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宝和中国文化》
作者 | 姚士奇著 编者 |
---|---|
出版 |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06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19180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1421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序 端木蕻良1
自序1
玉篇11
第一章什么是玉11
第一节玉的起源11
第二节什么是玉15
一古玉定义之特征15
二今人视玉之范围…………………………………………………—18
第三节诸玉例证21
一玛瑙21
二青金22
三珊瑚23
四水晶23
五 白玉25
六车磲26
第二章什么是玉文化28
第一节虔诚的玉崇拜28
一玉图腾痕迹29
二英雄世系和玉文化之关联32
第二节玉振之声的崛起36
第三章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41
第一节玉文化和国家意识41
第二节玉宝概念及其和古代国家政治理论的联系45
一万物主宰说45
二天地之精说49
三道德楷模说52
四避邪除祟说54
五延年益寿说……………………………………………………(56 )第三节从妇好墓出土玉器看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58
一妇好及其葬玉59
二玉葬贯礼61
三玉动物的含意63
四两性复合体的功用65
第四章儒家关于玉的理论——“三礼玉论”之研究68
第一节为什么要研究“三礼玉论”68
第二节 “三礼玉论”的主要内容70
一管玉机构70
二六器与六瑞77
三 “三礼玉论”中玉之用途分类85
四 “三礼玉论”中之用玉规矩106
第三节 “三礼玉论”说明了什么109
一研究玉文化的钥匙110
二美和力的启示114
宝篇123
第一章什么是宝123
第一节宝的范畴123
一古老的货币137
第二节古代宝货大类137
二宝龟的神灵142
三三品五金及刀布之用146
第三节宝的一般特征150
第二章儒道释关于宝的理论154
第一节儒家之天命神谶154
第二节佛学之天国憧憬157
第三节道教之长生不老药160
一儒家崇宝观念的变化162
第一节春秋时期诸子关于宝的争鸣162
第三章古代宝理论的衍变162
二道家对宝定义的转换164
三法家对传统宝理论的否定166
四诸子关于宝的争鸣对春秋国是的影响167
第二节自唐至明宝理论的变迁169
第三节清代思想家对传统玉宝理论的否定173
一 “通灵”的诞生是对天地之精说的无情嘲讽175
二 “通灵”的历劫是对玉宝天命观的彻底否定177
三 “通灵”的贬褒是当时思想政治斗争的体现178
四 “木石”与“金玉”之争所反映的上下求索精神180
第四章统治者如何聚敛宝物183
第五章现代珠宝玉器生产189
第一节现代玉器的品种和用途190
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在玉器生产上的运用192
第三节千年绝俏重生辉194
第四节继往开来玉山子197
第五节金玉首饰展新貌200
第六节中华大地国宝多203
后记206
1990《玉宝和中国文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姚士奇著 1990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鲁迅和中国文化
- 1990 北京:学苑出版社
-
- 高玉宝
- 1958
-
- 高玉宝
- 1972.12 青年出版社
-
- 高玉宝
- 1973 北京:外文出版社
-
- 新疆宝石和玉石
- 1986
-
- 中国宝玉
- 淑馨出版社
-
- 高玉宝 蒙文
- 1973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宝玉石业大全
- 1992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高玉宝
- 195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
-
- 高玉宝
- 1983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 文房四宝 中国书具文化
- 199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高玉宝
- 1991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 玉泉清茗 中国茶文化
- 199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文房四宝 中国书具文化
- 199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