小说大辞典
- 1990 北京:现代出版社
-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丛刊 诗经鉴赏集
- 1986
-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丛刊 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鉴赏集
- 1986年01月第1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日本文学鉴赏辞典 古典编
- 1960
-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
- 1980
-
-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
- 1958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古典文学鉴赏集 3
- 1988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古典文学鉴赏集 2
- 1987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文学人物鉴赏辞典 中国文学之部
- 198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古文鉴赏大辞典
- 1989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辞典
- 1989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 中外古典文学名作鉴赏辞典
- 1990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
- 1982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古文鉴赏辞典
- 1987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