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史稿 增订本 第一篇 上海时期》
作者 | 王健民著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591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94579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共产主义之移植1
第一节移植之土壤1
壹 共产主义与中国之传统意识1
贰 共产主义在中国成长之原因3
第二节移植之设计7
壹 移植之蓝图与手段8
贰 移植之实施9
第三节移植之先导25
壹 国民党25
贰 中国社会党26
叁 无政府主义派27
肆 俄式共产主义向往者28
第四节临时中央成立29
壹 吴廷康组织中共临时中央29
贰 临时中央之活动31
第二章从第一次大会到第四次大会36
第一节第一次大会36
壹 开会经过36
贰 党纲(党章)38
叁 工作目标41
肆经费之来源与党务之推动43
附录 陈公博:“我与共产党”(节略)44
第二节第二次大会49
壹 当时政治情势49
贰 党章51
叁 决议案55
肆 宣言67
伍 对时局主张77
第三节第三次大会79
壹 开会情况及决议案79
贰 党的任务80
叁 宣言82
肆 对时局主张84
第四节第四次大会85
壹 三大至四大间中共之活动85
贰 开会情况86
叁 宣言87
第三章国民党的容共与改组91
第一节初步的接触91
壹 中共参加共产国际大会与东方民族会议91
贰 马林与吴廷康之奔走92
叁 马林谒见中山先生92
第二节容共的实现95
壹 中共中央杭州会议95
贰 孙越宣言96
叁 容共政策之背景及中山先生之见解98
肆 李大钊之声明100
第三节国民党的改组102
壹 改组以前之国民党102
贰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03
叁 联俄105
第四章容共的纷扰108
第一节国民党的忧虑与共产党的阴谋108
壹 中山先生与其左右之态度108
贰 跨党与党团作用109
叁 对国民党中央之把持111
肆 涌入军中政治工作115
第二节初期的反共活动118
壹 广东支部弹劾案118
贰 监察委员弹劾案120
叁 监委与鲍罗庭谈话125
第三节中山先生之逝世与国民党之分裂128
壹 北京护党运动129
贰 西山会议131
第四节中共对国民党之分化133
壹 向导论左右派133
贰 为“左派”定四个标准135
叁 指戴季陶为“新右派”137
第五节自国民党二次大会至整理党务案143
壹 国民党第二次大会143
贰 中山舰事件153
叁 整理党务案154
肆 鲍罗庭之态度156
第五章民众运动158
第一节工人运动(一)158
壹 中共非无产阶级158
贰 香港海员大罢工事件160
叁 第一次劳动大会161
肆 “二七”惨案162
伍 第二次劳动大会163
第二节工人运动(二)168
壹 “五卅”惨案168
贰 省港罢工174
叁 第三次劳动大会176
第三节青年团与学生运动179
壹 社会主义青年团179
贰 学生运动185
第四节农民运动187
壹 中国农村一般情况187
贰 广东农民运动190
第六章北伐与反蒋204
第一节北伐204
壹 北伐之决策204
贰 中共对北伐之态度208
第二节 武汉联席会议246
第三节武汉三中全会253
壹 会议情况253
贰 各项决议案254
叁 监委之指摘263
肆 汪兆铭归国继续亲共266
第七章宁汉分裂270
第一节各地党务纠纷270
壹 国民党北京市党部之改选270
贰 重庆“三·三一”事件273
叁 南昌“四·二”事件273
肆 南京“四·九”事件275
第二节上海工人暴动276
壹 二月罢工事件276
贰 三月暴动事件279
叁 俄人的导演283
第三节汉案与宁案284
壹 国、共两方反帝的观点284
贰 汉案287
叁 宁案292
第四节南京清党298
壹 监委会通过清党案298
贰 蒋总司令解散总政治部303
叁 各地清党304
第八章俄人之幕后策划310
第一节 北京搜查俄使馆310
第二节 鲍罗庭之跋扈315
第三节 第三国际之指示324
第四节 史达林与托洛斯基对中国问题之争论342
第九章中共之傀儡活动355
第一节在武汉期间中共党务355
壹 中共处境之狼狈355
贰 推进党务计划357
第二节第五次全国大会359
壹 大会之纷扰359
贰 罗易与鲍罗庭之矛盾362
叁 决议案与宣言366
肆 毛泽东所扮之角色如何386
第三节青年运动388
壹 调整青年团与党的关系388
贰 共产青年国际之指导391
叁 团的四次大会398
第四节工人运动400
壹 武汉工会概况400
贰 一件审判“工贼”案405
叁 汛太平洋劳动大会411
肆 第四次全国劳工大会414
第五节农民运动420
壹 湖南农民运动421
式 湖北农民运动423
叁 江西农民运动429
肆 全国农民大会未能召集431
第十章武汉分共438
第一节 赤色恐怖之回忆438
第二节两湖军人之发难及其影响442
壹 夏斗寅进攻武汉442
贰 马日事变444
叁 江西“欢送共产党”449
肆 武汉当局之周章450
第三节从郑州会议到徐州会议454
壹 冯玉祥之重振454
贰 徐州会议455
叁 何键之反共宣言457
第四节容共史剧收场459
壹 左派与中共处境之狼狈459
贰 史达林之下策460
叁 武汉国民党宣布分共468
附录473
(一)汪兆铭:武汉分共之经过473
(二)国民政府通缉共产党首要令481
(三)蔡和森:机会主义史(节略)483
第十一章瞿秋白之盲动主义502
第一节八七会议503
壹 清算陈独秀之机会主义503
贰 政治任务与策略524
叁 关于农民运动525
肆 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528
第二节南昌暴动534
壹 暴动之经过534
贰 政策的纷扰542
叁 中共中央之检讨544
第三节两湖暴动552
壹 中共中央之计划553
贰 毛泽东之逃亡与“马同志”之怒骂555
叁 纪律处分559
第四节广州暴动560
壹 张发奎在广州之军事行动561
贰 中共暴动经过562
叁 劫后广州565
肆 中共中央与国际之喝辨567
伍 广州之暴动与海陆丰暴动573
上海时期中共大事记(民八至民十六)577
《中国共产党史稿 增订本 第一篇 上海时期》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公务员百科辞典
- 1988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上册(第二修订本)
- 1982.03 湖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史稿 (第一分册)
- 1981年09月第1版 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修订稿
- 1980
-
- 电力工业企业班组基础教材 上
- 中国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协会编辑部
-
- 中国共产党简史讲义 修订稿
- 1980
-
-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上 修订本
- 1981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