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农业土地评价指南》求取 ⇩

第一章引言1

1.1 目的1

1.2 指南的编排1

1.3 本指南与《土地评价纲要》的关系3

第二章土地评价的目标3

2.1 土地评价的必要性3

2.2 目标3

2.3 土地评价的原理3

2.4 土地评价在农村发展规划中的作用5

2.5 土地资源基础调查5

2.6 土地评价的系统方法6

2.7 程序概要7

第三章制定评价计划10

3.1 引言10

3.2 评价的目标10

3.3 数据来源10

2.4 评价所依据的假设11

2.5 制定评价计划12

3.5.1 活动的范围和阶段划分12

3.5.2 将要评价的土地的范围和界限12

3.5.3 适于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12

3.5.4 基础调查:内容、深度和比例尺13

3.5.5 土地适宜性分类的类型14

3.5.6 两阶段法和平行法15

3.5.7 工作人员及时间安排16

3.6 问题的模型及其提出的解决方法17

第四章土地利用18

4.1 引言18

4.2 土地利用方式18

4.2.1 土地利用大类和土地利用方式18

4.2.2 土地利用方式的构成是什么?18

4.2.3 土地利用方式在土地评价中的作用19

4.2.4 土地利用方式的分述19

4.3 作物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鉴定21

4.2.5 土地多种利用方式和土地综合利用方式21

4.4 土地利用方式描述22

4.4.1 概述22

4.4.2 种植的作物22

4.4.3 市场方向22

4.4.4 资本集约度22

4.4.5 劳力集约度23

4.4.6 技术知识和态度23

4.4.7 动力23

4.4.8 机械化23

4.4.12 种植制度特征24

4.4.11 基础设施要求24

4.4.9 农场规模和形状24

4.4.10 土地权24

4.4.13 物质投入26

4.4.14 栽培措施26

4.4.15 家畜27

4.4.16 林业27

4.4.17 其它非作物生产的产出27

4.4.18 单产和总产量27

4.4.19 经济资料28

5.2.2 调查采用的比例尺和深度29

5.2.1 概论29

5.2 土地资源调查29

5.1 引言29

第五章土地29

5.2.3 遥感和计算机数据分析30

5.3 土地单元30

5.4 土地质量和土地特性31

5.4.1 概述31

5.4.2 作为评价基础的土地质量和特性之间的选择32

5.4.3 土地质量的核对表32

5.4.4 土地特性核对表36

5.5 评价时土地质量的选择37

5.6.1 概述39

5.6 土地质量的测定和计量:诊断因素39

5.6.3 应用限制性程度描述土地质量40

5.6.2 选择诊断因素40

5.6.4 土地质量评价中的时间变异41

5.7 摘要:关于土地单元和土地特征的资料42

第六章土地利用要求43

6.1 概述43

6.2 因素分级43

6.2.1 概述43

6.2.2 应用限制性程度评定土地利用要求和适宜性分级47

6.3.1 引言48

6.3.2 作物要求清单的完成48

6.2.3 适宜性分级的经济方法:平行法48

6.3 作物要求48

6.3.3 作物要求分级可供选择的形式51

6.3.4 建立作物要求的模型51

6.3.5 种植制度的要求52

6.4 管理系统的要求53

6.5 土壤保护方面的要求53

6.6 结论53

LQ1 辐射状况56

7.2 土地质量56

7.1 引言56

第七章土地质量及其评价56

LQ2 温度状况58

LQ3 水分有效性59

LQ4 氧对根的有效性(排水)61

LQ5 养分有效性62

LQ6 保肥能力66

LQ7 生根条件67

LQ8 影响发芽或出苗的条件69

LQ9 影响生长的空气湿度69

LQ10 成熟的条件70

LQ11 洪水危害71

LQ12 气候危害72

LQ13 盐分过量73

LQ14 土壤毒性74

LQ15 病虫害75

LQ16 土壤适耕性75

LQ17 机械化潜力75

LQ18 土地平整和清理的条件76

LQ19 影响贮藏和加工的条件77

LQ20 影响农时的条件77

LQ21 生产单位内的交通77

LQ22 可能的管理单位的规模78

LQ23 位置79

LQ24 侵蚀危害81

LQ25 土壤退化危害85

7.3 通过农业气候区对气候质量的初次评价89

7.3.1 引言89

7.3.2 主要气候带89

7.3.3 生长期91

7.4 特殊情况92

7.4.1 深水稻92

7.4.2 有机土92

7.3.5 农业气候区划程序和方法摘要92

7.3.4 农业气候区92

7.5 结论93

第八章土地利用要求与土地质量的匹配96

8.1 土地利用与土地作比较的阶段96

8.2 匹配:引言96

8.3 土地利用方式的成分的分解98

8.4 匹配:作物要求99

8.4.1 组合土地适宜性等级99

8.4.2 作物单产数据的利用103

8.4.3 组合作物适宜性105

8.4.4 作物适宜性分类匹配程序的摘要105

8.7 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作物、管理以及保护评价的组合106

8.5 与管理有关的质量的匹配106

8.6 与环境保护要求有关的土地质量106

8.8 阶段评论和反馈107

8.9 结论109

第九章核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进一步的程序110

8.1 引言110

9.2 土地改良110

8.3 环境影响111

9.4 经济和社会分析111

9.4.1 前言111

9.4.4 财务和经济分析112

9.4.5 概略的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考虑112

9.4.3 数据来源112

9.4.2 经济活动的时间安排112

9.4.6 详细的经济分析113

9.4.7 经济评价的结果119

9.4.8 用经济指标作为土地适宜性分级界限120

9.5 复查和外业检验121

9.6 土地适宜性分类121

9.6.1 土地适宜性纲121

9.6.2 土地适宜性级121

9.6.4 土地适宜性亚级123

9.6.5 土地适宜性单元123

9.6.3 有条件的适宜性123

第十章成果表示125

10.1 土地适宜性图和图例125

10.2 土地评价报告128

10.2.1 报告的形式和内容128

10.2.2 表格128

10.3 土地利用方式的描述130

10.4 土地适宜性评级的说明130

10.5 有关土地利用系统的资料130

10.6 管理的建议131

10.7 大型土地改良132

10.10 基本调查的结果133

10.11 建议133

10.8 环境影响报告133

10.9 经济和社会分析133

附录:135

A.土地评价程序的分步指南135

B.土地利用方式的实例138

C.土地利用要求实例144

D.作物耐盐度148

E.土壤肥力分类的代号149

F.农业气候适宜性分级实例151

G.贴现值154

1990《旱地农业土地评价指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粮农组织土地及水利开发处土壤资源管理和保护科编 1990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1992 PDF版)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地评价(1996.11 PDF版)
土地评价
1996.11
林业土地评价( PDF版)
林业土地评价
昭通地区土地资源调查及评价(1986 PDF版)
昭通地区土地资源调查及评价
1986
昭通地区土地资源调查及评价(1993 PDF版)
昭通地区土地资源调查及评价
1993
土地评价纲要( PDF版)
土地评价纲要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  第2版(1992 PDF版)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 第2版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地调查与评价(1988 PDF版)
土地调查与评价
1988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土地评价(1986 PDF版)
土地评价
1986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土地评价(1996 PDF版)
土地评价
1996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西藏山南土地资源评价(1993 PDF版)
西藏山南土地资源评价
1993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农业资源综合评价(1998 PDF版)
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农业资源综合评价
1998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土地评价(1992 PDF版)
土地评价
1992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山西旱地农业(1992 PDF版)
山西旱地农业
1992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乡土地评价(1996 PDF版)
城乡土地评价
1996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