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
作者 | 陈伯海主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参考页数 | 709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627050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7480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导论自传统至现代1
第一编17世纪中国文学思潮37
第一章两大思潮的激荡39
第一节 晚明个性思潮39
第二节 清初实学思潮54
第二章尊情说的流行72
第一节 万物有情的宇宙观72
第二节 大悲大愤出至文79
第三节 体察七情的新文学86
第四节 一情与众情94
第三章独创精神的高扬102
第一节 在复古主义羁绊下102
第二节 性灵派的革新旗帜109
第三节 唐宋派的牢固根基115
第四章人与文的俗化122
第一节 生活方式的趋俗122
第二节 文艺观念的崇俗127
第三节 诗文创作的融俗132
第五章创作倾向的崇实141
第一节 时代实录141
第二节 以诗补史148
第三节 文贵益世153
第六章作家主体的坚实158
第一节 坚贞的气节158
第二节 深厚的学力163
第三节 坎坷的阅历169
第二编18世纪中国文学思潮175
第一节 时代特征177
第一章时代与文化特征177
第二节 文化特征194
第二章复古思潮回流202
第一节 复古思潮的重兴204
第二节 复古思潮的高涨211
第三节 复古思潮的延续220
第三章性灵思潮崛起234
第一节 性灵思潮的流变历程237
第二节 袁枚:性灵思潮的一面旗帜252
第三节 性灵思潮的近代倾向及其评价256
第四章人文思潮潜流261
第一节 人文思潮波澜初起263
第五节 语言与形式268
第二节 人文思潮的曲折与受阻275
第三节 人文思潮的潜升277
第三编19世纪中国文学思潮289
第一章交错涌动的文学思潮291
第二章经世致用的文学300
第一节 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300
第二节 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310
第三节 经世致用文学思想的转化322
第三章学习西方336
第一节 传教士的工作336
第二节 以中化西343
第三节 学习西方的深化353
第四节 审美意识的变化361
第四章人文精神的曲折发展376
第一节 人的意识朦胧觉醒376
第二节 人文精神的发展388
第三节 改良礼教399
第五章文学的通俗化409
第一节 俗文学的崛起409
第二节 文学运行机制的变革420
第三节 俗化大潮下的雅俗渗透430
第六章复古思潮的末路442
第一节 形形色色的复古442
第二节 近代西学输入后的复古思潮447
第三节 复古思潮的衰亡451
第四编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457
第一章20世纪的语境459
第一节现代化——一个世纪之梦459
第二节 思潮纷纭469
第二章“五四”“革命文学”思潮473
第一节 “五四”——时代的转折点473
第二节 胡适、陈独秀共举“文学革命”大旗479
第三节周作人与“人的文学”489
第四节 鲁迅——“革命文学”实绩的体现者493
第五节 茅盾与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498
第三章左翼“革命文学”思潮505
第一节 方向转换505
第二节 国际上“左”倾文学思潮510
第三节 中国文坛上“左”倾文艺思潮512
第四节 鲁迅、茅盾坚持现实主义516
第五节 30年代左翼文学的两类文本527
第四章工农兵文艺思潮的兴起536
第一节 救亡文艺思潮腾起536
第二节 现实主义要求重现540
第三节 关于“民族形式”543
第四节 一股非工农兵文艺思潮的涌动546
第五节 工农兵文艺思潮的确立554
第六节 胡风与七月派文学思潮563
第五章工农兵文艺思潮的演化577
第一节 1949~1956年577
第二节1957~1965年582
第六章工农兵文艺思潮的蜕变592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风暴592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文本594
第七章新时期文学人文思潮的回归与发展600
第一节 自上而下的正本清源600
第二节 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的拨乱反正604
第三节 开放吸纳608
第四节 新时期文学文本610
第八章“自由主义”派文学思潮614
第一节 新人文主义思潮614
第二节 现代评论派,新月派616
第三节“自由人”、“第三种人”和论语派620
第四节 西方美学623
第九章关于向西方学习的文学思潮626
第一节 虚位以待和价值迷失626
第二节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630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643
第十章通俗文学思潮674
第一节“井水”与“河水”674
第二节 社会、时代的背景677
第三节 文学观念690
第四节 商业化经营695
第五节 流行的节奏和脉络697
第六节 关于通俗文学中的混浊现象703
后记709
1997《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伯海主编 1997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1996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中国近百年史
- None
-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1937
-
- 近代日本文学思潮史
- 1978.03 樱枫社
-
-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 1938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 1988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
- 1978 台湾中华书局
-
-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
- 1987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1985 北京市中国书店
-
-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 1981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
- 1991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1986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近世文学思潮
- 1997 文史哲出版社
-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1943 上海:中华书局
-
- 近代日本文学思潮史
- 1992 南京:译林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