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东安志》求取 ⇩

第一编 大事年表1

第二编 概况9

第一章 建置沿革9

第一节 地理位置9

第二节 建置概述9

第三节 区划变化10

第二章 泰村乡政府驻地琵琶墩概况13

第三章 自然村村名考查13

①泰村公社及所属大队、农场名称驻地表15

②泰村乡各大队自然村村名考查表16

第四章 气候、物产28

第一节 气候特点28

第二节 物产29

第五章 人口和土地32

第一节 人口32

(一)历年人口变化32

(二)各阶层文化教育程度及职业情况33

第二节 土地33

第六章 自然地理35

第一节 地势地形35

(一)冲积土及其考证35

(二)水面情况35

(三)塘,荡、滩地变化情况36

第二节 地质37

第三节 水文和自然灾害37

第七章 人民生活39

第一节 解放前农民的生活水平39

第二节 解放后农民的生活水平39

第三编 政治4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42

第一节 组织沿革42

第二节 历届党代会和党委会组建情况及党代会主要议程46

第三节 各大队支部书记、各企事业单位支部书记变动情况47

第四节 党的统一战线50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50

第三章 政权50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附:泰村公社负责人人事更迭表)50

第四章 社团52

第一节 工会52

第二节 贫协52

第三节 妇联52

第四节 共青团52

第五节 少先队53

附:三青团54

第五章 民政工作54

第一节 民事调解54

第二节 优抚救济54

第三节 社会福利55

第四节 华侨及港台同胞57

第六章 社会治安57

第四编 军事58

第一章 人民武装58

第一节 武装组织58

第二节 民兵训练58

第二章 兵役58

第三章 驻军59

第四章 武装斗争纪要59

第五章 日军、伪军及蒋军的罪行61

第一节 日伪军罪行61

第二节 蒋军罪行61

第五编 农业64

第一章 概述64

第二章 农业技术改革64

第一节 品种布局改革64

第二节 耕作制度的改革(二熟制改三熟制的尝试)65

第三节 耕作技术改革65

第四节 施肥技术改革66

第五节 植物保护66

第六节 “三大”管理66

附一:历年分配、粮食三者关系的安排69

附二:历年各种作物产量70

第三章 农科组织和农技队伍71

第四章 农机事业71

第一节 农机具及农机站发展情况71

第二节 农机队伍72

第三节 各种机械拥有量(农机)72

第五章 村镇建房办公室73

第六章 沼气73

第六编 多种经营75

第一章 多种经营的队伍与机构情况75

第一节 公社多种经营办公室75

第二节 供销社抓多种经营的情况75

第二章 多种经营的发展75

第一节 养殖业76

第二节 种植业80

第三节 编织等手工业83

第四节 其它副业生产83

附:著名土特产——水芹菜83

第三章 兽医站85

第七编 水利86

第一章 河道概况86

第二章 水利建设89

第一节 河道改造89

一、本乡范围内河道建设工程90

二、援外工程90

第二节 涵闸工程93

第三节 排灌设施89

第三章 农田基本建设99

第一节 平整土地99

第二节 田间工程99

第八编 社队工业103

第一章 解放前后工业的概况103

第二章 社队工业的兴起和发展103

第一节 社队工业的兴起103

第二节 社队工业的发展过程103

第三节 产、供、销105

第四节 技术革新,优质产品和外贸产品106

第五节 经营管理和工资福利107

第六节 社队工业的地位和作用107

第七节 农村五匠管理109

第八节 管理机构109

附:泰村乡捉杌厂发展史111

第九编 财贸115

第一章 商业115

第一节 解放前后的商业情况115

第二节 供销社的建立和发展115

(一)、建社沿革115

(二)、历任领导115

(三)、经营情况115

(四)、双代店及送货下乡115

第三节 合作商店116

第四节 食品组117

第五节 个体商业117

第六节 集市贸易118

第二章 信用社118

第一节 信用社的建立和发展118

第二节 信贷事业的发展情况118

第三节 储蓄120

第四节 工资福利120

第三章 税务120

第四章 粮油管理122

第一节 解放前粮油行业概况122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粮食管理概况122

第三节 粮油管理体制沿革122

第四节 粮油管理情况及历年粮油购销数123

第十编 交通、邮电、供电127

第一章 交通127

第一节 解放前交通运输情况127

第二节 建国后交通发展情况127

(一)、机构的设置127

(二)、水路运输情况127

(三)、陆路运输情况128

第二章 邮电128

第三章 供电129

第十一编 文教卫生131

第一章 文化131

第一节 文化站131

第二节 体育活动131

第三节 广播132

第二章 教育132

第一节 全日制学校132

(一)解放前教育事业概况132

(二)解放后教育事业的发展133

第二节 农业中学139

第三节 幼儿教育139

第四节 校办工厂139

第五节 工农教育139

第三章 卫生140

第一节 解放前的医疗卫生面貌140

第二节 解放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140

(一)概况140

(二)公杜卫生院的建立和发展140

第三节 合作医疗事业142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142

第五节 防治流行病和传染病142

第六节 民间医生143

第七节 药店143

第四章 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144

第一节 概况144

第二节 计划生育情况145

第三节 人口净增率和独生子女情况146

第四节 妇幼保健146

(一)妇女保健46

(二)幼儿保健147

第十二编 人物148

第一章 烈士传略与烈士英名录148

第二章 知名人士152

第三章 其他人物152

第十三编 社会154

第一章 风俗习惯154

第一节 岁时祝祭154

第二节 婚嫁156

第三节 丧葬157

附:丧葬制度的改革157

第四节 庙会集场159

第二章 民间传说159

第三章 宗教160

第四章 本地区农谚选161

第一节 物象谚语选161

第二节 农事谚语选163

第三节 其它谚语164

第五章 方言165

第六章 歇后语166

第七章 宗祠庙宇变迁167

第八章 县团级以上干部及先进人物170

第十四编 编余171

1983《武进东安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