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陕甘宁青 E90-111°、N32-42° 地震区划》
作者 | 李玉龙,侯珍清,康哲民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45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3096·10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0355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 地震区和地震带的划分1
第一节 地震区(带)划分的依据1
一、地震区划分及其边界确定的主要依据1
二、地震带划分及其边界确定的主要依据1
目录1
第二节 地震区、带的划分2
一、宁夏—龙门山地震亚区2
二、祁连山地震亚区5
三、托索湖地震亚区7
四、玉树地震带7
五、渭河地震带7
一、资料选取9
二、空间分布特征9
第二章 地震活动性9
第一节 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9
三、地震活动的深度特点25
第二节 地震活动的迁移规律29
一、南北地震带强震活动的迁移规律29
二、托索湖地震带强震迁移规律32
三、柴达木地震带强震迁移规律33
第三节 强震活动的重复性和填空性34
一、强震活动的重复性34
二、强震活动的填空性35
第四节 强震活动的周期性38
一、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38
二、应变积累和释放47
第五节 数理统计的应用55
一、极值理论的应用55
二、线形预测的应用59
三、震级—频度关系的应用66
四、马尔科夫模型的应用68
第三章 地震地质71
第一节 地壳厚度、布格重力与地震71
一、四省(区)地壳分层的厚度和深度分布特征71
二、重力场与地震73
三、重、磁异常和深部构造与地震75
第二节 新构造基本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75
一、新构造运动基本特征75
二、新构造与地震105
三、M≥6级地震在“发震构造段”上的重复性110
第三节 各地震区(带)地震地质特征111
一、宁夏—龙门山地震亚区111
二、祁连山地震亚区118
三、托索湖地震亚区122
四、可可西里、三江地震亚区122
五、其它地区125
第四章 地震危险区标志131
第五章 地震影响场133
第一节 历史地震等震线特征133
第二节 确定未来地震影响场的方法134
第三节 历史地震最大烈度分布135
第四节 地震影响场的影响因素140
1986《中国西北陕甘宁青 E90-111°、N32-42° 地震区划》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玉龙,侯珍清,康哲民主编 1986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西北地区古生物图册 陕甘宁分册 3 中、新生代部分
- 1982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陕西省安康地区农业区划 下
- 1987
-
- 安康民歌 第1集 下
- 1981
-
- 内蒙和西北地区治沙规划方案 草案 内蒙、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六省(区)治沙规划会议
- 1958 中国科学院治沙队
-
- 西北地区经济地理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 1963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陕甘宁边区金融史
- 1992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
- 1990.10 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
-
- 西北地区古生物图册 陕甘宁分册 2 晚古生代部分
- 1983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西北地区古生物图册 陕甘宁分册 3
- 1982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陕甘宁边区
- 1990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陕西省志 地震志
- 1989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西南地区地震地质及烈度区划探讨
- 1977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国地震区划文集
- 1993 北京:地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