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1-7卷》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原始社会1

一、原始群3

1.早期原始人3

2.晚期原始人4

二、氏族公社5

1.母系氏族公社5

2.父系氏族公社7

3.氏族公社的解体9

三、传说中的原始社会10

1.五氏的贡献10

2.五帝的传说12

3.尧舜禹禅让制13

四、原始社会的文化13

1.刻划符号、彩绘和雕刻13

2.宗教14

3.原始科学15

原始社会人物图鉴17

第二章 夏商西周31

第一节 夏朝33

一、夏朝的统治33

1.禹传子启33

2.太康失政34

4.夏杼东征35

3.少康中兴35

5.夏的灭亡36

二、夏朝的国家组织37

1.设官分职37

2.军队和刑法37

3.分土贡赋38

三、夏朝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38

1.农业38

2.畜牧业39

3.手工业40

4.阶级关系41

2.天文历法42

四、夏朝文化42

1.夏文字42

3.音乐舞蹈43

第二节 商朝44

一、商族的兴起44

1.简狄与契44

2.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44

3.汤定居亳44

二、商朝的统治45

1.商汤灭夏45

2.伊尹放太甲45

4.武丁修政46

3.盘庚迁殷46

5.帝乙征伐47

6.商纣伐东夷47

7.商的灭亡48

三、商朝的政治制度49

1.王位继承制49

2.内服外服制50

3.军队和刑罚50

4.人殉和人祭51

5.商和各方国的关系51

1.农业52

四、商朝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52

2.畜牧业53

3.手工业53

4.商业和交通54

5.奴隶主、平民和奴隶55

五、商朝的文化艺术56

1.殷墟和甲骨文56

2.科学技术56

3.宗教和迷信57

4.音乐和艺术57

1.姜嫄与后稷59

2.公刘迁豳,太王居岐59

第三节 西周59

一、周族的兴起59

3.文王治歧60

二、周朝的建立60

1.武王伐纣60

2.周公东征61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63

1.周初大分封63

2.宗法制度65

3.官制65

4.兵制和刑罚67

5.敬天保民思想67

1.井田制和农业生产68

四、西周经济发展状况68

2.手工业与商业70

五、周和其它各族的关系71

1.周和东夷、淮夷的关系71

2.周和楚、吴的关系72

3.周和西北、东北各族的关系72

六、西周的衰亡73

1.厉王专利73

2.“国人”暴动74

3.共和行政74

4.“宣王中兴”75

5.幽王亡国75

2.诗经76

3.音乐76

1.青铜文化76

七、西周文化76

4.科学技术77

5.哲学思想78

夏商西周人物图鉴……………………………………………………(81 )第三章 春秋115

第一节 诸侯争霸117

一、王室衰微117

1.周郑交质117

2.射中王肩117

二、霸业迭兴118

1.齐恒公首霸118

2.晋文公称霸119

3.秦穆公霸西戎120

4.楚庄王争霸121

5.鞍之战和鄢陵之战121

6.晋悼公复霸122

7.弭兵之会122

8.吴越争霸123

三、华夏和蛮夷戎狄的关系124

第二节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126

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126

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127

三、初税亩与税制的变化128

四、民间商业的发展和大商人的出现128

一、三家分晋130

第三节 春秋末期大夫兼并130

二、田氏代齐131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132

一、哲学思想132

1.老子及其思想132

2.孔子及其思想133

3.孙子及《孙子兵法》135

二、科学技术136

1.天文136

2.数学136

3.医学137

4.科技137

春秋人物图鉴139

第四章 战国163

第一节 各国的变法运动165

一、魏国李悝变法165

二、楚国吴起变法166

三、秦国商鞅变法167

四、赵武灵王“军事改革”168

五、韩国申不害改革170

六、齐威王改革171

七、燕国乐毅改革172

第二节 七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统一六国173

一、七国的兼并战争173

1.魏齐争雄与徐州相王173

3.合纵与连横的斗争174

2.秦对外进攻和领土的扩大174

4.乐毅伐齐及田单复齐176

5.长平之战177

二、秦统一六国178

1.秦王诛吕、嫪亲政178

2.秦灭六国179

3.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及意义181

第三节 战国的经济情况182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82

1.铁器的广泛应用182

2.农业生产力的提高182

二、手工业的发展183

3.水利工程的兴修183

1.冶铁和青铜铸造业184

2.煮盐和漆器制造业185

3.纺织和造船业185

三、商业的发展185

1.商业交换的发达185

2.商业城市的出现186

四、阶级关系的变化187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189

第五节 战国文化191

一、百家争鸣191

1.墨子和墨家思想191

2.庄子和道家思想192

3.孟子和儒家思想193

4.韩非和法家思想194

5.其他学派195

二、史学、文学与艺术196

1.史学著作196

2.屈原和楚辞197

3.青铜艺术198

三、科学技术198

1.天文学198

2.物理学199

3.医学199

4.农学200

四、教育200

战国人物图鉴201

第五章 秦朝227

第一节 秦朝的建立229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229

1.秦灭六国229

2.用兵周边各族230

3.北伐匈奴231

4.万里长城232

5.定都咸阳232

二、封建制度的确立233

1.皇帝独裁233

2.废封建置郡县234

4.三同政策236

3.制订秦律236

5.焚书坑儒238

第二节 秦的灭亡240

一、秦始皇的暴政240

二、沙丘政变241

三、陈胜、吴广起义242

四、秦的灭亡243

第三节 秦的文化244

一、教育制度244

二、碑刻和奏议245

三、方术思想246

四、秦兵马俑246

五、建筑艺术247

秦朝人物图鉴249

第六章 汉朝253

第一节 西汉的兴衰255

一、刘邦建立汉朝255

1.西汉的建立255

2.与民休息政策256

3.消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257

二、惠帝、吕后统治时期259

三、文景之治260

1.贵粟政策261

2.宽俭政策261

3.平定七国之乱262

四、汉武帝的文治武功263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64

2.察举制度265

3.削弱丞相的权力266

4.设立十三州刺史267

5.加强中央军权268

6.颁行“推恩令”268

7.反击匈奴269

8.张骞通西域272

9.财政的集中273

10.轮台罪己诏274

1.限田限奴婢之议276

2.所谓“再受命”276

五、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276

3.王莽改制277

4.绿林赤眉起义278

六、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280

第二节 东汉王朝的统治283

一、刘秀巩固封建统治的措施283

1.“虽置三公,事归台阁”283

2.“退功臣,进文吏”284

3.加强监察制度285

4.集军权于中央285

二、东汉初年社会经济改革285

1.解放奴婢285

3.度田令286

2.精兵简政286

4.东汉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287

三、东汉豪族势力的扩张289

1.东汉豪族势力的发展289

2.大地主的田庄290

四、东汉时期的民族关系292

1.匈奴族与汉族联系的加强292

2.班超通西域293

3.丝绸之路的开辟294

4.羌人的反迫害斗争294

五、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动荡295

1.外戚、宦官干政295

2.清议和党锢298

3.东汉后期的阶级斗争。300

4.黄巾大起义301

第三节 两汉的文化303

一、哲学和经学303

1.黄老思想303

2.儒学的独尊304

3.无神论思想305

4.佛教和道教307

5.今古文经308

二、史学309

1.司马迁和《史记》309

1.散文310

三、文学310

2.班固和《汉书》310

2.汉赋311

3.乐府诗311

四、艺术312

1.绘画312

2.乐舞312

五、科技313

1.数学著作313

2.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313

3.蔡伦与造纸术314

汉朝人物图鉴315

第七章 三国415

第一节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417

一、封建割据势力的混战417

1.董卓之乱417

2.北方群雄420

二、曹操统一北方422

1.挟天子以令诸侯422

2.官渡之战424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426

1.赤壁之战426

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432

2.诸葛亮治蜀436

1.刘备东征436

一、蜀国的政治436

第二节 蜀国436

3.蜀的南征北伐438

二、蜀国的经济440

第三节 吴国442

一、吴国的政治442

1.孙权治吴442

2.吴与蜀魏之争445

3.吴的灭亡446

二、吴国的经济447

一、魏国的政治449

1.九品中正制的确立449

第四节 魏国449

2.司马氏代魏450

二、魏国的经济453

第五节 三国文化456

一、玄学和玄学家456

二、建安文学457

1.曹氏父子的文学成就457

2.建安七子459

3.女诗人蔡文姬459

三、经学和史学460

四、书法与绘画461

1.马钧在机械学方面的成就462

2.裴秀和“制图六体”462

五、科学技术462

3.刘徽在数学上的贡献463

4.张机和华佗464

三国人物图鉴467

第八章 西晋511

第一节 西晋的政治概况513

一、西晋统一中国513

1.西晋立国513

2.门阀制度514

3.分封制度515

二、西晋的灭亡517

1.统治集团的奢靡之风517

4.改定律令517

2.贾后专政520

3.八王之乱522

4.各族人民的内迁和流民大起义523

5.永嘉之乱和匈奴灭晋527

第二节 西晋的短期繁荣530

一、西晋的社会经济政策530

1.占田课田制530

2.品官占田荫客制531

3.赋税制度531

4.恢复户口532

二、西晋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533

1.竹林七贤535

第三节 西晋文化535

一、玄学的发展535

2.清谈之风536

3.反玄学思想538

二、文学538

1.诗歌538

2.辞赋543

3.骈文543

三、史学和经学544

1.司马彪与《续汉书》544

2.陈寿与《三国志》546

3.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547

四、博物学548

五、书法与绘画549

六、宗教550

七、医学552

1.王叔和与《脉经》552

2.针灸专著《甲乙经》554

西晋人物图鉴555

第九章 东晋和南朝581

第一节 东晋偏安江南583

一、东晋的建立583

1.永嘉南渡583

2.“王与马,共天下”583

3.侨置与土断585

二、南北战争587

1.祖逖北伐587

2.桓温北伐588

3.淝水之战590

三、东晋的灭亡592

1.豪族统治下南方人民的悲惨生活592

2.统治集团的矛盾与混战593

3.孙恩、卢循起义597

第二节 南朝各王朝的更替600

一、南朝的政治600

1.宋的政治和南北战争600

2.齐的政治603

3.梁的政治606

4.陈的政治609

二、东晋、南朝的经济611

1.农业的发展611

2.手工业的进步613

3.商业及交通业的繁荣614

4.大地主田庄和寺院经济615

第三节 东晋和南朝的文化617

一、哲学与宗教617

1.儒佛道的发展617

2.鲍敬言的《无君论》和范缜的《神灭论》618

1.范晔与《后汉书》619

二、史学619

2.袁宏与《后汉纪》620

3.其它正史621

三、文学艺术621

1.陶渊明的田园诗621

2.赋与骈文622

3.总结性的文学著作623

4.书法和绘画624

5.雕刻艺术625

四、科学技术626

1.祖冲之的数学成就626

2.陶弘景的医学成就627

3.葛洪的研究成果628

东晋和南朝人物图鉴631

第十章 十六国和北朝695

第一节 五胡十六国697

一、北方少数民族概况697

二、十六国的兴亡698

1.淝水之战前的北方诸国698

2.淝水之战后的北方诸国705

3.北魏统一北方709

第二节 北魏的统治712

一、北魏前期的统治712

1.封建制的确立712

2.阶级结构713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715

1.整顿吏制716

2.三长制717

3.均田制717

4.改革鲜卑旧俗719

三、北魏的分裂719

1.北魏末年各族人民的起义与内讧719

2.东魏和北齐721

3.西魏和北周722

4.隋统一南北724

第三节 北朝的经济726

一、农业的进步726

三、商业的发展727

二、手工业的发展727

四、寺院经济728

第四节 十六国北朝文化730

一、经学730

二、宗教731

1.道教731

2.佛教731

3.儒佛道之争733

三、文学735

1.《木兰诗》和《敕勒歌》735

2.北地三才与其他735

3.颜之推与《颜氏家训》736

1.石窟艺术737

四、艺术737

2.书法739

3.音乐与戏剧740

五、科技741

1.郦道元与《水经注》741

2.贾思勰与《齐民要术》741

十六国和北朝人物图鉴745

第十一章 隋朝749

第一节 隋文帝的统治751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751

1.杨坚受禅建隋751

3.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752

2.隋统一全国752

二、隋文帝的政治改革754

1.三省六部制754

2.州县二级制755

3.改革府兵制756

4.修定隋礼756

5.《开皇律》757

6.创立科举制757

7.统一度量衡、货币758

三、隋文帝的经济改革758

1.继续推行均田制758

2.实行租调徭役759

4.置仓积谷760

3.“大索貌阅”和“输籍法”760

5.开凿大运河761

6.营建东都762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763

一、农业的发展763

二、手工业的发达763

三、商业和对外贸易764

第三节 隋与周边各族的关系766

一、大陆和台湾的联系766

二、隋与西域各族的关系766

三、征服高丽的战争768

1.杨广杀父夺嫡篡位770

一、隋炀帝的暴政770

第四节 隋朝的灭亡770

2.滥用民力771

3.穷兵黩武771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771

1.王薄领导的长白山起义771

2.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772

3.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772

4.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773

三、隋朝的灭亡773

1.李渊太原起兵773

2.江都兵变773

3.儒教775

2.道教775

第五节 隋朝的文化775

一、宗教775

1.佛教775

二、文学、史学、音韵学和目录学776

1.隋朝的绮糜文学776

2.禁私史、官修史777

3.“《汉书》学”的兴盛777

4.音韵学777

5.目录学778

三、科学技术779

1.张子信和《皇极历》779

2.巢元方和《诸病源候论》779

1.绘画780

四、艺术780

2.音乐781

隋朝人物图鉴783

第十二章 唐朝791

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状况793

一、李渊建唐与统一中国793

1.晋阳起兵与定鼎关中793

2.唐朝统一全国793

二、唐朝的政治制度795

1.中央官制795

2.差遣制度的创立795

3.地方官制796

4.兵制797

5.唐律798

6.学校与科举制798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800

1.玄武门之变800

2.贞观之治801

四、武则天与武周政权802

1.“二圣”并立802

2.武则天称帝803

3.武周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805

1.从唐中宗到唐玄宗807

五、唐玄宗与开元盛世807

2.唐玄宗的改革808

3.“开元盛世”的出现810

第二节 唐前期的经济繁荣812

一、经济政策812

1.均田制812

2.租庸调制813

3.土地占有制813

二、社会经济的繁荣814

1.农业的发展814

2.手工业的发展816

3.城市、商业和交通817

1.唐玄宗后期政治的腐败820

一、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820

第三节 唐后期的政治状况820

2.安史之乱821

3.藩镇割据823

二、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824

1.宦官专政824

2.永贞革新825

3.甘露之变826

4.牛李党争827

第四节 唐后期社会经济状况828

一、唐后期经济政策的调整828

1.刘晏整顿财赋制度828

2.杨炎推行两税法829

二、唐后期南方经济的繁荣830

1.农业的发展830

2.手工业的发展831

3.后期的商业831

第五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833

一、民族关系833

1.唐和突厥的关系833

2.唐和西域的关系834

3.唐与回纥的关系835

4.唐与吐蕃的关系836

5.唐与南诏的关系837

6.唐与靺鞨族的关系838

7.唐与契丹的关系839

二、对外关系840

1.唐在亚洲各国交往中的地位840

2.唐与朝鲜的关系840

3.唐与日本的关系841

4.唐和印度的关系842

5.唐和中亚、西亚、北非的关系843

第六节 唐朝的灭亡845

一、唐后期阶级矛盾的激化845

1.唐末的腐朽统治845

2.税收剥削加重845

2.庞勋起义846

二、各地的农民起义846

1.裘甫起义846

3.黄巢大起义847

4.唐朝的灭亡849

第七节 唐朝的文化851

一、哲学和宗教851

1.佛教、道教的发展与斗争851

2.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哲学思想852

二、史学和地理学854

1.史学854

2.地理学856

1.唐诗的辉煌成就857

三、文学857

2.古文运动859

3.传奇小说860

4.俗讲和变文860

四、艺术、绘画、书法861

1.绘画和雕塑861

2.书法862

3.音乐863

五、科学技术863

1.雕版印刷术863

2.火药的发明863

4.孙思邈和《千金方》864

3.天文学家僧一行864

5.建筑865

唐朝人物图鉴867

第十三章 五代十国1021

第一节 中原地区五代的兴亡1023

一、梁朝1023

1.朱全忠建立梁朝1023

2.梁太祖改革唐朝积弊1023

3.梁与诸藩镇的战争与梁的灭亡1024

二、唐朝1026

1.李克用父子建唐朝1026

2.唐庄宗的统治1026

3.唐明宗整顿政治1027

4.唐朝的灭亡1028

三、晋朝1029

1.儿皇帝石敬瑭1029

2.晋辽战争与晋的灭亡1029

四、汉朝1030

1.刘知远建汉朝1030

2.后汉的灭亡1031

五、周朝1031

1.郭威建立周朝1031

2.周世宗柴荣改革1032

3.宋取代周1032

一、吴国1033

第二节 中原地区以外的十个小国1033

二、南唐1034

三、前蜀国1036

四、后蜀国1037

五、吴越国1038

六、楚国1039

七、闽国1040

八、南汉国1041

九、南平国1042

十、北汉1044

一、南方的经济状况1046

1.南方经济地位的缓慢上升1046

第三节 五代十国的经济状况1046

2.南方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1047

二、北方的经济状况1050

三、南北统一的经济因素1052

第四节 五代十国的文化1056

一、花间派和著名词人李后主(煜)1056

二、史学1056

三、画院和绘画1057

四、科学技术1057

五代十国人物图鉴1059

第十四章 辽朝1089

1.契丹部落的发展1091

一、部落联盟时期1091

第一节 辽朝的建立1091

2.大贺氏部落联盟1092

3.遥辇氏部落的重建1092

4.从氏族部落到奴隶社会1093

二、辽朝统治的确立1094

1.阿保机建国1094

2.辽对邻族的侵略1096

三、辽的政治制度1098

1.斡鲁朵宫帐制1098

2.投下州县制1098

3.北南面官制1099

1.抗宋战争1100

第二节 辽朝封建制的发展和政权的西迁1100

一、抗宋战争与汉族地主势力的增长1100

2.汉人势力的增长1101

二、辽圣宗改革和封建制的确立1101

三、辽的对外战争1102

1.宋辽澶渊之盟1102

2.对鞑靼和回鹘的战争1103

3.西联大食、东侵高丽1103

四、辽的内乱与外患1104

1.契丹贵族之间的倾轧1104

2.女真族的侵扰1105

3.辽政权西迁1105

一、经济状况1108

第三节 辽的经济和文化1108

二、文化状况1110

第十五章 宋朝1113

第一节 北宋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巩固1115

一、北宋统一中原1115

1.陈桥兵变1115

2.杯酒释兵权1116

3.消灭各割据政权1116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1118

1.兵制1119

2.官制1119

1.农民状况1120

三、北宋的阶级关系和赋役制度1120

2.赋税和徭役1121

3.王小波、李顺起义1122

第二节 北宋统治的危机与变法运动1125

一、北宋统治的危机1125

1.对辽夏的屈辱妥协1125

2.统治阶级的腐败1126

3.农民士兵的反抗1128

4.挽救危机的各种主张1129

1.王安石变法1131

二、王安石变法1131

2.神宗改制1132

3.变法派与保守派的斗争1132

4.徽宗、蔡京的统治1134

三、农民起义1135

1.方腊领导的两浙农民起义1135

2.梁山泊的农民起义1136

3.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1137

4.其它的农民起义1137

4.农作物的交流1138

2.水利的兴修1138

3.土地面积的增加1138

一、农业的发展1138

第三节 北宋的社会经济1138

1.农具的改进1138

二、手工业的进步1139

1.丝织业1139

2.瓷器、矿冶业1139

3.造船业1140

4.印刷业1140

5.造纸业1140

三、商业的繁荣1140

1.商业城市和农村集市贸易1140

2.纸币的出现1140

4.市舶司和海外贸易1141

3.商业组织的发达1141

第四节 南宋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1142

一、金兵南下和北宋覆亡1142

1.对辽战争和金军第一次南下1142

2.东京保卫战1143

3.金军第二次南下和靖康之难1144

二、南宋与金的和战1146

1.南宋统治的确立1146

2.中原人民的抗金斗争1147

3.岳飞的抗金斗争1148

4.宋高宗、秦桧的投降政策1149

三、北伐战争1149

2.稻、麦的培育1151

1.农田面积的增加1151

第五节 南宋的社会经济1151

一、农业1151

3.棉花的推广1152

二、手工业1152

1.丝绵织品的闻名1152

2.制瓷业的进步1152

3.巨型船舶的建造1152

4.印刷业及火器制造业的提高1152

三、商业1153

1.海内外贸易1153

2.商业组织1154

3.纸币的大量使用1154

1.土地兼并的加剧1155

2.对佃客的人身束缚的加强1155

第六节 南宋的社会矛盾和宋朝的灭亡1155

一、阶级矛盾的尖锐化1155

3.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1156

4.赋税繁杂1157

二、农民起义1158

1.南宋初期钟相、杨幺等领导的起义1158

2.南宋后期农民的反抗斗争1159

三、宋朝的灭亡1161

1.蒙古的南侵1161

2.宋朝的灭亡1162

1.程朱理学1164

一、两宋哲学1164

第七节 两宋文化1164

2.关学和新学1167

3.浙东学派与功利主义思想1169

二、两宋文学1170

1.古文运动1170

2.宋词1172

3.宋诗1173

4.话本小说和戏曲1175

三、两宋史学1176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176

2.断代史的著作1177

3.通史著作1177

5.金石学的研究1178

4.当代史的编纂1178

6.地方史志大量出现1179

四、两宋绘画1179

1.山水画的成就1180

2.人物风俗画的成就1183

五、科学技术1184

1.火药武器的使用1185

2.毕升首创活字印刷1185

3.指南针的应用1185

4.曾公亮等编写的《武经总要》1186

5.沈括与《梦溪笔谈》1186

六、两宋宗教1187

1.佛教1187

7.医药书籍1187

6.郭守敬的《授时历》1187

2.道教1188

3.伊斯兰教1188

宋朝人物图鉴1189

第十六章 西夏1345

第一节 西夏的建立和发展1347

一、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1347

1.党项族的兴起1347

2.党项族的对外扩展1348

1.元昊称帝1351

二、西夏的建立1351

2.封建统治的确立1353

3.西夏与宋、辽的关系1355

三、西夏政权的发展和灭亡1357

1.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1357

2.蕃学和汉学之争1360

3.蕃部起义和任得敬“分国”失败1361

4.西夏的灭亡1362

第二节 夏国的经济和文化1364

一、经济状况1364

1.畜牧业1364

2.农业1365

3.手工业1366

4.商业和对外贸易1368

二、文化状况1369

1.西夏文字1369

2.文学艺术1370

3.宗教1371

4.对外文化交流1372

第十七章 金国1373

第一节 金的建立1375

一、女真族的兴起和发展1375

1.阿骨打建立金国1376

2.金攻占辽都黄龙府1376

二、金朝的建立和对外扩展1376

3.女真族的南侵和北宋的覆亡1377

4.金朝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统治集团内的派别斗争1377

三、金朝封建统治的巩固和发展1378

1.海陵王统一中国的努力1378

2.封建统治的巩固1379

3.金朝的军事制度与法律制度1380

四、金的衰落与灭亡1381

1.金的衰落1381

2.蒙古侵金1382

3.宣宗南迁及金的灭亡1382

1.农业的恢复和发展1385

2.手工业的发展1385

第二节 金的社会经济和文化1385

一、金的经济状况1385

3.商业的发展1386

4.金的赋税制度1386

5.金的货币1387

二、文化状况1387

1.儒学成就1387

2.文学艺术1387

3.科学与技术1389

第十八章 元朝1391

1.蒙古的兴起1393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1393

一、蒙古的兴起1393

第一节 蒙古的兴起和蒙古国的建立与扩张1393

二、蒙古国的建立及对内军事征服1397

1.蒙古国的建立1397

2.畏兀儿归附蒙古1397

3.蒙古灭西辽1398

4.蒙古灭西夏1399

5.蒙宋联合灭金1399

6.蒙古进攻南宋和统一吐蕃、大理1400

三、蒙古军在欧亚地区的扩张1402

1.成吉思汗西征1402

3.旭烈兀西征和伊利汗国的建立1403

4.侵略高丽的战争1403

2.长子西征和钦察汗国的建立1403

第二节 元朝的建立1405

一、元朝的建立1405

1.忽必烈夺取汗位1405

2.元朝的建立1407

3.南宋的灭亡和元朝的统一1407

4.镇压南宋文天祥等抗元斗争1408

5.元朝统一的意义1409

二、元朝的政治制度1410

1.中央级行政机构1410

2.地方行省制度1411

3.设澎湖巡检司和宣政院1411

1.法律制度1412

三、元朝的军事制度1412

四、元朝的其他制度1412

2.土地制度1413

3.户口和赋役制度1413

五、对边疆地区的管理1413

第三节 元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1416

一、四等人制1416

二、对汉族地主的笼络1417

第四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状况1418

一、农业生产和土地占有关系1418

二、手工业与商业1419

三、钞法和斡脱钱1421

四、海运和大运河1422

一、与欧洲的交往1424

第五节 元朝的对外关系1424

二、与亚洲各国的往来1425

三、与非洲的交往1426

第六节 元末农民起义和元朝的灭亡1427

一、元末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1427

1.统治阶级贪官腐化和残酷掠夺1427

2.民族压迫与自然灾害1428

二、元末农民起义和元朝的灭亡1429

1.白莲教和弥勒教的传播1429

2.韩山童、刘福通起义1430

3.南方红巾军的活动1432

5.朱元璋起义1433

4.张士诚、方国珍两大武装割据势力1433

第七节 元朝的文化1436

一、宗教1436

1.佛教1436

2.道教1436

3.基督教、伊斯兰教等1436

二、元曲的繁荣1437

三、书画成就1438

四、理学的传播和邓牧的异端思想1439

1.许衡、刘因、吴澄的理学成就1439

2.邓牧的“异端”思想1439

六、科学技术1440

3.《宋史》、《辽史》、《金史》1440

1.郭守敬在天文学上的成就1440

1.胡三省和《资治通鉴注》1440

2.马端临和《文献通考》1440

五、史学成就1440

2.王祯和《农书》1442

元朝人物图鉴1445

第十九章 明朝1495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和明太祖的统治1497

一、朱元璋建立明朝1497

二、明初的政治制度1497

1.行政建置1497

3.宦官制度1498

2.科举取士制度1498

4.分封藩王制度1499

5.卫所制度1499

6.《大明律》1499

三、明初诸案1500

1.胡惟庸案1500

2.蓝玉党案1501

3.空印案和郭桓案1501

4.文字狱1502

5.南北榜案1503

3.黄册与赋役1504

1.农民归耕“有余力者不限顷田”1504

2.推行屯田制1504

第二节 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504

一、明初社会经济政策1504

4.工匠轮班任坐制1505

5.兴修水利1505

6.储粮备荒1506

二、明初农业生产的发展1506

1.耕地数量增加1506

2.推广种植棉花1506

3.粮食产量的提高1507

三、手工业的发展1507

四、商业的繁荣1508

二、明成祖时期皇权的巩固1509

1.继续削藩1509

一、靖难之役1509

第三节 明成祖的统治1509

2.设立内阁1510

3.锦衣卫和“东厂”1510

4.迁都北京1510

第四节 明代中期的社会矛盾1511

一、宦官专政1511

二、土木之变1512

1.瓦剌的兴起1512

2.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1512

三、土地兼并和农民起义1513

1.贵族地主侵占农田1513

2.赋役繁重,人户脱籍1514

1.严嵩专权1515

2.张居正改革1515

四、严嵩专权和张居正改革1515

第五节 明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1518

一、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1518

1.农业1518

2.手工业1518

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1519

三、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1520

四、资本主义的萌芽1521

第六节 明朝的民族关系1523

一、蒙古族1523

三、畏兀儿族1524

二、藏族1524

四、苗、彝等族1525

五、满族1525

第七节 明朝的对外关系1527

一、郑和下西洋1527

二、戚继光抗倭1528

三、援朝战争1528

四、欧洲海外掠夺和耶稣会士东来1529

1.葡、西殖民者南犯1529

2.荷兰侵犯台湾1530

3.传教士来华1530

2.农民处境艰难1532

1.土地兼并空前1532

第八节 明末社会危机和明朝的灭亡1532

一、明末社会矛盾的激化1532

3.对工商业的大肆掠夺1533

二、城市居民反矿监税监的斗争1533

三、东林党1534

1.顾宪成与东林书院1534

2.明朝三案和明末党争1534

3.东林党与魏忠贤阉党之争1535

四、白莲教大起义1535

五、明末农民大起义1536

1.陕北首义与荥阳大会1536

3.大顺政权的失败1537

2.闯王李自成和明朝的灭亡1537

4.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1538

六、南明及各地的抗清斗争1538

第九节 明朝文化1540

一、哲学思想1540

1.王守仁与阳明学派1540

2.李贽与王学左派1541

3.明末清初三大家1541

4.颜李学派1543

二、史学和《永乐大典》的编修1544

1.史学与史书的修纂1544

2.《永乐大典》1544

1.《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1545

三、文学成就1545

2.“三言”、“二拍”1546

3.汤显祖的戏剧成就1547

四、绘画艺术1548

1.浙派代表人——戴进1548

2.吴门派四大家1548

3.明后期画家——董其昌1549

五、科学技术1550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1550

2.徐宏祖和《徐霞客游记》1550

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1551

4.宋应星和《天工开物》1551

5.传教士与西学的传入1552

明朝人物图鉴1553

第二十章 清朝(上)1755

第一节 满族的崛起和清朝的建立1757

一、满族的崛起1757

1.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1757

2.建州三卫和海西四部1757

3.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758

4.皇太极的政治改革和清朝的建立1760

二、清朝统一中国1765

1.多尔衮挥师入关1765

2.袁崇焕抗清1766

3.吴三桂降清1768

4.顺治登基和清迁都北京1769

5.满汉联合政权1770

三、各地的抗清斗争1772

1.李自成、张献忠的抗清斗争1772

2.史可法抗清1772

3.夏允彝父子的抗清斗争1773

4.郑成功的抗清斗争1774

四、顺治帝的统治1774

1.巩固皇权1774

2.开源节流1776

3.惩治贪官污吏1777

4.用兵策略1778

5.外交手腕1779

第二节 康雍乾盛世1781

一、康熙帝的统治1781

1.铲除鳌拜集团与皇权的巩固1781

2.崇儒正道与满汉联合政权的巩固1782

3.平定三藩与收复台湾1783

4.雅克萨之战与东北边疆的巩固1785

5.亲征噶尔丹统一蒙古各部1786

二、雍正帝的统治1788

1.雍正帝夺位与秘密建储制度。1788

2.火耗归公与养廉银制度1790

3.“摊丁入亩”制度1790

4.创立军机处1791

5.大兴文字狱1792

6.西北用兵1793

7.用兵“苗疆”和改土归流1794

三、乾隆帝的统治1795

1.宽严相济的统治政策1795

2.重农政策1796

3.稳定西藏与“金瓶掣鉴”制度1796

4.平定准噶尔叛乱1797

5.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798

6.大小金川战役1799

7.六巡江南1799

8.大兴土木1801

第三节 嘉庆、道光时期的衰势1803

一、嘉庆、道光时期的社会矛盾1803

1.阶级矛盾尖锐1803

2.民族矛盾加剧1803

3.统治阶级的奢糜和贪官和珅1804

二、各地起义1805

1.白莲教起义1805

2.苗民起义1806

3.天理教起义1807

第四节 清朝的对外关系1809

一、清朝与俄国关系1809

二、清朝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1809

1.西欧殖民主义者的继续东来1810

三、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810

2.天主教的传布及其被禁止1811

3.海禁和闭关政策1812

4.英国使臣和清廷的交涉1813

第五节 清朝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815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815

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1816

三、商业贸易的发展1817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819

第六节 清朝的文化1821

一、考据学的兴起和乾嘉学派1821

1.史学著作1823

二、史学与《四库全书》1823

2.《四库学书》1824

3.章学诚与地方史志1825

三、小说和戏剧1826

1.曹雪芹和《红楼梦》1826

2.吴敬梓和《儒林外史》1827

3.蒲松龄和《聊斋志异》1827

4.孔尚任和《桃花扇》1828

5.李汝珍和《镜花缘》1828

6.洪升和《长生殿》1828

四、科技1829

1.天文历法和《时宪历》1829

2.数学1830

3.武器制造1831

五、绘画1831

1.清初四王1831

2.扬州八怪1832

六、元明清的都城北京1832

清朝(上)人物图鉴1835

第二十一章 清朝(下)2107

第一节 鸦片战争2109

一、禁烟运动2109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2109

2.鸦片贸易2112

3.烟毒在中国的泛滥2113

4.虎门销烟2114

二、鸦片战争2115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2115

2.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2119

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20

1.《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2120

2.《望厦条约》2121

3.《黄埔条约》2122

4.鸦片战争对中国的重大影响2122

四、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2123

1.五口贸易2123

2.侵略者在沿海掠卖人口2124

3.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2125

第二节 太平天国运动2127

一、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动2127

1.太平天国革命前阶级矛盾的激化2127

2.洪秀全早期的思想与活动2127

3.冯云山创建紫荆山根据地2129

二、太平天国前期的革命形势2129

1.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2129

2.永安封王建制2130

3.定都天京2131

4.《天朝田亩制度》2131

5.北伐和西征2132

6.天京变乱2134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2135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135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2137

3.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2139

四、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2140

1.1861年宫廷政变2140

2.曾国藩与湘军2140

3.中外军事勾结的局面2141

五、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2141

1.革命形势的一度好转2141

2.洪仁玕与《资政新篇》2142

3.太平军粉碎江南大营2143

4.陈玉成、李秀成西征和安庆保卫战2144

5.天京失守2146

六、太平军余部和捻军的继续斗争2147

七、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2148

第三节 洋务运动2150

一、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2150

1.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政治控制2150

2.列强对中国经济的侵略2151

二、洋务运动2152

1.洋务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2152

2.兴办军事工业2153

3.新式陆海军的创建2154

4.创办民用工业2156

6.设立同文馆2157

5.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和设立新式学堂2157

三、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2158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158

2.无产阶级的诞生2158

3.人民群众反洋教斗争2159

第四节 中法、中日战争2161

一、边疆危机2161

1.沙俄武装入侵中国边疆2161

2.美日侵略台湾2162

3.英国入侵西南边疆2162

4.葡萄牙占领澳门2163

1.“黑旗军”的抗法活动2164

二、中法战争2164

2.马尾海战2165

3.镇南关大捷和《中法会订越南条约》2166

三、甲午中日战争2167

1.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发动战争2167

2.清政府避战求和路线2168

3.平壤海战和黄海之战2169

4.北洋海军的覆灭2170

5.《马关条约》的签订2171

四、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2172

1.列强在华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2172

2.美国“门户开放”政策2174

3.列强对华资本输出2175

第五节 戊戌变法运动2177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177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177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局限性2179

二、早期的维新思想2180

1.马建忠对洋务运动的批评2180

2.郑观应等主张君主立宪2182

3.康有为的“公车上书”2184

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变法运动2186

1.康有为组织强学会2186

2.梁启超主办《时务报》2189

3.谭嗣同创立南学会2190

4.严复与《天演论》2192

5.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2193

四、百日维新2195

1.维新变法的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2195

2.戊戌保国会2196

3.百日维新2197

4.那拉氏发动政变2200

5.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2201

6.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2203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2205

1.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2205

第六节 义和团运动2205

2.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2207

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2210

1.八国联军的武装进犯2210

2.清政府对外宣战2211

3.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2212

4.北京陷落2213

5.沙俄侵略东北2215

6.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和《辛丑条约》的订立2216

第七节 辛亥革命2219

一、民族危难的加深2219

1.帝国主义争夺中国2219

2.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2219

1.资产阶级爱国运动的兴起2220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220

2.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2221

3.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2223

三、中国同盟会及其革命活动2223

1.中国革命同盟会的成立和初期活动2223

2.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2225

四、武昌起义的胜利和失败2225

1.四川保路运动2225

2.武昌起义的胜利2226

3.中华民国的成立2226

4.辛亥革命的失败2229

1.数学家李善兰2231

2.化学家徐寿父子三代2231

一、近代科技2231

第八节 近代科技文化2231

3.建筑师詹天佑与京张铁路2232

4.冯如与飞机制造2233

二、传统学术的总结2233

三、文学2235

四、科举的废除和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2237

清朝(下)人物图鉴2239

第二十二章 中华民国2393

第一节 北洋军阀的统治2395

一、反对袁世凯的斗争2395

1.袁世凯窃权与独裁2395

2.政党政治的破灭2398

3.二次革命2399

4.袁世凯复辟帝制2399

5.讨袁护国运动2401

6.洪宪帝制的覆灭2402

二、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割据2402

1.北洋军阀的分裂2402

2.张勋复辟2403

3.段祺瑞“再造共和”与“毁法”2403

4.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失败2404

5.南北对峙和南北议和2404

三、辛亥革命前后西藏与内外蒙古问题2405

1.英国分裂西藏的阴谋和西姆拉会议2405

2.沙俄操纵下的外蒙“独立”2406

3.沙俄入侵新疆2407

4.日本控制东蒙2407

四、中国革命的新曙光2408

1.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2408

2.新文化运动2410

3.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411

第二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414

一、五四爱国运动2414

1.山东问题和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414

2.五四运动的爆发2414

3.“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2415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2417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417

1.新文化运动的发展2417

3.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2418

4.中共“一大”2419

三、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2420

1.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和军阀混战2420

2.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主张2421

3.中共“二大”2424

四、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和农民运动的兴起2425

1.香港海员大罢工2425

3.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2426

4.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二七惨案2426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2426

5.广东、湖南农民运动的兴起2427

6.反曹锟贿选总统运动2428

第三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2429

一、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2429

1.孙中山的转变2429

2.中共“三大”2431

3.国民党改组工作2432

二、国共合作的发展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433

1.黄埔军校的创立和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2433

2.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2434

3.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和革命军的组成2435

1.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2436

三、全国反帝斗争的高潮2436

2.国民会议运动2437

3.五卅反帝爱国运动2438

4.省港工人大罢工2439

四、国民党的分化2440

1.国民党右派2440

2.国民党“二大”2441

3.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2441

4.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2442

五、北方的军阀统治和北伐战争2443

1.反奉倒段斗争2443

3.北伐军的胜利进军2444

2.“三·一八”惨案2444

4.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的斗争2445

5.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2446

6.毛泽东关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446

六、国共分裂2447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447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2448

3.“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449

第四节 中国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发展2451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2451

1.宁汉争斗和合流2451

3.新军阀的北伐和东北“易帜”2452

2.蒋介石东山再起2452

4.国民党新军阀的大混战2453

5.南京政府的亲帝反苏外交2453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2455

1.南昌起义2455

2.“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2455

3.广州起义2457

4.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2457

5.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2458

6.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2459

7.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胜利2460

8.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2461

9.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462

10.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2463

三、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2464

1.“九·一八”事变和东北沦陷2464

2.“一·二八”事变和华北危机2465

3.《淞沪停战协定》和《何梅协定》2466

4.“一二·九”反帝爱国运动2467

四、西安事变2468

1.中共“抗日反蒋”政策向“逼蒋抗日”政策的转变2468

2.国民党对日政策的调整2469

3.西北军与共产党的联合抗日2470

4.西安事变2471

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472

第五节 抗日战争2474

一、全面抗战的爆发2474

1.日本策划全面侵华2474

2.“七·七”事变2474

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475

1.《抗日救国十大纲领》2475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2476

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2477

1.淞沪会战和上海失陷2478

2.忻口、太原会战2478

3.南京陷落2479

5.武汉会战与广州的陷落2480

4.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2480

四、敌后战场的开辟2481

1.平型关大捷2481

2.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2483

五、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2483

1.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战略方针2483

2.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2484

3.汪精卫集团卖国投降和南京汪伪政权的成立2485

4.国民党各战区的冬季攻势2485

5.国民党入缅远征军2487

6.敌后游击战争和百团大战2487

7.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2488

8.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2489

1.“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2490

六、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2490

2.皖南事变2491

3.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率》2492

七、抗日战争的胜利2493

1.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惨败2493

2.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2494

3.国民党豫湘桂大溃败2494

4.苏联对日宣战和苏联红军出击东北2495

5.中国军民大反攻2496

6.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2497

1.战后美苏抗衡的新格局及对中国的影响2498

2.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2498

一、战后国际国内形势2498

第六节 解放战争2498

3.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建国主张2499

4.国民党统治集团的独裁与内战阴谋2500

二、国共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2501

1.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2501

2.蒋介石积极部署内战2502

3.解放区军民积极准备自卫战争2502

三、全面内战的爆发2503

1.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粉碎2503

2.刘邓大军挺进中原2504

1.制宪国大2505

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2505

四、国民党统治的危机2505

2.《中美商约》和国统区的经济危机2506

3.“戡乱总动员”和“行宪国大”2507

五、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2507

1.抗议美军暴行运动2507

2.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2508

3.台湾“二·二八”起义2508

4.中间路线的破产2509

5.各民主党派进一步开展反美蒋斗争2509

六、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510

1.三大战役的胜利2510

2.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崩溃2512

3.蒋介石下野与李宗仁“和平”攻势的破产2513

4.渡江战役2514

5.国民党军政人员的和平起义2514

6.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2515

七、建国的筹备工作2515

1.新政协筹备会议2515

2.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2516

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2516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文化2518

一、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2518

1.李大钊、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2518

3.毛泽东的哲学思想2519

2.艾思奇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2519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2521

1.李大钊的史学理论2521

2.郭沫若、吕振羽的古史研究2522

3.范文澜和翦伯赞编写的中国通史2522

4.毛泽东对中国历史的研究2523

三、文学艺术2524

1.左翼文学2524

2.抗战文学2525

3.解放区文艺的新气象2526

4.艺术上的成就2527

1.地质学家李四光2528

四、科学技术成就2528

2.数学家华罗庚2529

3.气象学家竺可桢2530

4.物理学家吴有训2532

五、教育思想2532

中华民国人物图鉴2535

第二十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27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确立272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727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2728

1.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2728

2.解放大西南2729

4.抗美援朝2730

3.和平解放西藏2730

6.土地改革运动2732

5.镇压反革命运动2732

7.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2733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2734

1.边打、边稳、边建方针2734

2.“三反”“五反”运动2736

3.农业合作化运动2738

四、文化事业的新局面2739

1.教育的革故鼎新2739

五、三年过渡时期2741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741

2.文学艺术的繁荣2741

2.1954年宪法2742

3.三大改造的完成2744

4.第一个五年计划2746

5.粉碎高、饶反党联盟2748

6.肃反运动2750

7.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2751

六、新中国和平外交的重大成就2754

1.中苏友好关系和“一边倒”外交方针2754

2.日内瓦会议2755

3.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2756

4.万隆会议2757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2759

1.中共八大和八大路线2759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2759

2.《论十大关系》2760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761

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2762

5.“双百”方针2764

6.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2765

二、探索中的曲折2766

1.大跃进运动2766

2.人民公社化运动2767

3.庐山会议2769

5.中苏大论战2771

4.反右倾运动2771

三、困难时期的全面调整2773

1.三年严重困难2773

2.各项政策的调整2775

3.学习雷锋运动2778

4.工农业战线的两个典型2779

5.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780

四、文化批判2781

1.重提阶级斗争2781

2.四清运动2782

3.理论界的冤案2783

4.对教育领域的错误判断2784

一、文革的全面发动2786

1.文革序幕的拉开2786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2786

2.“五一六”通知2787

3.“文革小组”产生2788

4.《十六条》的发布2788

5.批判“三家村”2789

6.炮打司令部2789

7.红卫兵运动2790

二、全国大动乱2792

1.“夺权”风暴2792

2.“二月抗争”2793

3.八届十二中全会和九大2794

4.冤案迭出2795

1.“斗、批、改”运动2796

三、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2796

2.“五·七”指示与五·七干校2799

3.批陈整风2800

4.上山下乡运动2801

5.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2801

6.九一三事件2802

四、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2803

1.70年代初期的整顿工作2803

2.批林批孔运动2805

3.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2806

4.四五运动2808

5.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2809

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811

五、艰难中的外交工作2811

2.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2812

3.中美关系正常化2813

4.中日关系正常化2814

5.中苏关系恶化2815

六、动乱中的经济和文化2816

1.动乱中的国民经济2816

2.文化事业的一场浩劫2817

3.教育事业的灾难2818

4.科技事业的艰难发展2819

一、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2821

1.揭批“四人帮”运动2821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821

2.“两个凡是”的提出2822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823

二、伟大的转折2825

1.十一届三中全会2825

2.平反冤假错案2826

3.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2828

4.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展开2829

5.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2830

6.确立四项基本原则2831

7.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2833

8.全面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和教训2834

1.中共“十二大”2835

三、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2835

2.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837

3.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838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2838

5.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840

6.教育科技的改革与发展2842

7.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昌盛2843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846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政治稳定2848

10.三年治理整顿2851

11.邓小平南巡,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2852

12.1998年,中国在困境中发展2853

1.开展多边外交2856

四、外交工作的新格局和统一大业的新进展2856

2.中苏关系正常化2857

3.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2858

4.“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2859

5.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2860

五、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突破2862

1.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2862

2.十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2863

3.十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866

确立2866

4.十五大: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286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图鉴2873

1999《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1-7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隆炜主编 1999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7卷(1999 PDF版)
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7卷
1999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七卷(1999.05 PDF版)
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七卷
1999.05 中国档案出版社
丹青图书  7  中国戏曲通史  1( PDF版)
丹青图书 7 中国戏曲通史 1
丹青图书有限公司
资治通鉴  卷1-7( PDF版)
资治通鉴 卷1-7
世界通史  第10卷  图鉴版( PDF版)
世界通史 第10卷 图鉴版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世界通史  图文版  下卷1( PDF版)
世界通史 图文版 下卷1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世界通史  图文版  上卷1( PDF版)
世界通史 图文版 上卷1
北京市北京市:光明日报:光明日报出版社
明通鉴  卷1-7(1900 PDF版)
明通鉴 卷1-7
1900
中国法制通史  第7卷  明(1999 PDF版)
中国法制通史 第7卷 明
1999 北京:法律出版社
中国通史  第7册(1994 PDF版)
中国通史 第7册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美术通史  第7卷(1996 PDF版)
中国美术通史 第7卷
1996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2卷(1999 PDF版)
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2卷
1999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10卷(1999 PDF版)
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10卷
1999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9卷(1999 PDF版)
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9卷
1999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8卷(1999 PDF版)
中国通史 图鉴版 第8卷
1999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