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图录》求取 ⇩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1

(一)石器、玉器工艺1

一 石斧(原始社会) 山东邹县出土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普遍进行磨光并进行钻孔,已有进一步加工,提高了使用功能,体现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要求。3

二 石铲、有段石斧(原始社会) 山东宁阳出土4

三 石铲(原始社会) 湖北出土 此铲已注意利用石材的斑纹,形式优美。5

四 石匕首(原始社会) 山东邹县出土 此匕首磨制精巧,有便于握持的把手。6

五 七孔石刀(原始社会) 江苏南京出土,长二四厘米7

七 石杵、石磨盘(磁山文化) 河北武安出土,杵长三三·五、盘长五二厘米 青石制成,盘底有四足。8

六 十三孔石刀(薛家岗文化) 安徽潜山出土,长五一·六、宽九-一二厘米 石呈淡黄色。8

八 青玉双连璧(红山文化) 辽宁建平出土,高一三厘米9

九 青玉三连璧(红山文化) 辽宁阜新出土,高六·四厘米10

一○ 青玉双兽三孔器(红山文化) 辽宁凌源出土,高二·八厘米 此器可佩饰,也可摆设。11

一一 黄玉兽面Y形器(红山文化) 辽宁阜新出土,长一二·一厘米12

一二 青玉勾云形饰(红山文化) 辽宁凌源出土,长二二·五厘米13

一三 青玉兽形饰(红山文化) 辽宁建平出土,大的高一五厘米14

一四 玉龙(红山文化) 内蒙翁牛特旗出土,高二六厘米15

一五 青玉龟形饰(红山文化) 辽宁阜新出土,左长三·九、右长四·八厘米 有穿孔可以佩挂16

一六 绿松石鸟饰、黄玉鸮(红山文化) 上:辽宁喀左出土,长二·五厘米 下:内蒙巴林出土,长四·二厘米17

一七 青玉蝉(上)(红山文化) 内蒙巴林出土,长七·五-九厘米 青玉蝶形佩(下)(良渚文化) 上海青浦出土,长三四厘米18

一八 青玉饰(良渚文化) 上海青浦出土,上:长三五厘米、下:长五·五-六·三厘米 这些玉饰一端尖形,一端有榫,似可插饰。19

一九 玉琮王(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出土,高一七·六、孔径四·九厘米 上:玉琮王 下:玉琮王上面装饰的神人兽面纹的放大。20

二○ 青玉兽面纹琮(良渚文化) 上海青浦出土,高五·六厘米21

二一 玉琮(良渚文化) 江苏武进出土,高七·二厘米22

二二 玉钺(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出土。高一七·九、刃一六·八、厚○·八厘米 钺的口边有浮雕的标志,似是一种部落徽号。23

二三 玉冠状饰(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出土,高五·二、上宽一○·四、下宽六·四厘米24

二四 黄玉鸟、白玉鱼、黄玉龟(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出土,玉鸟长四·三、玉鱼长四·九、玉龟长三·二厘米25

二五 玉项链(良渚文化) 上海青浦出土,长七六厘米 此项链由管、珠、坠共七十一颗串成;最下钟形坠的两侧珠粒上,刻有简化的兽面纹。26

二六 弧线纹陶盂(磁山文化) 河北武安出土,高一六·五、口径一八厘米 口缘有乳状双纽,器腹上部用泥条堆贴四条弧线作为装饰。27

(二)陶器工艺27

二七 尖底陶瓶(仰韶文化) 陕西临潼出土,高四一、口径五·八厘米 此瓶汲水用。打水时因瓶的上部较重,瓶口自然向下,水满后瓶底向下,符合科学原理。28

二八 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型) 陕西西安出土,高一七、口径四四·五厘米 此陶盆为广口圜底,是半坡型的代表造型。人面鱼纹具有原始宗教意义,其旁为渔网。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优秀工艺美术,因在陶器上进行彩绘,故名;它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所29

二九 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型) 陕西临潼出土,高一九·三、口径四四厘米 此类人面鱼纹在半坡型中已发现七例。30

三○ 鱼蛙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型) 陕西临潼出土31

三一 鹿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型) 陕西西安出土,高一七、口径四二·八厘米 盆内用黑彩绘四个等距的鹿纹。32

三二 几何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型) 甘肃秦安出土,口径五二厘米 半坡型彩陶的鱼纹,由写实向抽象化发展,形成几何纹。33

三三 几何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型) 陕西西安出土,高一五、口径三七·三厘米 这又是鱼纹抽象化的一例。33

三四 几何纹彩陶碗(仰韶文化·半坡型)34

三五 葫芦形人面纹彩陶瓶(仰韶文化·半坡型) 陕西临潼出土,高二五·八、口径四厘米 此壶用人面纹装饰,眼睛一睁一闭,具有原始巫术意义。35

三六 细颈彩陶瓶(仰韶文化·半坡型) 陕西宝鸡出土,高二一·六、口径二·一厘米 上:饰鸟纹;下:饰鱼纹。36

三七 船形彩陶壶(仰韶文化·半坡型) 陕西宝鸡出土,高一五·六、口径四·三厘米 此壶设计巧妙,造型优美,象船形,器腹装饰网纹。37

三八 鼓腹彩陶钵(仰韶文化·庙底沟型) 山西垣曲出土庙底沟型彩陶多为广口鼓腹小底钵,此为典型器形;装饰用黑彩,采取双关手法,黑白交替,涂彩和地纹都可形成装饰效果。38

三九 大口深腹彩陶罐(仰韶文化·庙底沟型) 此罐三层装饰,采用双关手法,上层圆圈内饰鸟纹。39

四○ 人面彩陶瓶(仰韶文化·庙底沟型) 甘肃秦安出土 瓶口塑成人头形。40

四一 蜥蜴纹彩陶瓶(仰韶文化·庙底沟型) 甘肃武山出土 高三八·四、口径四厘米41

四二 鹳鸟衔鱼彩陶缸(仰韶文化·大河村) 河南临汝出土 缸上彩绘鹳鸟衔鱼,旁为带柄石斧。42

四三 鸟纹彩陶瓶(石岭下型) 甘肃天水出土,高一五·四、口径一一厘米 腹部彩绘展翅欲飞的鸟纹。此类型彩陶的时间,介于庙底沟型与马家窑型之间。43

四四 螺旋纹彩陶大瓮(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 甘肃永靖出土,高四九·三厘米 彩陶向西发展,在甘肃青海地区形成马家窑文化,也称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型的彩陶以螺旋纹为最有特色,并流行满彩和内彩。此陶瓮甚大,器体装饰优美的螺旋纹,线条流畅,富于动感44

四五 旋纹双耳尖底陶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 甘肃陇西出土45

四六 旋纹双耳彩陶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 甘肃兰州出土,高二五·四、口径七·二厘米 彩陶的点,起着装饰中心的作用。46

四七 圆圈波纹彩陶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 青海民和出土,高三六、口径一三·二厘米 此器满彩,线条流畅。47

四八 圆点波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 甘肃出土48

四九 涡旋纹彩陶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 甘肃民和出土,高五一、口径一五厘米 此器用涡卷的旋纹装饰,下部横线上蹲有两只似狗的动物。49

五○ 圆点弦纹彩陶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 青海民和出土,高四六·六、口径一三·七厘米 此器在肩部装饰几个大圆点,与颈部的小圆点协调,清秀大方。50

五一 波纹彩陶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 甘肃兰州出土,高一六·四、口径二四厘米 此器内外彩,足底呈花瓣形。51

五二 束腰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 甘肃永登出土,高一八·三、口径一五·二厘米 此器束腰,平行线与网格间,饰有花瓣形联珠纹。52

五三 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 青海大通出土,高一四、口径二九厘米 这是一件极为精美的彩陶珍品。它彩绘五人一组在携手舞蹈,共三组,每组之间用弧线分割;舞蹈者头梳发辫,体侧有一尾状物,似是模拟动物的一种化妆。53

五四 涡旋纹彩陶壶(马家窑文化·半山型) 上海博物馆藏,高三九·九厘米 半山型彩陶器形多为直颈,鼓腹,小底,双耳,造型和装饰都极优美。器体的高度和宽度成适当比例,装饰用涡旋纹和锯齿纹,两条黑线之间用红线相隔,产生对比的美。半山型是彩陶中最精美54

五五 棋格涡旋纹彩陶壶(马家窑文化·半山型) 青海乐都出土,高四○、口径一三·五厘米 半山型的涡旋纹,一般为四个,也称四大圈纹;类似开光的形式,在涡旋中饰以各种几何纹,有百余种之多。55

五六 连弧锯齿纹彩陶壶(马家窑文化·半山型) 甘肃临夏出土,高三○·六、口径八·七厘米56

五七 连弧纹彩陶壶(马家窑文化·半山型) 青海乐都出土,高二五·一、口径八·七厘米 壶颈两侧附饰鸡冠耳,也是半山型的常见式样57

五八 涡旋纹彩陶壶(马家窑文化·半山型) 青海乐都出土,高三五·五、口径一一厘米 半山型彩陶巧妙地运用「多效装饰法」,使器物装饰从正视、俯视不同角度都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上:俯视效果;下:正视效果。58

五九 方格网纹彩陶罐(马家窑文化·半山型) 青海化隆出土,高三○、口径一七·三厘米 此器短颈侈口,是半山型的又一种式样;葫芦形纹饰,也是半山型较流行的。59

六○ 菱形纹彩陶罐(马家窑文化·半山型) 甘肃永昌出土,高三四·五、口径一七厘米60

六一 人形纹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厂型)61

六二 人形纹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甘肃兰州出土,高四四、口径一九·四厘米 此人形纹只有身躯和四肢。62

六三 同心圆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乐都出土,高三七、口径一三厘米 四大圈纹是马厂型的主要纹样。63

六四 卍字纹双耳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乐都出土,高一四·六、口径九·一厘米 马厂型彩陶的造型不断丰富,并且大量出现了以直线为主的卍字纹、回纹等。64

六五 回纹双耳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乐都出土,高一二、口径九·四厘米65

六六 菱形网纹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乐都出土66

六七 蛙纹单耳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民和出土67

六八 花瓣口单耳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民和出土,高九、口径九·九·六厘米68

六九 四大圈纹单耳彩陶壶(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乐都出土,高一九、口径七·七厘米69

七○ 人面回纹彩陶杯(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甘肃永昌出土,高二四·六、口径一二·三厘米 此类陶杯的腹部多加饰人头形,造型奇特。70

七一 三重波折纹彩陶杯(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甘肃永昌出土,高一三·五、口径六·五厘米71

七二 三角回纹彩陶豆(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民和出土,高八·二、口径一六·三厘米72

七三 菱纹有盖彩陶壶(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民和出土,高三四厘米 马厂型造型出现了盖、流、提梁、把手等,更符合功能要求。73

七四 波折纹提梁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民和出土74

七五 波折纹有流彩陶壶(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乐都出土,高二一·七、口径一一·三厘米75

七六 双联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民和出土,高七·四、口径九·六-一○·二厘米76

七七 螺旋纹人面彩陶壶(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乐都出土,高二二·四、口径五·五厘米77

七八 裸体人像彩陶壶(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乐都出土,高三三·四、口径一九厘米 此器在腹部堆塑出人像并加彩,构思奇特。78

七九 鸭形彩陶壶(马家窑文化·马厂型) 青海民和出土,高一八、口径五·二厘米 此器作鸭形,头呈葫芦状;双耳,红黑彩绘。79

八○ 三角网纹大耳陶罐(齐家文化) 青海乐都出土,高一二·六、口径一○厘米80

八一 牛角纹双耳彩陶罐(辛店文化) 青海民和出土,高一五、口径八·三厘米 辛店型彩陶流行用牛角纹,兀字纹作装饰。81

八二 牛角纹彩陶罐(辛店文化) 青海民和出土,高一九·八、口径一○厘米82

八三 回纹彩陶罐(卡约文化) 青海大通出土,高七·二、口径八厘米 此器装饰简洁,造型优美。83

八四 鹿纹彩陶罐(卡约文化) 青海绪化出土,高一三、口径一二厘米84

八五 涡纹彩陶杯(唐汪文化) 青海大通出土,高九、口径一○·三厘米85

八六 涡纹双耳彩陶罐(唐汪文化) 青海三助出土,高二二、口径一一·五厘米86

八七 涡纹大耳彩陶罐(唐汪文化) 青海民和出土,高二二·二、口径一一·八厘米 双耳由口沿向下与腹底相连、构成圆形统一体,造型优美。87

八八 足形彩陶罐(四坝文化) 甘肃玉门出土 此器用双足作器形,造型奇特。88

八九 彩陶器座(大汶口文化) 江苏邳县出土,高二四·一厘米。大汶口文化是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之间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在鲁南、苏北广大地区。89

九○ 陶号角(大汶口文化) 山东莒县出土,长三二、口径八·五厘米 号身有三组弦纹,间以斜线,形成节奏美。90

九一 红陶猪形器(大汶口文化) 山东宁阳出土,高二二·六厘米91

九二 三号觚形杯(大汶口文化) 江苏邳县出土92

九三 高足镂孔黑陶杯(龙山文化) 山东日照出土,高二○·七、口径九厘米 黑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又称黑陶文化;黑陶由于采用轮制和和封窑技术,因而具有黑、薄、光等特点,器体不用彩绘,而以轮制出现的弦纹形成装饰;黑陶以造型取胜,式样丰富,器体增加了93

九四 细柄高足镂孔黑陶杯(龙山文化) 山东日照出土,高二六·五、口径九·四厘米94

九五 盘口黑陶杯(龙山文化) 山东潍坊出土94

九六 黑陶豆(龙山文化)95

九七 镂孔黑陶豆(龙山文化) 山东邹县出土96

九八 黑陶罐、黑陶盒(龙山文化) 山东胶县出土97

九九 陶鬶(龙山文化) 山东潍坊出土 陶鬶是龙山文化陶器。它有多种形式,早期为圆腹,小颈,有流;以后器体变扁,口向前移;再后,口部扩大,由三实足变为三空足,把手作绳纽状;最后,形成颈腹不分的冲天流。它象一只趾高气扬的立鸟。98

一○○ 陶鬶(龙山文化) 山东潍坊出土99

一○一 陶鬶(龙山文化) 山东临沂出土,高三七厘米 此器造型特殊,口部有座架盘状物。100

一○二 线刻猪纹陶钵(河姆渡文化) 浙江余姚出土,高一二、口径二○·七×一七·三厘米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化,以雕塑为有特色。陶器造型粗厚,不甚规整,多在陶器上进行塑造或刻划作为装饰。101

一○三 有盖陶鼎(松泽文化) 上海松江出土,高三一·五、口 径二一·五厘米 腹部堆饰两条凸起的绳纹,下刻连弧纹。102

一○四 陶盘(良渚文化) 江苏常州出土,高八·五、口径一八·五厘米 良渚文化最早被认为是南方杭州湾地区的龙山文化,同样以黑陶为有特色;但因此种黑陶有其自身特点,故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103

一○五 彩陶罐、彩陶碗(红山文化) 内蒙赤峰出土,罐高三七厘米 红山文化是北方的原始文化,约相当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具有当地文化的特征。104

一○六 三足印纹陶(新石器时代早期) 甘肃秦安出土。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工艺中除了彩陶、黑陶外,还有一种几何印纹陶。彩陶繁荣在黄河中上游,黑陶兴起于东海之滨,而几何印纹陶则发展在东南地区。105

(三)牙骨雕、纺织及其他工艺106

一○七 镂孔象牙梳(大汶口文化) 山东泰安出土,长一六·七厘米106

一○八 鸟形象牙雕、双凤朝阳象牙雕(河姆渡文化) 浙江余姚出土107

一○九 骨珠(仰韶文化) 陕西临潼出土108

一一○ 骨针(原始社会)上:北京房山出土。山顶洞人用,距今一八○○○年。下:陕西西安出土。109

一一一 石纺轮、陶纺轮(原始社会) 山东邹县出土110

一一二 布纹(原始社会) 陕西临潼出土111

一一三 席纹(原始社会) 陕西临潼出土111

一一四 木胎漆碗(河姆渡文化) 浙江余姚出土,高五·七、口径一○·六×九·二厘米 此是现知最早的一件木胎漆器。112

商周的工艺美术115

(一)青铜工艺115

一一五 杜岭方鼎(商代)115

一一六 兽面纹鼎(商代) 湖北黄陂出土,高四八厘米 锥足,线条兽面纹,尚系早期风格。116

一一七 「父巳」鼎(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高二一·七厘米117

一一八 司母戊大方鼎(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高一三三、长一一○、宽七八厘米,重八七五公斤 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大的铜鼎,在世界上也仅见。长方形,立耳,柱足,饰饕餮纹,内壁有「司母戊」三字,耳足分件铸成。为商代后期王室的祭器。118

一一九 人面方鼎(商代) 湖南宁乡出土,高三八·七、宽三一·五厘米 内有「大禾」二字,故又称大禾鼎。119

一二○ 矍鼎(商代)鼎腹较浅,口缘饰蝉纹,三足为鸟形。120

一二一 「○」鼎(西周) 陕西眉县出土,高七五·六、口径五六·一厘米121

一二二 尹丞鼎(西周) 陕西岐山出土,高二一·六、口径一七·七厘米122

一二三 勾连纹铜鼎(西周) 陕西长安出土,高八五厘米123

一二四 蝉纹铜鼎(西周) 陕西乾县出土,高二○·九厘米124

一二五 滕侯方鼎(西周) 山东滕县出土,高二七、长二二·五厘米125

一二六 蟠虺纹鼎(西周) 安徽肥西出土,高一七·八、口径二○厘米 此鼎有盖,已属西周晚期风格。126

一二七 兽面纹铜方鼎(西周) 河南洛阳出土,高三六·一、口径二八×二一·五厘米127

一二八 大盂鼎(西周)传清道光时陕西眉县出土,高一○一·九厘米,重一五三·五公斤 此鼎铭文记载周康王赐给贵族盂一千七百多名奴隶和物品。128

一二九 大克鼎(西周) 清光绪年间陕西扶风出土,高九三厘米、重约二○一公斤 此是在西周时期仅次于大盂鼎的又一重器,属于西周晚期,已具西周的时代特色。铭文记述贵族克受周王策命并赏赐大量土地和奴隶。129

一三○ 曾中?父鼎(西周) 湖北京山出土。高二八·五、口径三三·七厘米 西周晚期,鼎腹变浅,足呈马蹄形130

一三一 重环纹铜鬲(西周) 湖北京山出土,高二○·八、口径二五·五厘米 鬲是空足,也称款足,便于加热炊煮。131

一三二 「伯矩」鬲(西周) 北京房山出土,高三三厘米132

一三三 刖刑奴守门铜鬲(西周) 陕西扶风出土,高一七·七厘米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鬲,上部为器身,下部为鬲炉,有门两扇,一扇门外铸受刖刑的奴隶守门,反映奴隶的悲惨生活。133

一三四 铜鬲(商代) 内蒙克什克腾旗出土,高五二·七厘米 鬲是炊器,类似现今的蒸锅,可以上蒸下煮。134

一三五 三联鬲(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高六八厘米 此器用三个鬲同放在一器上,是一件特殊的青铜珍品。135

一三六 利簋(西周) 陕西临潼出土,高二八厘米 簋亦作?,用以盛黍稷的,等于现在的碗。此是现在发现的西周时期最早的簋,又称武王伐商簋;内底有「越鼎,克昏,夙有商」字铭,记周克商营建洛邑的事。136

一三七 史?簋(西周) 陕西岐山出土,高一六·八、口径二二·三、底径一九厘米137

一三八 乳丁簋(西周) 安徽屯溪出土,高一六·五厘米138

一三九 回纹簋(西周) 安徽屯溪出土139

一四○ 双耳簋(西周) 陕西宝鸡出土,高二二·八、口径二○·三厘米 此器式样新颖,底座升高,两耳长垂。140

一四一 四耳簋(西周) 陕西宝鸡出土,高二三·八、口径二六·八厘米 此器加饰方形四耳。141

一四二 窃曲纹铜簋(西周) 安徽肥西出土,高六·五、口径八、底径六·二厘米 此器方圆形,四环耳,盖的四角呈乳状突起。142

一四三 虎簋(西周) 上海博物馆藏,高三四·七厘米 全器饰环带纹,是西周时期的典型风格。143

一四四 师寰簋(西周) 此器饰瓦纹,也是西周时期流行的一种装饰格式。144

一四五 ?乎簋(西周) 湖北京山出土,高二四·三、口径二○·五厘米 全器装饰瓦纹。145

一四六 铸子叔黑颐铜簋(西周) 清光绪时山东桓台出土,高一七·一、口径二三·三×二七厘米 簋是食器,用以盛黍稷稻粱的。始于西周后期。146

一四七 伯鲜铜盨(西周) 传陕西宝鸡出土,高一八·二厘米 盨是食器,用以盛黍稷稻粱的。147

一四八 永盂(西周) 陕西蓝田出土,高四六厘米 盂是盛水或盛饭的器皿148

一四九 匽侯盂(西周) 辽宁喀左出土,高二四、口径三三·九厘米149

一五○ 曾中?父豆(西周) 湖北京山出土,高二○·九、口径二五·五厘米 豆是食器,盛肉酱及调味品的。150

一五一 长流铜爵(二里头文化) 河南偃师出土,高二二厘米 爵是饮酒和温酒器。早期平底,晚期圆底,此与制作技术发展有关。此器素面,束腰,平底,流和尾都较长,造型秀美轻巧,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酒器。二里头文化,相当于夏代文化。151

一五二 铜爵(二里头文化) 河南偃师出土,高一二厘米152

一五三 亚其爵(商代)153

一五四 冏纹斝(商代) 湖北黄陂出土,高三○·一厘米 斝是温酒器,多流行于商代,西周少见。154

一五五 徙斝(商代) 河南温县出土,高三七·三、口径一九·六厘米 腹部饰三个直立展翅的鸮鸟。155

一五六 饕餮纹斝(商代) 湖北黄陂出土,高三○·一厘米156

一五七 鸟柱斝(西周) 陕西岐山出土,高四一厘米157

一五八 史速角(西周) 陕西岐山出土,高二一·五厘米 角是温器和饮酒器,原系兽角制成,故名《礼记》:「卑者举角。」系地位低的人使用。158

一五九 饕餮纹觚(商代) 河南辉县出土 觚是饮酒器。商代早期粗而矮,晚期细而高。此器造型优美,似喇叭花形,分三段装饰,富于节奏感。159

一六○ 三角垂纹铜壶(商代) 陕西绥德出土,高三一·五厘米 壶为盛酒器。160

一六一 几父铜壶(西周) 陕西扶风出土,高六○厘米161

一六二 「曾中?父」铜方壶(西周) 湖北京山出土,高六六·七、口径二三·一厘米 此壶盖顶采用莲瓣形作装饰,已表现出此时的设计新意。西周晚期作品。162

一六三 飞鸟盖双耳壶(西周) 江苏丹徒出土,高四九厘米,重一四·四公斤163

一六四 父庚觯(西周)觯是饮酒器。《礼记》:「尊者举觯。」为尊者所使用;有谓是专用酬客的。此器饰对鸟纹;形态优美。164

一六五 戈卣(商代) 湖南宁乡出土,高三九厘米 卣是盛酒器。「?鬯一卣」,?鬯是祭祀用的一种香酒,可知卣是盛香酒的。卣一般有提梁,造型复杂优美。商代多为椭圆形,西周则为圆形。165

一六六 饕餮纹卣(商代) 河南郑州出土,高五○、口径一二厘米、重一○·四公斤166

一六七 兽面纹卣(商代) 湖北黄陂出土,高三一厘米167

一六八 古父巳卣(商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三三·二厘米168

一六九 虎食人铜卣(商代) 传湖南出土,高三六·六厘米 此是一件著名的作品,表现一兽前足抱一人,面目狰狞,露齿鼓眼,欲吃人状。169

一七○ 保卣(西周) 上海博物馆藏 传河南洛阳出土,高二六厘米170

一七一 兽耳提梁卣(西周) 甘肃灵台出土,高三二·二厘米171

一七二 伯格卣(西周) 陕西宝鸡出土,高二七·五、口径一○·七×八·五厘米172

一七三 交凤提梁卣(西周) 安徽屯溪出土,高二三·五厘米173

一七四 「?伯」卣(西周) 甘肃灵台出土,高三二·二厘米174

一七五 「女?」铜方罍(商代) 河南洛阳出土,高五一、口径一三·二、宽一二·八厘米 罍为盛酒器,此罍腹下有螭首纽,两侧为螭首衔环。盖及口内有「女?」铭文,当系作者名字。175

一七六 三羊铜罍(商代) 江苏江宁出土,高二八·七厘米176

一七七 四羊百乳雷纹铜罍(商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三八·八厘米177

一七八 考母罍(西周) 河南洛阳出土,高二一·五、口径一二·九厘米178

一七九 仲义父?(西周) 盛酒或盛水的器皿,盛行于西周晚期。179

一八○ 铜牛觥(商代) 陕西羊县出土 觥是盛酒或饮酒器。《诗经》:「我姑酌彼兕觥。」即指此;又称兕觥,多仿动物形。180

一八一 ?父乙觥 (商代)181

一八二 「日已」觥(西周) 陕西扶风出土,高三二厘米182

一八三 铜盉(商代) 湖北黄陂出土,高三四·六厘米 盉是温酒和调酒的器皿。款足便于温酒;调酒则为减低酒的浓度。商代铜盉的流,多立在顶上。183

一八四 人面龙身盉(商代) 传河南安阳出土,高一八·一厘米,重二·七八公斤 此物现藏美国弗利亚美术馆。184

一八五 「卫」盉(西周) 陕西岐山出土,高二九厘米185

一八六 铜盉(西周) 广东信宜出土186

一八七 重环纹铜盉(西周) 安徽肥西出土,高一九·二、口径一五·六厘米 束腰款足,筒柄短流。187

一八八 龙虎尊(商代) 安徽阜南出土,高五○·五厘米 尊为盛酒器,以备酌酒用的。188

一八九 饕餮纹铜尊(商代) 安徽阜南出土189

一九○ 牛首尊(商代) 河南郑州出土,高三○·五、口径二八厘米,重七·一公斤190

一九一 四羊尊(商代) 湖南宁乡出土,高五八·三、宽四六·一厘米 此尊方形,器体由四羊组成。191

一九二 「何」尊(西周) 陕西宝鸡出土,高三八·八厘米 此器铭文记述周成王建成周都城时,在祭典上对宗室所作的诰辞。192

一九三 ?季尊(西周) 陕西宝鸡出土,高二二、口径一九·一×一九·五厘米 此尊微呈方形,四足,有把手。193

一九四 铜象尊(商代) 湖南醴陵出土,高二二·八、长二六·五厘米 在尊的种类中,有一类造型是模拟鸟兽形的,称为鸟兽尊,有鸟、象、虎、牛、羊、猪等。此类尊是用于祭祀时洒酒于地的器皿。194

一九五 铜牛尊(西周) 陕西岐山出土,高二四、长三八厘米195

一九六 铜豕尊(商代) 湖南湘潭出土196

一九七 鸮卣(商代) 湖南长沙出土,高二四·二、口径一五·七×一二·二厘米 此器称为卣,但因采用象生的造型手法,故一并列于此。197

一九八 鸮卣(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高四五·九厘米198

一九九 偶方彝(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高六○厘米 此器模仿建筑形式,造型特殊。199

二○○ 鸳鸯形铜尊(西周) 江苏丹徒出土,高二二·二、口径一八·三厘米,重三·○五公斤200

二○一 铜三足鸟(西周) 陕西宝鸡出土,长二一·四厘米201

二○二 「?」匜(西周) 陕西岐山出土,高二○·五厘米 《左传》:「奉匜沃盥。」说明匜也是浇水的用具。202

二○三 虢季子白盘(西周) 陕西宝鸡出土,高三九·五、长一三○·二厘米 盘是一种水器,用匜浇水,以盘承接;也有作为沐浴用的。此盘是现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也是西周时期的重器。有铭文一百一十字,记述虢季子白因有功绩而受到周王的赏赐。203

二○四 兽面纹铜俎(商代) 辽宁义县出土,高一四·三、长三三·六、宽七·七厘米 俎是切肉的案子。204

二○五 夔纹铜禁(西周) 陕西宝鸡出土,高二三、长一二六、宽四六·六厘米 禁是放置酒器的铜台。205

二○六 透雕人面纹铜钺(商代) 山东益都出土,长三二·五、宽三四·五厘米 钺是兵器。此铭在人面纹的两耳下有「亚醜」族徽铭记。206

二○七 透雕人面纹铜钺(商代) 山东益都出土,长三一·七、宽三五·七厘米207

二○八 透空铜钺(西周) 河南洛阳出土,长一五、宽一○·五厘米 两侧透雕一走兽。208

二○九 四虎镈(西周) 上海博物馆藏,高四二厘米 镈是一种乐器。209

(二)陶瓷工艺210

二一○ 灰陶绳纹鬲(商代) 辽宁建平出土,高三八·五、口径三一·七厘米 造型与铜鬲相似。210

二一一 黄釉瓷尊(商代) 河南郑州出土,高二七、口径二七厘米211

二一二 青釉弦纹尊(商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一八厘米212

二一三 印纹硬陶杯(商代) 福建闽侯出土,高一○·五、口径一一·二厘米 杯体刻回纹,兽形柄,底作托盘式。213

二一四 白陶壶(商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一·八、口径九厘米 白陶是商代一种精致的陶器,使用高岭土制成,装饰仿青铜器。214

二一五 白陶罍(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高三三·二厘米215

二一六 青釉瓷钵(西周) 江苏丹徒出土,口径一一厘米216

二一七 青釉瓷罍(西周) 江南洛阳出土,高二七·五、口径一五厘米 肩有二鼻二纽,对称排列;纽作绳索状。217

二一八 席纹瓷罐(西周) 浙江江山出土,高一三、口径一二·七厘米218

(三)玉石工艺219

二一九 玉饰、绿松石管(二里头文化) 河南偃师出土219

二二○ 玉簋(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高一二·五厘米 器体刻饰回纹,有扉棱四条。220

二二一 玉梳(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左高一○·四、右高七·一厘米 左梳上端饰双鹦鹉,右梳刻兽面纹。221

二二二 玉鹦鹉色盘(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长一一·八厘米 玉石一面灰白色,一面墨绿色,盘内有朱砂痕迹,当系调色用。222

二二三 玉刀尾鹦鹉(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长九·八厘米223

二二四 玉鸮、玉鹦鹉(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右高六、中高九·三、左高七·七厘米224

二二五 玉曲颈鹤(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左高一二、右高九·八厘米225

二二六 玉长尾虎(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长一八·一厘米226

二二七 玉虎(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上长九、下长一四厘米227

二二八 玉熊(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 高四厘米228

二二九 玉马(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 长六·三厘米229

二三○ 高冠侧身玉人(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高九·二厘米 玉人头戴高冠,手臂曲于胸前,腿膝上耸作跪坐状。230

二三一 玉蟠龙(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左径五·五、右径七·五厘米231

二三二 青玉珮、松石蛙、青玉玦(商代) 天津博物馆藏,左长六·九、中长三·九、右径四·六厘米232

二三三 玉鹿(西周) 陕西宝鸡出土233

二三四 玉人(西周) 甘肃灵台出土234

二三五 虎纹石罄(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长八三、宽二四、厚二厘米235

二三六 石鸭(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 此件运用巧色,十分精美。236

(四)其他工艺237

二三七 象牙杯(商代) 河南安阳出土,高三○·五厘米 象牙杯呈筒状,旁有把手;杯身镶嵌绿松石的兽面纹和夔纹等,制作精美。237

二三八 辫绣印痕(西周) 陕西宝鸡出土,长五、宽三·五厘米238

二三九 彩格?(西周) 新疆哈密出土,残长二一、宽一六·五厘米 用红、蓝、白三色织成彩格。239

二四○ 漆器残片(商代) 河北藁城出土240

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241

(一)青铜工艺243

二四一 「蔡侯缚」铜?(春秋) 安徽寿县出土,高六九·七、口径六一·八厘米 此是炊器,盖顶有六柱蟠螭纹环,足为马蹄形。243

二四二 令尹子庚鼎(春秋) 河南淅川出土,高六一·五、口径七八·五厘米244

二四三 蝉纹鼎(春秋) 安徽六安出土,高二六·八厘米245

二四四 匜鼎(春秋) 山西侯马出土,高六·五厘米 此是晋国器。鼎作匜形,兽形流。246

二四五 兽形鼎(春秋) 江西贵溪出土,高一四·五厘米247

二四六 中山王鼎(战国) 河北平山出土,高五一厘米 此鼎为中山国器。造型简洁,盖有三环耳,铜体铁足,反映冶金工艺新水平。248

二四七 ?(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高三五·五厘米 此为曾国器。两耳外张,矮足,平底,是典型楚式。249

二四八 匜鼎(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高四○、口径四九·七厘米,重一三·二公斤250

二四九 陈侯午敦(战国) 传陕西宝鸡出土,高二六·七厘米 敦是春秋战国时期新创的铜器形式,盖和体均为半圆形,合为球形,再加上盖纽和器足均作成环形,则是一个以圆为主体的统一体,造型优美。敦是食器,盛黍稷稻粱用。251

二五○ 蝠纹敦(战国) 传陕西宝鸡出土,高二六厘米252

二五一 狩猎纹铜豆(战国) 铜豆在商代少见,西周多无盖;春秋战国铜豆把细长,便于握持;器体和盖往往构成球形,十分优美;盖可仰置当盘使用。253

二五二 错金夔纹铜豆(战国) 山西长治出土,高一九,口径一七厘米254

二五三 方铜豆(战国) 河南固始出土255

二五四 莲鹤方壶(春秋) 河南新郑出土(共一对,一在故宫博物院,一在河南省博物馆),高一二二、宽五四厘米 壶体两旁为镂空的龙形双耳,足为双伏兽;盖为两层盛开的莲瓣,花中立一鹤,似引颈长鸣,展翅欲飞;此种意匠,反映春秋变革时期工艺美术新的艺术风貌256

二五五 联座双壶(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 盘口,颈部有立塑兽耳,形态生动。257

二五六 龙凤纹兽耳壶(战国) 河北邢台出土,高五一·五厘米 器盖与器座有镂孔花纹,此亦当时流行样式。258

二五七 立鸟镶嵌几何纹壶(战国) 江苏涟水出土,高七四厘米 此器以鸟为主题,盖纽为立鸟,两侧有双鸟,器座以展翅三鸟组成。259

二五八 中山王方壶(战国) 河北平山出土,高六二厘米260

二五九 宴乐渔猎攻战纹壶(战国)四川成都出土,高三九·九厘米261

二六○ 宴乐渔猎攻战纹壶(战国) 装饰花纹展开图,此为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高三一厘米。262

二六一 镶嵌龙纹扁壶(战国) 河南辉县出土,高五二·八厘米 壶体布满镶嵌龙纹,作散点排列。263

二六二 金银错嵌宝石铜壶(战国)陕西宝鸡出土,高一九·三厘米264

二六三 提梁铜壶(战国) 湖北出土265

二六四 鹰首提梁壶(战国) 山东诸城出土,高四七·五厘米 此壶造型别致优美,壶盖象鹰首,有活环与壶体相连,盖可开启而不脱落;壶体满饰弦纹,简朴大方。266

二六五 双耳三足铜壶(战国) 河南固始出土267

二六六 金银错梅花套饰铜壶(战国) 江苏盱眙出土,高二四、口径一二·八、腹径二二·二厘米 此是一件十分精美的作品,作工精巧;壶体有金银错花纹,肩部用镂空梅花纹套饰,四环耳。268

二六七 扁铜壶、圆铜壶(战国) 河北平山出土 铜壶一扁一圆;一盛青翠色酒,一盛黛绿色酒;用不同造型以区别盛装的不同酒质。269

二六八 银错变形龙纹铜尊(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高一七、口径二四·五厘米270

二六九 八环铜尊(战国) 湖南长沙采集,高二○、口径一三·三、底径九·四厘米271

二七○ 嵌赤铜兽纹罍(春秋) 河南固始出土,高四二·五、腹径五七厘米272

二七一 蟠螭纹铜罍(战国) 湖南湘乡出土,高二八·五、口径一九、底径一七·八厘米 肩饰四个圆涡纹。273

二七二 龟鱼蟠螭纹铜盘(春秋)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长七二、宽四三厘米274

二七三 「吴王夫差」鉴(春秋) 河南辉县出土,口径七六·五厘米 春秋战国时期铜鉴十分流行,形体较大,除生活使用外,也有作为陪嫁品。275

二七四 蟠虺纹铜鉴(战国) 湖南湘乡出土,高一三·八、口径三三·一厘米 腹饰两带繁缛的蟠虺纹,上有密集的镶嵌物,现已脱落。276

二七五 牺背立人盘(战国) 山西长治出土,高一四·五厘米 此是韩国器。牺背上站立一人手握铜盘柱,盘能转动。277

二七六 双兽三轮盘(战国) 江苏武进出土,高一五·八厘米278

二七七 铜炉、铜盘(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高二一·三、口径三九·四,重八·四公斤 煎烤食物的炊器。上烤食物,下置木炭,有椭圆漏灰孔。279

二七八 炭盆(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簸箕高五厘米,漏铲长二二·四厘米 盘内有簸箕、漏铲等物。280

二七九 跽坐人形漆绘灯(战国) 河南三门同峡出土,高四八·九厘米281

二八○ 十五连盏铜灯(战国) 河北平山出土,高八四·五厘米 此灯制作精巧,灯架为树形,上有猴、鸟、龙等动物,形态生动;双兽镂空座,有两人站立作喂猴状。282

二八一 山字纹铜镜(战国) 战国铜镜十分发达,其形式多为圆形,卷边,川字纽,镜体平薄,纹饰常见有山字纹、双菱纹、蟠螭纹等,多用地纹装饰。283

二八二 铜镜(战国) 山东临淄出土 此镜有三个活环,可挂用。284

二八三 猿形银带钩(战国) 山东曲阜出土,长一六·七厘米 战国时期由于中原和北方游牧民族交往频繁,服饰也受影响,带钩甚为流行,式样丰富多采;带钩是用于胡服的一种衣饰用品。285

二八四 金银错松石带钩(战国) 天津文物管理处藏 此钩甚华美,装饰金银错并镶嵌松石。286

二八五 铜温酒器(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高六一·五厘米 此器由方壶和方鉴套合组成,方壶有盖,方鉴的盖刚好套住壶口;壶底和鉴用三个栓钉套接。此器既可温酒,也可冰酒。287

二八六 铜禁(春秋)河南浙川出土,长一○七、宽四七厘米288

二八七 铜尊、铜盘(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尊高三三·一、盘高二四、通高四○·四厘米 此件采用失蜡法。上:铜尊、铜盘组合;下:铜尊、铜盘分开。289

二八八 四鹿四龙四凤铜方案(战国) 河北平山出土,高三七·四、长宽四八厘米 此器用四只梅花鹿作为承托,上为圆盘;圆盘上有四龙四凤,绕成半球形;龙项斗拱,上再托方案,为一器座。此器制作精美,是一件优秀的青铜珍品,也是我国较早的家具之一。290

二八九 金银错龙首辕头(战国) 河南淮阳出土,长二二·五、宽一二·二厘米291

二九○ 金错虎吞鹿铜座(战国) 河北平山出土 此虎作奔走状,口含小鹿;虎尾卷曲,刻划紧张而用力的动态;背有二插,应是一种器座。292

二九一 伎乐铜屋(战国)浙江绍兴出土,高一七、宽一三、深一一·五厘米293

二九二 越王勾践铜剑(春秋) 湖北江陵出土,长五五·七厘米294

二九三 「?篱」铜编钟(春秋) 河南信阳出土,最大高三○·二、最小高一二·九厘米 编钟一组共十三件,大小排列有序,钟体饰蟠螭纹。295

二九四 玉石编罄(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架高一○九、长二一五厘米 罄为玉石、青石制成,共三二件;罄架为长颈神异动物。296

二九五 铜錞于(春秋) 江苏镇江出土,高四三厘米 此系一种乐器。上刻人面纹,并用三层螺旋纹装饰。297

(二)漆器工艺298

二九六 漆盘残片(春秋) 山东临淄出土,径一九厘米298

二九七 漆卮(战国) 四川青川出土,高一一·五、口径一二·五厘米 底有「成亭」戳记。战国漆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多样,制作精美,主要生产在南方的楚国和四川成都地区。299

二九八 漆扁壶(战国) 四川青川出土,高二七·五、腹径三○厘米 此壶为薄木胎,黑地朱绘对舞凤鸟。300

二九九 鸱鸮漆壶(战国) 四川青川出土,高三二·二、腹径二二厘米 壶为鸱鸮形,即猫头鹰,用两块整木挖剔粘合而成。301

三○○ 鸳鸯形漆壶(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高一六·三厘米 壶体黑地朱绘击鼓、敲钟、舞蹈等装饰花纹。302

三○一 彩绘漆奁(战国) 传湖南长沙出土,高一七·四厘米303

三○二 漆豆(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高二四·八、口径二○·八×一八厘米304

三○三 漆几(战国) 河南信阳出土,高四八、长六○厘米 此是楚国漆品。305

三○四 漆几(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高五一·七、长六○·二、宽二一·六厘米 复制品。306

三○五 漆案(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高四四·七、长一三八·六、宽五七·七厘米 复制品。307

三○六 彩绘动物漆座屏(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高一五、长五一·八厘米 此屏雕饰蛙、蛇、鹿、凤、雀等大小动物五十一只,相互嬉戏角斗,形态生动;用黑、朱、黄、绿等色漆绘。308

三○七 漆床(战国) 河南信阳出土,高六一、长二一八、宽一三九厘米309

三○八 漆双凤鼓(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高一○四·二、宽一五·九厘米 双凤相背为鼓架,脚踏卧虎为座。复制品。310

三○九 皮胎漆盾(战国) 湖南长沙出土,长六二·五厘米 黑地,用红、黄漆绘龙凤纹。311

三一○ 彩漆透雕花板(战国) 湖南长沙出土,长一八○、宽四五厘米 此是棺底垫尸的「?床」。312

三一一 彩漆棺板(战国) 河南信阳出土,残长一九四、宽三六·五厘米313

三一二 舞人动物纹锦(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幅宽五○·五厘米 此时织锦已能制出较复杂的花纹。此锦用锯齿纹分割装饰面,舞人、龙、凤、麒麟点缀其间,制作精细。314

(三)染织工艺314

三一三 双菱纹锦(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315

三一四 凤鸟条纹锦(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 此系经线提花。316

三一五 菱格几何纹绦(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宽六·一厘米317

三一六 狞猎纹绦(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宽六·八厘米318

三一七 龙凤纹绦(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宽五·七厘米318

三一八 龙凤虎纹绣(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 纹样穿插流利,形象生动,绣制精美。319

三一九 蟠龙飞凤纹绣(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320

三二○ 凤鸟花卉纹绣(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长四九、宽二二·五厘米321

三二一 凤鸟花卉纹绣(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 凤鸟作正面排列,尾羽如花。322

三二二 双龙一凤纹绣(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 双龙一凤作交接组合,整个装饰面呈棋格散点排列。323

三二三 凤鸟纹绣(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324

三二四 对龙对凤纹绣(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 以花草为几何骨架,龙凤两两相对,飞舞其间。325

三二五 对龙对凤纹绣黄绢绵袍(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长一六九、通袖一八二厘米326

三二六 ?衣(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此系生者为死人所送衣服,尺寸甚小,并非实用;出土时挂有?衣的竹牌,故名。327

三二七 花鸟纹绣镜衣(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 盛放铜镜用。328

(四)玉石工艺329

三二八 青玉璜(春秋) 河南光山出土,宽一一厘米329

三二九 黄玉玦(春秋) 河南光山出土,外径五·三厘米330

三三○ 黄玉兽面饰(春秋) 河南光山出土,上长六、下长六·九厘米331

三三一 黄玉人首及人首蛇身饰(春秋) 河南光山出土,人首高三·八,人首蛇身径三·八厘米332

三三二 猛虎食人玉珮(战国) 历史博物馆藏333

三三三 青玉镂空龙凤珮(战国) 安徽长丰出土,宽一五·四厘米334

三三四 青玉镂空龙形珮(战国) 安徽长丰出土335

三三五 玉珮挂饰(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 白玉雕,用三个活环相连,共一六节,可以折卷。336

三三六 彩绘石罄(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337

三三七 蟠螭纹石板(战国) 河北平山出土,长四五、宽四○厘米 此是镶嵌在棺椁上的饰件,浮雕蟠螭纹。338

三三八 陶壶(战国) 河北易县出土,高八二·四厘米339

(五) 陶瓷工艺339

三三九 青釉瓷缸(春秋) 江苏吴县出土,高二五·九厘米340

三四○ 印纹硬陶罐(春秋)341

三四一 瓦当(战国) 上:兽面纹;下:一树双马纹 战国时期的瓦当,一般为半圆形。342

(六)其他工艺343

三四二 金盏、金匙(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盏高一○·七厘米 此为目前所见最早的金制器皿。343

三四三 金杯(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高一一·一、口径八厘米344

三四四 金饰(战国) 新疆乌鲁木齐出土 上:虎纹圆金饰,径五·五厘米 下:对虎纹长条金饰,长二六·三厘米345

三四五 牙雕云龙纹牌(战国) 山东曲阜出土,长一五·八厘米 此牌系金座。346

三四六 琉璃珠(战国) 山东曲阜出土,最大径二·五、最小径一·五厘米347

三四七 竹编扇(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348

秦汉的工艺美术349

(一)青铜工艺351

三四八 带盖铜鼎(秦代) 陕西咸阳出土,高一九·三厘米秦代由于历时较短,铜器还未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大体和其他国家近同,略呈素朴简练的特色351

三四九 兽纽盖铜鼎(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一七·八、口径一七·二厘米汉代铜器向实用方面发展,注重使用功能;一般为洗练大方,也有装饰华美的。352

三五○ 中山内府铜镬(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二二·五、口径四一厘米353

三五一 铜罍(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三五·四、口径一六·一厘米354

三五二 鎏金鸟兽纹铜樽(西汉) 山西右玉出土,高二五、口径二三厘米 鎏金,是将金片加入水银使熔为液体,然后蘸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温烤摩擦使水银蒸发,而金则固镀在器体上。此樽为奁形,有生动的浮雕鸟兽纹;系温酒器。355

三五三 乘舆斛(东汉) 故宫博物院藏,通高四一、奁高三三、盘径五七·五厘米 此器通体鎏金;熊足,嵌有宝石,已脱落。356

三五四 鎏金银错铜尊(东汉) 甘肃武威出土357

三五五 鎏金环耳铜杯(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五·九、口径一七·八×一○·四厘米358

三五六 鎏金铜鍪(西汉) 贵州赫章出土,高一一厘米359

三五七 铜雀灯(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三○、盘径一九厘米 汉代铜灯的制作十分发达,形象优美。有鸟、兽、人等各种形象的灯;符合科学原理,如能调节光照面,防止烟尘污染等。360

三五八 朱雀铜支灯(西汉) 广东广州出土,高二六·三五厘米361

三五九 铜牛灯(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高五○厘米 此灯仿牛形,两角向上形成虹管,有罩可吸油烟,灯盘可转动。362

三六○ 银错铜牛灯(东汉) 江苏邗江出土,高四六厘米 牛背上立圆筒形灯罩及灯盘,罩壁有菱形镂孔,可开合。363

三六一 铜羊灯(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一八·六、长二三厘米 此灯作跪羊形,背为活动盖,翻置羊头顶即为灯盏,复原则为羊形,成为装饰品。364

三六二 龙形铜支灯(西汉) 广东广州出土,高三三·五厘米 龙嘴食蛙,足踏双蛇,每蛇各缠一蛙,设计奇特,具有地方特色。365

三六三 兽首铜支灯(西汉) 广东广州出土,长一一五·一厘米 支灯上有三个烛插。366

三六四 长信宫灯(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通高四八、人高四四·五厘米 这是著名的长信宫灯,灯体由一仕女手持灯盏,灯罩转动,右手衣袖作成虹管以吸油烟,设计巧妙。367

三六五 当户灯(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一二、盘径八·四厘米 此灯塑一跪人手举灯盏。368

三六六 金错铜博山炉(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二六厘米 此为著名的精巧铜器,遍体金错云气纹,炉座镂空,制作优美,用以燃烧香料。汉代流行用香薰房屋衣被的习俗,薰炉的炉盖多制成博山形,通称博山炉。369

三六七 铜博山炉(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三三、盘径二一·二厘米370

三六八 鎏金铜炉(西汉) 江苏铜山出土,高二二厘米371

三六九 鎏金银竹节铜炉(西汉) 陕西兴平出土,高五八厘米 此炉形式特别,炉柄竹节形,共五节;顶端塑三条蟠龙,承托炉体,盖为博山形,座有蟠龙,竹节被衔在龙口中。372

三七○ 鼎形铜薰炉(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二八·五、口径二六、盘径三○厘米373

三七一 提链铜炉(秦) 陕西咸阳出土,高八·三、长二七·四、宽二六·八厘米 此类铜炉系燃炭取暖用。炉沿平折,马蹄开形足,有双链。374

三七二 提链高足铜炉(西汉) 陕西兴平出土,高三七·四、口径二三·一厘米 炉体有条状镂孔,便于通风燃炭。375

三七三 四神铜炉(西汉) 山西浑源出土,高九·八、口径一三·六、把长一二·四厘米376

三七四 长乐宫钟(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四五厘米 汉代称壶为钟,是一种量器。此壶鎏金菱格纹,格中饰珐琅,被人们引作古代景泰蓝作法的一例。377

三七五 金银错鸟篆铜钟(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四四·二、口径一五·五厘米 此器用金银错鸟篆装饰,鸟篆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378

三七六 中山内府铜钟(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四五·三、口径一八厘米 此器造型简洁,是汉代铜壶的典型式样。379

三七七 链盖铜壶(东汉) 云南呈贡出土380

三七八 鱼形铜扁壶(西汉)381

三七九 鸟兽形铜壶(东汉) 江苏徐州出土,高一四厘米382

三八○ 长链铜壶(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三○·六、口径九·三厘米383

三八一 龙凤夔纹铜镜(秦) 陕西省博物馆藏384

三八二 武士搏兽铜镜(秦) 湖北云梦出土,径一○·四厘米385

三八三 禽兽四花铜镜(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径二五·四厘米386

三八四 四乳八鸟铜镜(西汉) 吉林榆树出土,径九·七厘米387

三八五 蟠螭纹铜镜(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径一九·五厘米388

三八六 长宜子孙龙虎铜镜(东汉)389

三八七 人物画象铜镜(东汉) 浙江绍兴出土390

三八八 彩漆车马铜镜(西汉) 陕西西安出土,径二八厘米 此镜用彩漆装饰,属少见。391

三八九 翔鹜衔鱼纹铜鼓(西汉) 广西贵县出土,高三六·五、径五六·五厘米 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流行的一种乐器,也演变为权力的象征。392

三九○ 金银错狩猎纹铜车饰(西汉)河北定县出土,长二六·五、·径三·六厘米393

三九一 牛虎铜案(西汉) 云南江川出土394

三九二 四牛骑士贮贝器(西汉) 云南晋宁出土,高五○厘米 此为滇族铜器。牛、虎、骑士等都刻划生动,制作精美。395

三九三 铜车马(秦) 陕西临潼出土,高一○四·二、长三二八·四厘米 这是一件精美的制品,采用写实的表现手法;它反映了秦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工艺水平。396

三九四 金银错云纹铜犀尊(秦) 陕西兴平出土,高三四·一厘米397

三九五 铜奔马(东汉) 甘肃武威出土,高三四·五、长四五厘米 这是一件著名的作品。奔马昂首嘶鸣,劲健威武,足踏一飞鸟,构图优美,因又通称马踏飞燕。398

三九六 铜屋(西汉) 广西合浦出土 杆栏式建筑,一大间,正中有门,前有走廊,并有栏杆,是典型的南方民居。399

(二)染织工艺400

三九七 烟色菱纹罗(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六一、宽三九厘米 我国早期的丝织花纹多为双菱形。双菱因象漆器耳杯,因又称杯纹。400

三九八 对象群猴朵花锦(汉代) 新疆洛浦出土,纵六·八、横一二·八厘米 用猴和象等动物作织锦装饰,在汉锦中尚属少见。401

三九九 「长乐明光」锦(东汉) 新疆楼兰出土,残长四九、宽一○厘米 在汉锦中,除大量采用云气纹外,还流行运用「长乐明光」,「延年益寿」、「登高明望四海」等吉祥语作装饰;此类作法大体是在东汉时期。402

四○○ 「延年益寿」锦(东汉) 新疆楼兰出土,残长二五·三、宽二二厘米403

四○一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东汉) 新疆楼兰出土,残长三七·五、宽二四·五厘米404

四○二 「登高明望四海」锦(东汉) 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藏405

四○三 「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东汉) 新疆楼兰出土,残长三四·四、宽二二·八厘米406

四○四 「永昌」锦(东汉) 新疆楼兰出土,残长五三·四、宽一五厘米407

四○五 「广山」锦(东汉) 新疆楼兰出土,残长一五、宽九·五厘米408

四○六 「韩仁绣文衣右子孙无亟」锦(东汉) 新疆楼兰出土409

四○七 龙虎瑞兽锦(东汉) 新疆楼兰出土,残长一九、宽一一厘米410

四○八 茱萸回纹锦(东汉) 新疆楼兰出土,残长七·五、宽一五厘米411

四○九 鱼纹锦(东汉) 新疆楼兰出土,残长一九·二、宽五·二厘米412

四一○ 蓝地斑纹锦(东汉) 新疆罗布泊出土,残长一○、宽一四厘米413

四一一 起毛锦(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 起毛锦又称绒圈锦,这种锦的花纹具有立体的效果,用各种几何形花纹装饰,多达十余种。414

四一二 绛地印花敷彩纱(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四八、宽六二厘米415

四一三 蓝白印花布(西汉) 新疆和田出土,长四一、宽一二厘米 此是先涂防染剂再入染。416

四一四 「信期绣」烟色绢(西汉)湖南长沙出土,长五○、宽四九·五厘米(417

四一五 「信期绣」深褐罗绮(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二八、宽八厘米,残片。418

四一六 「长寿绣」绛红绢(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六五、宽四九厘米419

四一七 「长寿绣」黄绢(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七五、宽四○·五厘米420

四一八 「乘云绣」黄绮(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五○、宽四○·五厘米421

四一九 茱萸纹绣(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422

四二○ 方棋纹绣(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四九、宽三七·五厘米 此件在棕色绢上用深棕色绣带蒂圆点,可能为花朵,绿色线绣棋格。423

四二一 铺绒绣(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一○一、宽二四·七厘米 铺线类似现今之戳纱,此件满铺不露地。424

四二二 菱花贴毛锦(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八一·五、宽四二厘米 此件是一种特殊制法,采用不同色彩的羽毛,在锦上粘贴成菱形花纹;出土时装饰在内棺的外板上。425

四二三 龟甲四瓣花纹毛织(东汉) 新疆民丰出土,残长二四、宽一二厘米426

四二四 彩织毛毯(东汉) 新疆楼兰出土,残长七、宽九·四厘米427

四二五 彩条毛织(汉代) 新疆和田出土,长四九·二、宽二四·七厘米428

四二六 花草纹缂毛(东汉) 新疆楼兰出土,残长五九、宽五七厘米 缂毛是在毛经上根据花纹要求分别织出毛纬,不用通梭;缂毛是缂丝的滥觞。429

四二七 人首马身缂毛(汉代) 新疆和田出土,残长五六、宽四六厘米430

四二八 树叶纹缂毛坐毯(汉代) 新疆和田出土,长七六、宽七三厘米431

四二九 人兽葡萄纹罽(东汉) 新疆民丰出土,最长二二·五厘米,残片。432

四三○ 毛织带(东汉) 新疆民丰出土,长二八、宽八厘米433

四三一 「万世如意」锦袍(东汉) 新疆民丰出土,衣长一三三、通袖一七四厘米 此袍用「万世如意」锦制成,衣襟下部补缝「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一块。434

四三二 「信期绣」褐罗绮绵袍(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一五○、通袖长二五○厘米435

四三三 朱红罗绮绵袍(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衣长一四○、通袖长二四五厘米 交领,右衽,曲裾式。436

四三四 素纱素纱禅衣(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衣长一二八、通袖长一九○厘米 此衣极轻薄,全衣重四九克,不及一市两,反映汉代丝织工艺的高度水平。437

四三五 印花敷彩黄纱绵袍(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衣长一三二、通袖长二二八厘米438

四三六 绛紫绢裙(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裙长八七、腰一九三厘米439

四三七 「信期绣」手套(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二四·八厘米440

四三八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袜(东汉) 新疆民丰出土,左长四五·五、右长四三·五厘米441

四三九 菱纹「阳」字锦袜(东汉) 新疆民丰出土,长三九、宽一四厘米 左:正面;右:反面。442

四四○ 青丝履(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二六、跟深五厘米 用丝线编成。443

四四一 刺绣云纹粉袋(东汉) 新疆民丰出土,长一三、宽一二、高六·二厘米 粉袋可以打开,也可以缩合。444

四四二 刺绣镜袋(汉代) 新疆民丰出土,长二○、宽一○·七厘米 装铜镜和木梳用。445

四四三 秋香色花叶纹锦枕(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高一二、长四五、宽一○·五厘米 枕的上面是信期绣,两侧为花叶纹锦。446

四四四 鸡鸣枕(东汉) 新疆民丰出土,高一二、长四五、宽一六厘米 枕作鸡形,一端为鸡头,一端为鸡尾;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缝制。有黎明即起的寓意。447

四四五 戴冠着衣男俑(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高七九厘米448

四四六 彩绘木俑(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左高四六·五、右高四九厘米 从木桶可以看出汉代的服饰式样,及刺绣(左)、织花(右)的具体形象。449

(三)漆器工艺450

四四七 云纹漆鼎(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高二八、腹径二六厘米 汉代漆器工艺继战国之后得到更大发展,产量很多,制作精美。一般以黑漆为地,彩绘红色云气纹,流动飘渺;采用较抽象手法,富于装饰美。450

四四八 云纹漆钟(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高五七、腹径三五厘米 漆器多仿铜器形式。此钟造型优美,口、肩、底用三条宽红带,使器体分割成三个装饰面,色彩明快。451

四四九 云纹漆钫(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高五一·五、腹边长二三厘米452

四五○ 彩漆双耳长盒(秦) 湖北梦出土,高一一·八、长二七·八厘米 装饰用变体鸟纹,形式优美。453

四五一 凤纹漆盒(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高一九、腹径二二厘米454

四五二 漆九子盒(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 九子盒是指在一个盒内套装九种不同形式的漆盒。此盒内装圆形、长方、椭圆、马蹄形等九种,装饰统一,风格一致,是汉代一种优秀设计的系列产品。455

四五三 月牙式漆盒(西汉) 安徽天长出土,高六、长一二·二、半径四厘米 此式造型新颖,在汉代漆器中罕见。可能为多子盒中的一件。456

四五四 朱绘黑漆盒(西汉) 广西贵县出土,高一○·、长二○·五、宽一一厘米457

四五五 漆三足奁(西汉) 江苏邗江出土458

四五六 点纹漆盂(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高九·三、腹径二六·五厘米 用点纹装饰,在汉代漆器彩绘中比较少见;既省工,又别具一格。459

四五七 云纹漆匜(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高一○·二、口径二七·五×二三厘米460

四五八 兽首凤形漆勺(秦) 湖北云梦出土,高一三·三厘米461

四五九 云纹漆卮(左)、针刻云兽纹漆巵(右)(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462

四六○ 云纹漆杯盒(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高一二·二、口径一九×一六·五厘米 此种耳杯又称羽觞;《汉书》:「酌羽觞兮销忧。」即指此,古代酒杯。一组耳杯用一个漆盒相叠盛放,既卫生,也节省放置面积,这种设计意匠是卓越的。463

四六一 云龙纹漆圆盘(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直径五三·六厘米464

四六二 云纹漆方盘(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七六·五、宽四六·五厘米 古时称案,「举案齐眉」的案即指此。465

四六三 云纹漆盘及杯盘(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盘长六○·二、宽四○厘米 这是一件优秀的整体设计。466

四六四 云纹漆匕(上)、浮雕龙纹漆勺(下)(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上:长四一-四八、下:长六二厘米 这组漆匕和漆勺,虽属小件,但也作工精巧。467

四六五 漆盒石砚(西汉) 山东临沂出土,长二一·五、宽七·四、笔长二三·八厘米468

四六六 彩绘陶鼎(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高一九、腹径二一厘米 此类彩绘陶与彩陶不同,是在陶胎烧成后再彩绘的,色料容易脱落。彩绘陶多是生活器皿的仿制,作陪葬用。469

(四)陶瓷工艺469

四六七 彩绘陶盘(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高一二·八、口径五五·三厘米470

四六八 双虎纹彩绘陶壶(西汉) 河南洛阳博物馆藏,高四九、口径二一、腹径四○厘米471

四六九 彩绘陶镌壶(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高九·五、腹径一七·五厘米472

四七○ 彩绘陶薰炉(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左高一二·五、右高一三·五厘米473

四七一 载壶陶鸠(西汉) 山东济南出土,高五二·五、宽四六厘米 施朱彩。474

四七二 载人双鼎陶鸠(西汉) 山东济南出土,高四○·五、宽四五厘米 一鸠载双鼎三人,一人持伞,两人拱手而立,施朱彩。475

四七三 青釉瓷瓿(西汉)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二厘米476

四七四 青瓷四系罐(东汉) 河南洛阳出土,高一六·五厘米477

四七五 白玉双螭穀纹璧(西汉) 天津博物馆藏,高一五·八厘米478

(五)玉石工艺478

四七六 碧玉兽面纹璧(左)、青玉兽首衔璧(右)(西汉) 广东广州出土,左径三三·四、右长一六·七厘米479

四七七 带饰玉璧(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长二六、径一三·三厘米 这是一件玉雕精品,透空龙形饰呈梯形高出。480

四七八 镂孔螭虎玉珮(西汉) 北京丰台出土481

四七九 青玉镂空珮(西汉) 广东广州出土,长一四厘米482

四八○ 金玉耳坠(西汉) 内蒙准格尔旗出土,金长三厘米、玉长六·五厘米483

四八一 青玉螭熊相戏纹珌(西汉) 广东广州出土,高四厘米484

四八二 青玉龙虎并体带钩(西汉) 广东广州出土,上长一九·五、下长一八·九厘米485

四八三 金镶玉龙带钩(西汉) 广东广州出土,长一四·四厘米486

四八四 兽面纹青玉铺首(西汉) 陕西兴平出土,高三四·二、宽三五·六、厚一四·七厘米487

四八五 玉舞人(西汉) 北京丰台出土488

四八六 金镂玉衣(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 上:刘胜玉衣,长约一八八厘米,用玉二四九八片,金丝重一一○○克。下:窦绾玉衣,长约一七二厘米。用玉二一六○片,金丝重七○○克。489

四八七 浮雕云龙纹石砚(西汉) 河南南东出土,高一一、径三五厘米 盖上透雕九龙纹,三足,青石雕。490

(六)画像石、画象砖、瓦当491

四八八 武氏祠画像石(东汉) 山东嘉祥,高九七、宽七○厘米 此石共四层:第一层表现管仲射齐桓公;第二层表现荆轲刺秦王;第三层为伏羲女娲;第四层为几何纹装饰。491

四八九 南阳画像石(东汉) 河南南阳 南阳画像石表现动物极为生动,较之山东地区,显得豪放粗犷。此石上为月中玉兔蟾蜍,下为苍龙及十六星,表示苍龙星座。492

四九○ 陕北画像石(东汉) 陕西米脂,长一○八、宽三八厘米 表现牛耕和谷物。493

四九一 河南画像砖(东汉) 上:树石人物画像砖 河南郑州出土,长一九·四、宽九·五厘米 下:三鱼画像砖 河南舞阳出土,长一六·五宽八厘米 河南画像砖,一般采用模印花纹的方法,故多重复连续,具有图案效果。494

四九二 四川画像砖(东汉) 四川成都出土 四川画像砖,多为方砖;花纹用雕模,将泥压入模中形成;题材表现农村田猎、采莲、盐井、庭园、歌舞等为多、如同小品画,具有装饰绘画效果。495

四九三 瓦当(汉代) 上:雁纹 下左:子母鹿纹、下右雉纹 汉代瓦当多为圆形,装饰花纹简朴而优美,富于装饰性。496

(七)其他工艺497

四九四 鎏金银盘(秦) 山东淄博出土,高五·六、径三七厘米497

四九五 铜兽纽银豆(西汉) 山东淄博出土,高一○·八、口径一一·五厘米498

四九六 旋纹木筒(西汉) 新疆洛浦出土,高九·五、口径一○厘米499

四九七 长柄竹扇(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一七六厘米500

四九八 莞席(西汉) 湖南长沙出土,长二二○、宽八二厘米501

四九九 料耳杯(西汉) 河北满城出土502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503

五○○青瓷鸡首壶(东晋) 浙江余姚出土 此时期的瓷器烧制已经完成,各种瓷制品代替了传统的铜器,成为生活日用器皿,如灯、炉、碗、盂、壶、罐、虎子等。鸡首壶是此时期的典型式样,具有时代特色。505

(一)陶瓷工艺505

五○一 鸡首螭柄瓷壶(北齐)山西太原出土,高四八·二厘米506

五○二 青瓷鹰首壶(西晋) 江苏宜兴出土,高一七·五、口径一○·五厘米 鸡首有发展为鹰首,羊首等形象的。此器将鹰首与壶体统一构成一个鸟形,这在工艺美术是常用的一种手法。507

五○三 仰覆莲花瓷尊(北朝) 故宫博物院藏,高六六·五、口径一九·二厘米 莲花尊是这时期特有的瓷器形式,它的发展,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联系。此尊是最精美的一件,上部塑饰向下莲瓣三层,下部塑饰向上莲瓣三层。是青瓷中的珍品。508

五○四 青瓷莲花尊(北齐) 湖北武昌出土,高三五·五厘米509

五○五 青瓷釉下彩盘口壶(六朝早期) 江苏南京出土,高三二·一、腹径三一·二厘米 此器有釉下彩,在六朝青瓷中是少见的。510

五○六 贴花瓷瓶(北齐) 山西太原出土,高三九·八厘米511

五○七 青瓷薰(西晋) 江苏宜兴出土,高一三·三厘米512

五○八 青瓷熊灯(三国·吴) 江苏南京出土,高一一·五厘米513

五○九 贴花瓷灯(北齐) 山西太原出土,高五○·二厘米 莲瓣和忍冬纹,是六朝时期的流行花纹。514

五一○ 青釉双鸟瓷盂(西晋) 江苏南京出土,高七·二厘米515

五一一 青釉瓷簋(西晋) 江苏六合出土,高一一·五厘米516

五一二 青瓷鸟首壶(上),青瓷虎子(下)(六朝) 江西南昌出土517

五一三 青瓷莲花尊(北齐) 湖北武昌出土,高三五·五厘米518

五一四 黄釉莲瓣瓷罐(北齐) 河南濮阳出土519

五一五 褐釉四耳瓷罐(北齐) 河北平山出土520

五一六 黄釉瓷扁壶(北齐) 河南安阳出土 此壶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壶体两面饰有舞乐人;一人在莲花上舞蹈,左右各二人在弹奏琵琶、击钹、吹笛、打拍,是一件精美作品。521

五一七 青釉瓷瓶(北齐) 河南安阳出土522

五一八 青瓷羊(西晋) 江苏南京出土 在六朝瓷器中,有不少是象生动物的造型,此即一例。523

五一九 青瓷狮形水注(西晋) 江苏扬州出土,长一三·二厘米524

五二○ 青瓷辟邪水注(西晋) 上海博物馆藏525

五二一 青瓷熊尊(南朝) 江苏南京出土,高八·五厘米526

五二二 青瓷神兽尊(西晋) 江苏宜兴出土527

五二三 青瓷魂瓶(三国· 吴) 故宫博物院藏,高四六·四、底径一六厘米 魂瓶又称谷仓,是一种宗教性质的明器。528

五二四 青瓷魂瓶(西晋) 浙江萧山出土529

五二五 陶牛(北齐) 山西太原出土,高三六厘米 六朝时期的陶塑,表现牛或牛车的题材较多。530

(二)染织工艺531

五二六 夔纹锦(北朝)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三○、宽一六·五厘米 六朝时期的织锦,在汉代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云气纹更加规格化、几何化,成了装饰的骨架531

五二七 鸟兽纹锦(六朝)532

五二八 动物纹锦(北凉)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八一、宽五四厘米533

五二九 方格兽纹锦(北朝-隋)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一八、宽一三·五厘米534

五三○ 树纹锦(北朝)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二○、宽六·五厘米 此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的融和,工艺文化上出现了新的艺术风格。535

五三一 蜡缬(上)、绞缬(下)(西凉) 新疆吐鲁番出土536

五三二 忍冬龟背纹绣(北魏) 甘肃敦煌发现,长五九、宽一三厘米 此系供养像的边饰。537

五三三 鸟龙卷草纹绣(十六国时期) 新疆吐鲁番出土,残长三四、宽二三厘米 此绣中间为异首同体的共命鸟,周有四只飞翔的小鸟,上有五座倒置的山,有树;左右两边及共命鸟顶部有龙四条,姿态各异;绣面下部为花草纹。538

五三四 佛像刺绣(北魏) 甘肃敦煌,长四九·四、宽二九·五厘米539

五三五 「富且昌宜侯王夫延命长」织成履(东晋)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二二·五、宽八、高四·五厘米540

五三六 金错铜筩·(前凉) 一九六六年征集品,腹径一三·五厘米 盛封泥用。541

(三)金属工艺541

五三七 银耳杯(北魏) 山西大同出土,长一二·九、宽七·二厘米 此杯仿汉式而有创新,杯底有足;耳及足边有联珠纹。542

五三八 银酒具(东魏) 河北赞皇出土543

五三九 镂孔山形金饰(北燕) 辽宁北票出土544

(四)漆器工艺545

五四○ 木板漆画(北魏) 山西大同出土545

五四一 木板漆画花边(北魏) 山西大同出土546

(五) 石雕工艺547

五四二 石砚(北魏) 山西大同出土,高八·五、长二一·二、宽二一厘米 灰砂石雕,砚面有蟠龙、禽鸟、舞乐、人骑兽等,砚侧有禽兽、力士等;制作精美。547

五四三 伎乐人物龙虎纹石础(北魏) 山西大同出土,高一六·五、长三二、宽二三厘米 顶部为莲花,四周浮雕蟠龙,角饰立雕伎乐童子,方座满饰忍冬纹。548

五四四 碑侧花纹(六朝) 花纹清秀潇洒,是此时期的艺术特色。549

五四五 笱景墓志盖花纹(北魏) 陕西省博物馆藏,高八六·五、宽七四·五厘米550

五四六 尔朱袭墓志盖花纹(北魏) 陕西省博物馆藏,高六三·五、宽七五厘米551

五四七 道教石造象(北朝)552

(六)其他工艺553

五四八 彩绘画像砖(北朝) 河南邓县出土,长三七、宽一九厘米553

五四九 彩绘画像砖(北朝) 河南邓县出土,长三七、宽一九厘米554

五五○ 煤精雕辟邪(上)、玻璃杯(下)(六朝) 江苏南京出土555

六、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557

五五一双螭白瓷联瓶(隋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一八·六厘米559

(一)陶瓷工艺559

五五二 象首龙柄八系瓷壶(隋代) 河南安阳出土560

五五三 带盖白瓷罐(隋代) 陕西西安出土561

五五四 越窑青瓷碗(唐代) 浙江宁波出土,高五·五、口径一四·四厘米 越窑是唐代南方的名窑,与北方的邢窑相媲美。越窑瓷青,类玉类冰;邢窑瓷白,类银类雪。563

唐代瓷壶短嘴有柄,此是典型样式。563

五五五 越窑青瓷壶(唐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三·四、口径五·九、足径七·三厘米564

五五六 越窑青瓷壶(唐代) 浙江宁波出土,高二二·七、口径一○·四厘米 唐代器物造型常作瓜棱状。564

五五七 越窑青瓷单柄壶(唐代) 浙江宁波出土,高一六·六、口径五·一厘米565

五五八 越窑四系瓷壶(唐代)566

五五九 青釉彩绘盖瓶(唐代) 浙江临安出土,高六四·五厘米 此器盖顶为花蕾形,满绘褐彩云纹。567

五六○ 青釉彩绘炉(唐代) 浙江临安出土,高七六厘米 炉有五兽形足,立于环形座上,座有壶门口;炉上镂云形洞眼,满绘褐彩云纹。568

五六一 邢窑瓷碗(唐代) 邢瓷洁白,卷口,玉璧底,一般不用装饰。唐《国史补》:「内邱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569

五六二 白釉莲座瓷烛台(唐代) 河南陕县出土,高三○·三厘米570

五六三 凤首龙柄瓷壶(唐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四一·二、底径一○厘米 此壶制作精美,凤首龙柄,腹部浮雕八个联珠纹,中饰人物,莲瓣器底,具有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571

五六四 贴花瓷钵(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二三、口径一八·五厘米572

五六五 鲁山窑黑釉斑纹鼓(唐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五九、口径二二·二厘米573

五六六 洒釉瓷罐(唐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三九、口径一七·二、底径一五·五厘米574

五六七 釉下彩龙纹瓷壶(唐代) 安徽泗洪出土,高一九·三厘米575

五六八 长沙窑釉下彩鹿纹瓷壶(唐代) 浙江宁波出土,高一九、底径一○厘米576

五六九 铜官窑釉下彩瓷罐(唐代) 江苏扬州出土,口径一六·三厘米577

五七○ 三彩刻花三足盘(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径三○·五厘米 唐三彩是一种铅釉精陶,它常采用黄、绿、褐等色,构成各种彩色斑斓的装饰,故名三彩。578

五七一 三彩雁花三足盘(唐代) 河南洛阳出土579

五七二 三彩盘(唐代) 陕西乾县出土580

五七三 三彩碗(唐代) 陕西乾县出土581

五七四 三彩龙首杯(唐代) 河南洛阳出土 此杯有外来形式的影响。582

五七五 三彩罐(唐代) 河南洛阳出土 唐三彩一般作为明器,此壶又称万年壶。罐体丰满圆润,是唐代造型的典型风格。583

五七六 三彩罐(唐代) 河北景县出土584

五七七 三彩贴花罐(唐代) 河南洛阳出土585

五七八 三彩凤首壶(唐代) 河南洛阳出土 此壶有外来形式的影响。586

五七九 三彩鸳鸯壶(唐代) 河南新安出土587

五八○ 三彩鸳鸯纹枕(唐代) 河南洛阳出土588

五八一 三彩骆驼(唐代) 河南洛阳出土,高八六·七厘米589

五八二 三彩骆驼(唐代) 河南洛阳出土 高三七·三厘米 骆驼上骑一人;驼峰两侧,一面挂凤首瓶,另一面系小猪和粮袋;骆驼大而人小,形成夸张对比手法。590

五八三 三彩骆驼载乐俑(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五八·四厘米591

五八四 三彩马(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592

五八五 黑彩马(唐代) 河南洛阳出土 用纯黑彩在三彩中尚属少见。593

五八六 三彩马及牵马俑(唐代) 河南洛阳出土,马高六六·五、俑高四六厘米594

五八七 三彩女俑(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右高四四·五厘米595

五八八 彩绘女俑(唐代)596

五八九 彩绘双女俑(隋或初唐) 陕西西安出土597

(二)染织工艺598

五九○ 联珠孔雀「贵」字纹锦(北朝-隋)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一八·五、宽八·七厘米 同墓出土高昌延昌三六年(五九六)、义和四年(六一七)衣物疏。598

五九一 联珠「胡王」锦(隋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一九·五、宽一五厘米599

五九二 联珠四天王狩猎纹锦(隋代) 日本法隆寺藏600

五九三 联珠对雁纹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一九·八、宽一九·四厘米 联珠纹是唐锦流行的主要花纹,具有时代特征。601

五九四 联珠对孔雀纹锦(唐代·高昌)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一三·五、宽二○·五厘米602

五九五 联珠熊头纹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二三·五、宽一七·八厘米603

五九六 联珠熊头纹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一六、宽一四厘米 此系覆面。604

五九七 联珠鹿纹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二一·五、宽二○厘米605

五九八 联珠鹿纹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二一·五、宽二○厘米606

五九九 对羊锦(唐代·高昌)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二四、宽一三·七厘米 此系覆面。607

六○○ 联珠团花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一九·七、宽一九厘米 在联珠团花之间,饰四出忍冬纹,是唐锦常用的格式。608

六○一 花蝶对羊纹绫(唐代) 日本正仓院藏609

六○二 鸟衔瑞花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三七、宽二四·四厘米610

六○三 对鸟对羊树纹锦(唐代·高昌) 新疆民丰出土,长二六、宽一三·六厘米611

六○四 棋纹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二五、宽一三·四厘米612

六○五 朵花「王」字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三○·五、宽三一·五厘米613

六○六 宝相花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二二、宽六·三厘米614

六○七 宝相花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一、长一○三、二、长七七·七、三、长四七·一、四、长三三·五厘米615

六○八 晕?提花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八九·八、宽二二厘米 这是一件色彩华美的锦。所谓晕?,是指用黄、白、绿、红、褐等多种色彩经线渐次晕染织成;在晕色彩条上还用金黄色织出小朵花,因而又称「锦上添花」锦。616

六○九 晕?锦针衣(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五·二厘米 针衣系插针用。617

六一○ 丝编针衣(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四·八厘米618

六一一 几何纹缂丝带(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九·三、宽一厘米619

六一二 棉织花(唐代) 新疆巴楚出土,长二六、宽一二厘米 我国棉织以西北、西南发展最早,这是唐代西北地区的棉织品。620

六一三 羊纹蜡缬屏风(唐代) 日本正仓院藏,高一六三、宽五六厘米 蜡缬是用蜡画花,入染后,脱蜡而成。621

六一四 象纹蜡缬屏风(唐代) 日本正仓院藏621

六一五 对鹿纹夹缬屏风(唐代) 日本正仓院藏,高一四九、宽五六厘米 夹缬是用两块雕花板,将布夹入板中,入染而成。622

六一六 对雉纹夹缬屏风(唐代) 日本正仓院藏 唐代丝织工艺家窦师纶的「陵阳公样」,有「对雉、斗羊」等图案格式,此夹缬应是同一风格在印染工艺中的反映。623

六一七 狩猎纹夹缬绢(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四三·五、宽三一·三厘米624

六一八 绞缬绢(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 绞缬是将布根据图案要求用线缝结,入染时缝结处不着色,形成由深入浅的晕染效果。625

六一九 四瓣花绞缬罗(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六三、宽一五厘米626

六二○ 鸂?纹印花纱(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五七、宽三一厘米 此件为碱剂印花。唐代以鸂?为题材较为流行。鸂?即紫鸳鸯;唐代诗人温庭筠诗:「莺翁鸂?暖。」即指此,以象征幸福和情谊。627

六二一 狩猎纹印花纱(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五六、宽三一厘米 此系雕版印花。628

六二二 棋格朵花印花绢(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二五、宽九·二厘米629

六二三 菱格团花印花绢(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四四、宽二六厘米 此绢用如意云纹组成菱格形,中饰团花。630

六二四 朵花印花绢(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五○、宽四八厘米631

六二五 四瓣花印花纱(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一四○·四、宽六○厘米632

六二六 团花鸟纹印花绢(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三二、宽一四厘米633

六二七 散点套印花绢(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一○五·九、宽三一·三厘米634

六二八 天青敷金彩轻容(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残长二二、宽六·五厘米635

六二九 蹙金绣袈裟(唐代) 陕西扶风出土,长一一·八、宽八·四厘米636

六三○ 宝相花印花绢裙(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637

六三一 锦鞋(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长二九·七、宽八·八、高八·三厘米 此鞋用宝相花锦作鞋面,晕?锦为里衬。638

六三二 麻布鞋(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高一三、长二五、宽八·五厘米639

六三三 麻鞋(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高五·三、长二六·五、宽七·八厘米 用粗细麻绳编结而成。640

六三四 锦衣女俑(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 泥头,木身,着联珠纹锦,披帛。641

六三五 鎏金狮纹银盘(唐代) 内蒙喀喇沁旗出土,高二·四厘米642

(三)金属工艺642

六三六 鎏金熊纹六曲银盘(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九、径一三·三厘米643

六三七 鎏金翼牛六曲银盘(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一·四、径一五·三厘米644

六三八 鎏金龟纹桃形银盘(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九、径一二·三厘米645

六三九 鎏金狐纹双桃形银盘(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一·五、径二二·五厘米646

六四○ 鎏金花鸟纹银洗(上)、鎏金银锁(下)(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上高三·一、径一○·二厘米,下长八·七厘米647

六四一 刻花金碗(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五·五、口径一三·七、足径六·七厘米 碗体为莲瓣形,莲瓣内刻鸳鸯、鹦鹉、鹿、狐等动物,满饰珍珠地;作工精巧,富丽华美。648

六四二 刻花银碗(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九·五、口径二一·七、足径一二·三厘米649

六四三 金花银碗(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九·五、口径二一·七厘米650

六四四 鎏金双狮纹银洗(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三·五、口径一二·四厘米 珍珠地,刻饰双狮卷草。651

六四五 金花银耳杯(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三、口径一○·五×七·七厘米652

六四六 金杯(上)、刻花高足银杯(下)(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上:高五·九、口径六·八、足径三·五厘米;下:高七、口径五·九、足径三·四厘米653

六四七 金花八棱银杯(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六·五、口径七、足径四·三厘米654

六四八 金花八曲银杯(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655

六四九 鎏金花鸟纹银盒(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四·八、口径一二·四厘米656

六五○ 刻花金壶(唐代) 陕西咸阳出土657

六五一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一八·五、口径二·二、足径八·八×七·一厘米 此壶仿皮囊式;舞马颈系彩带,嘴衔杯,作舞蹈状;正是「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的写照。658

六五二 提梁银罐(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三一、口径一三·七、底径一一·一厘米659

六五三 鎏金鹦鹉提梁银罐(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二四·二、口径一二·四、足径一四·三厘米660

六五四 花瓣形提梁银罐(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二四、口径一七·三、足径一五·二厘米661

六五五 石榴形银罐(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一○·五、口径二·四厘米662

六五六 鎏金人物银瓶(唐代) 江苏丹徒出土,高七、口径三·八、腹径六·六厘米,重八六克663

六五七 提梁银锅(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一七、口径一九厘米664

六五八 刻花金铛(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三·四、口径九·二、柄长三厘米 上:侧视;下:器底。665

六五九 银铛(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七·六、口径一○·七、柄长一九·一厘米 柄可折置于器口上。666

六六○ 银薰球(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直径四·五厘米 球体子母口,可上下开合,用卡轴接连;内有同心圆机环,用活轴安在球壁上;机环内有焚香杯;球体转运时,焚香杯仍可保持平衡。用以薰衣被。667

六六一 镂孔五足银薰炉(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三一·五、口径二一·六厘米 炉分三部分:下为炉身,中为炉笼,上为炉盖;有镂孔云纹。668

六六二 鎏金银薰炉(唐代) 陕西扶风出土,高二九·五、炉径二○·八厘米669

六六三 鎏金银龟背「论语玉烛」(唐代) 江苏丹徒出土,高三四·二厘米 此为古代行酒令的器具。670

六六四 刻花盝顶银盒(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高一○、长一二、宽一二厘米671

六六五 禽兽葡萄纹铜镜(唐代) 新疆吉木萨尔出土,径二三厘米 此为菱花式,是唐镜流行式样。672

六六六 双鸾铜镜(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径二七·一厘米 此为葵花式,是唐镜流行的式样。673

六六七 双凤衔花铜镜(唐代) 陕西户县出土674

六六八 金银平脱鸾鸟衔绶铜镜(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径二二·七厘米 金银平脱是用薄金银片根据花纹要求制成纹片粘贴在镜面,是华贵的一种作法。675

六六九 金银平脱羽人花鸟铜镜(唐代) 河南郑州出土,直径三六·二厘米676

六七○ 螺钿人物花鸟铜镜(唐代) 河南洛阳出土,直径二五厘米677

六七一 兔纽卷草龙凤纹玉镇(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678

(四)玉石工艺678

六七二 玉镯(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径九·八厘米679

六七三 大智禅师碑侧花纹(唐代) 陕西省博物馆藏 此为石碑左侧上端。680

六七四 大智禅师碑侧花纹(唐代) 陕西省博物馆藏 此为石碑右侧上端。680

六七五 杨执一墓门楣石刻(唐代) 陕西省博物馆藏,高六三厘米681

六七六 杨执一墓志侧十二辰卷草(唐代) 陕西省博物馆藏,厚一六·八厘米682

六七七 永泰公主墓石刻仕女(唐代) 陕西乾县出土 此石刻画表现宫女短襦长裙,两手持披巾在背后展开,态度自若,风采照人;是一件优秀作品。683

六七八 永泰公主石椁花纹(唐代) 陕西乾县出土 头梳螺髻,披巾,两手交抱。684

六七九 绢花(唐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高三二厘米685

六八○ 琉璃碗(唐代) 陕西西安出土,径一四·一厘米686

五代两宋的工艺美术687

(一)陶瓷工艺689

六八一 越窑金?祕色青瓷碗(五代) 江苏苏州出土 金?是在器口镶以金边。祕色瓷是五代的名瓷。689

六八二 越窑莲花青瓷杯及托(五代) 江苏苏州出土,通高一二·五、口径一三·五厘米690

六八三 青黄釉高足瓷杯(五代) 湖南长沙出土,高五·八、口径一三·二×八·二厘米 仿金银器,八曲高足,杯心印莲花一朵。691

六八四 青黄釉瓷注子(五代) 湖南长沙出土,高二九、口径八·九、底径九·九厘米 注子上用褐彩书诗一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马哢春声。」692

六八五 白瓷葫芦壶(五代) 湖南长沙出土693

六八六 定窑印花瓷盘(宋代) 定瓷为白瓷,因系覆烧,芒口,以印花、刻花装饰为有名。694

六八七 定窑刻花碗(宋代)695

六八八 定窑刻花长颈瓷瓶(宋代) 河北定县出土,高一九·八厘米696

六八九 定窑刻花龙头净瓶(宋代) 河北定县出土 净瓶,是佛前的供器。697

六九○ 定窑白瓷五足薰炉(宋代) 河北定县出土698

六九一 定窑孩儿枕(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八·三、长三○、宽一一·八厘米699

六九二 汝窑瓷尊(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三·一、径一七·九厘米700

六九三 耀州窑刻花瓷炉(宋代) 耀州窑系青瓷,呈姜黄色,作法质朴敦厚。701

六九四 耀州窑葫芦形瓷执壶(宋代) 河北滦南出土702

六九五 耀州窑刻花倒流瓷壶(宋代) 陕西凤翔出土 此壶刻制精美,壶腹为缠枝花,壶嘴塑母兽哺幼,意匠奇特。703

六九六 钧窑瓷碗(宋代) 河南长葛出土,高一一·五、口径二四·五厘米 碗呈八瓣菱花式,凸起处为月白色,凹线处为翠蓝色。704

六九七 钧窑海棠花瓷盆(宋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五·四厘米705

六九八 钧窑瓷花盆(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八·三、口径二七厘米706

六九九 钧窑瓷尊(宋代) 此尊造型端庄大方,色彩绚丽;由于釉中含磷成分,因而釉呈乳浊状。「夕阳紫翠忽成岚」,可作为钧瓷的形象描写。707

七○○ 磁州窑黑彩云雁瓷罐(宋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三三·八厘米 磁州窑是北方最著名的民窑,烧制这类风格的瓷窑广布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因称为磁州窑型;主要品种有白釉黑花和黑釉刻花,以及罩色釉和珍珠地等。708

七○一 磁州窑黑釉剔花罐(宋代) 此罐花纹生动,线条流畅;黑白对比,富于装饰美。709

七○二 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宋代) 河南镇平出土,高四九、口径三·二厘米 梅瓶,系宋代陶瓷中的典型式样,造型优美。710

七○三 黑釉剔花龙纹梅瓶(宋代)711

七○四 磁州窑黑地剔花梅瓶(宋代)712

七○五 绿釉黑花梅瓶(宋代) 此瓶黑彩奔放简洁,造型典雅秀美。713

七○六 翠蓝釉黑彩凤纹梅瓶(宋代)714

七○七 登封窑珍珠地双虎纹瓷瓶(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三二·一、口径七·一厘米 珍珠地是模仿金银器錾花的一种表现手法,用满布小圆圈如珍珠纹作为地纹、以衬托主花,使产生对比的美。715

七○八 磁州窑钓鱼图瓷枕(宋代) 河北保定出土,长二八·八厘米 此器黑彩富于浓厚的民间特色。在磁州窑型的器物中,已流行用绘画作为装饰,使绘画和工艺美术结合起来。716

七○九 当阳峪窑番莲瓷枕(宋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一三·二厘米717

七一○ 官窑弦纹瓷瓶(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三三·六、口径九·九厘米 官窑器造型端庄大方,色釉以粉青月白为主。718

七一一 影青葵口碟(宋代) 江西彭泽出土,高二、直径一一厘米 影青是宋代景德镇窑的主要品种。影青是在釉厚处呈淡青色,又称隐青或映青。719

七一二 影青僧帽壶(宋代) 北京海淀出土,高一九·七、口径一六·三厘米720

七一三 影青注子和莲瓣碗托(宋代) 安徽宿松出土,通高二五·三、壶高二一、碗托高一四·三厘米 此是一件影青瓷的精品,造型雍容大方,色调优美。721

七一四 影青贯耳瓷瓶(宋代)722

七一五 影青缠枝纹梅瓶(宋代) 陕西略阳出土,高三五·一、口径三·七厘米723

七一六 影青印花瓷枕(宋代) 江苏南京出土724

七一七 影青蟠龙瓷枕(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725

七一八 哥窑鱼耳瓷炉(宋代) 哥窑的特征是有开片,它是由于在烧制中釉和胎的收缩率不一致所形成。由工艺上的缺陷而变成一种装饰美。726

七一九 龙泉窑贯耳瓷瓶(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三一·五、口径一○、足径一一·九厘米727

七二○ 龙泉窑舟形水注(宋代) 浙江龙泉出土728

七二一 龙泉窑青釉双系瓶(宋代) 浙江龙泉出土,高四○·五、口径一○·六厘米729

七二二 龙泉窑青釉五管瓶(宋代) 浙江龙泉出土,高三九·五、口径八·五厘米 瓶盖上塑四只小鸭,别有风趣。五管瓶是陪葬用的器皿。730

七二三 龙泉窑五管瓶(宋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二五·三厘米731

七二四 建窑油滴盏(宋代) 建窑以烧制黑釉茶盏为有名。由于釉中所含铁的成分因烧制火度不同,而在黑釉中各种美丽的斑纹;有的如银星密布,称为油滴;有的细丝如毛,称为兔毫等。732

七二五 吉州窑树叶纹盏(宋代) 江西吉安出土 吉州窑是南方的一大民窑,瓷器的品种较多,而以用树叶和剪纸作为装饰是其独创,别具一格。733

七二六 吉州窑剪纸凤蝶纹盏(宋代) 江西吉安出土734

七二七 吉州窑彩绘玳瑁斑瓷盆(宋代) 江西吉安出土 盆饰秋葵纹,盆边为玳瑁斑,此亦吉州窑的另一特色。它是先涂铁质黑釉,然后洒彩,形成斑块的效果。735

七二八 吉州窑彩绘罐(宋代) 江西吉安出土,高一六·五、底径四厘米 用酱褐彩装饰,类似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多采用开光的图案格式;开光是在装饰花纹中用各式几何形构成一个装饰空间,以突出主纹。736

七二九 吉州窑彩绘奔鹿纹盖罐(宋代) 江西新干出土,通高一八·二、口径九·三、底径八·四厘米737

七三○ 吉州窑剔花梅枝瓷瓶(宋代) 黑釉剔花的方法,也和磁州窑相同;但磁州窑是剔花后再加刻划,而吉州窑则是剔花后再进行描画。738

七三一 绞釉碗(宋代) 绞釉和绞胎是宋代瓷器的另一种装饰方法。是用几种不同的色釉或胎泥绞合在一起,而形成斑纹。739

七三二 三彩碗(宋代) 宋三彩是陶瓷中的一个著名品种;唐三彩是用不同的色釉烧制,而宋三彩一般则是用不同的色彩画出花纹。740

七三三 扒村窑三彩童戏瓷枕(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741

七三四 三彩人物纹瓷枕(宋代) 高一四——一六、面长六三厘米742

七三五 琉璃舍利盒(宋代) 河南密县出土743

七三六 琉璃舍利塔(宋代) 河南密县出土,高九八厘米744

七三七 印花陶印模(宋代) 湖南长沙出土745

七三八 鸡冠壶(辽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二七·五厘米 此壶为皮囊式,是辽瓷具有民族特色的典型器皿。因壶顶端似鸡冠,故名,又称马蹬壶。746

七三九 绿釉鸡冠壶(辽代) 河北平泉出土,高三○、口径五·六厘米 此壶顶端塑饰两只似猴的动物,作攀附状。747

七四○ 白瓷灯(辽代) 北京丰台出土,高一二·三、口径八·四、足径一○厘米748

七四一 耀州窑青釉刻花碗(金代) 北京丰台出土,高七、口径一八厘米749

七四二 刻花白瓷罐(金代) 辽宁赤峰出土750

(二)染织工艺751

七四三 双兽连环纹锦(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 此锦具有继承唐代联珠纹的风格。751

七四四 灵鹫球路锦(宋代) 新疆阿拉尔出土752

七四五 瑞花云纹锦(宋代) 江苏苏州出土,长五二、宽三四厘米753

七四六 重莲团花锦(宋代) 新疆阿拉尔出土,团花一三×一二厘米754

七四七 牡丹童子纹绫(宋代) 湖南衡阳出土,长四三、宽四六厘米755

七四八 褐色牡丹芙蓉花罗(宋代) 福建福州出土,长一○二、宽五九厘米756

七四九 牡丹花罗(宋代) 福建福州出土,长一○四、宽五七厘米757

七五○ 黑色缠枝牡丹纹纱(宋代) 湖南衡阳出土,长八八、宽五一·五厘米758

七五一 缠枝牡丹花罗夹衫(宋代) 江苏镇江出土,衫长一二二、通袖长二六八厘米759

七五二 盘绦纹纱单衫(宋代) 江苏镇江出土,衫长一三五、通袖长二六八厘米760

七五三 缠枝花纱单衫(宋代) 江苏镇江出土761

七五四 灵鹫球路锦袍(宋代) 新疆阿拉尔出土,长一三四厘米762

七五五 牡丹纹罗绣彩花边夹衣(宋代) 福建福州出土763

七五六 牡丹花罗背心(宋代) 福建福州出土,衣长七○厘米 对襟,无袖,下摆开叉。764

七五七 广袖女袍(宋代) 福建福州出土,衣长一二○、通袖一八二厘米765

七五八 印花绢直裙(宋代) 福建福州出土,裙长八六、腰宽一一六·五厘米766

七五九 花卉纹直裙(宋代) 福建福州出土,裙长八四、腰宽一二二厘米767

七六○ 缂丝富贵长春轴(五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高八七·五、宽三九厘米 缂丝是一种高级丝织品;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可以织出字画;宋代以后缂丝工艺甚为发达,成为丝织中的一个独立的品种。768

七六一 缂丝紫天鹿(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品;纵四五·七、横二七·三厘米769

七六二 缂丝紫鸾鹊谱(宋代) 辽宁省博物馆藏,传世品;高一三一·六、宽五五·六厘米 这是一件著名的宋代缂丝工艺品。它表现出鸾鸟、鹦鹉、孔雀、黄莺、鸳鸯、锦鸡等鸟禽,及荷花、牡丹、海棠等花卉,穿插自然,层次丰满。770

七六三 朱克柔缂丝牡丹图(宋代) 辽宁省博物馆藏,高二三·一、宽二三·八厘米 朱克柔是南宋著名的缂丝工艺家。《牡丹图》、《莲塘乳鸭图》等是他的代表作。771

七六四 朱克柔缂丝山茶图(宋代) 辽宁省博物馆藏,高二六、宽二五厘米772

七六五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宋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一○七、宽一○八·八厘米773

七六六 沈子蕃缂丝花鸟轴(宋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九五·七、宽三八厘米 沈子蕃是南宋时期的又一缂丝名手。774

七六七 沈子蕃缂丝梅花寒雀图(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八九、横三五·五厘米775

七六八 沈子蕃缂丝山水图(宋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八三·五、宽三五·八厘米776

七六九 缂丝赵佶花鸟图(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纵二四·五、横二五·五厘米777

七七○ 绢地宝相花刺绣(五代) 江苏苏州出土778

七七一 海棠双鸟刺绣(宋代) 宋代刺绣已向欣赏品发展,多绣制书画题材。明代《筠清轩祕录》评论:「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779

七七二 梅竹鹦鹉刺绣(宋代) 辽宁省博物馆藏780

七七三 瑶台跨鹤刺绣(宋代) 辽宁省博物馆藏,高二五·四、宽二七·四厘米781

七七四 罗地花鸟璎珞纹刺绣(宋代) 故宫博物院藏;横宽一○二、纵长五○厘米782

七七五 对鸟对羊纹刺绣包首(宋代) 新疆阿拉尔出土783

七七六 牡丹纹贴绣褡裢(宋代) 江苏镇江出土,长一四·五、宽一二厘米 贴绣即今之补花,将薄绢剪成牡丹花形,用辫绣缝贴在罗地上。784

七七七 夹缬《南无释迦牟尼佛》(辽代) 山西应县出土,纵六五·八、横八二厘米785

七七八 棉毯(宋代) 浙江兰溪出土786

(三)金属工艺787

七七九 鹦鹉纹铜镜(宋代) 宋代铜镜在北宋时期尚有精美作品,镜式除圆形、菱花式、葵花式等传统形式外,亚字形是宋代的典型式样。此为亚字式。787

七八○ 花草纹铜镜(宋代) 湖南出土,直径一一·五厘米788

七八一 海船浪花铜镜(宋代) 湖南出土,直径一七厘米 亦称航海铜镜。789

七八二 桃形铜镜(宋代) 湖南出土,高一三·四厘米 此镜系新式样;镜面表现观星望月图。790

七八三 双鱼纹铜镜(金代) 黑龙江阿城出土,直径四三厘米791

七八四 菱花形花卉银盘(宋代) 四山遂宁出土,高一·五、径一七·二厘米792

七八五 海兽纹银盘(宋代) 四川遂宁出土,高一·五、径一七·五厘米 盘内为浪花纹,有龙、鱼、龟、象、马等海兽出没浪间。793

七八六 鎏金风景八角银盘(宋代) 福建邵武窖藏,长一七·五、高一·三厘米794

七八七 童子花卉纹银托杯(宋代) 安徽六安出土,盘口一八·三、杯口八·五、高七厘米 杯为夹层,中间盘坐男童,杯外两侧各一女童;并浮雕四季花,构思新颖。795

七八八 鎏金八角银杯(宋代) 福建邵武窖藏,高五·五、径九·三×七·五厘米 杯为夹层。杯心錾有《踏莎行》一首六十一字。796

七八九 八卦纹银碗、银盘(宋代) 浙江衢州出土797

七九○ 银饰(宋代) 浙江永嘉出土798

七九一 银盏、银托(金代) 黑龙江阿城出土,高七·五厘米799

七九二 鎏金银冠(辽代) 内蒙奈曼旗出土800

七九三 金花银靴(辽代) 内蒙奈曼旗出土,高三四、底三二厘米801

(四)漆器工艺802

七九四 螺钿花鸟黑漆经函(五代) 江苏苏州出土,高一二·五、长三五厘米 木胎,用螺钿镶嵌花鸟,须弥座壶门内的花朵用贴金制作。802

七九五 堆漆佛像描金花鸟经函(宋代) 浙江瑞安出土,高一六·五、长四○、宽一八厘米 宋代漆器一般重造型,制作质朴,此件属于精巧的一类。此漆函用堆漆花草,并镶嵌珍珠;漆地描金花鸟飞天,十分华美。内外套合,此为外函。803

七九六 堆漆描金舍利函(宋代) 浙江瑞安出土,高四一·二厘米804

七九七 花瓣形漆盘(宋代) 江苏淮安出土 左:高四、口径一四厘米,内紫外黑,朱书「江宁府烧朱任真上牢」字铭。右:高三、口径一一厘米,紫色,朱书「己丑温州□□上牢□」字铭。805

七九八 婴戏图剔黑盘(宋代) 日本文化厅藏,高四·五、直径三一·二厘米806

七九九 花瓣形漆钵(宋代) 湖北武汉出土,高五·八、口径一七·九厘米 木胎,紫色,有「己丑襄州邢家造真上牢」字铭。807

八○一 漆盒(宋代) 江苏无锡出土808

八○○ 黑漆罐(宋代) 安徽无为出土,高一四、口径四·三、底径四·六厘米 原有彩绘已漫漶。808

八○二 戗金花卉纹长方黑漆盒(宋代) 江苏常州出土,高一一、长一五·四、宽八·三厘米 盖内有朱书「庚申温州丁家桥巷廨七叔上牢」字铭。809

八○三 朱漆戗金人物纹莲瓣形漆奁(宋代) 江苏武进出土,高二一·三、径一九·二厘米 木胎,三撞式,银?。盖内有「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字铭。810

八○四 剔犀执镜盒(宋代) 江苏武进出土,高三·二、径一五·七厘米 剔犀系用几种色漆交替涂刷后再行雕刻,刀口斜面呈现多色的细线。因多采用云纹装饰,故又称云雕。811

八○五 黑漆盆(辽代) 辽宁法库叶茂台出土812

(五)玉石工艺813

八○六 兔形白玉镇纸(宋代) 浙江衢州出土813

八○七 人物纹青玉雕(辽代)814

八○八 双鹿纹玉雕(金代) 黑龙江绥滨出土,高三·四厘米815

八○九 鹘攫天鹅玉雕(金代) 故宫博物院藏816

八一○ 芦荷天鹅青玉雕(金代)817

八一一 玉鱼(金代) 黑龙江绥滨出土,长五·六厘米818

八一二 虎鹿鹰鹊双面青玉雕(金代)819

八一三 舞乐图石雕(五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四一厘米820

八一四 三嘴石灯(宋代) 新疆喀什出土821

八一五 飞天石雕(金代) 黑龙江绥滨出土,长八·六厘米822

(六)其他工艺823

八一六 真珠舍利木宝幢(宋代) 江苏苏州出土,高一二二·六厘米 主体为木质,施堆漆描金;座上嵌银狮,顶有三·四厘米的水晶球,制作精美。823

八一七 银杏木彩绘宝幢函(宋代) 江苏苏州出土,高一二四厘米 四面绘四天王像。824

八一八 建筑彩画(宋代) 左:方环纹;右:簟纹。825

八一九 建筑彩画(宋代) 左:交脚龟纹;右:银锭纹。826

八二○ 磨花玻璃瓶(宋代) 安徽无为出土,高一二·五、口径四·六、底径七·三厘米 蓝色玻璃。827

八二一 「龙鳞装」装帧(宋代) 龙鳞装是古代书籍装帧的一种形式,又称旋风装。828

八二二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宋代)829

八、元代的工艺美术831

(一)陶瓷工艺833

八二三白瓷盘、白瓷酒杯(元代) 河北保定出土833

八二四 景德镇窑卵白印花凤纹碗(元代) 江西乐安出土,高五·五、口径一三·五厘米834

八二五 影青印花高足杯(元代) 江西高安出土,高一○、口径八·五厘米835

八二六 影青瓷笔山(元代) 北京元大都出土836

八二七 宝石蓝釉金彩酒杯(元代) 河北保定出土837

八二八 蓝釉白龙纹瓷盘(元代) 高一·一、径一五·八厘米838

八二九 蓝釉白龙纹梅瓶(元代) 南京博物院藏,高四三·三厘米839

八三○ 青花双鱼莲池纹瓷盘(元代) 湖南常德出土,高八·二、直径四五厘米 元代陶瓷的重要成就,是青花、釉里红的烧制完成,并得到较大的发展,成为陶瓷工艺的装饰的主流。840

八三一 青花水莲纹莲瓣盘(元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四·七、口径二九厘米841

八三二 青花碗(元代) 北京鼓楼窖藏,高九、口径一八厘米842

八三三 青花碗及托(元代) 北京鼓楼窖藏,高九、径一○厘米843

八三四 景德镇窑青花松竹梅高足杯(元代) 江西高安出土,高九·五、口径一一厘米 高足杯为元代流行的陶瓷品种,松竹梅纹也是元代常见的装饰花纹。844

八三五 景德镇窑青花菊纹高足杯(元代) 江西高安出土,高九·五、口径一一厘米845

八三六 景德镇窑青花高足碗(元代) 新疆阿里玛力出土,高一○、口径一六厘米846

八三七 青花束莲纹瓷?(元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高三·七、口径一四、底八·五厘米847

八三八 玉溪窑青花鱼藻纹玉壶春瓶(元代) 云南玉溪出土 玉壶春是元代陶瓷的典型瓶式,具有时代特征。848

八三九 青花缠枝牡丹梅瓶(元代) 江西高安出土 元代瓷器肩部多用如意垂云纹,底部为莲瓣纹,一般为八瓣,故称「八大码」。849

八四○ 青花人物纹梅瓶(元代) 江苏南京出土,高四四·一厘米 所绘为萧何追韩信的历史故事。850

八四一 青花执壶(元代) 河北保定出土851

八四二 青花凤首扁壶(元代) 北京元大都出土,高一八·五厘米 此壶构思巧妙,壶嘴为凤首,壶肩饰凤身,两翅展开,使壶嘴和壶身构成凤的整体。852

八四三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罐(元代) 江西高安出土,高四六·五、口径一四·六厘米 腹侧有兽面衔铜环。853

八四四 青花牡丹纹罐(元代) 安徽蚌埠出土854

八四五 青花云龙纹荷叶盖罐(元代) 江西高安出土,高三六、口径二一、腹径三四·五厘米 荷叶盖上绘有鳜鱼、螃蟹、鲭鱼、鲶鱼等,生动有趣。855

八四六 青花花卉荷叶盖罐(元代) 北京出土856

八四七 青花釉里红花卉罐(元代) 河北保定出土,高四二·三、口径一五·二厘米 此罐制作精美,腹部用起线开光,内饰镂雕花卉。釉里红在元代烧制成功,此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综合运用,均为釉下彩。857

八四八 景德镇窑釉里红螭纹高足杯(元代) 江西高安出土,高二·三、口径一○·五厘米858

八四九 景德镇窑釉里红芦雁纹瓷?(元代) 江西高安出土,高五、口径一四·五厘米859

八五○ 青花釉里红楼阁式瓷仓(元代) 江西省博物馆藏,高二九·五、宽二○·五、深一○厘米860

八五一 龙泉窑瓷盘(元代) 新疆吐鲁番出土,直径三七·八厘米861

八五二 龙泉窑青釉加彩瓷碗(元代) 上海博物馆藏,口径八·一厘米862

八五三 龙泉窑青瓷壶(元代) 高二四·三、口径四·六厘米863

八五四 龙泉窑松竹梅梅瓶(元代) 元代的梅瓶,足部已向外敞。864

八五五 钧窑大碗(元代)865

八五六 钧窑双耳连座瓶(元代) 北京西城出土,高六三、口径一五厘米 口为荷叶形,腹饰虎头,额有「王」字,座为圆几形。866

八五七 钧窑香炉(元代) 内蒙呼和浩特出土,高四二·七、口径二五·五厘米867

八五八 磁州窑鱼藻纹盘(元代) 河北乐亭出土,高一一·五、直径四六·七厘米868

八五九 磁州窑莲瓣鱼藻纹盘(元代) 河北乐亭出土869

八六○ 磁州窑双凤纹罐(元代) 北京良乡出土,高三六·二、口径一七·八、底径一九·一厘米870

八六一 磁州窑云龙纹罐(元代)871

八六二 铁绣花玉壶春瓶(元代) 陕西绥德出土 磁州窑型产品中,有一种黑釉上有褐彩的装饰,色泽如铁锈,因名铁绣花。872

八六三 磁州窑花鸟四系坛(元代) 北京后英房出土,高六六、口径一三·三、底径一七厘米873

八六四 三彩龙凤琉璃香炉(元代) 北京出土874

(二)染织工艺875

八六五 龙纹团花纳石失(元代) 故宫博物院藏纳石失即织金锦,是波斯语的音译。元代尚金彩,故丝织工艺中,金锦是重要品种。875

八六六 缠枝宝相花纳石失(元代) 故宫博物院藏876

八六七 串枝莲织金锦(元代) 新疆盐湖出土877

八六八 拈金锦(元代) 新疆乌鲁木齐出土 织金锦是用金线织造。金线分平金和拈金两种;平金是用薄金片贴在纸上,切成细丝,用作纬线;拈金则是将金片切成细丝后,再加拈成圆线。此即用拈金所织。878

八六九 盘龙回纹锦(元代) 山东邹县出土879

八七○ 鹦鹉纹金锦(元代)880

八七一 灵芝团龙纹锦(元代)881

八七二 喜鹊闹梅暗花绸(元代) 山东邹县出土 此为夹袍局部,袍长一二○、通袖长一○二厘米882

八七三 花卉缂丝(元代) 新疆乌鲁木齐出土,长三一、宽一六厘米883

八七四 缂丝东方朔愉桃图(元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五八·五、宽三三·五厘米884

八七五 盘金双龙纹衣边(元代) 江苏苏州出土885

八七六 对襟绸短襦(元代) 江苏无锡出土886

八七七 对襟绸短襦(元代) 江苏无锡出土887

八七八 绸短裙(元代) 江苏无锡出土888

(三)金属工艺889

八七九 花鸟纹银果盘(元代) 安徽合肥出土,径三四厘米 此系格层。889

八八○ 花鸟纹银果盘(元代) 安徽合肥出土,径三四厘米 此系盒盖。890

八八一 银果盒(元代) 安徽合肥出土891

八八二 四合如意金盘(元代) 江苏吴县出土892

八八三 银匙(元代) 江苏吴县出土893

八八四 鎏金鱼龙戏珠铜带饰(元代) 故宫博物院藏,上:高四·五、宽四·三厘米,下高八·二、宽四·七厘米894

八八五 银首饰(元代) 山东嘉祥出土,上:手镯,下:葫芦项链。895

八八六 朱碧山银槎杯(元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八、长二○厘米 朱碧山是元代著名的治银工艺家。896

八八七 凤穿牡丹铜镜(元代) 湖南常德出土,直径三一·九厘米897

八八八 龙纹鬲式铜炉(元代) 北京延庆出土,高一九·五、口径二六·五厘米898

(四)漆器工艺899

八八九 张成剔红栀子花圆漆盘(元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六、径一六·五厘米 张成和杨茂,是元代著名的漆器工艺家,均以擅长雕漆著称。漆器工艺的发展,自元代以后,雕漆成为一个主要的品种。899

八九○ 张成剔犀漆盒(元代) 安徽省博物馆藏,高六·五、径一四·五厘米900

八九一 杨茂剔红花卉纹漆渣斗(元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九·四、口径一二·八厘米901

八九二 杨茂剔红观瀑图八方漆盘(元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六、径一七·八厘米902

八九三 剔犀漆盘(元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三·三、直径一九·二厘米903

八九四 剔红采菊东篱下圆漆盒(元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三·九、径一二·二厘米904

八九五 螺钿广寒宫漆盘残片(元代) 北京后英房出土,径三七厘米 此螺钿又称钿螺,系用彩色海蚌壳制成,显出五彩自然光泽,制作精细。905

八九六 戗金人物花鸟纹漆经箱(元代) 日本兵库山本清雄藏,高二五·八、长四○、宽二○·六厘米906

(五) 玉石工艺907

八九七 渎山大玉海(元代) 北海团城,高七○、径一三五——一八二厘米 又名玉瓮,圆周长四九三厘米,重三五○○公斤,用整块青灰夹黑斑玉石雕成,为元世祖忽必烈盛酒用,外壁雕饰海浪汹涌,穿插龙、马、猿、鹿、犀、螺等海兽和动物。907

八九八 透雕花鸟纹白玉饰(元代) 山东嘉祥出土908

八九九 灵芝双兽纹石雕(元代) 北京明城墙出土,高八三、宽一五三厘米 汉白玉雕。909

九○○ 双兽麒麟纹石雕(元代) 北京明城墙出土,高一○五、宽一二○厘米 汉白玉雕。910

九○一 行龙石栏板(元代) 北京明城墙出土,高五○、宽一二○厘米 汉白玉雕。911

明代的工艺美术912

(一)陶瓷工艺913

九○二 永乐青花缠枝莲碗(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五、口径九·二厘米914

九○三 宣德青花枇杷绶鸟瓷盘(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九·八、直径五一·二厘米 明代青花,以宣德时期最为优秀,采用了优质青花原料,呈色苍劲典雅。915

九○四 宣德青花缠枝花执壶(明代)916

九○五 双耳葫芦式瓷扁壶(明代)917

九○六 青花龙纹瓶(明代) 湖北黄冈收集,高三六、口径一一·三、腹径二三厘米918

九○七 青花凤纹瓶(明代) 湖北黄冈收集,高三五·五、口径一○·四、腹径二二厘米919

九○八 脱胎青花丛篁瓷瓶(明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二四·六、腹径五二·六厘米920

九○九 天启青花方瓶(明代)921

九一○ 成化斗彩葡萄杯(明代) 北京出土 成化酒杯制作精巧,是当时名品。《饮流斋说瓷》:「鸡缸为成化精品。」斗彩是在釉下画青花轮廓,釉上填彩,上下相斗之意。922

九一一 成化斗彩鸡杯(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三·三、口径八·三厘米923

九一二 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一·五、口径八厘米 葡萄上有「磋紫」色釉,含蓄而优美。924

九一三 斗彩开光莲纹瓷罐(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二·七、口径六·二厘米925

九一四 五彩团龙六棱瓷罐(明代)926

九一五 嘉靖青花红釉鱼藻纹盖罐(明代)927

九一六 嘉靖斗彩八卦瓷炉(明代) 北京出土928

九一七 万历斗彩花果纹瓷碗(明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一一·五、口径二二·三厘米929

九一八 万历五彩人物瓷洗(明代) 北京出土930

九一九 万历五彩龙纹镂空瓷盒(明代)931

九二○ 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纹瓷瓶(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四九·八、口径一五·二厘米932

九二一 宣德红釉莲瓣瓷洗(明代) 高三·八、直径一五·九厘米933

九二二 嘉靖紫釉黄龙盖罐(明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一八·三、腹径四四·八厘米934

九二三 嘉靖黄釉红彩葫芦瓶(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四五·一、口径五·一厘米935

九二四 酱釉描金孔雀牡丹纹瓷执壶(明代) 陕西耀县出土,高三○、口径五·九厘米936

九二五 德化窑何朝宗瓷塑达摩像(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四三厘米 德化瓷塑善于表现人物,特别长于表现衣纹。此件形态端庄,衣纹飘洒,水浪翻滚,是一件珍品。937

九二六 供春壶(明代) 供春是明代宜兴紫砂工艺家,善制陶壶。此传为他的作品。938

九二七 宜兴紫砂壶(明代) 壶上刻葵生监制字铭。939

九二八 荷鱼朱砂澄泥砚(明代) 澄泥砚是用泥土经过澄滤,加以坚固剂后烧制而成,有易发墨,不伤笔的优点。有朱、紫、黄、绿等色,此为朱色。940

(二)染织工艺941

九二九 折枝牡丹花缎(明代) 上海松江出土 明代早期的丝织花纹,花朵比较写实,则渐形程式化,花瓣呈如意形,叶片也比较自然;到后期,叶片变成钩卷状;以至到最后只有花朵和枝蔓,叶片只有叶芽。941

九三○ 折枝牡丹花缎(明代) 上海松江出土942

九三一 牡丹花锦(明代) 此锦花纹已有艺术加工,花枝作联接缠绕。943

九三二 缠枝莲锦(明代)944

九三三 缠枝花锦(明代) 此为明代缠枝花锦具有代表性的式样。945

九三四 缠枝花锦(明代) 明锦色彩丰富,边织边换色;有用过管的织法,即使同一排花朵,也可织出各种不同色彩。946

九三五 缠枝莲锦(明代)947

九三六 喜上梅梢锦(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 喜上梅梢是民间题材,具有吉祥喜庆的意义。948

九三七 莲花飞鹤妆花缎(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 万历时期作品。949

九三八 鸳鸯鱼莲锦(明代)950

九三九 落花流水锦(明代) 此题材在宋代即甚流行。采用李白诗「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诗意。951

九四○ 落花流水锦(明代)952

九四一 蜂梅纹锦(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953

九四二 灯笼锦(明代) 灯笼锦,又名天下乐。954

九四三 灯笼锦(明代)955

九四四 浅檀地八吉祥绫(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 八吉祥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系佛教法物。956

九四五 祥云段(明代) 上海松江出土 明代锦缎图案中,表现云纹的极多,变化多样,有行云,坐云,如意云,七巧云等等。957

九四六 八达晕加金锦(明代) 明代织锦用各式几何纹的甚为丰富,如八达晕,连环、棋格、万字,锁子、盘绦、龟背等,是唐宋以来丝织常见的花纹。958

九四七 连环杂花锦(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一四○、宽三二厘米959

九四八 镜花如意方棋锦(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960

九四九 紫檀地盘绦团凤纹绫(明代)961

九五○ 万字流水缎(明代) 上海松江出土962

九五一 银红加金龟背锦(明代)963

九五二 盘绦锦(明代)964

九五三 龙凤棋格锦(明代)965

九五四 金地凤穿牡丹缂丝(明代) 圆形,直径三○厘米966

九五五 缂丝《瑶池集庆图》(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六○·三、宽二○五厘米967

九五六 凤穿牡丹钉线绣(明代)968

九五七 韩希孟刺绣牡丹(明代)辽宁省博物馆藏、高二五、二、宽二三·七厘米969

九五八 韩希孟刺绣蔷薇蜜蜂(明代) 辽宁省博物馆藏,高二五·二、宽二三·七厘米970

九五九 韩希孟刺绣芙蓉翠鸟(明代) 辽宁省博物馆藏,高二五·二、宽二三·七厘米971

九六○ 韩希孟刺绣梅花水仙(明代) 辽宁省博物馆藏,高二五·二、宽二三·七厘米972

九六一 织金孔雀羽团龙妆花纱(明代) 北京定陵出土,长一六三○、宽六六厘米 此为万历帝织成袍料。973

九六二 缂丝衮服(明代) 北京定陵出土974

九六三 缂丝衮服(明代) 北京定陵出土 此件除以十二团龙及十二章图案为主外,还遍饰二七九个「卍」字,二五六个「寿」字,三○一只蝙蝠,二七一个如意,取吉祥意,极工巧。975

九六四 窄袖对襟衫(明代) 江苏无锡出土976

九六五 大袖袍(明代) 江苏镇江出土977

九六六 大袖袍(明代) 上海松江出土978

九六七 圆领大袖衫(明代) 江苏扬州出土979

九六八 织金缎龙袍(明代) 山东邹县出土,长一三○厘米980

九六九 刺绣道袍(明代) 下左:袍边彩绣 下右:道袍衣带981

九七○ 乌纱折上巾(明代) 山东邹县出土,高二二·五、宽一五·五厘米 折上巾,两脚自后上折。982

九七一 皮弁(明代) 山东邹县出土,高二一、宽三一厘米 藤篾编成,前后九缝,中贯金簪。983

九七二 冕(明代) 山东邹县出土,高一八、长四九·四、宽三○厘米 藤篾编成,顶为木质綖板,前后各九旒,系黄、白、红、黑色珠,中贯金簪。984

九七三 万历后凤冠(明代) 北京定陵出土,高三二、宽二四厘米 黄金制成,缀以珍珠,镶贴以翠鸟绿羽。985

(三)金属工艺986

九七四 鎏金异兽纹铜炉(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的金属工艺,以宣德炉和景泰蓝最著名。宣德炉的制作,用料纯,作工精,金属的冶炼技术达到了最高水平。制造王室及宗庙用器,多为小件。此为宣德炉之一。986

九七五 金错波斯文纽耳铜炉(明代) 北京市文物管理所藏,高一四、口径一八厘米987

九七六 宣德炉(明代)988

九七七 宣德炉(明代)989

九七八 桃形宣德炉(明代)990

九七九 景泰蓝高足碗(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 景泰蓝是明代的著名金属和珐琅工艺,应称为铜胎掐丝珐琅:集造型、纹饰、色彩于一体,端庄华美,雍容大方,是艺术性很高的一种工艺美术品。991

九八○ 掐丝珐琅花觚(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八厘米 此为宣德制品。992

九八一 掐丝珐琅龙耳瓶(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三六·七厘米 此为景泰蓝制品。993

九八二 掐丝珐琅三足炉(明代)994

(四)漆器工艺995

九八三 剔红人物园林莲瓣漆盘(明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二·八、径一八·八厘米 此为永乐制品。剔红是用红漆涂至一定厚度进行雕制。995

九八四 剔红园林纹方盘(明代) 上海博物馆藏,长三○·一厘米996

九八五 剔红牧牛图方盘(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八·八、宽八·六厘米 宣德年制。997

九八六 剔红牡丹纹盖碗(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六·五厘米 永东年制。998

九八七 剔红小盒(明代)999

九八八 剔红牡丹绶带鸟圆漆盒(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二·三、直径四三·七厘米1000

九八九 剔红赏花图漆盒(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六·七、直径一九·七厘米 此盒底有「张敏德造」针刻款;张敏德可能是元代雕漆名手张成家族的人。1001

九九○ 剔红牡丹小盒(明代) 上海博物馆藏,直径一二·九厘米1002

九九一 剔红云龙纹漆盒(明代) 上海博物馆藏,高六·五、直径一四·六厘米1003

九九二 剔红献狮图漆盒(明代) 高四、直径八·一厘米1004

九九三 剔红岁寒三友图漆盒(明代) 故宫博物馆藏,高九、直径二九厘米1005

九九四 剔黑五老图漆盒(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六·七、径一九·七厘米 剔黑是在色漆地上涂以多层的黑漆,雕出黑色花纹。此盒表现五老图,刻划出道家的仙境。1006

九九五 剔彩林檎鹂鸟纹漆盒(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九·八厘米 剔彩是用多种色漆相同涂刷后进行雕刻。它可根据花纹要求,雕出不同的色漆,如红漆雕花,绿漆雕叶;也可在刀口斜面出现多色的线纹。此盒为宣德时期产品。1007

九九六 剔彩宝相花圆盒(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五·九、口径二八厘米 此盒装饰用六个如意形开光,用红、黄、绿三种色漆雕成;嘉靖万历时期产品。1008

九九七 剔犀葵瓣式漆盒(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约一五、径约二○厘米1009

九九八 戗金云龙纹朱漆玉圭盒(明代) 山东博物馆藏,高七·二、长三六、宽一一厘米1010

九九九 戗金钩填云龙纹长方漆盒(明代) 河北省博物馆藏,高一五·六、长三二·六、宽一七·七厘米1011

一○○○ 剔彩龙纹长方漆盒(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九、长三二·五、宽二○厘米1012

一○○一 剔红人物山水花鸟漆提盒(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四·二、宽一六·六、底二五·三厘米1013

一○○二 描金云龙漆宝匣(明代) 山东邹县出土,高六一·五、宽五八·五厘米 匣分三层,分别放冕、龙袍、靴等物。1014

一○○三 剔红蟠松寿字漆箱(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 嘉靖制品。1015

一○○四 描金龙纹黑柜药柜(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宽七九·一、深五六·八厘米 万历制品。1016

一○○五 螺钿鹭鸶莲花石榴纹漆洗(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七·七、长三八、宽二一·五厘米1017

一○○六 螺钿缠枝莲黑漆长方盘(明代) 高四、长三一、宽一九厘米 此器螺钿图案优美,每朵莲花上饰八宝各一。1018

一○○七 靠背椅(明代) 明代家具,多采用优质硬木如紫枟、花梨、红木等制成 ,结构严谨,造型简洁,形态优美;利用线和面的艺术处理,符合人体尺度,是古典家具的典范,被称为「明式家具」;有椅、凳、几、案、橱、柜、架、台等,丰富多采。1019

(五)家具工艺1019

一○○八 官帽椅(明代)1020

一○○九 灯挂椅(明代)1021

一○一○ 扶手椅(明代)1022

一○一一 圈椅(明代)1023

一○一二 交椅(明代)1024

一○一三 紫枟炕桌(明代)1025

一○一四 供桌(明代) 此式在民间应用甚广,简洁大方,如建筑架构式。1026

一○一五 架几案(明式) 案有多种,平头、翘头、供案、书案等,此案两头用几,整块案面架在其中,如组合家具。1027

一○一六 琴几(明代)1028

一○一七 香几、茶几(明代) 香几为古代置香炉用。1029

一○一八 闭户橱(明代)1030

一○一九 连二橱(明代)1031

一○二○ 黄花梨立柜(明代)1032

一○二一 立柜(明代)1033

一○二二 榻(明代)1034

一○二三 黄花梨月洞式门罩架床(明代)1035

一○二四 脸盆架(明代)1036

一○二五 灯台(明代)1037

一○二六 白玉高足杯(明代) 天津博物馆藏,高六·一厘米1038

(六) 玉石工艺1038

一○二七 龙耳玉杯(明代) 新疆收集。1039

一○二八 四螭碧玉杯(明代) 天津博物馆藏,高一○·三厘米1040

一○二九 陆子冈刻梅花茶晶花插(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一·四厘米 陆子冈是明代著名的琢玉工艺家。1041

一○三○ 玛瑙觥(明代) 天津博物馆藏,连座高一一·六厘米1042

一○三一 弦纹玛瑙炉(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二·五厘米1043

一○三二 玉带(明代) 新疆收集。1044

一○三三 金托鹭鸶白玉雕(明代) 江苏南京出土1045

一○三四 宝相花白石缸(明代) 陕西省博物馆藏,高九二厘米1046

一○三五 马纹犀角杯(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九·七厘米 此为嘉靖制作。明代犀角杯流行,认为犀角有解毒作用;德化窑多用白瓷仿制,甚精美。1047

(七)其他工艺1047

一○三六 濮仲谦松树纹竹雕壶(明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二·三厘米 濮仲谦是明代金陵派著名竹雕工艺家。1048

清代的工艺美术1049

(一)陶瓷工艺1051

一○三七 五彩冰梅蝶纹梅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 五彩又称古彩,是继明代传统技法发展;康熙时甚精。1051

一○三八 五彩花鸟纹瓷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四八·一、腹径一三·六厘米 俗称棒锤瓶,是康熙时期流行式样。1052

一○三九 粉彩牡丹纹盘(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九、直径五二厘米 粉彩用玻璃白涂底,油料调色,色彩柔和,笔法工整;雍正时最有成就。1053

一○四○ 粉彩牡丹纹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七·五、口径六·三厘米 此为雍正制品1054

一○四一 粉彩九桃天球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五一·二、腹径三七厘米 此系乾隆制品。1055

一○四二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六·六、口径一四·五厘米 珐琅彩的彩料凝厚晶莹,有轻、薄、坚、细的特点。此系雍正制品。1056

一○四三 珐琅彩竹菊鹌鹑纹瓶(清代) 上海博物馆藏 此系乾隆制品。1057

一○四四 珐琅彩花卉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五、口径五·一厘米 此为乾隆时期作品,具有西洋装饰风格的影响。1058

一○四五 珐琅彩婴戏双连瓷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一·五、径九厘米 乾隆时期作品,此亦具有外来式样的影响。1059

一○四六 墨彩竹雀瓷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九厘米 康熙时期作品。1060

一○四七 雍正冬青釉桃式洗(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四·七、长二一·八厘米 清代陶瓷的色釉得到极大发展,五光十色,琳琅满目。1061

一○四八 雍正青釉鱼篓尊(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三五·五、腹径二六·三厘米1062

一○四九 雍正黄釉云鹤碗(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六·四、口径一五·二厘米1063

一○五○ 雍正珊瑚釉粉彩牡丹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三一·四、口径七·一厘米1064

一○五一 乾隆茶叶末釉描金葫芦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三、腹径一一厘米1065

一○五二 乾隆霁蓝描金万寿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四七、腹径三二厘米1066

一○五三 雍正青花提梁酒具(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五·三、腹径一二·八厘米1067

一○五四 青釉瓷鸡(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四厘米1068

一○五五 瓷母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八六·四、腹径二七·四厘米 瓷母是指制瓷技法的综合运用,有高火度,低火度,釉上彩、彩下彩,集各种技术于一器,反映了乾隆时期的陶瓷工艺的高度水平。1069

(二)染织工艺1070

一○五六 缠枝宝相花锦(清代) 此锦仍有明代缠枝花的传统风格。1070

一○五七 红地龙凤纹锦(清代)1071

一○五八 凤穿牡丹织金锦(清代)1072

一○五九 绿地龙凤妆花缎(清代)1073

一○六○ 仿古八达晕锦(清代)1074

一○六一 红地百子图锦被(清代)1075

一○六二 黄绿回纹朵花壮锦(清代) 此为西南地区壮族织锦,采用棉纱为经,绒线为纬,色彩明快。1076

一○六三 乾隆栽绒金线地锦格花草纹地毯(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三七六、宽二○○厘米1077

一○六四 乾隆刺绣五彩金龙朝袍(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一七四厘米1078

一○六五 乾隆缂丝五彩金龙袍(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一四五厘米1079

一○六六 乾隆绸龙袍(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一四五厘米1080

一○六七 雍正刺绣五彩金龙朝褂(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一二八厘米1081

一○六八 一字襟马甲(清代)1082

一○六九 琵琶襟马甲(清代)1083

一○七○ 红裙(清代)1084

一○七一 铜钉铁叶甲(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七二厘米1085

一○七二 镶金嵌珠马鞍(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六九、宽三三厘米 此为清初顺治时期制作。1086

(三)金属工艺1087

一○七三 铜胎掐丝珐琅宝相花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三·三、腹径一一·四厘米1087

一○七四 铜胎掐丝珐琅多穆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五二·八厘米1088

一○七五 铜镀金掐丝珐琅九桃薰炉(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五、径八八厘米1089

一○七六 铜胎掐丝珐琅仙鹤蜡台(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一三厘米1090

一○七七 铜胎掐丝珐琅用端(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五一、长二七、宽二二·五厘米1091

一○七八 铜胎掐丝珐琅凫尊(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1092

一○七九 铜胎掐丝珐琅太平有象薰炉(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七○、长一二○、宽六○厘米1093

一○八○ 铜胎画珐琅三足炉(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四厘米 铜胎画珐琅,和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的作法不同,是在铜胎上涂珐琅后再彩绘烧制,不用掐丝,又称烧瓷。1094

一○八一 铜胎画珐琅八宝缠枝莲九子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一、径三四·五厘米1095

一○八二 铜胎画珐琅花卉小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三·五厘米 康熙制作。1096

一○八三 铜胎画珐琅扁方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三九、口径一二×八·五厘米1097

一○八四 铜胎画珐琅八宝花卉朝冠耳铜炉(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二·三、径一二·八厘米1098

一○八五 铜胎画珐琅冠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八·五、径一三厘米1099

一○八六 铜胎画珐琅玻璃宫灯(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一三·五厘米1100

一○八七 金执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 高三○·三厘米 乾隆时期作品。1101

一○八八 金果罩(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六三·五厘米1102

一○八九 铜胎镀金掐丝珐琅盘、青玉镶金箸(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盘径一二·四、箸二八·九厘米1103

一○九○ 米珠花丝手镯(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径八·一厘米1104

一○九一 龙纽金印(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宽一一·七厘米1105

一○九二 金观音(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九○厘米,重三一七五○克 乾隆时期制作,此为清代金属工艺中的珍品。1106

(四)漆器工艺1107

一○九三 剔红梅瓣式漆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六·四、径一二·二厘米1107

一○九四 剔红带座罄式漆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九·七、长四一厘米1108

一○九五 剔红嵌玉漆笔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厘米1109

一○九六 剔黑四合如意漆碗(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四·五、直径三○·六1110

一○九七 剔彩春字漆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三、径三五·三厘米 苏州制造。1111

一○九八 描金网渔圆漆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四·六、径一三厘米1112

一○九九 描金瓜蝶葵瓣式捧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三、径三九厘米1113

一一○○ 黑漆描彩圆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七·五、径一四厘米1114

一一○一 红漆描金桃式攒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五·五、长五三厘米 盒内有攒盘一○个。1115

一一○二 金漆加彩镂空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八、径四二·二厘米1116

一一○三 黑地彩漆描金寿字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三、径五三·五厘米 盒内有一三个小盘,根据寿字的笔划造型。此种作法在乾隆时期流行,以工巧奇特取胜。1117

一一○四 葵瓣式漆香盒(清代) 高六·五、径一五厘米 此盒用不同的色漆涂成变幻的效果。1118

一一○五 犀皮圆盒(清代) 高三·八、径七·六厘米 犀皮是几种色漆涂刷后,再磨出不同色漆斑纹。1119

一一○六 洒金瓜果套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五·八、宽一七·五厘米1120

一一○七 螺钿孙二娘漆方盘(清代) 上海博物馆藏,长宽一一×一一厘米 孙二娘是《水浒》中的女英雄。此件是用彩色螺片和金银丝嵌成。1121

一一○八 螺钿朱漆攒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九、径三五厘米1122

一一○九 百宝嵌洗象图长方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七、长二二·五、宽一八·三厘米1123

一一一○ 卢葵生镌钿梅花纹漆砂砚(清代) 长一四·六厘米 卢葵生是清代著名漆器工艺家。1124

一一一一 卢葵生锡胎漆壶(清代) 高一二·五厘米1125

一一一二 篦胎描金漆碟(清代) 高二·九、径一三厘米1126

一一一三 堆漆鹌鹑如意头(清代) 长四七厘米1127

一一一四 漆排箫(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1128

一一一五 笛、箫、箎和壎(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1129

一一一六 螺钿金银黑漆几(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三、长三二、宽一七·五厘米1130

一一一七 金漆长方提箱(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三三、长二九、宽一九·八厘米 乾隆时期制品。1131

一一一八 剔红山水漆围屏(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九五、宽二四九厘米1132

(五)玉石工艺1133

一一一九 白玉错金嵌宝石碗(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九、径一五厘米 这是一件玉雕珍品,碗上错金并嵌有一八○颗红宝石,系帝王在举行典礼时赐奶茶用。乾隆时期制品。1133

一一二○ 白玉双环碗(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五·九、径一二厘米1134

一一二一 青玉茄式洗(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四·五、口径一二·九×九·五厘米1135

一一二二 白玉羊首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1136

一一二三 青玉双连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七·三、宽一一·五厘米1137

一一二四 碧玉活环四管炉、瓶和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炉高一五·二、瓶高一三·一、盒高四·二厘米1138

一一二五 黄玉四耳瓶(清代) 天津博物馆藏,高一八·四厘米1139

一一二六 黄玉佛手花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六·五厘米1140

一一二七 青玉鹅式水丞(清代) 高一○·二厘米1141

一一二八 水晶杯(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六·五、口径一一厘米1142

一一二九 水晶活环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九·四厘米1143

一一三○ 「大禹治水图」玉山(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二四、宽九六厘米,重约五三○○多公斤 青玉雕,系整块雕制而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巨型玉雕。1144

一一三一 青玉鹿鹤同春山子(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九、宽二○厘米1145

一一三二 碧玉婴戏山子(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八·八厘米1146

一一三三 海水云龙端砚(清代)1147

一一三四 桃池松花石砚(清代)1148

(六)竹木工艺1149

一一三五 竹雕人物笔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三·二厘米1149

一一三六 吴之璠刻滚马图笔筒(清代) 吴之璠是清代著名竹刻工艺家。1150

一一三七 文竹镶嵌方胜式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六·五、长二四·二厘米 苏州制造。1151

一一三八 文竹春字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一·三、长宽一九·五厘米 内装天地同春四个小盒。1152

一一三九 棕竹嵌玉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七·七厘米 乾隆时期作品1153

一一四○ 竹雕三足小鼎(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二·七厘米1154

一一四一 紫檀嵌玉方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六·三、长宽二○·六厘米1155

一一四二 紫檀花果纹镶嵌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六厘米1156

一一四三 紫檀嵌玉方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八·三、长一六·七厘米1157

一一四四 紫檀百宝嵌书式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五、长三四、宽一九·八厘米 盒内装文具。1158

一一四五 紫檀百宝嵌文具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三○·五、长三六·五、宽一七·八厘米1159

一一四六 花梨木酒膳桃盒(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罩高五三、宽四一·八厘米1160

一一四七 黄杨木雕葫芦(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二五·七厘米1161

一一四八 如意(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上:长四二、下:长五三厘米 乾隆时期制作。1162

一一四九 紫檀嵌珐琅宝座(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三九、宽一三○厘米1163

(七)其他工艺1164

一一五○ 牙编执扇(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五七·七厘米1164

一一五一 牙雕挂灯(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四九厘米1165

一一五二 牙雕海屋添筹插屏(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五○厘米 海屋添筹出自宋苏轼语,有祝寿之意。此是广东海关贡品。1166

一一五三 象牙席(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长二一○、宽一三二·五厘米1167

一一五四 套红荷花纹料缸(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二·四厘米1168

一一五五 套蓝料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二四·七厘米1169

一一五六 搅胎玻璃瓶(清代)1170

一一五七 鼻烟壶(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1171

一一五八 藏文《甘珠尔经》装潢(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1172

一一五九 《佛说十吉祥经》装潢(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1173

一一六○ 泥金八吉祥册页盒装潢(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高一○、长二五、宽一六·二厘米1174

1994《中国工艺美术史图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田自秉,吴淑生编 1994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历代艺术  工艺美术编(1994 PDF版)
中国历代艺术 工艺美术编
1994 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华艺术图录(1959 PDF版)
中华艺术图录
1959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PDF版)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中国工艺美术珍品( PDF版)
中国工艺美术珍品
美国插图艺术(1991 PDF版)
美国插图艺术
1991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1985 PDF版)
中国工艺美术史
1985 北京:知识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纲(1996 PDF版)
中国工艺美术史纲
1996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1989 PDF版)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1989 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1993 PDF版)
中国工艺美术史
1993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外国工艺美术史(1999 PDF版)
外国工艺美术史
1999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中国漆艺美术史(1992 PDF版)
中国漆艺美术史
1992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新编中国工艺美术史(1999 PDF版)
新编中国工艺美术史
1999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新中国的工艺美术(1987 PDF版)
新中国的工艺美术
1987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1983 PDF版)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1983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1973 PDF版)
中国工艺美术
1973 轻工业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