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足迹 青岛日报新闻作品选》求取 ⇩

目录3

前言3

图片3

消息3

华北重要工商业城市 青岛完全解放3

前线记者报导 青岛解放经过4

在军管会扶助下 中纺各厂全部复工5

郊区十三万农民 狂欢实行土地改革 王桂云 董千里 严述本 李华 张健 王馨生7

市公安局为取缔反动道会门 逮捕反动道首百余名9

国棉六厂郝建秀 创少出白花新纪录 姜昭明11

青岛抗美援朝分会妇女支会 捐献“青岛妇女号”飞机 林蓝12

市公安局 昨封闭全部残存妓院 李志14

四方铁路工厂完成我国自造的第一个新火车头 杨富贵15

“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需花岗岩在浮山区开采完毕 顾广援17

木材加工厂与先进生产者徐呈龙是本市大闹技术革命的两面红旗 希彝19

港务局实行计时工资加奖励制度 卫道光22

江爱珍工资越档晋升 张守举24

张立堂这个标兵该不该树? 通讯员学习班化工组25

琅琊公社木帆船包产到组 周兆华 仁荣26

用公车接新娘之风何时刹住?! 蔡晓滨 杨玉杰27

这样对待国家资财对吗? 本报记者29

大包干显示威力 胶县农业全面丰收 丁志德30

青医附院29人志愿于死后贡献眼球 刘世奎 本报记者32

本市郊区94%的生产队实行大包干 青农33

新辟山东路工程昨日竣工 周常温34

造船厂改革奖励办法利润倍增 刘秉云35

盛赞党的富民政策 西吴家村党支部举行记者招待会 徐英37

“葡萄王”孙培杰做出大贡献 吕显秀39

张菊萍、傅揆一勇斗歹徒保护国家巨款 楚友好 郭彦40

我市新设街头电话亭毁坏严重 王徽清42

我市青年争当服务员理发员 隋同玄43

前来进行友好的礼节性访问 美国三艘军舰昨日抵青 余钦伟 楚友好44

市郊一万六千多户农民盖楼房 宋学智45

汽车运小麦漏撒严重群众不满 匡志刚46

我省两艘远洋渔轮昨赴冈比亚 宋学智 张黎民47

查处账外固定资产近6500万元 吕显秀48

我市出现近百个名菜名点名吃 赵健49

六千外地农民到崂山务工种田 何其锐50

市郊11万农民在流通领域大显身手 郭光 刘志扬51

十山头公园全部建成开放 刘晓鹏 周常温53

小鱼敢吃大鱼 孔荣明54

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开通 宇柱56

青岛人不会做买卖 王常汶57

市南物资公司实行双向监督计酬法 范平58

市乡镇企业表彰会的午餐——半斤包子一碗汤 谭泽59

我市农村除氟改水全部竣工 樊泽顺61

干部下乡就餐交餐证 千余招待灶不令自消 宗绪昌63

黄岛油库爆炸起火 本报记者64

黄岛油库大火昨全部扑灭 本报记者65

引黄济青大功告成昨日正式向青岛送水 周常温67

通讯73

青岛解放的当天 顾膺73

胜利的欢腾 孔林76

一五六二号机车包乘组 叶世尚79

光荣的人们 罗珂82

青年们的火炬 孔林84

国庆之夜 白翼86

中山路巡礼 姚明88

力量的洪流 罗珂90

夜班工人参加游行记 宋修业92

光荣属于烈士及其家属——访烈士王凤阁的家属 杨阳94

工人农民是一家 路野97

新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女儿郝建秀 陈月美 木青102

“五一”在沧口 张见107

互相团结、互相支持、互相信任 世尚 树礼110

愉快的义务劳动 赵朋113

愉快的自学生活 曲烽115

兰烟铁路通车第一天 吕寰118

海军航空兵跳伞表演精采 芜生121

从办公室走出来——记酒精厂领导作风转变 宋珉123

在幸福列车上 臧维诰127

精心排练 提高质量 铁铭132

鱼苗成群 肥鱼满塘 陶品金134

滴水汇集成江河 林德亨137

永不残废的人——访山东省第一革命残废军人教养院业余演出队 白学斌139

把住口子——记一辆没有买成的三轮汽车 王树礼144

幸福呵,选民! 立成147

一千二百个艺徒的血泪史 胡军150

沿着科学实验的道路前进——记小寨子大队坚持农业科学实验十年 吕宇超157

社会主义的幸福阳光 郑明宜164

四小时中的一分一秒——记一场抢救生命的战斗 王琪 同淑华 解勇勤 张波168

为高潮服务的人们 李紫凤 侯高寅174

一位活跃在山区里的女“货郎” 赵明浩177

为了一个普通工人 刘笃义 张洪立180

光荣的女修脚工 本报通讯员189

高尚的品德 纯洁的爱情——记公交公司服务标兵曲启敏和环境卫生处清扫工徐发诏的婚事 徐英 袁一平194

疾病何所惧 工作是幸福 公司通讯组 李经典201

灿烂的生命之花——记青岛医学院顾问沈福彭教授的事迹 刘温和 田广渠206

象雷锋同志那样做人——记省劳模李致兰 本报通讯员215

好客心情更动人——黄文欢同志走访工人家庭 蔡晓滨221

她们不辜负亲人的期望 张万友224

友谊的桥梁——市青少年友好交流团访日纪实之一 玉成226

这里也是“大学” 谭泽229

功出于勤 丁籍德 李同兴234

山高任鸟飞 李明俊236

柳暗花明又一村——电视机总厂一年翻身记 孙鹏 李博华 王瑜240

做第一流工作 发展王牌工业——于光远同志谈青岛经济发展问题 田振昌246

中日“大妞”喜重逢 杨春贤249

青岛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记第一海水浴场重建工程 蔡晓滨252

党的政策吹旺老刘的炉火——访扒鸡个体户刘文斋 隋同玄256

健康·艺术·自然·事业——与日本美容师西岛江衣子女士一席谈 范平258

兴旺的市场——市场三路农副产品市场见闻 胡中义261

他想着更多的“世界冠军”——访袁伟民 仁荣264

南极归来话留守 启庄267

把火热的青春献给山村——记平度女教师蒲天彩 孙覆海 孟鸣飞269

飞往法兰克福——访西德见闻与思索之一 杨兆振278

夫妻双双比翼飞——记蒋大为夫妇 刘芳滨 孙辉282

他和山东军民心连心——访中顾委副主任许世友 田振昌 余钦伟285

日本下关市农业考察见闻(三) 张惠来288

当凶猛的台风袭来的时候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290

我们的最可爱的人——云南前线通讯之一 蔡晓滨 刘志刚296

乡镇企业的一面红旗 郭光 张黎民299

“瞧,这宝宝多可爱!”——我市首例人工授精婴儿诞生记 郭彦305

战士,是最值得爱的人 郭彦307

向海外亲人拜年记 卢栋309

青岛人在科威特 刘芳滨312

“的士女郎” 刘志刚316

她从垄上走过——彭丽媛谈艺散记 孟鸣飞319

街上流行啥裙子 齐宗连322

教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宗连 仲君 翟生伟324

追求卓越——“琴岛—利勃海尔”诞生记 张幼川 孟鸣飞329

香港杂记 杨兆振336

敢于拚搏的姑娘——访射箭名将马湘君 仁荣338

冲破旧观念 甘愿当鞋匠 隋同玄340

园丁们呼吁:要真正爱孩子 齐宗连342

社会主义拯救了他们 李明俊 卢栋 袁慧玲344

中庄赛牛记 孙覆海348

悠悠情——马海德博士在青岛 樊泽顺 蔡晓滨351

“我说青岛姑娘……” 仲君356

八大员纵论旅游冲击(上) 张幼川358

青岛人是勇于拚搏的 楚友好361

战略胆识——平度县教育改革纪实 杨春贤368

追赶世界经济大潮——黄岛开发建设巡礼 韩家聚 赵宇柱373

运用市场机制 改革用工制度——评述本市劳务市场 孙元涛 徐英379

勇敢的探索——青岛海洋大学改革纪实 袁慧玲382

谁之过——对“夏斐之死”的痛苦反思 姜杰388

龙年岁首的话题——关于“春节现象”的新闻速写 孟鸣飞392

刻不容缓的抉择——关于青岛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的思索 李德义395

寻求开放 郭彦404

来自乡村的冲击波——十万农民建筑大军进城记 丛林409

安得碧水万千顷——面对胶州湾的沉思 徐昆源419

希望,在阵痛中分娩——王家大中型国营企业招标承包报道之一 马季423

阳光下的丑恶 王常汶426

一石激起千层浪——南国纪行之一 杨兆振429

花为媒——西行印象之一 赵志汉433

别了,步进式交换机 于明军435

鞭炮响过之后 张幼川437

回澜阁下感人一幕——昨日新闻照片的追踪报道 楚友好441

金融潮,声声拍岸 仲君445

更新观念才能抓住机遇——关于建立大纺织外向型新格局报告之一 马季450

查岗记 冉多文455

我市杂色蛤资源行将枯竭 胡忠义 杨玉杰459

开弓已无回头箭 孟鸣飞461

生活毕竟不是诗 袁慧玲469

型煤喜与忧 王升平 潘伟录475

捧场浪潮该退却了 魏忠勇479

由逆反到顺意 郑立旗482

坦荡荡清廉招干——我市公开招考干部工作追记 蔡晓滨486

疲惫的电力 姜鸣钧491

换房 周常温498

昔日小作坊 今日大工厂 周京504

青岛:海洋科学城 姜杰 刘海军506

供销员五味 姜鸣钧511

质量:企业的生命 田振昌 孙辉517

人们买什么? 何其锐521

褒贬不一的“公园早市” 咸培础526

第十四个是强者 袁一平528

我们的队伍向前向前 孔荣明531

社论、评论541

为建设人民的新青岛而奋斗—本报创刊献辞 社论541

做好安全卫生工作 本报编辑部工业组544

组织宣传力量 展开社会主义宣传 社论547

在人民群众中造成学习科学的热潮 社论549

一个值得提倡的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 社论551

给工人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 社论555

虚心踏实学上海 社论558

学习港东的彻底革命精神 本报评论员561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郑教文563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实现四化的指南 本报评论员564

应加强对青年职工的教育 本报评论员570

加强革命纪律是搞好国民经济调整的保证 本报特约评论员572

曲棍如手 友好相握——热烈祝贺1982年青岛国际男子曲棍球友好邀请赛开幕 社论576

解放思想 立志改革 社论577

务必抓好这件大事 社论580

开拓前进 办好党报 社论582

黄海明珠——太平洋明珠 社论585

身在庐山要识庐山 每周一议588

改革,是必由之路 本报评论员591

热爱青岛 建设青岛 振兴青岛——纪念青岛解放40周年 社论593

戳穿谣言 明辨是非 徐雨597

从“力不从心”谈起 肖陈599

“大老粗”更要下苦功学科学技术 小方 叶边601

小议“干啥不缺啥” 赵金彪603

应当多有几个“万香斋” 张波604

深入调查 才知底里 阎广智606

“好发牢骚”析 洪长屏608

还是“公仆”精神好 何寻610

有感于书记的书箱 何川611

秣马厉兵 再展宏图 江志东612

下雪想起焦裕禄 辛庄613

祝小学生一路平安 梁章志615

不要小看“老太太养鸡” 和平615

关于“知足常乐” 辛庄617

不能回避的大课题 辛庄618

见微知著话前景 辛庄620

值得重视的领导艺术 肖文621

为青岛建设树起丰碑 赵朋623

大雪见人心 响泉624

莫长舌 丁冬625

夏天留下的话题 子飞626

表扬的背后——读信有感 王有佩628

“回声”动人心 沈舸629

铸像与小局·大局 于仲鸣630

吃饭要交粮票和钱 雪清631

“鹅毛”的联想 吕振光632

电冰箱热与不正之风 邓夏634

明天是初一 邓夏636

面对一些旺销书所想到 徐同宝638

山姆大叔,你别再重温旧梦了 修义忠639

要紧的是“中国人”三字 贾克让641

1990《历史的足迹 青岛日报新闻作品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兆振主编 1990 青岛:青岛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