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比较文学》

1

原序1

第一章 诞生和发展1

历史1

事和词1

目录1

先驱者4

早期的成果7

作为科学的比较文学9

战后的发展12

现在12

国际会议时代13

国际协会的发展14

研究中心的方针14

“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15

过去和未来的进步16

第二章 国际文学交流19

语言知识19

旅行者22

人和人的见证22

旅行的影响25

各团体的作用28

工具31

印刷的文学31

翻译和改编33

启蒙作品37

出版物39

命运、成功、影响、来源42

X和Y的公式及其引申51

人民的形象和心理56

第三章 总体文学史61

相似的理由62

文学体裁62

生活的概念65

文体66

走向世界文学67

文学大群体68

文学的“始源”71

历史分期问题73

短期国际历史分期74

断代76

第四章 思想史79

哲学思想和道德思想80

宗教思想83

科学思想84

政治思想85

感觉的传统和潮流87

文学和美术89

危险和限度91

第五章 关于文学的思考94

总体文学95

认识论99

向文学理论发展103

关于文学的各种理论104

“文学性”105

一致/差别/密度106

“文学水平”108

第六章 主题研究和主题学111

主题研究和主题学112

主题研究的方法112

主题研究方法的特征115

主题研究的方式118

文学神话的研究121

母题的研究125

主题的研究127

第七章 诗学134

文学形态学135

组成形式135

口头表达术的形式138

文学转换的现象学139

翻译的美学141

整理和说明142

新的标准:含义深长的“不信”144

翻译和语言炼金术145

自动翻译146

永久的结构和特殊的变化147

向定义发展149

译后记155

1991《何谓比较文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法)皮埃尔·布律内尔等著;黄慧珍,王道南译 1991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比较文学史  4(1935 PDF版)
比较文学史 4
1935 商务印书馆
比较文学(1983 PDF版)
比较文学
1983
比较文学论( PDF版)
比较文学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比较文学  中日比较文学专辑(1991 PDF版)
中国比较文学 中日比较文学专辑
1991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比较文学史(1989 PDF版)
比较文学史
1989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比较文学史(1991 PDF版)
比较文学史
1991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比较文学概论(1988 PDF版)
比较文学概论
1988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原理(1988 PDF版)
比较文学原理
1988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比较文学原理(1985 PDF版)
比较文学原理
1985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比较文学(1983 PDF版)
比较文学
198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引论(1991 PDF版)
比较文学引论
1991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简明比较文学(1988 PDF版)
简明比较文学
1988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比较文学导论(1984 PDF版)
比较文学导论
1984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比较文学简编(1986 PDF版)
比较文学简编
198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西比较文学(1999 PDF版)
中西比较文学
1999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