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评传》

目 次1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匡亚明1

1

第一章僧肇的生平与著作1

第一节僧肇的生平与著作1

第二节关于《涅槃无名论》真伪的考辩26

第二章僧肇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思想氛围41

教兴盛的社会根源42

第一节东晋十六国时期的社会时代特征——佛42

第二节魏晋时期老庄玄学的风行——佛教兴盛52

的思想原因52

第三节东晋十六国时期大乘般若学的勃兴66

(一)道安与本无宗和竺法深与本无异宗69

(二)支遁与即色宗79

(三)支愍度与心无宗88

第三章僧肇的老师鸠摩罗什的大乘中观佛学思想94

第一节鸠摩罗什的生平与译经活动97

第二节 罗什的大乘中观佛学思想106

(一) 主“非有非无”的中道空观110

(二) 主“无我”说114

第三节鸠摩罗什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118

与作用118

第四节罗什的弟子们122

第四章僧肇同学道生的佛学思想126

第一节道生的生平与著作126

第二节道生的佛学思想138

(一) 佛性当有说141

(二) 顿悟成佛说146

(三) 法身无色说151

(四)佛无净土说154

(五)应有缘说155

(六) 善不受报说156

(七) 二谛说157

(八) 一阐提人皆得成佛说158

第五章僧肇佛学是印度中观佛学与中国老庄思想161

相结合的产物161

总结162

第一节僧肇对两晋佛教般若学的评估与162

第二节僧肇对大乘中观佛学的宏扬和对老庄170

玄学思想的继承170

(一)僧肇佛学与印度龙树中观佛学171

(二) 僧肇佛学与中国的老庄学176

第六章僧肇的佛学思想190

第一节僧肇佛学的本体论191

(一)《物不迂论》辨析192

(二)《不真空论》辨析200

第二节僧肇佛学的解脱论206

(一)《般若无知论》辨析207

(二)《涅槃无名论》辨析222

第三节僧肇在《维摩经注》中所阐说的一些244

佛教思想244

(一) 论“非有非无”的中道空观248

(二) 渐悟说251

(三)佛无国土说253

第七章僧肇在中国佛学思想史上的地位与作用255

第一节僧肇佛学对南北朝三论学的影响257

第二节僧肇佛学对隋唐佛教诸宗派思想267

的影响267

(一) 僧肇佛学与三论宗267

(二) 僧肇佛学与天台宗271

(三) 僧肇佛学与禅宗276

第三节僧肇佛学对明代佛学的影响281

附:僧肇集略注291

一、《肇论》292

二、经序330

三、《维摩经注》(节选)339

附录363

一、《僧肇传》363

二、慧达《肇论序》366

三、僧肇年谱368

索引370

一、人名索引370

二、文献索引377

三、名词索引383

后记386

1998《僧肇评传》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许抗生著;匡亚明主编 1998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神僧传(1993 PDF版)
神僧传
1993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高僧传  上册( PDF版)
高僧传 上册
峨嵋恶僧传( PDF版)
峨嵋恶僧传
国清高僧传( PDF版)
国清高僧传
高僧传二集( PDF版)
高僧传二集
高僧传初集( PDF版)
高僧传初集
宋高僧传  下(1987 PDF版)
宋高僧传 下
1987 北京:中华书局
禅林僧宝传(1993 PDF版)
禅林僧宝传
1993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河上肇自传  上(1963 PDF版)
河上肇自传 上
1963 北京:商务印书馆
高僧传研究(1987 PDF版)
高僧传研究
1987 北京:文津出版社
宋高僧传(1987 PDF版)
宋高僧传
1987 北京:中华书局
高僧传(1992 PDF版)
高僧传
1992 北京:中华书局
历代高僧传(1994 PDF版)
历代高僧传
1994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求法高僧传(1992 PDF版)
求法高僧传
1992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
高僧传新编(1989 PDF版)
高僧传新编
1989 浙江天台国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