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针疗法》求取 ⇩

目录总论1

一、七星针术的特点1

二、七星针的种类和制作2

(一)制作材料2

(二)装置方法3

三、针具的保藏与修理4

(一)保藏的方法5

(二)修理的方法5

腧穴5

一、腧穴的意义及作用5

二、取穴法6

附:骨度同身寸表7

(一)俞穴8

三、特殊穴8

(四)络穴9

(三)郄穴9

(二)募穴9

(五)原穴10

(六)五俞穴(附表)10

(七)八会穴11

(八)夹脊穴12

附:夹脊穴分段主治12

四、常用穴13

(一)手太阴肺经13

中府 13

尺泽 13

商阳 14

(二)手阳明大肠经14

列缺 14

太渊 14

少商 14

孔最 14

   三间 15

  合谷 15

  偏历 15

  温溜15

  手三里 15

巨髎 16

  下关 16

  地仓 16

  颊车 16

  迎香 16

  曲池 16

(三)足阳明胃经16

  梁门 17

  天枢 17

 归来 17

  缺盆 17

  人迎 17

  头维17

  阴市 18

  梁丘 18

  足三里 18

  上巨虚 18

  丰隆 18

 太白 19

(四)足太阴脾经19

  厉兑 19

隐白 19

  内庭 19

  解溪 19

  冲阳 19

 公孙 20

 三阴交 20

 地机20

 阴陵泉 20

 通里 21

 血海 21

 冲门 21

 大包 21

(五)手少阴心经21

少海 21

 神门 22

 阴郄 22

 少冲 22

(六)手太阳小肠经22

少泽 22

  后溪 22

  腕骨 23

  养老 23

  支正23

  小海 23

  肩贞 23

  肩外俞 23

 通天 24

(七)足太阳膀胱经24

攒竹 24

大杼 24

  风门 24

  天容 24

肺俞 24  厥阴俞 25

心俞 25

 膈俞 25

 肝俞 25

胆俞 26

 脾俞 26

胃俞 26

 三焦俞 26

肾俞26

 上髎27

 次髎 27

 大肠俞 27

 膀胱俞 27

 小肠俞 27

 中髎 28

 下髎 28

膏肓 28

胃仓 28

  志室 29

承扶 29

委中 29

承山29

 飞扬 29

 昆仑 29

(八)足少阴肾经30

涌泉 30

至阴 30

 金门 30

京骨 30

然谷 31

 照海 31

水泉31

大钟 31

  太溪 31

  内关 32

  劳宫32

  大陵 32

  郄门 32

曲泽 32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32

  中冲 33

(十)手少阳三焦经33

关冲 33

  阳池 33

  外关 33

  会宗 33

 阳白 34

 率角 34

客主人 34

 风池 34

 颅息 34

 天牖34

(十一)足少阳胆经34

肩井35

日月 35

 京门 35

 带脉 35

 环跳 35

风市 35

 光明 36

悬钟36

 丘墟 36

 外丘 36

 阳陵泉 36

 侠溪 37

 窍阴 37

(十二)足厥阴肝经37

大敦 37

  行间 37

  太冲 37

  蠡沟 38

  中都38

  曲泉 38

  章门 38

  期门 38

(十三)任脉38

  石门 39

  关元 39

  气海39

  中极 39

会阴 39

  巨阙 40

  膻中 40

(十四)督脉40

长强 40

  阳关 40

  中脘 40

  命门 41

  身柱 42

  大椎 43   风府 44

  百会 44

  上星 44

  水沟 45

  发际52

五、经外奇穴52

  崇骨 52

  四神聪 52

  太阳 52

  鱼腰 52

  印堂 52

夹脊 52

  百劳 53

  喘息 53

气喘 53

  四花 53

  四缝 53

  四关 53

  六之灸53

  八风 53

  十王 54

  小骨空 54

   十宣 54

十二井 54

  独阴 54

  通关 54

  通理 54

  大骨空 54

  八邪 54

腰奇 55

   鹤顶 55

  膝眼55

  中魁 55

  肘尖 55

  拳尖 55

  外劳宫 55

  吕细 55

  腰眼 56

  痞根 56

  大指甲根 56

  珠顶 56

  柱侧 56   积聚痞块 56

  接骨56

  鱼尾 56

经中 57

  血愁 57

  漏阴 57

  肠遗 57

  直骨 57

  环冈 57

  胛缝 57

  背缝57

   关仪 57

  阑尾 58

  中风七穴 58

  阿是 58

诊断(压诊)58

一、经络反应点与疾病58

二、经络反应点的种别与现象59

(一)种别60

三、各种证候一般反应的部位61

(一)压痛61

(二)现象61

(二)硬结63

(六)敏感64

(五)麻木64

(四)肿结64

(三)肿胀64

(八)压重65

(七)?65

四、压诊的步骤65

五、压诊的方法66

?法67

一、针刺的练习步骤和方法67

二、各种七星针的捏持式法68

(一)套管式七星针捏持式法69

(二)长柄式七星针捏持式法69

(三)刷帚式七星针捏持式法69

(四)莲蓬式七星针捏持式法69

三、针刺前的注意事项70

四、针刺的方法71

五、针刺的手技72

附:单针浅刺法73

(一)针具及操作技法74

(二)针具与补泻74

(三)针刺的部位与疾病75

六、补泻的实用75

七、针刺时病者的体位77

八、针禁78

治疗78

一、辨证施治和整体疗法78

二、标本先后的治疗法则80

三、处方规律81

四、治疗间隔82

五、七星针术的适应症83

(一)内科疾患84

中风 84

  痿症 84

  痹症 85

  阴虚 85

  失眠 86

  怔忡86

  咳嗽 87

感冒 87

   盗汗 87

  肺痨 86   哮喘 87

  眩晕 88

  头痛 88

  肠? 89   胃脘痛 89

  胁痛 89

  呕吐 90

  腹痛 90

泄泻 91

   腰痛 91

  癃闭 91

  疟疾 92

  遗精 92

   脱肛92

  痧胀 93

(二)妇科疾患93

痛经 93

   经闭 93

   崩漏 94

   带下 94

   乳痈94

  乳少 95

  瘕聚 95

  阴挺 95

  呕吐 96

  腹泻 96

(三)儿科疾患96

  恶阻 96

发热 96

  疳积 97

  疰夏97

  遗尿 97

   顿咳 97

  急惊风 98

  慢惊风98

  瘫痪 98

  牛皮癣 99

  痄腮 99

瘰疬 99

(四)外科疾患99

  瘿气 100

  风疹100

  冻疮 100

  落枕 101

  捩伤 101

(五)五官疾患101

耳鸣 101

  目肿痛 101

  迎风流泪 102

  鼻塞 102

齿痛 102

  喉蛾 102

  咽痛 103

1960《七星针疗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艺卿编 196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