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简史》
作者 | 吴宗国著 编者 |
---|---|
出版 |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4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103167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7632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隋朝的统一与革新9
第一节 隋的建国9
一 隋取代北周9
二 隋建立前后的山东形势14
三 解决户口隐漏问题22
第二节 统一王朝的再建25
一 统一南北25
二 稳定统治的措施26
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8
第三节 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31
一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31
二 三省制的确立36
三 宰相制度的变化37
四 缩小封爵,以才授官40
第四节 隋朝的衰亡42
一 滥用民力,督迫严急42
二 农民起义和政治形势的变化43
三 瓦岗军的兴衰45
第二章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49
第一节 唐的建立与武德政治49
一 太原起兵与唐的建立49
二 窦建德的失败与刘黑闼再起52
三 武德时期的政治54
第二节 贞观之治60
一 玄武门之变60
二“山东豪杰”和太宗用人61
三 贞观君臣论治63
四 广任贤良与坚守法令76
五 唐初生产的恢复和发展80
第三节 贞观、永徽之际的政局83
一 贞观中晚年政治83
二 关陇贵族势力的消长和废王立武87
第三章 唐初的制度90
第一节 唐初的政治制度90
一 知政事官与政事堂90
二 三省94
三 九寺、三监102
四 御史台104
五 地方行政机关105
六 军事制度106
七 法律制度109
八 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112
第二节 唐初官吏的选拔和管理118
一 官、阶、勋、爵118
二 入仕途径119
三 官员的选授与考课127
第三节 唐初的土地、赋税制度131
一 土地占有情况131
二 田令及其实施132
三 租庸调和杂徭138
第四章 一代女皇141
第一节 建言十二事141
一 一般地主官僚的政治要求141
二 建言十二事143
第二节 从圣母神皇到大周皇帝147
一 任威刑以禁异议147
二 以禄位收取人心148
第五章 开元之治153
第一节 开元之治的形成153
一 政局的混乱153
二 开元之治的形成156
第二节 政策和制度的调整161
一 政策和制度的调整161
二 文学吏治之争168
第三节 制度变革的深入172
一 财政赋税制度172
二 军事制度174
三 选举制度176
四 政治制度177
五 法律制度178
第六章 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180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180
一 天时、地利、人和180
二 农业发展情况191
第二节 手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201
一手工业201
二 商业和城市209
第七章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天宝政局216
第一节 民族关系216
一 贞观时期217
二 高宗、武则天时期220
三 开元、天宝时期223
四 渤海国 南诏228
第二节 天宝政局与安史之乱230
一 天宝政局230
二 安史之乱235
第八章 走向中兴239
第一节 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239
一 安史之乱平息前后的形势239
二 藩镇割据241
第二节 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245
一 专卖制度的建立与漕运的整顿245
二 两税法的实行247
第三节 削藩的初步尝试251
一 削藩尝试的失败251
二 中央统治力量的加强254
第四节 元和中兴259
一 改革浪潮的兴起259
二 革除弊政的努力261
三 削平内地强藩262
四 恢复宰相制度264
五 削平藩镇的战争269
第九章 唐王朝的衰落274
第一节 官僚集团之间的党争274
一 党争过程274
二 两党成员与结党因缘280
三 两党的异同282
第二节 晚唐社会矛盾的发展288
一 土地集中和赋税不均290
二 徭役、差科的加重297
三 租税并纳和农民身份的下降303
四 政治腐败,民不聊生308
第三节 黄巢起义312
第十章 五代十国320
第一节 走向统一的北方320
一 军阀混战与唐的衰亡320
二 后梁的短期统治323
三 后唐统一北方326
第二节 契丹的建国与后晋人民的反契丹斗争329
一 契丹国的建立329
二 后晋人民反契丹的斗争332
第三节 后周的改革335
一 后周取代后汉335
二 后周的改革336
第四节 南方各国的发展341
一 九国春秋341
二 南方各国分立的基础343
三 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44
四 南方各国的衰落347
第十一章 唐代中国与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349
第一节 亚洲各国的发展与中外交通的发达349
一 亚洲各国的发展349
二 交通的发达350
第二节 贸易往来353
一 贸易的扩大353
二 对外贸易的管理355
第三节 文化交流356
一 科学技术交流356
二 思想文化交流358
三 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363
第十二章 唐五代文化366
第一节 初唐文化367
一 史书修撰与政治文化的发展367
二 总结前代学术文化成果368
三 书法、绘画、雕塑的新发展371
第二节 盛唐文化372
一 诗歌的黄金时代373
二 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375
三 经学和史学378
第三节 佛教和佛教艺术379
一 佛教的发展379
二 佛教艺术384
第四节 唐代后期文化386
一 古文运动与思想上的新探索386
二 中晚唐文学与史学392
第五节 唐末和五代十国文化395
一 唐末文化395
二 南方各国文化的发展397
三 北方各朝的文化成就398
后记400
参考书目401
1998《隋唐五代简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宗国著 1998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操作规程
- 1994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下
- 1959
-
- 隋唐五代史 下册
- 1959年09月第1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下
- 中华文化出版事业社
-
- 隋唐五代史 1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2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3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4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下
- 198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 下
- 1959 北京:中华书局
-
- 隋唐五代文学史
- 1958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隋唐五代史纲
- 1961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隋唐五代史
- 1956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函授教育处
-
- 隋唐五代史纲
- 1979 北京: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