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求取 ⇩

前 言1

第一章区域地质背景1

第一节地壳结构1

目 录1

六、铜陵地区侵入岩的成因 12

第二节基底特征3

一、岩石地层3

(一)华北陆块(华北区)3

二、成矿规律 313

(一)空间分布规律 314

(三)A型花岗岩组合和碱性火山岩组合 85

(二)大别造山带(大别区)5

(三)扬子陆块(扬子区)6

(二)大别基底7

(三)扬子基底7

(一)华北基底7

二、基底类型7

三、各类基底相互关系8

(三)成因规律 318

(一)大别基底与扬子基底关系9

(二)扬子基底内部两种类型之间的关系9

第三节深部地质信息10

一、地球物理信息10

(一)莫霍面特征10

(二)区域重力场基本特征11

(三)航磁异常场基本特征13

(四)大地电测深及地质解译18

(一)盖层沉积环境反映的深部地质信息19

三、地质学信息19

二、地球化学信息19

(二)变质核杂岩构造与深部构造运动20

(三)岩浆活动的深部信息20

四、深部地质信息及其意义21

第四节盖层岩石地层单位及构造层21

一、岩石地层21

(一)震旦纪—早三叠世地层22

1.霍旦纪地层22

2.寒武纪地层23

3.奥陶纪地层23

二、岩浆夕卡岩 124

(一)产状及特征 124

4.志留纪地层24

6.石炭纪地层25

5.泥盆纪地层25

7.二叠纪地层26

2.晚三叠世地层27

8.早三叠世地层27

(四)结构、构造 127

1.中三叠世地层27

(二)中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27

3.早、中侏罗世地层27

(三)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27

1.晚侏罗世地层27

2.早白垩世地层28

(四)晚白垩世—第四纪地层28

1.晚白垩世地层28

2.第三纪地层29

(一)第三构造层29

3.第四纪地层29

二、构造层29

(二)第四构造层31

三、展布特征及其构造意义31

一、构造单元划分32

1.大别造山带32

(一)碰撞造山期32

第五节区域构造特征32

2.扬子陆块33

1.应力转换期35

(二)陆内变形期35

2.断陷期36

二、断裂系统37

1.黄(栗树)-破(凉亭)断裂37

(一)北东向断裂系统37

2.滁河断裂38

(四)南北向断裂系统39

(三)北北东向断裂系统39

(二)北西西向(近东西向)断裂系统39

2.高坦-周王-南漪湖断裂带40

1.长江断裂带40

(五)追踪性大型断裂系统40

(三)狸头桥推覆构造40

(二)香泉推覆构造40

(一)银屏推覆构造40

三、推覆构造40

四、变质核杂岩构造体系41

(二)新元古代裂陷盆地式基底发育及大别微陆块形成阶段42

(一)古中元古代陆缘式基底发育阶段42

五、区域地质发展与构造演化42

(三)震旦纪—早三叠世盖层发育阶段42

(四)中三叠世—中侏罗世A型俯冲及造山阶段43

(五)晚侏罗世后陆内变形断陷阶段44

第二章岩浆岩的基本特征45

第一节分带特征及岩石组合46

一、分带特征46

二、岩石组合46

(一)内带——高钾幔源AFC岩系46

(二)夕卡岩-伟晶岩 147

1.高钾钙碱性中酸性侵入岩组合(以铜陵地区侵入岩为代表)47

2.高钠碱钙性中基性侵入岩组合(以宁芜地区侵入岩为代表)51

3.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组合52

4.高钾碱性火山岩组合57

(二)外带——钙碱性岩系59

1.北外带59

2.南外带60

(三)A型花岗岩带60

1.A型花岗岩61

2.富碱侵入岩64

第二节岩浆岩的基本特征71

一、内带岩浆岩富碱高钾71

二、内带岩浆岩高Sr低Mg、Cr、Ni72

三、Nd、Sr、Pb同位素组成特征73

四、岩浆演化的多样性75

(一)宁芜地区的侵入岩75

(二)铜陵地区的侵入岩83

一、实验的初始物成分86

第三节成岩成矿实验研究86

二、实验条件及主要结果87

(二)玄武岩质岩浆同化围岩可以形成石英闪长岩质岩浆或花岗闪长岩质岩浆87

(一)下地壳重熔不能形成石英闪长岩质岩浆或更基性的岩浆87

三、初刀步认识(结论)87

(三)岩浆中Cu与K,Cu与SiO2均无相关性89

一、岩浆岩中碱质来源问题91

第四节岩浆岩成因讨论91

(一)矿体 192

(四)成因 192

二、夕卡岩伟晶-气液充填(交代)型铜(金)矿床 192

(三)铜、金矿化富集特点 192

二、原始岩浆为幔源高钾碱性玄武岩浆92

三、橄榄安粗岩系的成因93

(二)矿石 193

四、A型花岗岩组合的成因96

(三)铜、金和银的矿化特征 196

三、含矿夕卡岩质熔流体贯入(熔离)交代型金铜矿床 198

(一)地质简况 198

五、宁芜地区侵入岩的成因98

(一)深部岩浆过程中的AFC混合98

(二)浅位岩浆过程中的Na2O和K2O分异101

(一)深部岩浆过程中的AFC混合演变——高钾中酸性(或闪长岩质-石英闪长102

岩质)岩浆的形成102

(二)浅部岩浆的AFC混合演变104

一、控制花岗岩类特点和多样性的基本因素——地球化学场106

第五节安徽省花岗岩类与地球化学场106

二、地球化学场对安徽省花岗岩的约束107

三、地球化学场对沿江地区主带岩浆岩组合的制约110

第六节幔隆(脊)与成矿111

第三章夕卡岩及其成矿机制113

1.层间反应交代夕卡岩115

(二)不同成因类型的主要特点115

(一)成因类型的划分115

一、夕卡岩的成因类型115

第一节夕卡岩115

2.接触(扩散-渗滤)交代夕卡岩119

4.复合夕卡岩121

(三)不同成因夕卡岩的主要区别标志121

3.岩浆夕卡岩121

(二)岩石类型125

1.不含矿的岩浆夕卡岩的矿物组合126

(三)矿物组合126

2.含矿岩浆夕卡岩的矿物组合127

1.主要矿物128

(五)主要矿物和特征矿物128

2.特征矿物132

3.主要矿物和特征矿物的氧同位素135

(六)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137

1.钙硅酸盐阶段141

(七)岩浆夕卡岩成岩演变特点141

2.碱铝硅酸盐-碳酸盐阶段142

1.钠(更)长石-透辉石夕卡岩143

三、过渡性夕卡岩和夕卡岩-伟晶岩143

(一)过渡性夕卡岩143

2.钾长石-钙铝-钙铁榴石夕卡岩144

1.钠(更)长石-次透辉石伟晶岩147

2.(夕卡岩-)钾长石-方解石伟晶岩148

3.两类夕卡岩-伟晶岩的比较152

第二节岩浆夕卡岩成因的初步研究152

一、岩浆夕卡岩的成因152

(一)岩浆夕卡岩-富碱侵入岩对152

1.富钠闪长岩序列的主要特点152

2.以透辉石夕卡岩为代表的岩浆夕卡岩类(或序列)的主要特点155

(二)钙铝-钙铁榴石夕卡岩-碱性辉长闪长岩对157

1.碱性辉长闪长岩(类)的代表岩石碱性辉长岩的主要特征159

2.以钙铝-钙铁榴石夕卡岩为主的岩浆夕卡岩的主要特点163

二、岩浆夕卡岩(或夕卡岩浆)的成因模式168

三、岩浆夕卡岩成岩(成矿)实验研究169

(一)样品选择169

(二)初始物的熔化温度和压力的确定169

(四)实验结果170

(三)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170

(五)讨论和认识(结论)173

二、与接触(扩散-渗滤)交代夕卡岩有关的成矿作用174

一、与层间反应交代夕卡岩有关的成矿作用174

第三节夕卡岩的成矿作用174

1.就地熔离成矿作用175

(一)熔离成矿作用175

三、与岩浆夕卡岩有关的成矿作用175

2.深部熔离-贯入成矿作用176

1.早期——伟晶期(包括三个亚阶段)182

(二)气液伟晶充填(-交代)成矿作用182

2.晚期——热液期(包括3个断续相连的成矿亚阶段)183

一、新矿床类型184

1.早期184

2.晚期184

第四节新矿床类型及广义夕卡岩矿床体系184

(三)贯入(熔离)-交代成矿作用184

2.液夕卡岩矿床系列185

3.浆夕卡岩矿床系列185

1.层夕卡岩(层间/层控夕卡岩)矿床系列185

(一)三个不同的夕卡岩矿床系列185

二、广义夕卡岩矿床体系185

(二)广义夕卡岩矿床体系186

(一)矿体187

第五节新矿床类型实例187

一、东狮子山夕卡岩-硫化物熔离型铜(金)矿床187

1.矿石类型及矿石矿物组合189

(二)矿石189

2.矿石品位190

3.矿石的结构构造191

2.金的矿化富集特点192

1.铜的矿化富集192

1.铜的矿化特征196

2.金、银的矿化特征197

(四)成因198

(二)矿床地质198

1.贯入-交代夕下石复脉带198

2.矿体199

3.矿石199

(三)成岩成矿特征及演变200

1.贯入(熔离)-交代夕卡岩成岩成矿期201

2.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成矿期202

(四)金的矿化阶段及特征202

四、与岩浆夕卡岩有关的铜、金矿床中的铂族元素203

(五)成因203

(一)地质背景204

(二)矿床地质204

五、夕卡岩-铁矿浆贯入型含铜磁铁矿矿床204

(三)矿体特征205

六、夕卡岩-铁矿浆贯入型镜铁矿矿床206

(一)地质背景206

(二)矿床地质206

(三)矿床成因208

第四章矿床210

第一节矿床类型210

一、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210

(一)矿浆型210

(二)气液伟晶充填(-交代)型212

(三)广义夕卡岩型213

(四)斑岩型和“玢岩型”213

1.斑岩型213

(五)热液型214

2.玢岩型214

四、与风化淋滤作用有关的矿床215

二、与沉积和热液叠加改造作用有关的矿床215

三、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215

2.梅山铁矿床216

第二节典型矿床综述216

1.姑山铁矿床216

(一)矿浆型——姑山铁矿床和梅山铁矿床216

岩(二长岩)有关的矿床216

一、产于火山岩盆地中,主要与潜火山富钠辉长闪长玢岩、辉石粗安玢岩以及正长216

(二)伟晶气液充填型——凹山铁矿床219

(三)玢岩型——陶村铁矿床220

1.气成高温热液充填(-交代)亚型 —罗河铁矿床222

(四)热液型——罗河铁矿床和何家小岭硫铁矿矿床222

2.中温热液交代(-充填)亚型——何家小岭硫铁矿矿床226

(五)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龙桥铁矿床226

1.含矿地层226

2.矿床地质特征227

3.热变质和热液蚀变作用229

5.矿床成因230

4.成矿过程概述230

二、产于块断褶皱隆起区内,主要与高钾闪长岩类有关的矿床230

1.包村金矿床231

(一)广义夕卡岩型中的液夕卡岩亚型231

2.笔山铜矿床233

3.鸡冠石银(金)矿床234

1.狮子山矿田中的主要层间夕卡岩铜(金)矿床——西狮子山矿床、大团山矿床、239

老鸦岭矿床、花树坡矿床、冬瓜山矿床239

(二)广义夕卡岩型中的层夕卡岩亚型239

2.层控(式)夕卡岩铜矿床——狮子山矿田冬瓜山矿床248

3.层间反应交代夕卡岩-热液叠加(式)矿床——黄山岭铅锌(银)矿床251

(三)斑岩型矿床254

1.沙溪斑岩铜(金)矿床254

2.冬瓜山深部斑岩铜矿床260

3.岳山银铅锌矿床263

(四)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新桥铜金硫矿床267

1.矿区地质概况268

2.矿床地质特征269

3.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分析271

(五)热液型273

1.天马山金硫矿床273

2.白芒山金硫矿床277

3.许桥银矿床278

三、其他重要矿床综述280

第三节矿化系列281

一、概念及划分原则281

三、岩浆矿化系列282

(一)安徽沿江地区岩浆岩成岩成矿序列282

二、矿化系列类别282

1.主(亚)带中的高钾闪长岩-广义夕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铜、金、硫、铁、银多金属矿成岩成矿序列283

2.北(亚)带的石英闪长斑岩-接触交代夕卡岩(亚)型-斑岩型-热液型铜、金矿成岩成矿序列283

3.南(亚)带的花岗闪长斑岩-广义夕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铜、钼(、钨)(、金、)银多金属矿成岩成矿序列283

(二)不同岩浆岩成岩成矿序列的主要特征283

4.富钠闪长玢岩-玢岩铁(硫)矿成岩成矿序列284

矿成矿系列的比较285

1.矿浆→过渡性成矿流体→伟晶气液→热液的连续演变285

(四)问题讨论285

(三)玢岩铁(硫)矿成矿系列与广义夕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铜、金、银多金属285

2.流体不混溶分离是成矿的主要机制之一287

3.区内斑岩铜矿床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288

4.矿床(化)的“叠加-改造”与“复合”288

5.矿床成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引起的成因认识分歧290

第四节成矿单元290

一、成矿单元划分原则290

(一)滁县-庐江铜、金成矿亚带(Ⅲ1,北亚带)291

二、成矿单元分述291

(二)沿江铜、铁、硫(黄铁矿)、金、多金属成矿亚带(Ⅲ2,主亚带)292

2.庐江成矿区292

1.滁县-全椒成矿区292

(三)宣州-东至(北)铜、钼、钨、金、银、铅、锌成矿亚带(Ⅲ3,南亚带)296

(一)深部地质与区域成矿297

一、区域成矿控制因素297

第五节区域成矿控制因素和成矿规律297

1.地幔隆起带与沿江构造-岩浆岩带298

2.深部岩浆作用的主要特征298

3.地壳深部构造-岩浆体(房)的三层结构300

4.沿江地区区域磁源异常图中的“口”字形构造与铜陵地区深部岩浆活动的关系301

1.区域性控矿构造303

2.成矿区控矿构造303

(二)构造与控矿303

3.矿田及矿床控矿构造304

4.以金为主和以铜为主的矿床在控矿构造性质和特征方面的差异305

5.剪切带对金矿化富集的作用307

(三)地层与成矿307

(四)岩浆岩与成矿310

(五)夕卡岩的控矿意义313

2.不同亚带,各具特色314

1.带状分布,分段集结314

3.铜矿铁矿,趋向分离315

4.环状分布,“众星捧月”315

5.多层产出,参差重叠315

6.铜金关系,若即若离315

(二)时间分布规律315

1.成矿时间表315

2.时间分布规律316

1.岩浆岩与成矿流体的同源性318

2.矿床(体)主要与具有成岩异常演变特征的岩体(或潜火山岩体)共生和伴生319

3.矿床(体)是岩浆-热液、地层、构造综合作用和有机组合的产物319

4.钙质岩石对富碱或适度富碱中酸性岩浆的同化混染(或同熔混合)导致夕卡岩浆及其铁氧化物/硫化物矿浆生成319

5.液态不混溶分离是区内岩浆型和斑岩型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319

6.不同成矿作用的叠加-改造和复合对矿床(体)规模增大、矿石富化起重要作用319

7.金、铜矿化相互叠置和分离规律320

(四)时空物质综合分布规律320

三、成矿模式320

2.成矿环境322

1.地质背景322

(一)广义夕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系列成矿模式322

3.岩浆岩323

4.矿床(体)分布及产状323

5.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323

6.矿石的结构构造323

7.矿化阶段及矿化-蚀变分带324

8.矿床类型324

9.矿床成因机理324

10.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324

2.成矿亚带的地质构造特征325

(二)区域成矿模式325

1.区域地质构造背景325

3.岩浆岩-成矿系列327

4.深部地质概貌327

5.深部岩浆作用327

结语329

参考文献332

英文摘要338

图版说明及图版351

1998《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唐永成等著 1998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青少年万图万事通(1993 PDF版)
青少年万图万事通
1993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国外金属矿床地质  1  层状及层控铜矿床(1979 PDF版)
国外金属矿床地质 1 层状及层控铜矿床
1979
湖南香花岭有色稀有多金属矿床地质( PDF版)
湖南香花岭有色稀有多金属矿床地质
金属矿床地质与勘查译丛  第七辑  裂谷作用与层控多金属矿床( PDF版)
金属矿床地质与勘查译丛 第七辑 裂谷作用与层控多金属矿床
金属矿床与砂矿床地下开采(1959 PDF版)
金属矿床与砂矿床地下开采
195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甘肃北山地区金矿地质(1996 PDF版)
甘肃北山地区金矿地质
1996 北京:地质出版社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1999 PDF版)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
1999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1979 PDF版)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
197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金属矿床地下水(1964 PDF版)
金属矿床地下水
1964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1979 PDF版)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
197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金矿床地质学(1991 PDF版)
金矿床地质学
1991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床地质(1997 PDF版)
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床地质
1997 北京:地质出版社
氧化对砷黄铁矿和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1986 PDF版)
氧化对砷黄铁矿和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1986 昆明工学院选矿研究室
江西九  瑞地区铜金矿系列(1992 PDF版)
江西九 瑞地区铜金矿系列
1992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金矿床地质学(1989 PDF版)
金矿床地质学
1989 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