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年鉴 1994》求取 ⇩

目录1

0.0.前言1

1.0.语言研究综述1

1.1.1992—1993年语言理论研究综述1

1.2.1993年现代汉语研究综述7

1.3.1993年近代汉语研究综述18

1.4.1992—1993年古代汉语(含古文字)研究综述24

◎博山方言研究(钱曾怡) (125

1.5.1993年现代汉语方言研究综述32

1.6.1993年现代汉字研究综述39

1.7.1993年中国修辞学研究综述41

1.8.1993年计算语言学研究综述51

1.9.1993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57

1.10.1993年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综述66

2.0.语文政策79

2.1.邓小平同志带头用规范字为杨浦大桥题写桥名79

2.2.国家语委召开春节座谈会79

2.3.国家语委调查组赴广东考察推普工作80

2.4.“楚雄杯”全国少数民族学讲普通话大赛落幕81

2.5.国家语委邀请中外学者座谈汉语规范化81

2.6.中央电视台主动请观众监督屏幕用字83

【北京市】83

2.7.各地语言文字工作简报83

【上海市】84

【天津市】84

【福建省】85

【河北省】85

【河南省】85

【黑龙江省】85

【湖北省】86

【湖南省】86

【吉林省】86

【辽宁省】86

【山东省】87

【陕西省】87

【深圳市】87

【香港】88

【四川省】88

3.0.大事记89

3.1.语言学年历89

3.2.学术活动纪事107

【北京师范大学成立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中心】107

【民族语文杂志社第三届学术交流会】108

【第六届北京中青年语言学研讨会】109

【《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109

【广东省语言学会举行1992—1993学术年会】110

【国家语委举办“对比语言学”学术讲座】111

【北京市高校文史哲外语类计算机教学研讨会】112

【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113

【内蒙古语言学会成立】113

【第三届双语双方言讨论会】114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北方片会议】115

【《语文建设》访问团赴香港访问】116

【第四届全国现代语言学研讨会】116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118

【庆祝吕叔湘先生90华诞学术讨论会】118

【中国语言学会第七届年会】119

【海峡两岸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现代化技术研讨会】120

【第五次全国民族语言翻译学术讨论会】120

【中国突厥语研究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121

【语言风格与翻译写作国际研讨会】121

4.0.国家学术基金123

4.1.一般项目123

4.2.青年项目124

5.0.专著提要125

5.1.汉语专著125

◎佛经释词(李维琦)125

◎古诗文别称词与中国文化(林伦伦、朱永锴)126

◎汉语语法场导论(胡正微)126

◎汉语逻辑概论(陈宗明)127

◎隶变研究(赵平安)127

◎普通话语音训练教材(潘家懿)128

◎人类文化语言学(邓晓华)128

◎社会语言学教程(戴庆厦)129

◎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侯精一、温端政)129

◎《说文解字》导论(王维贤)130

◎实用汉语语义学(陆善采)130

◎天津方言(韩根东)131

◎文言小说词语通释(段观宋)131

◎现代汉语新编(应雨田、宋仲鑫、陈庆武)131

◎新型古代汉语(王维贤)132

◎中古汉语读本(方一新、王云路)132

◎语言、文字和民族(陈其光)133

◎贵州民族语文研究(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语文办公室)134

5.2.论文集134

◎地名与方言学论集(李如龙)134

◎跨境语言研究(戴庆厦)135

◎刘叔新自选集(刘叔新)135

◎马学良民族研究文集(马学良)135

◎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邢福义)136

◎邢福义自选集(邢福义)137

◎言语交际与交际语言(刘焕辉、陈建民)13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138

◎语文评论集(周自厚)138

◎语言与方言论集(詹伯慧)138

5.3.工具书139

◎安多藏语口语词典(华侃、龙博甲)139

◎长沙方言词典(鲍厚星、崔振华、沈若云、伍云姬)139

◎潮汕方言熟语辞典(林伦伦)140

◎古今词义异同辨析手册(黎千驹)140

◎湖南汉语方音字汇(本书编纂组)141

◎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段德森)141

◎现代汉语多功能词典(刘振铎)142

◎现代汉语虚词正误句解手册(徐复岭)142

◎语言学百科词典(戚雨村等)143

5.4.民族语言专著143

◎仡佬语研究(张济民)143

◎嘉戎语研究(林向荣)144

◎彝文论(丁椿寿)144

◎中国民族语言学史(王远新)145

◎中国语文趣谈(康家珑)146

5.5.港台语言著作146

6.0.论文摘要147

6.1.语言学理论147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沈家煊)147

◎略谈规则与例外(胡坦)147

◎论言语行为的分类问题(左思民)148

◎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表现形式(金立鑫)148

6.2.现代汉语149

◎表总括的“都”的语义分析(徐颂列)149

◎语言中异质共存的矛盾统一——谈词义羡余(刘宝俊)149

◎形位的类型及其关系网络模式(程琪龙)149

◎宾语与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方梅)150

◎词汇研究和语法研究(胡明扬)150

◎动词“给”的配价功能及其相关的句式发展状况的考察(周国光)150

◎多动词小句中的零形式(徐赳赳)151

◎复动“V得”句(范晓)151

◎汉语句子的研究(陆俭明)152

◎汉语节奏的周期及层次(吴洁敏)152

◎关于施事格、受益格歧义句的考察(曹炜)152

◎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郭锐)152

◎汉语形态的节律制约——汉语语法的“语音平面”丛论之一(刘丹青)153

◎论使宾动句(彭利贞)153

◎论因果句(王维贤)154

◎术语的语序和术语的系统调节机制(洪材章)154

◎特殊句的变换和选择(王聿恩)155

◎形容词的AABB反义叠结(邢福义、李向农、丁力、储泽祥)155

◎谈语义制约和格式实现的条件(徐枢)155

◎谈隐含(张国宪)155

◎选择问的句群形式(邢福义)156

◎再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施关淦)156

◎主谓谓语结构的语义模式(张旺熹)156

◎“N的V”结构的构成(张伯江)157

6.3.近代汉语157

◎敦煌俗音考辨(黄征)157

◎汉译佛典语义中的原典影响初探(朱庆之)158

◎《红楼梦》重叠动词的考察(管锡华)158

◎试说近代汉语副词“才”的特殊用法(张谊生)159

◎《金瓶梅词话》的语气词“不是”(潘攀)159

◎《金瓶梅》某些词语释义和字形问题(张鸿魁)159

◎晚唐以来可能性动补结构中宾语位置的发展变化(李思明)160

6.4.古代汉语160

◎比字句溯源(史佩信)160

◎汉语面部语义场历史演变(解海江、张志毅)161

◎汉语派遣义用词浅论(赵旭东)161

◎《淮南子译注》商榷(许匡一)161

◎《花间集》词人用韵考(孙玉文)161

◎几种早期《诗经》注文的比较研究(祝敏彻)162

◎《焦仲卿妻》“自名”说(程邦雄)162

◎论宾字句的句法结构(张玉金)162

◎论戴震的古音学(李开)163

◎论古代汉语的关涉词组(许仰民)163

◎论古代文化词语及其训释(黄金贵)163

◎“某”的自称义探析(刘家钰)164

◎上古汉语的程度词(徐朝华)164

◎《马氏文通》新评(李宇明)164

◎试论叠韵连绵字的统谐规律(郭小武)165

◎试论古代汉语动物词前缀(黄树先)165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札记(冯春田)165

◎说“龙”(尉迟治平)166

◎说“转语”(刘世俊、张博)166

◎《天问》疑问词和疑问句(廖序东)166

6.5.方言167

◎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朱德熙)167

◎“毓”“后”的语源及部分牙喉舌齿音声母通变关系合解(王蕴智)167

◎训诂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华学诚)167

◎扶风话中“了1”和“了2”的读法(毋效智)168

◎福州方言的入声(冯爱珍)168

◎广州话的结构助词“到”(彭小川)168

◎怀化话方言本字(张学成)169

◎论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等-i-介音”现象(刘宝俊)169

◎宁夏同心(回民)方言的语法特点(张安生)169

◎山西方言的文白异读(侯精一、杨平)170

◎上海地区方言的分片(许宝华、汤珍珠、陈忠敏)170

◎山西方言古二等字的韵母略说(田希诚)170

◎试论“一晒”与“一埋”的异同(莫华)171

◎天津方言后缀试说(韩根东)171

◎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刘俐李)171

◎宜山话音系及中古音在宜山话中的演变(陈海伦)171

◎正反问句及相关的类型学参项(袁毓林)172

6.6.语言·社会·文化172

◎从土族语词汇看其文化的多元性(席元麟)172

◎亲属称谓语的简化趋势(潘攀)173

◎关于禅籍俗语言的民俗语源问题(曲彦斌)173

◎黑龙江省的站人和站话述略(游汝杰)173

◎山西的羊文化(潘家懿、李小平)174

◎上古汉语大量出现专指牲畜毛色的单音词的文化背景(孙玉文)174

◎水族文化与语言论略——兼论水族族称(何天贞)174

◎说“礼拜”——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一例(张清常)175

◎文化认同:汉语语法学重建之道(杨启光)175

◎文言性质新论——古代汉语民族共同语说述略(晏鸿鸣)175

◎海峡两岸现行汉字字形的比较分析(费锦昌)176

6.7.汉字研究176

◎修辞与汉文化(曹铁根)176

◎汉字字体的名实及其演进序列的再认识(赵平安)177

◎汉字阅读问题纵横谈(厉兵)177

◎江永“女书”是一种独立的自源文字(谢志民)177

◎略谈汉字部件系统的沿革(李思江)178

◎论多重文字现象(徐世璇)178

◎论《时要字样》(张金泉)178

◎浅析四种印刷体(傅永和)178

◎徐锴《说文系传》的六书见解(杨清澄)179

◎文字识别的心理问题(吴安其)179

◎许慎的六书“转注”说(戚桂宴)179

6.8.语用与修辞180

◎“A不如B”与“AB不如”——论古典诗歌两种比较句式的异同(谭汝为)180

◎80年代修辞学史研究概述(李运富)180

◎比喻思维论(邓国栋)181

◎编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几点意见(胡明扬)181

◎词语锤炼的艺术(黎千驹)181

◎简论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系(高万云)182

◎广告语言初探(杨石泉)182

◎风格学的基本原理(张德明)182

◎论“抽象式比喻”(温锁林)183

◎毛泽东关于语言问题的论述(刘兴策、刘斌)183

◎说古今联合式合成词偏义现象的差异(杨烈雄)183

◎我国修辞学发展的缩影——论上海修辞学发展80年(宗廷虎)183

◎修辞的源流及嬗变(骆小所)184

◎修辞学的历史走向(王希杰)184

◎以音译词为基础的造词与修辞现象(周建民)185

◎训诂与修辞(池太宁)185

◎应该继承和完善“两大分野”的修辞学说(吴士文)186

◎语义、结构、语境影响和制约着动词的重叠(李运龙)186

◎“语用否定”考察(沈家煊)187

6.9.交叉学科187

◎儿童动态助词“过”习得情况调查和分析(孔令达、周国光、李向农)187

◎关于大规模处理真实文本的谈话(黄昌宁)187

◎关于计算语言学的若干研究(俞士汶)188

◎科学精神: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紧迫课题(刘丹青)188

◎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熊学亮)189

◎论语言在思维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严大其)189

◎民俗语言学概说(曲彦斌)189

◎乳儿话语理解的个案研究(李宇明)190

◎语言和语言学习(胡明扬)190

◎语言控制论导言(雷友梧)190

◎中文0(1.1/1.2)/2)型名词词组术语潜在歧义结构实例化(冯志伟)191

6.10.双语与双语教学191

◎汉字教学的新思路(周健)191

◎我对发展汉语教学的几点认识(吕必松)192

◎汉字阅读初探(霍陈婉媛、汤伟才)192

6.11.民族语文193

◎侗台语族送气清塞音声母的产生和发展(梁敏、张均如)193

◎关于满语领造格词缀和蒙古领属格词缀的比较(哈斯巴特尔)193

◎贵州紫云界牌苗语的语音特点和方言归属(王辅世、刘援朝)193

◎汉台语比较研究中的深层对应(邢公畹)194

◎论方言——兼谈傣语方言的划分(罗美珍)194

◎满语支语言中的送气清擦音(马学良、乌拉熙春)194

◎纳西文字、汉字的形声字比较(刘又辛)195

◎苗语浊送气的声学研究(孔江平)195

◎苗瑶语前缀(陈其光)195

◎女真文中汉语借词的音韵特点(聂鸿音)196

◎试论藏缅语中的反身代词(孙宏开)196

◎突厥语族语言与格类型比较研究(赵明鸣)196

◎维语结构类型学特征及其语法分析问题(方晓华)197

◎彝缅语塞音韵尾演变轨迹(陈康)197

◎云南富宁末昂话初探(武自立)197

7.2.现代汉语198

7.1.语言学理论198

7.0.书目索引(以《全国新书目》为准)198

7.3.古代汉语199

7.4.汉字研究200

7.5.汉语方言201

7.6.民族语言201

7.7.语用与修辞202

7.8.教学与教材203

7.9.字典、词典204

7.11.论文集207

7.10.国外语言学207

8.0.论文索引208

8.1.语文政策与语言规范208

8.2.语言理论212

8.3.现代汉语216

8.4.近代汉语230

8.5.古代汉语233

8.6.汉语方言241

8.7.语用与修辞245

8.8.语言与社会文化258

8.9.汉字研究261

8.10.民族语文268

8.11.汉语教学282

8.12.语言学边缘学科292

8.13.论著评述、序跋294

8.14.国外语言学·译文选目299

8.15.汉语词典学301

附:吕叔湘先生年表303

1995《中国语言学年鉴 1994》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行健主编 1995 北京:语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药学年鉴  1994(1995 PDF版)
中国药学年鉴 1994
1995 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教育年鉴 1994年(1995 PDF版)
中国教育年鉴 1994年
1995
中国工业年鉴  1994(1994年10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工业年鉴 1994
1994年10月第1版 《中国工业年鉴》编辑部
中国农业年鉴  1994(1994年12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农业年鉴 1994
1994年12月第1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金融年鉴  1993(1993.12 PDF版)
中国金融年鉴 1993
1993.12 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
中国年鉴  1994( PDF版)
中国年鉴 1994
中国年鉴社
中国经济年鉴  1994( PDF版)
中国经济年鉴 1994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中国电影年鉴  1994( PDF版)
中国电影年鉴 1994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1984(1984 PDF版)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1984
1984 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中国计划生育年鉴  1996(1996 PDF版)
中国计划生育年鉴 1996
1996 中国计划生育年鉴编辑部
中国历史学年鉴  1994(1995 PDF版)
中国历史学年鉴 1994
199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语言学年鉴  1992(1993 PDF版)
中国语言学年鉴 1992
1993 北京:语文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4(1997 PDF版)
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4
1997 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国文学年鉴  1994(1995 PDF版)
中国文学年鉴 1994
1995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年鉴  1994(1994 PDF版)
中国科学院年鉴 1994
1994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