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土壤》求取 ⇩

前言3

第一篇 概况3

第一章 基本情况3

第一节 地理位置3

第二节 行政区划3

目录3

第三节 历史沿革4

第四节 人口与民族4

第二节 农业畜牧业6

第三节 工业交通6

第二章 社会经济6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况6

第二篇 土壤的形成、分类及分布11

第三章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11

第一节 地形地貌11

第二节 水文与水文地质17

第三节 气候与土壤19

第四节 生物与土壤22

第五节 人类农业生产活动26

第四章 土壤形成、分布37

第一节 土壤形成过程37

第二节 土壤分布规律39

第五章 土壤分类及面积46

第一节 土壤分类46

第二节 土壤各类型面积47

第三篇 土壤各类型特征特性55

第六章 高山寒漠土55

第七章 高山漠土59

第八章 高山草甸土64

第一节 高山草甸土的分布与发育64

第二节 主要亚类的基本性状74

第三节 高山草甸土利用与改良88

第九章 亚高山草甸土89

第一节 亚高山草甸土的分布与形成89

第二节 土壤基本性态91

第三节 利用与改良93

第一节 分布范围及成土条件94

第十章 高山草原土94

第二节 高山草原土的形成过程95

第三节 各亚类的基本性状96

第四节 利用与改良104

第十一章 山地草甸土105

第一节 分布与形成105

第二节 山地草甸土的特征特性105

第三节 山地草甸土的亚类分述108

第四节 利用与改良113

第十二章 草甸土114

第十三章 潮土120

第一节 分布与形成120

第二节 特征特性121

第三节 潮土的亚类分述122

第四节 利用与改良128

第十四章 灰褐土130

第一节 分布与形成130

第二节 灰褐土的化学性质132

第三节 灰褐土亚类分述133

第四节 利用现状及改良利用途径137

第十五章 黑钙土138

第一节 分布与形成138

第二节 特征特性138

第三节 各亚类主要性状142

第四节 黑钙土的利用改良149

第一节 分布与形成150

第二节 栗钙土的特征特性150

第十六章 栗钙土150

第三节 栗钙土的亚类分述153

第四节 栗钙土的利用改良169

第十七章 灰钙土170

第一节 分布及形成条件170

第二节 灰钙土的特征特性170

第三节 灰钙土的亚类分述172

第四节 灰钙土的改良利用177

第二节 棕钙土的特征特性179

第十八章 棕钙土179

第一节 分布及形成条件179

第三节 棕钙土的亚类分述182

第四节 棕钙土的改良利用188

第十九章 灰棕漠土190

第一节 分布及形成条件190

第二节 灰棕漠土的特征特性190

第三节 灰棕漠土的亚类分述194

第四节 灰棕漠土的改良利用197

第二十章 灌淤土199

第一节 分布及形成条件199

第二节 灌淤土的特征特性200

第三节 灌淤土的亚类分述203

第四节 灌淤土的改良利用211

第二十一章 盐土213

第一节 分布及形成条件213

第二节 盐土的特征特性213

第三节 盐土的亚类分述217

第四节 盐土的改良利用222

第二十二章 沼泽土224

第一节 分布及形成224

第二节 各亚类特征特性226

第三节 利用与改良236

第二十三章 泥炭土238

第二十四章 风沙土241

第一节 分布及形成241

第二节 风沙土的特征特性242

第三节 风沙土的亚类分述243

第四节 利用现状及改良利用意见250

第二十五章 新积土251

第一节 分布及形成251

第二节 新积土的特征特性252

第三节 新积土的土属分述253

第四节 利用现状及改良利用意见255

第一节 分布及形成256

第二节 石质土的特征特性256

第二十六章 石质土256

第三节 石质土亚类的阐述257

第四节 石质土的利用现状258

第二十七章 粗骨土259

第四篇 土壤的基本性质263

第二十八章 土壤的物理性质263

第一节 土壤质地263

第二节 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水分265

第三节 土壤温度267

第四节 土层厚度268

第二十九章 土壤化学性质270

第一节 主要土壤的化学组成和粘土矿物270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285

第三节 土壤腐殖质287

第四节 土壤代换性能291

第五节 土壤酸碱度与碳酸钙294

第三十章 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299

第一节 土壤氮素299

第二节 土壤磷素305

第三节 土壤钾素310

第四节 土壤微量元素312

第五节 降水输入土壤的营养元素327

第五篇 土壤资源评价及改良利用331

第三十一章 土壤资源概况331

第一节 土壤类型和面积331

第二节 各用地土壤肥力分述332

第一节 土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340

第三十二章 土壤利用现状及合理开发340

第二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347

第三节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壤资源355

第三十三章 土壤培肥与改良357

第一节 土壤培肥357

第二节 土壤改良368

第三十四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381

第一节 分区原则与命名381

第二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382

主要参考文献413

1997《青海土壤》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青海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编著 1997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土壤(1959 PDF版)
土壤
1959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镇海县志(1983 PDF版)
镇海县志
1983
土壤  土壤学  土壤耕作  土壤改良(1957 PDF版)
土壤 土壤学 土壤耕作 土壤改良
1957 北京:农业出版社
龙泉县土壤志(1986 PDF版)
龙泉县土壤志
1986
青海国土资源(1993 PDF版)
青海国土资源
1993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青海风土记(1971 PDF版)
青海风土记
1971 新亚细亚学会
土壤与土壤管理(1984 PDF版)
土壤与土壤管理
1984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土壤(1986 PDF版)
土壤
1986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土壤(1981 PDF版)
土壤
1981 北京:商务印书馆
青海风土记(1931 PDF版)
青海风土记
1931 新亚细亚学会
土壤(1981 PDF版)
土壤
1981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土壤(1983 PDF版)
土壤
1983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土壤、土壤学、土壤耕作、土壤改良(1957 PDF版)
土壤、土壤学、土壤耕作、土壤改良
1957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海南土壤(1994 PDF版)
海南土壤
1994 海口:海南出版社
定海土壤(1982 PDF版)
定海土壤
1982 定海县土壤普查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