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地球1

一、地球在宇宙中1

(一) 天体和天体系统1

(二) 太阳和太阳系2

(三) 地月系和月球5

(四) 地球的运动7

(一) 概况12

二、地球上的大气12

(二) 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13

(三)大气的热状况13

(四) 大气的运动18

(五) 天气和气候23

三、地球上的水27

(一) 水的分布及组成27

(二) 水循环和水量平衡27

(三) 海洋水30

(四) 陆地水32

(五) 水资源的利用36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37

四、地壳和地壳变动37

(二) 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39

(三) 地壳运动43

(四) 全球构造理论——板快构造学说45

(五) 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46

(六) 外营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50

(七) 地壳的演变52

(一) 生物与地理环境54

五、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54

(二)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57

(三) 土壤61

(四) 自然带64

六、人类和环境66

(一) 环境和环境问题66

(二) 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67

【思考和练习】69

二、地图上的方向73

第二章地图73

一、地图的用途73

三、比例尺74

(一) 线段式74

(二) 文字式74

(三) 数字式74

(二) 线状符号75

(四) 数字和文字注记75

(三) 独立物体的非比例符号75

(一) 轮廓地物符号75

四、图例75

五、注记76

(一) 名称注记76

(二) 说明特定事物或现象76

(三) 数字注记76

六、地图上的高度76

(一) 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76

七、地形剖面图77

(三) 分层设色地形图77

(二) 等高线和等深线77

【思考和练习】78

第三章中国地理总论81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81

(一)位置和疆域81

(二) 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82

(三) 濒临的海域83

(五) 半岛和海峡84

(四) 众多的岛屿84

(六) 行政区划85

(七) 我国省、直辖市、自治区简表85

二、人口和民族88

(一)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88

(二) 人口及其分布特点88

(三) 影响人口分布不平衡的因素88

(四) 华侨与侨乡89

(五) 民族及其分布89

(一) 我国地形的特征92

三、地形92

(二) 广阔的大陆架94

(三) 主要山脉的分布95

(四) 我国主要走向山脉的成因96

(五) 我国四大高原的分布97

(六) 我国四大盆地的概况98

(七) 我国三大平原的分布99

(八) 我国主要丘陵的分布100

(九) 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100

四、气候101

(一) 气候、气温和降水101

(十) 我国地震的分布101

(十一)名词解释101

(二) 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102

(三) 积温和温度带的划分103

(四) 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和季节变化104

(五) 我国干湿区划分105

(六)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106

(八) 季风气候的形成108

(七) 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和影响范围108

(九) 夏季风的进退和雨带推移109

(十)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10

(十一)我国气候的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10

(十二)几种特殊的天气112

(十三)名词解释113

五、河流114

(一) 我国河流一般概况114

(二) 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114

(三)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115

(四)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116

(五)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117

(六) 我国第二大河——黄河120

(七) 人工河123

(八) 我国主要的湖泊123

(九) 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南水北调123

(十) 名词解释125

(二) 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126

(一)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126

六、自然资源的利用、改造和保护126

(三) 生物资源及其利用、保护129

(四) 矿产资源及其利用132

七、我国的能源及其利用135

(一) 常规能源135

(二) 新能源138

(三) 能源问题和我国能源利用前景139

(二)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141

(一) 农业生产的特点141

八、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141

(三) 我国在历史上对世界农业作出过重大贡献143

(四)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143

(五) 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144

(六) 重要粮食作物及棉花、油料、糖料,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144

(七) 我国主要牧区和优良畜种的分布147

(八) 建国以来的农业成就148

(九) 进一步实现我国农业的适当集中,发挥农业地区优势149

(一) 旧中国工业生产和分布的依赖性、片面性和落后性151

九、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151

(二) 新中国交通和工业建设的重大成就152

(三) 调整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153

(四) 重要工业的分布和重要工业城市154

(五) 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156

(六) 主要铁路干线和枢纽站157

十、我国城市的发展163

(一) 建国以来城市发展的特点164

(二) 我国城市建设的前景164

【思考与练习】165

第四章中国地理分论168

一、东北三省168

(一) 地形概况168

(二) 气候特点169

(三) 气候对农业和水、土、动值物等方面的影响171

(四) 重要的农业基地172

(五) 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172

(六) 丰富的资源174

(七) 工业发达,形成体系175

二、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178

(一) 高原和平原为主的地形178

(二)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点180

(三) 华北平原的农业和旱、涝、碱问题181

(四) 引滦入津182

(五) 海河的治理182

(六)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183

分界线183

(七) 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184

(八) 铁路运输和主要城市185

(九) 首都北京186

(十) 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天津187

三、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187

(一) 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地形188

(二) 气候的主要特征189

(三) 梅雨和伏旱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89

(四) 淮河和钱塘江190

(五) 农业特点191

(六) 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193

(七) 水陆交通和城市分布特点194

四、南部沿海三省一区196

(一) 地形特征196

(二) 气候特征197

(三) 农业特点198

(四) 水量丰富的河流199

(五) 南海诸岛199

(六) 祖国的宝岛——台湾200

(七) 主要的海港、铁路和城市201

五、西南三省202

(一)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203

(二) 地形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203

(三) “天府之国”——四川盆地205

(四) 云贵高原的岩溶地形和气候206

(五) 横断山区的气候和植物207

(六) 矿产和工业分布207

(七) 交通和重要城市208

六、青海和西藏209

(一)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点211

(二) 青藏高原的气候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212

(三) 青海和西藏的重要农业区213

(四) 丰富的资源213

(五) 交通和主要城市214

七、新疆215

(一) 三大山脉215

(二) 天山南北两大盆地216

(三) 农牧业218

八、北部内陆两区一省219

(一) 广大的高原地区219

(二) 我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221

(三) 主要沙漠及其治理222

(四) 主要的铁路干线和工业城市222

【思考与练习】223

一、世界的陆地226

(一) 大洲226

第五章世界地理概况226

(二) 现在海陆轮廓的形成230

二、世界的海洋230

(一) 海洋有关的名词230

(二) 四大洋概况231

(三) 洋流232

(四) 海洋资源233

(五) 世界的航线和港口234

(一) 世界的气压带和风带236

三、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概况236

(二) 世界气候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237

(三) 陆地自然带概况240

四、世界的居民241

(一) 人口的增长和分布241

(二) 人口迁移243

(三)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问题244

(四) 世界的人种245

五、世界的国家和地区246

(一) 世界的国家246

(二) 现代世界上的政治地理问题247

(三) 全球性与地区性的一些重要国际组织248

六、世界能源与能源的利用249

(一) 关于能源的几个名词249

(二) 世界能源消费的特点250

(三) 世界能源资源与能源生产250

(四) 能源危机252

(一) 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253

(二) 世界各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平衡253

七、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253

(三) 国外农业现代化出现的问题254

(四) 世界粮食的生产和分布255

(五) 世界的粮食问题与解决途径256

八、世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257

(一) 技术革命引起工业分布的重大变化257

(二) 二次大战后世界工业的发展258

(三) 世界工业生产和布局的新趋向259

(四) 世界主要工业地区259

【思考与练习】261

第六章各大洲地理264

一、亚洲264

(一) 世界最大的洲264

(二) 亚洲地形265

(三) 亚洲气候的特征及各地的气候差异266

(四) 东亚267

(五) 东南亚269

(六) 南亚271

(七) 西亚274

(八) 东南亚、南亚、西亚概况对比276

二、非洲277

(一) 非洲大陆轮廓的特点277

(二) 非洲地形278

(三) 非洲的气候278

(四) 非洲的河流279

(五) 自然资源280

(六) 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281

(七) 非洲经济特征与民族经济的发展281

(八) 非洲的国家282

三、欧洲288

(一) 欧洲轮廓的特点288

(二) 欧洲地形289

(三) 欧洲的气候290

(四) 欧洲的河流291

(五) 北海和地中海的重要性291

(六) 欧洲五部分在自然环境上的差异292

(八) 欧洲的国家293

(七) 欧洲居民的语言系统293

四、北美洲305

(一) 北美洲的位置和轮廓305

(二) 北美洲地形305

(三) 北美洲的气候306

(四) 北美洲的河流和湖泊307

(五) 中美洲308

(六) 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意义308

(七) 西印度群岛309

(八) 美国309

(九) 加拿大312

(十) 墨西哥313

五、南美洲314

(一) 南美洲的位置与轮廓特点314

(二) 南美洲的地形314

(三) 南美洲的气候315

(四) 南美洲的河流316

(五) 南美洲的矿产资源317

(七) 南美洲的国家318

(六) 南美洲的动植物资源318

六、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320

(一) 范围和位置320

(二) 太平洋的岛屿和群岛321

(三) 澳大利亚322

(四) 新西兰325

七、南极洲326

(一) 自然环境326

(二) 南极科学考察327

【思考与练习】328

1985《地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源等编著 1985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地理(1981 PDF版)
地理
1981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地理(1988 PDF版)
地理
1988
地理(1997.09 PDF版)
地理
1997.09 旺文社
地理(1981 PDF版)
地理
1981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地理(1988 PDF版)
地理
198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地理(1990 PDF版)
地理
1990 北京:学苑出版社
地理(1988 PDF版)
地理
1988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1983 PDF版)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
1983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地理(1991 PDF版)
地理
1991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地理(1991 PDF版)
地理
199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地理(1984 PDF版)
地理
1984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地理(1981 PDF版)
地理
1981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地理(1990 PDF版)
地理
1990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地理(1988 PDF版)
地理
1988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地理(1993 PDF版)
地理
1993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