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苏联专家讲义 森林昆虫学》
作者 | (苏)普罗佐罗夫,С.С.著;北京林学院翻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84 |
出版时间 | 195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6046·51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5578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绪论1
我们的任务1
森林昆虫学和其他课程的关系3
昆虫的经济意义5
中国森林害虫发生的主要情况6
解放后中国森林昆虫研究工作的新成就9
本课的进行方法和主要的参考文献11
第二章 昆虫分类16
第一亚纲——低等昆虫亚纲或原生无翅亚纲19
无角目(原尾目) Protura19
弹尾目 Collembola20
双尾目 Diplura20
刚尾目(缨尾目) Thysanura20
第二亚纲——高等昆虫亚纲或有翅亚纲21
古翅部 Palaeoptera22
蜻蜓目 Odonata22
一日虫目(蜉蝣目) Ephemeroptera23
新翅部 Neoptera24
螱目(等翅目) Isoptera24
直翅目 Orthoptera27
蝗科 Acrididae27
蝼蛄科 Gryllotalpidae29
?蟖科 Tettigoniidae30
蟋蟀科 Gryllidae31
革翅目或螋目 Dermatoptera32
泡足目或蓟马目(缨翅目) Thysanoptera33
啮虫目 Copeognatha34
同翅有喙目(同翅目) Homoptera35
蝉科 Cicadidae35
介壳虫科 Coccidae36
木虱科 Psyllidae37
蚜科或植物虱科 Aphididae38
白翅虫科(粉虱科) Aleurodidae39
半鞘翅目(半翅目) Heteroptera(Hemiptera)40
脉翅目 Neuroptera44
驼蛉目(蛇蛉目) Raphidioptera45
甲虫目或鞘翅目 Coleoptera46
肉食?亚目 Adephaga47
步行虫科 Carabidae47
杂食?亚目 Polyphaga48
瓢虫科 Coccinellidae48
短翅?科(隐翅?科) Staphylinidae50
杂色?科(郭公虫科) Cleri-dae50
阎魔虫科 Histeridae51
闪光虫科(露尾?科) Nitidulidae52
小蠹虫科 Ipidae53
象鼻虫科 Curculionidae60
叶?科(金花虫科) Chrysomelidae62
长角?科(天牛科) Cerambycidae63
金光虫科(吉丁虫科) Buprestidae65
嘎?虫科(叩头虫科) Elateridae66
扇角科 Scarabaeidae67
毒?科(莞菁科) Meloidae68
番死虫科 Anobiidae69
蛾蝶目或鳞翅目 Lepidoptera70
貂蛾科(巢蛾科) Hyponomeutidae71
卷叶蛾科 Tortricidae72
螟蛾科 Pyralididae(Pysa-lidae)73
透翅蛾科 Aegeriidae(Sesiidae)74
木蠹蛾科 Cossidae75
粉蝶科 Pieridae76
天蛾科 Sphiugidae77
尺蠖蛾科(丈地虫科) Geometridae78
茧蛾科(枯叶蛾科) Lasioc-ampidae78
毒蛾科 Orgyidae(Lymantriidae即Liparidae)79
枭蛾科或夜蛾科 Noctuidae80
膜翅目Hymenoptera81
广腰亚目或植食亚目 Chalastogastra或Phytophaga82
角尾蜂科(树蜂科) Siricidae82
锯蜂科(叶蜂科) Tenthredinidae83
卷叶锯蜂科(织蜂科) Pamphilidae(Lydidae)85
寄生亚目 Parasitica85
姬蜂科 Ichneumonidae85
小茧蜂科 Braconidae86
小蜂科 Chalcididae87
黑卵蜂科 Scelionidae(Proctotupidae)88
针尾亚目 Aculeata89
土蜂科 Scoliidae89
双翅目或蚊蝇目 Diptera89
蚋科 Simuliidae90
蚊科 Culicidae91
虻科 Tabanidae91
瘿蚊科 Cecidomyidae(Itonid-idae)92
花蝇科 Anthomyidae92
寄生蝇科或猬蝇科 Tachinidae(Laruivoridae)93
食虫虻科 Asilidae93
第三章 非生物因子对昆虫发育的影响94
温度的影响94
温湿率计算的举例101
气候图的使用103
第四章 松林内的火烧迹地是虫害的发源地104
松林内火烧迹地的分类106
影响火烧迹地害虫感染程度的因子111
结论114
第五章 当地的食虫性昆虫和生物防治法116
使用当地食虫性昆虫的理论基础118
冷杉尺蠖的寄生性昆虫121
利用卵寄生蜂防治古毒蛾121
利用黑卵蜂防治西伯利亚松毛虫126
利用当地的食虫性昆虫防治松尺蠖128
用黑卵蜂防治欧洲松毛虫130
松毛虫的另一卵寄生蜂——赤眼蜂133
寄生于马尾松毛虫的黑卵蜂134
在中国发现的黑卵蜂新种135
全世界的昆虫学者都在注视着当地的食虫性昆虫137
在生物防治法方面的主要任务138
第六章 西伯利亚冷杉上的西伯利亚松毛虫 Dendrolimus sibiricus Tshtv.141
前言141
成虫的飞行与产卵143
幼虫的取食与发育146
测定幼虫生活力的试验148
化蛹和成虫羽化150
西伯利亚松毛虫的天敌151
防治西伯利亚松毛虫的措施154
第七章 松尺蠖 Bupalus piniarius L.155
前言155
越冬后尺蠖蛹的发育期限157
成虫的飞行159
产卵160
卵的发育期限161
幼虫的取食与发育162
幼虫在一昼夜间不同时刻的食量164
幼虫越冬与化蛹167
天敌168
受害林木的状况169
防治法169
第八章 冷杉尺蠖 Boarmia bistcrtata Goeze173
前言173
成虫的飞行175
产卵与胚胎发育期限177
幼虫的取食和生长179
化蛹和成虫羽化183
加害植物和幼虫禁食试验185
结论186
第九章 古毒蛾(缨尾毛虫) Orgyia antiqua L.187
前言187
工作地区概述189
成虫的飞行和卵的发育191
各龄期幼虫的外部形态192
幼虫的取食195
化蛹和成虫羽化197
古毒蛾的寄生性昆虫198
防治措施199
第十章 松针毒蛾(僧尼舞蛾) Ocneria monacha L.200
前言200
工作地区概况201
调查方法202
虫害发生地的状况203
幼虫孵化204
幼虫的取食和生长205
化蛹和成虫飞行207
产卵场所208
林分对虫害的反应209
防治法210
第十一章 松树红头卷叶锯蜂 Lyda erythrocephala L.212
前言212
对红头卷叶锯蜂的观察214
红头卷叶锯蜂的为害及其林业意义225
结论229
防治法230
第十二章 落叶松灰卷叶蛾(松针卷叶蛾) Semasia diniana Gn.231
前言231
害虫的地理分布和害虫的形态描述234
成虫的飞行235
卷叶蛾幼虫的发育及其为害237
化蛹244
落叶松灰卷叶蛾感染寄生性昆虫的程度246
卷叶蛾发生地的发展动态247
结论250
第十三章 西伯利亚冷杉上的大黑天牛 Monachamus urussovi Fisch.251
前言251
气候条件概述254
天牛成虫的飞行255
补充营养和生活期限260
飞行距离266
产卵和幼虫孵化期267
幼虫的取食和生长272
流送对大黑天牛幼虫生命活动的影响274
防治法275
1959《高等学校苏联专家讲义 森林昆虫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普罗佐罗夫,С.С.著;北京林学院翻译 1959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森林昆虫学 下
- 1990 湖南省林业专科学校
-
- 苏联高等学校
- 1983
-
- 森林昆虫学
- 1959
-
- 森林昆虫学
- 1982
-
- 高等林业院校教学用书 森林昆虫学 第2分册
- 农业出版社
-
- 森林昆虫学
- 1959
-
- 森林昆虫学
- 1965
-
- 森林昆虫学
- 1982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 苏联高等学校
- 1983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森林昆虫学
- 1988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 森林学讲义
- 1953 华南农学院出版组
-
- 除虫药剂
- 1956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森林昆虫学
- 1953 新农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