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现代文学大系 1919-1949 第1集 评论卷》
作者 | 张毓茂主编;阎志宏,李树权选编 编者 |
---|---|
出版 | 沈阳:沈阳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776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410374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7485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编辑凡例1
目 录1
小 天3
艺术上之民族精神3
文学展望10
于成泽13
为文坛上的将卒们擂一通鼓13
评《志摩的诗》16
尤 无19
关于文艺几个问题19
王大冷28
读吴裔伯先生的《论新诗兼致孙百吉君》28
王莲友36
读羽丰先生的《论新诗》36
巨 彩42
中国新文艺运动研究42
安怀音50
文学与时势50
文学家与革命家54
艺术是社会真相的记录66
问 心66
辰 鸿68
对于新文化运动之希望68
吴裔伯75
论新诗兼致孙百吉君75
对于论新诗诸公的几句闲话80
看郭濂薰君《批评胡适之博士〈尝试集〉的谬点》辩驳84
赤颜阿生84
花 禅90
我的一个见解90
走出大观园101
李郁阶101
金 言103
贵族文学与平民文学103
对于新文化运动之希望107
周守一107
赵虽语115
读王莲友先生论新诗115
文学的批评122
杨君彦122
郑梦飞126
读《鲜血》126
香 冷129
奉天文艺界兼呈东北文学研究会及关外社129
诸友人129
悲观作品143
春明刘景和143
高光玉145
胡诗孟浪乎145
谈独幕剧154
哲 吾154
盛桂珊157
看了《谁的罪?》以后157
新兴文学选材略谈163
笳 啸163
穆木天165
谭诗165
什么是象征主义175
穆儒丐183
新剧与旧剧183
文学的我见196
乡土文艺与《山丁花》201
山 丁201
《去故集》的作者203
小 松209
夷驰及其作品209
满系小说人的当前问题215
丹 宁218
评《奋飞》218
艺 筠223
满洲文艺之振兴223
支 援228
略谈批评228
古 丁232
偶感偶记并余谈232
谈一私淑237
东方既白248
生命线248
石 军252
我与小说252
向何处去263
田 贲263
大众语与文艺267
艾 循272
关于检讨修辞的意见272
满洲文坛的几个问题275
夷 夫275
石军及其作品278
庄己平285
闲话放送剧285
老 翼290
关于文艺翻译问题290
光 电293
批评家与文学史家293
安 犀296
一年来的满洲话剧界296
关沫南313
论文学创作的美学基础313
给作家一二语316
克 莫320
泥沼320
吴 郎325
我们的文学的实体与方向325
论金音的诗332
吴 瑛342
满洲女性文学的人与作品342
陈 因357
王乾哥357
季季草361
辛 嘉365
关于古丁365
评《山风》370
罗 烽376
从星星剧团的出现说到哈尔滨戏剧的将来376
《呼兰河边》后记378
罗 绮381
满洲的诗的实体和方向381
金 音384
关于成弦384
李季疯392
关于批评392
满洲文坛新语394
秋 萤398
论刘爵青的创作398
《去故集》序402
两极406
孟 素406
《山风》及其作者429
萧 红447
《大地的女儿》与《动乱时代》447
《第二代》论453
韩 护453
我们的文学实体与方向459
碧 波473
编者前话473
端木蕻良476
我的创作经验476
爵 青486
关于《关于满洲文坛》486
小说490
王大化499
戏剧艺术观499
韦长明505
东北散文十四年的收获505
东北女性文学十四年史511
冉欲达524
反对“学生腔调”524
刘白羽527
加强文学的时间性与战斗性527
刘芝明530
关于萧军及其《文化报》所犯错误的批评(节选)530
将文艺提到人民建设时期的新水平(节选)537
师田手555
新时期新问题555
论文艺上的发动群众与改造民间艺人565
安 波565
沉 盈572
侏儒诗话572
冷 歌578
过去十四年的诗坛578
关于刘俊英582
严文井582
李大光591
引起我的两点意见591
李庐湘596
评《生活报》的社论596
发挥文艺的战斗力量601
李辉英601
吴伯箫606
文艺的阶级性606
陈 陇615
生活与创作615
文学还应加强群众性619
陈 沂619
张 庚624
最近剧运上的几个问题624
陆 地629
观察的角度629
评《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633
林 铣633
孟 伯639
译文十四年小记639
孟 语646
沦陷期的东北戏剧646
《暴风骤雨》是怎样写成的?659
周立波659
草 明666
论人物和歌颂666
胥树人674
关于文艺上的经验主义674
诗及语言与“学生腔调”682
侯唯动682
姚 远687
东北十四年来的小说与小说人687
陶 君704
东北童话十四年704
东北文艺工作者的新使命716
铁 汉716
桦722
读《夏红秋》722
萧 军728
目前东北文艺运动我见728
古潭里的声音(三篇)736
舒 群759
关于《夏红秋》的意见759
蔡天心764
对目前文艺工作诸问题的意见764
后 记775
总 序……………………………………张毓茂1931
导 言……………………………………阎志宏1931
1919—1931
1931—1945
1945—1949
1996《东北现代文学大系 1919-1949 第1集 评论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毓茂主编;阎志宏,李树权选编 1996 沈阳:沈阳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 1840-1919 第1集 第1卷 文学理论集
- 1994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当代台湾文学评论大系(1)文学理论卷
- 1993.05(民92) 正中书局
-
- 东北现代文学大系 第11集 诗歌卷 上
- 沈阳:沈阳出版社
-
- 东北现代文学大系 第3集 短篇小说卷 中
- 沈阳:沈阳出版社
-
- 东北现代文学大系 第2集 短篇小说卷 上
- 沈阳:沈阳出版社
-
- 东北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集
- 1986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中国新文学大系 1937-1949 第1集 文学理论卷 1
- 1990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 1919-1949 概论·诗文卷
-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 1919-1949 小说卷
-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 1919-1949 戏剧卷
-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 1840-1919 第3集 第10卷 散文集 1
- 1991.10 上海市: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华现代文学大系 台湾1970-1989 评论卷 1
- 1989.05 九歌出版社
-
- 贵州新文学大系 1919-1989 现代文学卷 下
- 1997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贵州新文学大系 1919-1989 现代文学卷 上
- 1997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 1840-1919 第1集 第2卷 文学理论集
- 1995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